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豫西地区中、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上石盒子组及下石盒子组煤成气资源丰富,但成煤环境纵向发育与横向变化较大,规律难于把握。因此,开展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研究有利于该区煤成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及合理的利用。通过露头、钻井、地震资料及分析、测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本区中、下二叠统主要沉积了一套浅海碳酸盐岩,海湾-泻湖、潮坪、沼泽、障壁岛(砂质滩、坝)及三角洲相陆源碎屑岩和煤层。从总的沉积特征来看,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基本上发育滨、浅海相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和煤的混合沉积。上二叠统上、下石盒子组则以海陆交互相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三角洲及三角洲平原沼泽十分发育;沉积环境具有自下而上,自南东向北西方向由海相逐步过渡为陆相的基本特点。其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以早二叠世山西期潮坪、泻湖过渡带之滨岸沼泽环境为最佳,其次为中二叠世下石盒子期三角洲平原沉积之平原沼泽环境。  相似文献   

2.
混合沉积是沉积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研究区古生界沉积岩石类型多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交替出现,为混合沉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例。在古生代地层沉积格架系统研究基础上,对研究区各时期沉积格局及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经过基础性研究后,认为研究区发育以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为代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以及以早寒武世沉积为代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陆棚沉积2种混积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是主要发育于陆源碎屑滨浅海、砂泥质潮坪与碳酸盐缓坡或台地的过渡地带的台地沉积。混积陆棚是指同时发育碎屑岩与碳酸盐岩2种沉积的陆棚。研究区混合沉积主要发育于早古生代早期的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欠补偿盆地组合和泥盆纪—二叠纪碎屑岩潮坪—碳酸盐岩台地组合内。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韩城地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复杂,含煤沉积体系特征是影响煤层气富集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韩城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沉积特征的研究,发现太原组主要为潟湖—潮坪—障壁岛沉积和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山西组主要为河控三角洲沉积。从主要可采煤层的沉积相变、煤层厚度变化、煤岩物性变化及煤层顶底板封盖特征方面分析了沉积作用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研究表明:3号煤厚度较小,甚至出现变薄尖灭的现象;5号煤在全区发育且厚度较大,横向连续性好。煤层顶底板主要以泥岩、砂岩、粉砂岩为主,其中以厚层泥岩为顶底板的结构稳定的煤层更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成藏。白马滩镇以东地区为2套煤层的有利开发区块。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搞清楚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子洲地区上古生界的沉积体系,进而寻找有利砂体及高产天然气聚集区,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专项研究。结果认为,子洲地区上古生界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湖泊、障壁海岸及浅海陆棚5种沉积体系;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本溪组发育障壁岛-潟湖及浅海陆棚相,太原组在研究区东部及西南部形成浅海陆棚沉积,在中部和西北部形成潮坪沉积;山西组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盒8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研究区上古生界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坪及障壁岛沉积区均可作为该区的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本溪组发育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根据野外露头、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分析了混积层系沉积、层序充填特征。结果表明:本溪组发育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相互叠加的混积层系,发育碎屑岩潮坪、混积潮坪和混积潟湖等沉积体系。根据层序地层原理,识别出1个区域不整合面、1个构造沉降转换面和1个岩性、岩相转换面,将本溪组划分为SQ1、SQ2共2个三级层序,其中每个层序主要由海进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组成。本溪组沉积是以陆源碎屑岩沉积为主的混积层系,混积层系主要发育在SQ2海进体系域(TST)。不同沉积区域自下而上混合沉积岩性岩相组合有差异。混积潮坪区由潮道相砂岩上覆叠置潮间带砂泥岩再到灰岩;混积潟湖区由灰岩上覆叠置潟湖泥岩;混积潮坪和混积潟湖过渡区由灰岩叠置潮下带砂岩和潮间带砂泥岩。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特征与天然气勘探潜力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是目前天然气勘探和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在详细研究野外露头与钻井剖面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分析以及古构造恢复等研究,阐明了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有4个主要物源方向。指出该区太原组是一套以潮坪—潟湖—障壁岛—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的障壁海岸沉积,山西组沉积以曲流河、三角洲相为特征,下石盒子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具有良好的烃源条件以及储盖组合,勘探潜力巨大。图5参14  相似文献   

7.
武威盆地发育厚度近千米的石炭系,具东厚西薄的特点,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含煤沉积。早石炭世早期前黑山组沉积时期,仅在盆地南部接受沉积,厚度为100~150 m,气候炎热干旱,以滨浅海和咸化泻湖环境为主,主要沉积了杂色碎屑岩,夹白云岩和石膏沉积,生油能力差;下石炭统上段臭牛沟组-上石炭统靖远组、羊虎沟组、太原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海侵范围扩大,盆地内均有沉积,厚度为300~800 m,为滨浅海、滨海沼泽、淡化泻湖、三角洲环境,形成了暗色泥岩、页岩、炭质泥岩、灰岩烃源岩,盆地周缘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属中等-好烃源岩,是盆地内主要的生油气源岩,发育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综合分析表明武威盆地是一个有潜力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8.
受古亚洲洋俯冲、闭合及华北板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碰撞作用的影响,内蒙古隆起在石炭纪—二叠纪发生了重要的构造隆升,控制着华北东部沉积盆地的形成发展与充填演化,并成为沉积盆地的物源区。通过对3条野外地质剖面及盆地覆盖区大量钻井岩心开展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对华北东部石炭系—二叠系进行详细的沉积体系研究及物源区构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华北东部石炭纪—二叠纪沉积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经历了陆表海—海陆过渡—陆相的演化过程,从早到晚依次发育台地-堡岛复合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河流沉积体系,沉积相类型包括碳酸盐岩台地、潮坪、潟湖、障壁岛、三角洲、曲流河及辫状河等。砂岩碎屑颗粒成分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物源区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再旋回造山带及岛弧双重性质,母岩岩石组合为早古生代富燧石条带碳酸盐岩与中-新元古代碎屑岩、浅变质岩等先期沉积盖层,以及晚古生代岛弧火山岩、深成侵入岩和基底变质岩。华北东部石炭纪—二叠纪盆地沉降和充填速率、沉积演化过程以及碎屑岩颗粒组分变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充分响应了物源区随造山带在本溪组沉积时期—太原组沉积时期受持续洋-陆俯冲作用及陆缘岛弧的形成发生陆...  相似文献   

