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叠前振幅检测陆上气藏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ZW地区为陆相砂泥岩沉积地层。因该区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地层分布较为稳定,所以有利于用AVO技术检测气层。首先应用Shuey方程进行单界面AVO模型正演,获得一套不同参数情况下反射系数与入射角的关系曲线。当砂岩和盖层泥岩的泊松比值相差不大时,砂岩含水时的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不明显,砂岩含气时的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在AVO资料处理中,要尽可能排除各种地表因素对反射振幅的影响和获得准确的动校正速度。为此,需作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和两次速度分析。在此基础上用角度道扫描方法确定AVO分析的角度道范围,形成角度道的叠加道道集。根据角度道道集,并结合其它资料,圈定了W21井处的含气层范围,预测了三块可能含气区。  相似文献   

2.
地质矿产部石油物探研究所在 IBM3083计算机上成功地研制了一套 AVO(振幅随炮检距变化)处理软件。这种软件功能较强,参数选择灵活,能适应各种观测系统。缺少的炮、道可以补上,利于提高信噪比。这套软件可以出13种不同的剖面,即:x—t 域道集转换成 Q—t 域的角度道集剖面、滚动叠加剖面、两个不同入射角的包络差剖面、垂直入射叠加剖面、变化梯度剖面、仿泊松比剖面、仿横波剖面、碳氢指示剖面、固定入射角叠加剖面、固定入射角与垂直入射包络差剖面、回归相关系数剖面、不同入射角的叠加剖面、不同入射角与垂直入射角剖面之差剖面,用户可以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共炮偏移与谐波分解的AVO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常规AVO反演在CMP道集中进行,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AVO分析的精度降低。Robert利用谐波分解法获得角度道集,更适合AVO反演。本文改进了谐波分解法提取角度道集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利用炮集数据进行AVO反演的整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从炮集数据出发,利用单程波保幅偏移使振幅得以保真和归位;运用在炮集数据上抽取角度道集的谐波分解算法,获得入射角和反射系数的准确对应关系;借助于Aki和Richards[7]的近似式,进行密度及纵横波速度等AVO属性的反演。通过实际数据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反演精度明显高于常规AVO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地质矿产部石油物探研究所在 IBM3083计算机上成功地研制了一套 AVO(振幅随炮检距变化)处理软件。这种软件功能较强,参数选择灵活,能适应各种观测系统。缺少的炮、道可以补上,利以提高讯噪比。这套软件可以出13种不同的剖面,即:x-t 域道集转换成θ-t 域的角度道集剖面、滚动叠加剖面、两个不同入射角的包络差剖面、垂直入射叠加剖面、变化梯度剖面、仿泊松比剖面、仿横波剖面、碳氢指示剖面、固定入射角叠加剖面、固定入射角与垂直入射包络差剖面、回归相关系数剖面、不同入射角的叠加剖面、不同入射  相似文献   

5.
利用不同角度域P波资料反演纵、横波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反射P波垂直入射假设的常规地震道反演方法不能得到可靠的速度或其他岩性信息,而利用叠前地震资料按部分角度道集叠加后,可以获得多个具有AVO特性的地震剖面,信噪比也得到显著改善,因此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可以作为弹性阻抗反演或纵、横波速度同步反演的基础道集记录。对每个角度范围的部分叠加剖面进行反演处理都会得到该角度范围内的阻抗或纵、横波速度值,但是不同角度范围内反演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求取零入射角的纵、横波速度值仍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各向异性介质中随入射角变化的理论,由各个角度范围的纵、横波速度反演结果求取地震波零入射角的纵、横波速度的方法,实现了利用叠前P波资料同步反演地震纵、横波速度,进而可以求得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剖面,为解释人员进行岩性及含油气性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拟合AVO属性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Shuey的佐普里兹方程近似式出发,通过拟合随入射角变化的反射系数,获得较精确的零炮检距反射系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而且这种拟合方法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地震资料CMP道集上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的关系,进而反演出较准确的AVO属性剖面。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以往采用的AVO反演的主要区别在于不仅能够反映炮检距上振幅能量随炮检距变化的关系,而且对入射角没有限制。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加权叠加和AVO分析的CMP道集外推与内插方法,通过多道信号的叠加速度扫描和加权叠加,计算插值道中的反射信号,利用AVO分析技术获得反射波同相轴的道间振幅变化规律,以此对重建地震道进行振幅校正。该方法在重建地震记录缺失道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地震信号的动力学特征,从而使重建的地震信号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实际地震信号的相对振幅关系。应用上述方法对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一次波还是多次波,该方法均可实现缺失地震道的高精度重建。  相似文献   

