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乍得Bongor反转裂谷盆地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勘探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法、镜质组反射率(Ro)法和地层对比法对Bongor盆地中生界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恢复结果表明Bongor盆地中生界的剥蚀厚度在1000~2000m之间,呈现出南北大、中间小的特征。快速而剧烈的抬升剥蚀使得该盆地下成藏组合P组砂体的储集能力得以保存;反转期的挤压应力导致了盆地地层的褶皱变形,形成了一系列断背斜、断鼻构造,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圈闭条件;反转引起的断层活化为Bongor盆地中油气的运移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HYS反转构造及其平衡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吐哈盆地HYS构造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经历了拉张伸展期、挤压抬升期、伸展拗陷期和强烈挤压褶皱期等演化阶段。拉张伸展期盆地引张伸展,断层为正断层,形成半地堑式构造单元;挤压抬升期,盆地受挤压抬升,断层活化为逆断层,伴随产生弱压缩褶皱;伸展拗陷期盆地再次引张伸展,断层转化为正断层,盆地呈拗陷沉降;强烈挤压褶皱期,受挤压应力场的作用,断层又活化为逆断层,并伴随断层产生相关的褶皱,形成了正反转构造和复杂的地层构造关系。后期的强烈挤压褶皱反转虽然形成了油气的聚集场所,但同时又破坏了构造圈闭的完整性及其保存条件,不利于构造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伊通盆地新近纪以来的反转构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郯庐断裂带于新近纪以来呈现强烈的挤压和逆冲活动,使伊通盆地相应地遭受了挤压而反转,盆地西北缘和东南缘地层被强烈抬升和剥蚀并形成逆冲断层、断褶带及断隆带等一系列反转构造。反转构造在盆地西北缘和东南缘具有显著差异性:在盆地西北缘形成宽2~4km的断褶带,该带可能是一个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具备良好成藏条件,油气勘探重点应在褶皱带浅层和逆冲断层下盘;在盆地东南缘尖山和万昌等构造带则形成拱张性断隆带,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起破坏作用,应该寻找深层和构造带斜坡部位的油气藏。反转构造的成因主要为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产生的弧后扩张作用及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挤压作用,还与盆缘刚性块体隆升及侧向挤压作用有关,盆缘刚性块体的分布位置及隆升强度对盆地反转构造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反转强度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向反转的构造是先期的张性构造经挤压活化所形成的。研究这类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的演化过程,需要利用天然构造的实验模型和观察结果来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本文中分析了反转构造的两种主要形成机制:(1)面状断层上的断层扩展褶皱作用;(2)铲状断层上的断层扳曲褶皱作用。 断层扩展褶皱作用形成的反转构造常见于北海南部、蒙大拿中部地台和坎金盆地。拉张过程中,在主断层上发育起平缓的断层扩展(或披盖)褶皱,其后断层将穿透该褶皱。沉积于上盘的与拉张同期生成的地层,在朝着盆地的方向明显增厚。挤压活化作用导致了主断层和次生断层的反方向滑动和向低倾角方向的转动,并形成压性断层扩展褶皱。 铲状断层上断层扳曲褶皱作用形成的反转构造可见于塔兰纳克盆地和北海南部。拉张过程中在上盘发生反向牵引的褶皱作用,在断层端点附近还会伴随着少量的断层扩展褶皱作用。形变主要限于一组对偶的断层内。与拉张同期生成的沉积朝断层带方向显著增厚,但在紧靠断层处却出现变薄现象。在挤压过程中,张性褶皱首先得以消解,然后又褶皱成压性断层扳曲褶皱。 地层几何形态和厚度的特征变化,为在地震资料质量差的地区解释这两类反转构造的地下几何特征提供了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对于探明那些相对难解释的拉张同期生成地层中  相似文献   

5.
巴彦呼舒凹陷白垩纪受到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后期反转改造强烈,盆地原型不清。从现今构造特征出发,通过地层残余真厚度求取、剥蚀量恢复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对巴彦呼舒凹陷成藏关键期南屯组和伊敏组的原型盆地进行重建。研究认为:巴彦呼舒凹陷在铜钵庙组—南屯组的断陷时期,为统一湖盆,沉降中心在靠近陡坡带一侧;大磨拐河组—伊敏组的断坳时期,经历了2期挤压构造运动改造,在陡坡带形成规模较大的背斜构造;伊敏组末期的挤压构造反转活动,使凹陷地层抬升遭受剥蚀,沉降中心逐渐向缓坡带迁移,形成了现今3个次凹。  相似文献   

6.
