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油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油田自动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新型油田自动化系统中采用了JAVA和WEB技术,使油田自动化系统成为构建全厂信息平台的桥梁。在基础层,工业PC代替PLC已经成为低成本控制系统的主流,智能仪表替代传统仪表成为一种趋势,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使DCS控制系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链路层,利用“管控一体化”工业控制网络,实现了企业“管”、“控”数据流之间的紧密连接。工业控制网络向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控制网络技术向高速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发展。在应用层,自动化实时数据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实时数据由单纯的监控功能向ERP、GIS系统中融合,已经成为新型油田自动化系统的本质特征,油田生产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胜利埕岛油田自动化测控系统工程,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实现埕岛油田自动化的必要性;埕岛油田自动化测控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埕岛油田自动化采用的先进技术、主要指标和最终目标;实现埕岛油田自动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OPC接口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西油田作业区自动化系统由SCADA系统和DCS系统两部分组成.SCADA系统采用iFIX软件进行开发和应用,其中的自动化数据直接进入ORACLE关系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二次开发和应用,最终实现了企业管控一体化的目标,为新疆油田集成化、数字化的建设奠定了前沿基础.  相似文献   

4.
彩南油田生产自动化系统与油藏管理及综合研究系统和抽油井工况诊断系统的结合使跟踪数值模拟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使采油工程技术人员能实是、准确掌握抽油井工况;生产自动化系统和运行系统的优化系统的结合,集成,一体化,使双方的作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与生产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充分利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彩南油田生产自动化系统与油藏管理及综合研究系统和抽油井工况诊断系统的结合使跟踪数值模拟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使采油工程技术人员能实时、准确掌握抽油井工况;生产自动化系统和运行优化系统的结合、集成、一体化,使双方的作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与生产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充分利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崔永谦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36(10):196-198,12
基于油田生产特点,结合变电站自动化和油田生产管理系统,应用成熟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建立适应油田生产的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为原油生产供电的配电网科学管理,提高对于故障的分析、处理水平,提升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并且与油田的原油生产数据结合实现最大程度上节能上产。  相似文献   

7.
“双碳”目标下,中国石油在“三北”地区开展“风光气储一体化”大基地布局,推动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油田电网改造面临一系列难题和挑战。新能源电力逐步接入油田内部电网,电力系统平衡难度加大,并网电压稳定性、电网频率稳定性等受到影响,现有油田电网难以保障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文章对新能源接入Q油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智能管控平台、新能源接入适应性仿真分析等进行探索。通过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市场交易等功能。应用智能电力管控平台对BW区域清洁能源替代进行分析,每年可节省电费296万元,降低CO2排放量500t。新能源接入适应性仿真分析结果说明,当新能源占比小于75%,系统电网在振荡后能够稳定状态,且燃气轮机并网点应靠近中心点母线,以防止系统电压过低及长线路所造成的振荡。  相似文献   