8.
一种叠前地震多属性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借助于地震波弹性阻抗提高常规叠前地震反演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而同时提取多种地层弹性属性参数的地震多属性反演方法。利用全波测井资料确定声波阻抗(AI)和弹性波阻抗(射线路径弹性阻抗)(REI);将共中心点(CMP)道集变换成角道集并进行部分角度叠加;利用常规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流程分别对小角度叠加数据及中等入射角的部分叠加数据进行声波阻抗和弹性波阻抗(射线路径弹性阻抗)反演;对反演得到的声波阻抗和弹性波阻抗(射线路径弹性阻抗)数据进行道运算,得到与弹性密度比、储层岩性变化和孔隙流体成分密切相关的地震属性;确定储层岩性和孔隙流体性质。该方法仅需要近、中角度的地震数据,其他弹性属性参数是由弹性密度比与声波阻抗之间的关系通过道运算获得,提高了计算效率,可用于绝大多数采集条件下获得的地震数据叠前反演。  相似文献   

9.
常规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是建立在假设地震波垂直入射的基础上的,而实际的地震资料并非自激自收的地震记录,反射振幅是其中心点道集叠加平均的结果,它不能反映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不同或入射角不同而变化的特点因此.利用常规叠后波阻抗反演不能得到可靠的波阻抗和其他岩性信息地震角道集资料能够保留和突出识别地层流体和岩性方面的AVO(或AVA)特征,由叠前数据进行弹性反演可获得弹性波阻抗,纵、横波阻抗,密度,泊松比等多种与岩性有关的参数体综合分析能够预测储层的岩性和物性,降低波阻抗反演的多解性主要结合实际对此方法和应用效果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AVO分析方法是利用地震反射波振幅与炮检距的关系(Amplitude versus Offset简称AVO)来识别岩性检测油气的一种地震技术。与榆林气田相似,在子洲气田勘探中,运用该技术见到很好效果。子洲气田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合气砂岩主要属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沉积。由于含气砂岩和致密砂岩在波阻抗上差异较小.在常规的岩性反演剖面上,很难区分含气砂岩和致密砂岩。引入AVO处理分析方法,利用不同岩性泊松比差异所形成的AVO特征响应.可以有效区分地震高阻抗层的岩性及含气性,从而减少了地震岩性解释上的陷阱。在开发中。应用高保真的CMP道集资料进行AVO处理分析,是提高天然气开发井预测成功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用相关分析法寻找AVO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VO技术在油气储层横向预测中具有独特的优点,但由于受信噪比和薄层效应的影响,给AVO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用相关分析法提取AVO信息,较好地克服了信噪比低的影响,弥补了AVO技术的不足之处。其方法为:设F(θ_i)是井附近的CDP道集经动校正后某一时刻反射振幅随入射角变化的函数,这样便可根据测井资料建立的地质模型计算井处含气砂岩顶面反射的理论CMP道集,对其反射振幅进行分析,求出一条用于AVO分析的R(θ_i)曲线(也可用反演法求取);用该曲线与F(θ_i)进行相关,则得到AVO相关系数剖面。通过分析剖面中最大相关值的分布范围可实现储层横向预测的目的。文中以中原油田323测线文17井处含气砂岩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受野外采集噪声和叠前预处理方法的影响,共中心点道集(CMP)和共反射点道集(CRP)内各道品质差异较大,此时传统等权叠加不能得到高信噪比结果。为此,本文提出在一定时窗或整个时窗范围内,综合CMP或CRP道集内各道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炮检距以及入射角等因素衡量地震资料的品质,综合确定加权系数进行非等权优化叠加,以有效改善叠加结果。理论模型分析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非等权系数的综合优化叠加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去除噪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求解非线性AVO反演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AVO反演方法,并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即首先通过精确Zoeppritz方程正演得到角道集,并进行动校正和部分角度叠加;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反射振幅与弹性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模型;最后以此非线性模型对地震道集数据进行反演。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的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常规广义线性AVO反演在远炮检距及弹性参数纵向变化大等情况下的缺陷,可直接从实际地震道集数据中提取较高精度的地层弹性参数,具有快速稳健、抗噪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反射波地表一致性相位校正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地震叠加技术能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其假设条件是在NMO校正后的CMP道集内进行地震道同相叠加。在叠加剖面上,地震子波的相位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而是矢量求和,因此在叠国,不但要对所有地震道进行振幅、时间校正,而且还要进行相位校正,以使叠加前CMP道集内所有地震道的振幅、时间和相位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叠加效果。根据该假设条件,通过炮集、检波点集之间的迭代计算得到最佳相位校正因子,以实现相位校正。在地表一致性相位校正之后,尽可能使得叠加前CMP道集上的地震波形对齐,即相位一致,通过叠加可得到最佳叠加剖面。本文采用变相位校正方法实现相位校正。通过实际数据计划处,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AVO叠前反演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VO叠前反演技术是油气勘探领域正在兴起的一项新技术。AVO叠前反演所依据的是岩石物理学理论和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理论,通过借助于Zoeppritz方程或近似式,对CDP道集反射振幅的变化作最小平方拟合,直至理论与观测值很好的拟合为止,最终导出泊松比、拉梅常数、体积模量、切变模量和杨氏模量等弹性参数,进而进行岩性识别。介绍了AVO叠前反演的理论,并结合实际对AVO叠前反演理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AVO属性分析技术在垦东北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AVO属性分析中普遍存在的角道集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使用了将角道集部分叠加后再将多个部分角叠加数据体作为AVO处理输入数据的解决方法,进行了AVO属性处理,并对垦东北部馆上段Ⅳ、Ⅴ砂组进行了AVO属性分析,结果表明横波阻抗及μρ数据对岩性识别效果突出,泊松比及大角度叠加地震数据对油气响应敏感,其中利用大角度叠加地震数据沿层提取的油气检测平面图与实钻结果吻合率高达93%。为减少AVO属性分析技术的多解性,提高勘探成功率,本文总结出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多信息综合应用的AVO属性综合分析方法流程。  相似文献   