略论塔里木盆地主要构造运动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塔里木运动造就了现今盆地构造格局的最初雏形。加里东中期运动使塔里木由寒武一奥陶纪时的克拉通内拉张盆地转化为志留一泥盆纪挤压盆地,天山早期运动、天山晚期和末期运动以及印支运动产生的3次构造反转、块断活动、隆升剥蚀和准平原化作用,对塔里木构造变形有着重大影响。喜马拉雅运动使盆缘山系强烈挤压缩短和隆升剥蚀,盆地发生强烈挠曲沉降。塔里木盆地主要构造运动的发生与板缘的伸展张裂、俯冲消减和碰撞闭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喜山运动对松辽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对新构造运动、天然地震、钻探、人工地震、地层、构造形迹、卫星遥感等资料分析,认为喜山运动在松辽盆地可分为3幕;第一、第三幕运动主要受印度板块影响,产生的区域主压应力为北东-南西向;第二幕运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影响,产生的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南东或近东西向;第三幕所产生的北西向构造作用对早期形成的北东向构造圈闭及其中的油气再运移和聚集有重要影响。松辽盆地第三系为压陷盆地沉积,表现为地层分布局限、充填碎屑粗、隆起区可作为物源区。松辽盆地第三系构造变形椭球体反映在老第三系沉积中晚期(43Ma以来)挤压应力方向发生了由南北到近东西向的变化。在白垩纪末的挤压作用下,中浅层构造不断壮大,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圈闭。中浅层断层为多期断裂活动的叠加产物,不同时期的断层具有各自的延伸特征:青山口组沉积期在近东西向伸展应力作用下,主要发育北东、北北东向断层;姚家组沉积末在近南北向伸展应力作用下,只发育近东西向断层;明水组沉积期以后在近南北向左行压扭应力作用下,主要发育北北西、北西向断层。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构造反转使松辽盆地开始进入生烃高峰期,挤压力方向的改变导致了中浅层不同方向的老断层开启,形成了多方位的油气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8.
平衡剖面技术在临清坳陷东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借鉴张性地区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和经验,对临清坳陷东部5条主要测线进行了恢复,并分析了各构造阶段的盆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中三叠世,盆地不存在挤压与拉张,为稳定内陆坳陷发育阶段;在晚三叠世,盆地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应力场表现为北东—南西向挤压;在侏罗纪—早白垩世,区内进入张性伸展发育阶段,研究区表现为受兰聊大断层控制的北东向大型初始裂陷盆地;在晚白垩世,盆地性质由拉张转变为挤压,整体缺失上白垩统,中生界剥蚀厚度约为400m;在古近纪,研究区进入大规模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应力场优势拉张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在新近纪—第四纪,研究区进入整体拗陷阶段,表现为轻微拉张性质,盆地演化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华北中生代盆地结构构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张功成 《石油学报》1997,18(4):7-13
中国东北-华北中生代有六个成盆期.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受南北向挤压作用控制;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东北和渤海地区仍以南北向挤压为主,南华北盆地的形成和秦岭-大别造山带向南的推覆有关;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东北发生热沉降,渤海湾和南华北发生裂陷作用,晚白垩世末期松辽盆地西北缘发育压陷盆地.东北-华北中生代共发生6期正反转,中侏罗世以前盆地反转是南北向,其后为北西一南东向压扭.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断陷末期反转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和分析,本文将松辽盆地断陷末期的构造反转样式划分为地层反转、断层一地层反转和地层掀斜三种类型。断陷末期构造反转活动对徐家圈子断陷、梨树断陷等影响较大,形成了背斜、逆断层等反转变形构造;对于其他断陷则主要是造成地层掀斜。本文采用层长不变、面积守恒原则,对解释剖面进行了二维平衡恢复。通过分析认为,构造反转活动开始于早白垩世沙河子期末,结束于早白垩世营城期末,其结果导致了松辽盆地断陷期的结束、区域隆起和剥蚀。