8.
采油三厂自动化信息WEB发布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油三厂油田自动化系统自2003年开始建设,从刚开始的七个泉实验站一个站到目前的包括花土沟油田、七个泉油田、狮子沟油田在内的所有计量站、配水间、注水站、集输站、实验站、热泵站等近44个场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原七个泉油田、狮子沟油田自动化信息采用ASP+AJAX+SQL Server的WEB发布模式,花土沟联合站及花土沟油田的自动化信息发布采用的是C/S的发布模式,两种模式存在平台不统一且C/S的发布模式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对采油三厂自动化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进行整合并对自动化信息发布系统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势在必行,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及可扩展性,最大程度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内外油田自动化实践,认为要从油田开发方案优化、油气集输过程优化、生产过程的安全运行等方面实现经济效益。针对油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油田自动化的系统功能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解决油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能源用地政策的改革和新“两法”的颁布实施,油田逐步开始采用丛式井平台开发模式。吉7井区新建大平台采用“玻璃钢敷缆复合连续油管+电潜螺杆泵”无杆泵采油模式,地面建设采用“井站一体化采油平台”,将集输工艺、注水工艺、供配电、仪表自动化和道路等多项技术进行配套改进,同时采取设备集成、无人值守、远程监控、事故巡井等措施。井站一体化采油平台的建设可大大减少油田建设征地面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地面建设工程量,缩短建设周期,实现油田快速建产、智能管理、高效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油田丛式井平台地面工程建设的样本和典范。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海上油田注聚工艺的实施,设计了注聚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橇装化技术、组态技术、PLC控制技术、Darwin控制器技术,以及注聚系统配电与平台配电既独立又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系统集中、自动、一体化控制功能,具有设备小巧、结构紧凑、控制精度高的特点,目前已在渤海SZ36-1、LD10-1、LD5-2、JZ9-3、NB35-2等油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同PLC和组态王软件的处理站自动控制系统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油一厂稀油处理站自动化系统完善,严格遵照新疆油田自动化数据管理系统建设规范实现一厂稀油处理站原油处理系统、锅炉系统、污水加药系统、地磅房计量系统数据采集及集中显示,确保数据稳定、准确、实时。开发完成稀油处理站自动化实施数据向ORACLE关系数据库的传输功能,按生产需要,实现自动化历史数据在网上浏览、查询和综合分析能力。建立基于油田地理信息系统的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油田生产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自动化新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水平,降低系统建设及维护成本。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监控与管理,为油田安全生产,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3.
《石油规划设计》1996,7(5):14-16
本文介绍了塔里木轮南油田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点。轮南油田自动化系统是选用美国ACTION公司的工业控制机及配套的KINGFISHER遥测遥控子系统,采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相结合,实现了全油田1个大型、多功能联合站、1个计量转油站、6个计配站、65口油水井的分散控制及集中监视。由于高度自动化,使年产100万t的油田仅由79人管理。轮南油田自动化系统是在引进主要设备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设计、调试、安装及投运的。通过轮南的实践,本文提出了对油田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油田工程中主要模块的自动化控制设计和开发,包括油田勘探系统、油田开发系统、工程进度管理系统、地面建设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进而实现一套较为完整的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管理者与油田现场工作人员的无缝交流与控制信息传递,将油田现场的数据经过无线传感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加工、传输等,并形成记忆知识库,经营者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远程自动化控制,能够随时根据知识库进行指令的传递,实现闭环管理以及生产经营的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油田自动化技术早已由早期的仪表自动化进入大量应用可编程控制系统(PLC)、集散控制系统(DCS)和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SCADA)时期。对PLC技术、DCS技术和SCADA系统在国外油田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总结和分析。指出国外油田自动化技术正在向开放性、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表现为PLC向微型化、PC化、网络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DCS系统设计面向测控管一体化,SCADA系统向标准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油田信息自动化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又给油田信息自动化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ECHOSCADA5000系统以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基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管理。系统内每1台计算机都是1个独立节点,完成独立的任务,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油田信息自动化方面对ECHOSCADA5000系统进行深入研发及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田人工岛岛域地表雨水外输难、处理难的实际困难,结合沿海油田地域安全环保的实际要求,提出岛域污水就地处理、就地消耗的自产自消的新颖处理模式.本系统围绕油气撬装装备设计理论,采用撬装式一体化设计方案,搭建污水处理平台.介绍了撬装式一体化雨水处理系统的实现过程,注重从处理工艺和流程结构设计方面给出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设备和工艺的监控方面,依靠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电气设备、网络技术进行监控和操作,主要包括现场总线监控、集中监控、远程监控。把现场总线中的智能仪表等仪器设备与DSC连接,完善自动化的控制功能,通过软件和硬件操作带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场总线通过DSC/PLC网络集成,或DSC和PLC相互结合实现远程控制、诊断故障、维修等自动化应用操作,完成油田生产现场的可控制化运转。根据现有油田生产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实现统一的电气自动化应用系统平台,实现总线的监控是油田生产全面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吉林探区作为股份公司的四个重点探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吉林探区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增储上产的有效途径,在总结“九五”滚动勘探开发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了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针对吉林探区的地质条件,以英坨地区为战场,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心,树立两个观念,实施三个统一,搞好四个结合,理顺五个环节”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思想。在勘探开发一体化运行中突出了深化地质研究、油藏研究在部署决策中的重要支持作用;突出了各相关专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突出了高效精干组织机构的保障;突出了强化项目管理在勘探开发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表明,通过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揭示了英坨地区亿吨级储量、百万吨产能规模;英坨地区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吉林油田增储上产、实现“十五”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油田从提升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信息化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全油田范围内组织信息化摸底调查和分析论证,针对油田勘探开发主营业务,开展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中心及业务协同平台(EDIBC)建设。该平台共分为3期工程进行建设,主要包括数据环境重建和集成化软件开发两个部分。平台逻辑架构由运行环境、基于主题库的高档数据环境、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4个层次和两个保障体系构成,具有源头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统计和数据服务等多项功能。通过平台将油田信息化与勘探开发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了跨专业、跨部门、跨单位一体化业务协同,在勘探开发业务工作中的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