17.
AVO正演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建立在水平叠加基础上的传统的“亮点”技术的缺点之一是;叠加破坏了真实的振幅关系,同时也损失了CDP道集中有用的AVO信息,从而降低了地震信息识别岩性及油气藏的能力。现代的“亮点”技术应该建立在AVO分析的基础上,用真正的零偏移距剖面取代叠加剖面。随着AVO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已经注意到AVO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就此分析了“亮点”技术和AVO技术存在的陷阱,并利用模型正演方法分析了不同地质条件下油气层的AVO显示特征。同时指出AVO分析不应该仅仅注意AVO增加现象,应结合本地区油气藏分布规律,建立相应的AVO检测标志。文中还提醒人们注意广角AVO现象在岩性识别和检测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弹性波阻抗反演利用远炮检距地震角度叠加数据,考虑了AVO效应,可以有效预测流体和岩性。我们依据弹性波阻抗理论,提出了一种岩性参数提取方法。文章系统介绍了方法中涉及的角道集提取、地震子波提取、反演过程和参数提取的关键技术环节,并给出了成功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AVO技术在建南构造浅层气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VO是在叠前CDP道集上分析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特征来识别岩性及预测油气的,是一项利用振幅信息研究岩性、识别油气的重要技术。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盆地建南构造建34井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珍珠冲段和上三叠统香溪组2个储层的AVO属性参数,珍珠冲段有2层共6m厚的含气砂岩,香溪组层段也有两层共33.2m厚的含气砂岩。通过分析建34井的资料作出珍珠冲段和香溪组层段含气砂岩顶面反射振幅与偏移距之间的关系图和有关AVO属性参数的交会图,研究了2个储层的AVO异常地质属性特征,得出了该区浅层气具有Ⅰ类砂岩类型,即正的AVO截距P和负的AVO斜率G且油气储层顶部的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的增大而减小。基于地震资料的AVO反演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地区珍珠冲段和香溪组2个砂岩储层顶部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对于采用AVO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维AVO处理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VO处理的基础是其振幅处理,真振幅处理主要通过振幅补偿及地表一致性振幅校正等手段完成。反褶积在提高地震波高频成分的同时,也破坏了地震波振幅原有的振幅关系,反褶积后需要重新作振幅校正。速度分析及剩余静校正将直接影响AVO分析的效果,做好速度分析及剩余静校正有利于提高AV0分析的准确性。利用叠前时间偏移产生的CRP道集代替CDP道集作AVO分析,克服了CDP道集的不足,使AVO属性得到偏移归位,气藏边界更加清楚。利用本文提出的三维AVO处理方法,对永安镇地区的三维资料进行了AV0处理,对已知的气藏进行了准确的气藏AVO描述,充分说明该三维AVO处理方法是非常可靠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