通过对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地球演化节律特征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断陷末期反转构造的形成机制,发现该期构造反转活动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大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一南西西向,地幔隆起的衰减和回落导致脆性地壳产生挤压应力,形成相应的收缩反转构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增生楔斜坡盆地作为一种罕见的含油气盆地逐渐受到重视。这类盆地构造特征复杂,目前勘探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复杂断裂体系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缅甸切杜巴增生楔斜坡盆地地震、地质资料相对较多,为这类盆地构造特征及断裂成因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此,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以“纵向分(构造)层,横向分(段)块”思路为指导,明确了断裂分期发育类型;重点探讨了与增生楔构造带走向近平行的张性断裂成因,解决了以往断裂发育类型与应力形成机制相矛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张应力的正断裂发育新模式。研究认为:切杜巴增生楔斜坡盆地发育南—北向压性断裂、北东-南西向扭张性和北西—南东向张性断裂三种断裂。受印度板块洋壳向西缅微地块的斜向俯冲作用控制,垂直于海沟轴向的挤压应力形成了南—北向压性断裂,发育大规模逆冲活动;平行于海沟轴向的剪切应力具右行走滑作用,形成具有调节作用的北东—南西向张性或扭张性断裂;增生楔斜坡盆地前缘与后缘的挤压逆冲断裂活动时,水平运动分量的差异性诱发拉张应力,是形成北西—南东向张性断裂的原因。该成果可为其他增生楔斜坡盆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震和钻井资料分析Doseo盆地东部不整合、断裂和反转构造,研究构造成因机制及盆地演化。研究表明:(1)Doseo盆地发育基底顶(Tg)、Mangara群顶(T10)、上白垩统下段顶(T5)、白垩系顶(T4)4个地层不整合面,巴雷姆期伸展、阿普特-康尼亚克期走滑、坎潘期走滑和始新世走滑4期断裂活动,晚白垩世圣通期和白垩纪末2期反转。(2)Doseo盆地为走滑、反转改造型陆内早夭被动裂谷盆地。非洲和南美板块初始裂解诱发Doseo盆地遭受近南北向伸展,形成裂谷盆地雏形。中非剪切带西段Borogop(F1)近东西向走滑,使Doseo裂谷近南北向断陷生长逐渐停止,经历长期走滑改造,从而发育继承性活动但强度减弱的右旋张扭走滑断裂体系(期间被两期反转中断),即以主剪切(F1)、R剪切(F2—F3)和P剪切(F4—F5)断层为主干、走滑伴生断层为分支,白垩纪和始新世F1走滑分别受控于赤道南大西洋右旋剪切张开和印度洋快速扩张。F1走滑和非洲与欧亚大陆汇聚使Doseo盆地经历以褶皱变形为主的圣通期右旋压扭反转,形...  相似文献   

13.
米市盆地位于扬子板块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交界处,基于反演与正演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其构造特征及成因。米市盆地受海西运动影响,构造变形以张性断层为主;印支期扬子板块向松潘-甘孜造山带俯冲,使盆地构造变形转变为挤压隆升为主,部分三叠系遭受剥蚀;燕山期盆地周缘持续隆升,内部构造则继承性发育;喜马拉雅期进入快速挤压隆升阶段,盆地的典型构造特征为逆冲断层及与断层相关褶皱,且盆地内部构造变形存在差异,东部以基底卷入型控盆断层约束下的断弯变形为主,西缘以次级断层控制下的断层滑脱变形为典型特征。盆地内部的断层发育模式为由盆地东部向西部逐渐扩展。在成因上,自海西期至印支期受到滇青藏洋板块及太平洋板块持续挤压,盆地内部形成最早的四开断层;燕山期盆地雏形出现,以七里坝地区为沉积中心沉积了巨厚的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盆地周缘持续隆升;喜马拉雅期受松潘-甘孜造山带及锦屏山造山带挤压后,形成了以逆冲断层及与断层相关褶皱共存的盆地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4.
白垩纪北东向构造与松辽盆地演化和油气成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北东向断裂是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出现的新生构造,白垩纪经历了剪切拉张-剪切挤压的里丁旋回.它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把共轭的北西向断裂、伴生的近南北(北北西)向断裂和派生的北北东向构造纳入自己的运动学体系.受其控制,松辽盆地演化可分为剪切-拉张期、断-坳转换期、初次沉陷期、局部挤压期、再次沉陷期、盆地萎缩期和反转闭合期,反映了盆地与西部的大兴安岭造山带和东部的东亚大陆边缘斜向汇聚-剪切造山带之间的耦合关系.白垩纪变形可分为三大阶段,控盆断层发育阶段、密集的低级别断层发育阶段和形成一系列背斜的盆地反转阶段,分别控制了火山岩气藏,断层-岩性(或岩性-断层)油气藏和构造圈闭油气藏的发育.松辽盆地成为富油气盆地的构造条件,是北东向新生构造在白垩纪的继承性发育.  相似文献   

15.
