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沉积作用和断层切割的影响,砂西离散油砂体油藏砂体规模小、储量规模小、分布零散、单井钻遇层数少、油层薄,在注水开发中难以形成较好的注采对应关系。提出了以断块为单元、以油砂体为对象,针对不同类型的油砂体,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按单个砂体来完善注采关系的注采系统优化调整策略。实践应用证明砂西零散油砂体油藏采取分砂体治理的方法是可行的,可大大提高零散油砂体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桥口油田复杂断块地质特征及开发进入中后期产量递减加速的状况 ,开展了以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分类评价及剩余油分布分析为主的油藏精细描述 ,搞清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富集区。通过局部完善注采井网和注采结构调整 ,以部署调整井 ,油井堵水、压裂改造和注水井分注、增注等为主导措施 ,实现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的高效开发 ,连续五年实现了含水不升 ,产油量稳中有增 ,为同类油藏开发中后期的综合调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调整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桥口油田复杂断块地质特征及开发进入中后期产量递减加速的状况,开展了以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分类评价及剩余油分布分析为主的油藏精细描述,搞清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富集区。通过局部完善注采井网和注采结构调整,以部署调整井,油井堵水、压裂改造和注水并分注、增注等为主导措施,实现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的高效开发,连续五年实现了含水不升,产油量稳中有增,为同类油藏开发中后期的综合调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复杂小断块油藏立体井网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小断块油藏由于断块分割作用,断块碎小、形态各异.每个断块就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开发上主要表现为油藏能量明显不足,且由于断块面积小,很难用完善的常规面积井网进行注水开发,致使油藏产量递减快。针对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地质和开发的特殊性,提出了以最大限度控制储量为前提,以“少井高产”为理念,以水平井控制优势油砂体,直井、定向井完善注采关系为布井方法的立体井网优化控制理论。在部署井网时,主要考虑断块平面几何形态、断块规模、油砂体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同时考虑储层非均质性、渗透率方向性对水驱效果的影响。实际小断块油藏的虚拟开发结果表明,基于立体井网理论的水平井一直井联合井网,较直井井网能够更好地开发复杂小断块油藏.  相似文献   

5.
复杂断块油藏纵向上油层多、高低渗储层间互发育,平面上油砂体发育面积小、几何形态不规则,导致注采井网对储量控制程度低,合理评价注采井网对储量的控制程度,是进行油藏开发调整的关键。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综合应用渗流力学、油藏工程基本理论,分析了复杂断块油藏在现有注采井网条件下无法形成水驱控制储量的影响因素及潜力,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及配套挖潜对策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散而难以识别,且其分布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在大港油区的港东开发区,根据以纵向1118个时间地层单元为对象的精细油藏描述,提出3类剩余油潜力:①已动用油层,即断层与微构造控制、注采井网不完善、层间非均质性、平面低渗透相带、层内渗流屏障、注采滞留区、边底水锥进等因素形成的剩余油;②新层,即以往未发现的低电阻油层和新发现油砂体;③滚动扩边。在潜力认识的基础上,以单砂体或流动单元为挖潜调整对象,在潜力富集区钻新井、更新井,改变非主力层的驱动方式,重组层系、井网,改变液流方向和间歇注水,并对潜力区配套实施补层、提液、压裂防砂、重复射孔、深度调剖等措施。港东开发区复杂断块油藏实施配套挖潜措施后,提高了高含水期的开发效益与水平。图1参17  相似文献   

7.
