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宜阳盆地山地地表变化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特点,主要就静校正问题、叠前净化处理、目标速度分析、DMO技术、优化迭代叠加技术和F-X域信号增强处理进行试验分析,建立了一套适合山地地震资料处理特点的处理流程。实际资料证明,处理的地震剖面信噪比明显提高、波组层次清楚,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2.
镇巴复杂山地地震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镇巴区块二维地震采集资料具有信噪比低、叠加成像能力弱、构造成像精度差的特点。在分析研究影响地震成像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本区地震成像质量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地表以及地下地质结构的双重复杂性是造成镇巴区块地震成像质量变差的根本原因;野外采集资料信噪比低、质量差以及处理中各个环节所用模型、参数或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是造成成像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开展针对复杂山地地震资料专项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及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广角地震技术的应用是改善成像质量较为有效的途经。  相似文献   

3.
针对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严重的特点,开展了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静校正技术、串联去噪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及地震成像方法等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该区地质特点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流程。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处理和应用,效果明显,从而证明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塔里木盆地沙漠地区低信噪比的特点和地震资料存在的问题,着重对静校正技术、叠前去噪技术、深层叠加成像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较好的解决了该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该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经对该区顺南、顺北、塔中等区块地震资料处理的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山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地震资料的特点是静校正量大,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较低,这直接影响了地震解释方案,导致构造成果可靠性下降,不利于油气勘探开发。因此,如何有效进行静校正和去噪处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中总结了山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的主要技术思路,采用多种静校正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静校正问题,同时运用多域去噪技术,有效压制了噪音,最大程度地挖掘原始资料的潜力,提升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6.
复杂山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宜阳复杂山地地震资料的特点是静校正量大,信噪比低。针对该区的特点,在资料处理中建立了全区统一浮动基准面,应用折射静校正方法解决静校正问题。运用叠前去噪技术、目标速度分析、DMO技术、优化迭代叠加技术、fx域信号增强去噪技术,优化处理流程,精选处理参数,资料处理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复杂山地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东磊  李振山 《勘探家》2000,5(2):25-30
山地地形起伏剧烈,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震资料信噪比很低。本文针对这些难点,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野外测量,激发,接收,静校正及仪器改进技术,对改善地震资料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胜金口西山地地表和地下条件复杂,造成激发、接收条件差,原始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资料成像困难。针对以上难点,在资料采集方面,对观测系统精心设计,采用6线18炮砖墙式观测系统;根据工区不同地表和岩性分布,将工区分为山地(山前带)、农田和戈壁砾石区,分别采用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激发;以深井微测井为主结合小折射方法,提高表层建模精度,进而通过静校正数据库建立全区表层结构模型。在地震资料处理方面,以提高信噪比和突出断层下盘信息为主要目标,做好静校正、叠前去噪、子波整形、反褶积、偏移等关键处理步骤;在进行三维偏移时通过多次偏移速度扫描,建立了比较精确的偏移速度场。采用这套山地三维地震采集技术与处理方法所获得的地震资料,能够满足该区地震解释需要。  相似文献   

9.
黄土塬地区宽线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C地区地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地表被巨厚黄土覆盖且高程变化剧烈。地下为大倾角逆掩推覆构造,由此导致地震记录信噪比低和近地表静校正问题严重。针对低信噪比资料及宽线采集施工给资料处理带来的难度,提出运用时频域大地吸收衰减补偿技术、静校正技术、串联去噪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及地震成像方法等技术,建立一套适合黄土塬区地质特点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和流程,并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处理和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山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山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应山区低信噪比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即地形静校正与折射波静校正,人机交互速度分析与剩余静校正循环迭代处理、叠后去噪等。文中通过处理实例展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影响川东复杂山地资料处理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静校正问题和低信噪比问题。采用静校正、叠前联合去噪、多道统计子波反褶积等技术进行处理,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品质,满足了后续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该区低信噪比资料的特点,曾在“九五”初期批处理软件平台上建立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已难以适应勘探开发的需要。为此,2001年在交互处理软件平台上,充分利用灵活方便的交互手段及数据库管理方法,开发了一套较完善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并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解决该区低信噪比资料处理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以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做了简要介绍。该方法对复杂地表二维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焉耆盆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亚斌 《石油物探》2004,43(2):185-187
焉耆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不能很好的用于地质解释。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交互迭代静校正、干扰波压制、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子波归一化、优化迭代叠加及叠后f-x域预测去噪技术等处理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该地区地震资料特点的处理流程。将此流程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剖面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信噪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川东北区复杂山地、深层勘探、碳酸盐岩层系的复杂地质条件,以面向礁滩储层的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攻关思路,在复杂山地高精度地震资料采集、高保真地震资料处理与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预测等方面开展方法技术攻关与实际应用研究,形成了复杂山地高精度地震采集工艺技术(其中面向储层的采集设计技术、高精度定位、高密度采样和饱和激发为关键)、高分辨率储层成像技术系列与礁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系列,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有效地支撑了区内天然气勘探的发现与高效探明。  相似文献   

15.
地震波的频率成分与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密切相差。本文介绍的频率时间谱扫描技术,可对地震波的频率时间域的连续分析和频率域的离散分析,能准确地提供地震资料的频率信息,用于地震资料处理可明显改善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6.
在宣汉-达县地区山地高分辨率三维和涪陵地区山地二维地震勘探项目中,根据川东北复杂地区地表起伏剧烈、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变化大等特点,针对波场复杂、地震波衰减严重、反射能量弱等问题,在观测系统设计、激发井的选位和设计、炸药优选、资料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通过模型计算,制定出相应的地震采集施工和资料处理方案,经实际应用,所获得的地震资料在分辨率、信噪比等方面得到改善,满足了勘探需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塔里木盆地沙漠地区低信噪比的特点和地震资料存在的问题 ,着重对静校正技术、叠前去噪技术、深层叠加成像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较好的解决了该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 ,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该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经对该区顺南、顺北、塔中等区块地震资料处理的应用 ,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合肥盆地复杂地表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华勇  顾庆雷 《石油物探》2003,42(1):89-92
以合肥盆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为例,研究了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总结了一套适合该区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法与流程,其中包括了静校正技术、去噪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及动校正修正技术等。通过实际资料的处理证明,这些技术实用可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GRISYS-V5.0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在辽河油田的开发使用情况,详细介绍了该套处理系统的软件性能和不足。通过大量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表明:该处理系统已经是一套比较完善的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不仅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方面,而且对于各种复杂的地震资料,如高分辨率、山地、低信噪比等地震资料,在处理方法和处理手段上与其它处理系统相比,矣袖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0.
四川山地属于典型的低信噪比地区,该地区的地震资料具有地表干扰较强,信噪比与分辨率较低等特点。得到高质量的叠加剖面对于地震资料数据处理来说是一大难题。针对山地资料的噪音和难点,提出了一套以叠前组合去噪技术,通过组合去噪技术的应用,可以看出经过噪音压制后地震记录信噪比明显提高,并且整体叠加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