大庆长垣构造体系的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搞清大庆长垣的发育过程,根据断层走向的统计结果和三维地震相干数据体的分析,从大庆长垣的构造特征、变形序列及应力分布出发,论述了大庆长垣的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研究认为:北东向的局部构造、近南北向的大庆长垣、北东向的逆断层和北西向的正断层,均为白垩纪末期北西一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不同序列及不同方向的具有成生关系的各结构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规律地按一定序列排列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大庆长垣构造体系;大庆长垣构造体系经历了北东向局部构造发育、近南北向大庆长垣统一、北东向逆断层发育和北西向正断层发育的过程,整体来看具有递进变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强烈,对盆地的构造变形和油气成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断层、褶皱及钻井诱导缝3方面分析研究区在新构造运动时期不同区块的最大主应力方向,进而预测盆地的应力场方向.塔北地区、柯坪断隆和塔西南地区主要受挤压应力作用,形成排状分布的断层及褶皱,向盆地方向断层及褶皱的形成时期逐渐变新,应力作用逐渐减弱;巴楚隆起和麦盖提斜坡的断层走向相近,呈排状分布;塔东南地区主要受走滑和挤压的共同作用,断裂与构造带平行分布;塔中地区以走滑、挤压作用为主,扭应力使该区发育较对称的褶皱,形成现今的构造形态.塔北地区、柯坪断隆和塔东南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主要为北西—北北西向,塔西南地区和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而塔中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北东向.从盆地新构造运动各时期发育的断裂、褶皱及主应力方向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其主应力方向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的继承性.预测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区域应力主要来自天山中西段及西昆仑山,呈“S”型分布,具有一定的压扭性.  相似文献   

17.
扬子板内递进变形——南方构造问题之二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支—早燕山期由于古特提斯洋盆地关闭,扬子板块大陆边缘受到挤压与碰撞作用,在板内形成了江南—雪峰基底拆离体(A带),由于从南东向北西方向(同时派生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方向)的大规模水平推挤作用,使扬子板内中古生界盆地发生了由强及弱的递进(衰减)变形改造。在其前缘形成了高角度冲断层—断弯褶皱带(B带)、逆掩断层—断展褶皱带(C带)、滑脱断层—滑脱褶皱带(D带)、共轭冲断层—膝折褶皱带(E带)和古隆起—单斜带(F带);在其后缘则形成了滑覆断层—滑脱褶皱带(G带)。不同构造变形区带具有不同的水平位移量和压缩变形量、不同的逆冲断裂与褶皱的空间配置、不同的构造圈闭类型和保存条件,因而控制了不同类型的油气聚集与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万安盆地的地震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基底卷入式的潜山构造、张性断块构造,盖层内的挤压背斜构造、骨牌式断裂构造、反转构造、捩断层及勺形构造,其中潜山构造、挤压背斜构造和骨牌式断裂构造是最为有利的油气聚集部位,而张性断块构造、反转构造、捩断层及勺形构造亦是有利的油气富集部位。万安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早期的礼乐运动(TG)造就了现今盆地构造格局的最初雏型;稍后发生的西卫运动(T5)使早期的陆缘张裂断陷范围进一步扩大,转化为渐新-中中新统的断坳沉积;而最终万安运动(T3)则导致盆内地层强烈挤压、隆升剥蚀,产生构造反转、断块及褶皱,这是盆内圈闭构造最发育的时期。伴随万安盆地主要的构造运动的发生,盆内形成了基底构造层(Tg或T5以下)、主体构造层(T3-T5)和表层构造层(T3以上)等3个构造层,各构造层内均发育有不同的构造样式,其中主体构造层内构造圈闭最发育,构造样式最丰富。综合分析认为礼乐运动和西卫运动奠定了盆地沉积格架,而万安运动则对盆内圈闭构造的形成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非剪切带构造演化的研究,并结合盆地构造特征的分析,明确了早白垩世中非剪切带强烈右旋走滑作用控制了多赛奥盆地的形成。晚白垩世,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区域应力场发生改变,形成了南北向的挤压应力场。对中非剪切带构造特征精细解剖与分析表明,晚白垩世盆地至少发生了三幕挤压作用,盆地发生明显的构造反转,形成反转背斜、花状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为圈闭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该时期主力烃源岩也开始进入大量排烃阶段,构造活动形成的断裂也为油气运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晚白垩世反转构造在酒泉盆地广泛分布,这一期反转构造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变形定量分析和构造建模方法对酒泉盆地晚白垩世的反转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酒泉盆地晚白垩世反转构造的几何形态主要表现为反转断层及其相关褶皱的组合。晚白垩世的反转断层是在先存正断层的基础上发育,反转构造的样式与先存正断层的几何形态及其晚白垩世应力场有密切关系。大部分褶皱枢纽与早期NE方向的断层平行,反映了NW—SE向的挤压应力。通过对酒泉盆地四个凹陷的反转断层的反转率计算,得出青西凹陷、花海—石大凹陷、营尔凹陷和马营凹陷的断层反转率分别为:0.39、0.29、0.38、0.32,反转率大小相近,平均为0.34,属于中等—强烈程度的反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