利用三维地质建模结果,对复杂断块油藏马厂油田M19块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历史拟合。燃后对该块的小层开采状况,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等动态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19块构造复杂,非均质性严重,油砂体小而零散,各层压力水平差异和注采状况差异大,层间干扰严重,只注不采或只采不注的砂体多,以往的多次调整措施,只是局部地改善了某些砂体开采的不平衡性,完善主力砂体注采对应关系和缓解层间和层内矛盾是今后调整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复杂断块油砂体剩余油分布半定量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断块油藏由于断层的切割作用,断块小,形态各异,油水关系复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进入中高-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在空间上分布十分复杂,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断块油藏的复杂性,给储层建模带来很大的困难,数值模拟工作难度大,精确度低,难以准确描述剩余油分布。提出了基于油砂体的剩余油定性到半定量评价技术,为复杂断块油砂体剩余油预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该方法是在小层油砂体图编制和油砂体储量评价基础上,对油井采出量和水井注入量进行劈分,将采出量和注入量落实到油砂体,以此为基础对油砂体的注采状况进行分析,明确油砂体的采出程度、总体水淹程度,确定油砂体内部水淹差异状况,编制油砂体水淹图,半定量表征水淹特征,定性-半定量指出油砂体内剩余潜力的纵向和平面分布,为油田进行下步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骅坳陷小集油田为中孔、低渗多层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针对小集油田官979-官975断块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单砂体合理井网密度评价及单砂体产能评价,围绕提高井网控制程度及油层动用程度的目的展开综合调整方案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断层遮挡、注采井网不完善及油组层间非均质性是小集油田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原因。运用极限井网密度与合理井网密度曲线交汇计算各砂组合理井网密度的方法,可以准确划分可调整产能单元,预测潜力区块。开发实践表明,开展新老井互补、疏密井结合,水淹层复查、暂闭层利用,早期分注、后期封堵等工作有效的提高了研究区水驱控制程度、油层利用程度及油层动用程度,实现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有效挖潜。  相似文献   

10.
井间连通综合分析方法在复杂断块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涠洲A油田流沙港组三段为分流河道型复杂断块油藏,区块内河道砂体相互叠置,断层发育,连通性复杂。为确保油藏注采效果,结合油田开发静动态资料,例如精细地层对比、含油单砂体地震描述、干扰试井、压力变化及试井分析对储层进行井间连通综合分析。综合方法很好地解释了由沉积相控制的复杂断块油藏的连通性,并重新建立井间连通模式,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剩余油分布,提出调整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含水复杂断块油田加密井井位智能优选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鲍敬伟  李丽  叶继根  石军辉  张津  朱红云  姜宁 《石油学报》2017,38(4):444-452,484
高含水复杂断块油田地下剩余油高度分散、多层叠置、犬牙交错,对老油田二次开发新钻高效加密井的井位优选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通过研究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分析了井位优选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复杂断块油田三维地质模型和油藏数值模拟后的多种三维场数据,以剩余可动油量为目标函数,以油井控制半径、经济极限井距和经济极限剩余可动油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剩余可动油量计算模型,并给出了复杂断块油田单井控制范围和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实现了直井、斜井井位的单因素智能优选。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综合考虑影响井位优化的多种因素,建立了多因素井位优选方法。通过编制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实现了复杂断块油田加密井井位智能优选的精细化和定量化。该方法应用于大港港西油田二区二次开发工程中,优选出的井位符合油藏动、静态认识,钻井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为高含水复杂断块油田持续效益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吐哈盆地低断块油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断决油藏属于特殊类型的隐蔽油藏,其形成需要适当的条件。低断块油藏在吐哈盆地近期的油气勘探和储量增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找到的低断块油藏数量较多,但特点不一,形成条件各异。研究表明,油气的不断运移是低断块油藏形成的根本原因,而构造变动、异常高压含油气区的存在、长期生排烃、储集层发有较差、油质重调等都可以成为促使油气不断运移长期存在的因素。通过分析低断块油藏特殊的形成条件及不同成因低断块油藏的分布规律,认为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应重视对低断块油藏形成的可能性研究。胜北次凹周围低断块油藏勘探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文明寨油田是一个埋藏浅、油层多、非均质严重的层状中高渗透极复杂断块油藏。为增加动用储量,运用高精度碳氧比测井技术,开展剩余油分布研究,通过生产层水淹程度分析,对未射孔储层进行含油性评价。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确定剩余油分布,寻找潜力层,提高Ⅱ,Ⅲ类层动用程度。该技术为薄油层、差油层及未分层的地层含油性评价,以及改善油藏整体调治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的类似中高渗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挖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油藏描述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王端平  柳强 《石油学报》2000,21(6):111-116
通过对胜利油区多个复杂断块油田的精细油藏描述实践,紧密围绕复杂断块油田的地质特点,运用现代油藏描述技术,针对复杂断块油田开发中后期进人高含水产量递减这一突出矛盾,为了提高采收率、挖潜剩余油,探索出了一套适宜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储层单元的细分对比、自然断块的划分、徽型构造、与地层单元和断块划分紧密结合的沉积微相分析、储层非均质、储层空间封闭单元、精细油藏类型、流体模型、储量复算、油藏地质模型等及其相关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油藏描述采用的技术路线,提出了自然断块、储层空间封闭单元、精细油藏类型等关健概念,并从理论到实践阐明了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冀中坳陷复杂断块油藏成藏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中坳陷复杂断块油藏形成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成藏条件优越,其构造背景、断层的封堵性、成油组合、砂体类型等是控制成藏的主要因素,并具有背斜型、斜坡型、断阶型等成藏模式,每一种成藏模式的控藏要素、富集程度及油藏分布差异较大,是复杂断块油气勘探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RMT测井技术及在断块油田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云桐 《测井技术》2003,27(Z1):41-43
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确定水淹程度,找出高剩余油层段已成为保持油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关键.RMT储层评价仪作为一种剩余油饱和度测井仪,它有2种可控操作模式:非弹性模式(C/O模式)和俘获模式(∑),其突出的优点是小直径、双源距、大晶体、多参数、多模式组合测井.在现河油区的整装块、复杂小断块、低渗油藏分别进行RMT非弹模式测井,通过实际资料分析,RMT测井技术在评价储层水淹特征,确定水淹程度以及求解剩余油饱和度等方面有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数值模拟技术表征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油藏地质的复杂性使得剩余油研究既有相当大的难度,又极其重要。油藏数值模拟是研究剩余油分布的重要手段。运用数值模拟这一先进技术手段,研制出表征剩余油分布的几种方法,作出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剩余油地质储量、剩余油潜力区厚度、潜力区储量丰度等多种图件,使得再现复杂断块油藏长期开发历史成为可能,同时为精确指出剩余油分布及其控制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挖潜措施奠定基础。其研究成果在文中老三块开发中取得较满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乌尔逊-贝尔断陷油气藏类型与勘探方法探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乌尔逊断陷和贝尔断陷油气藏类型复杂。分析该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藏分布成因,将油气藏分为三大类(背斜型,断块型,地层-岩性型)10种类型,由于断陷不同部位成藏条件有差异,各类油气藏的油气丰度和规模有别。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复杂油气藏的勘探模式,包括使用滚动勘探开发的方法进行油气藏评价,积极采用三维地震勘探,圈闭及油气藏描述,并筒油气层识别和油气改造等必不可少的技术。图5参3(张吉光摘)。  相似文献   

19.
复杂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为提高水驱采收率,提出了将研究单元细化到油砂体的剩余油精细挖潜方法。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和测试资料,根据油砂体上井网控制情况、水驱特征和边水能量特征,将油砂体划分为弹性驱、注入水驱、注入水+边水驱、边水驱和未动用等类型,详细解剖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动用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和潜力,提出了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利用该方法对跃进2号油田的剩余油进行了挖潜,水驱效果大大提高。研究表明,以油砂体为对象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双河油田核二段油层层数多、单层含油面积小、非均质性严重、边水活跃,属于典型的强边水小断块油藏,综合含水高,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为此,开展小断块油藏聚合物驱边水控制技术、井网调整技术、注采参数优化技术、前缘段塞优化技术以及合理配产配注技术等研究和初步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可有效提高强边水小断块油藏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