9.
西藏北羌塘东部地区中上侏罗统雁石坪群(J2-3ys)可划分出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浅海陆缘碎屑岩,滨岸滩坝,滨岸潮坪(沼泽)和台地蒸发岩5种沉积相类型。其岩性主要为一套温暖,潮湿到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沉积的滨海,浅海碳酸盐岩,碎屑岩及潮上蒸发盐岩。从纵向组合来看,雁石坪群一段至四段大致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海进,海退旋回,在各次大的旋回中发育了多个次一级的海进,海退层序,形成了一系列的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的交互沉积。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海相烃源层的沉积形成环境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一个最大的中生代海相残留盆地。上三叠统在南、北坳陷为次深海盆地相沉积,发育一套黑色页岩烃源层;下侏罗统和中侏罗统下部为半温暖半干热—温暖炎热气候,在南坳陷南部局部地区也发育了浅海—次深海盆地相黑色页岩烃源层;中侏罗统中部和上侏罗统下部海侵规模扩大,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主,台地凹陷是形成烃源岩的主要场所;中侏罗统上部是一套滨海—浅海碎屑岩沉积,泻湖亚相页岩和前三角洲亚相泥岩为主要烃源岩。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的沉积发育特征与国内外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烃源岩发育特征基本一致,主要是深海—次深海盆地相沉积的黑色页岩、台地凹陷沉积泥灰岩和页岩、泻湖亚相或前三角洲亚相等沉积的页岩(油页岩)和泥岩。   相似文献   

11.
洪峰  宋岩 《天然气工业》1998,18(5):22-25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为气源运移的指向区,具有较好的生储盖条件。下古生界气源岩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上古生界气源岩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碎屑岩;下古生界储集层为马家沟组风化壳,上古生界储集层为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前者以碳酸盐岩为主,后者以碎屑岩为主;下古生界风化壳气藏的区域盖层为石炭系底部的泥岩、铝土岩及铝土质泥岩,上古生界气藏的区域盖层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泥质岩。由于天然气聚集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其成藏各具特点,因而天然气富集控制因素就有所不同:下古生界天然气富集主要受气源、区域性岩相变化、盖层及古地貌影响,而控制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的决定因素有气源、砂岩体、局部构造的发育程度及源岩生烃期与圈闭形成期的匹配。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0余条地面剖面,结合钻井、地震资料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及沉积相演化特征。认为石炭—二叠纪为一个完整的海进至海退旋回期,在海进初期和海退末期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混积时期。将石炭—二叠系划分为下石炭统(包括个别地区的下二叠统下部)混积陆棚沉积体系;上石炭统至下二叠统下部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下二叠统上部至上二叠统的陆源碎屑沉积体系。根据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等分析化验结果以及生物组合面貌,对古地形、古温度等古地理环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南部古生代储盖组合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南部中寒武统张夏组白云岩晶间溶孔储层、下奥陶统亮甲山组上部白云岩溶蚀孔洞储层、下马家沟组三段层间岩溶带溶蚀膏模孔洞储层、上马家沟组二-四段层间岩溶带及风化壳岩溶带储层、中奥陶统平凉/泾河组台缘礁滩组合、后礁带及礁后滩,均是具有勘探前景的储层。全区自上而下划分出5套储盖组合,在7个勘探区块中,以第1,2区块储盖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14.
应用红外光谱法划分生油岩有机质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油岩有机质类型或性质对其生油潜力有重大的影响。笔者选用了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和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中石炭系羊虎沟组、上石炭系太原组及下二叠系山西组等生油岩共计60个样品,应用红外光谱法探讨有机质类型,并提出烷芳基团结构比(∑Rcm1/∑Arcm1)作为有机质类型的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碎屑岩储层地震识别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已经发现了多个致密-低渗透岩性气田,主要含气层位自下而上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针对岩性圈闭、致密-低渗透碎屑岩储层中存在的难点,在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开展了地震储层综合预测和描述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了岩石物理、属性优化,分频成像、随机模拟反演等技术,形成了以突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为目标的完整的储层预测预测技术系列,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的精度,为产能建设的持续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闽西南二叠系童子岩组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闽西南地区二叠系童子岩组可划分为3段,政和—大埔断裂带以西,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带以南地区,分连城型、龙岩型和天湖山型3种沉积类型,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沉积,一般厚700~800 m,从东往西、从南到北逐渐变薄。二叠系童子岩组沉积盆地在经历了印支—燕山期多期次的构造变动、岩浆作用、风化剥蚀等改造后,部分保存下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印支期,其次是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燕山地区中元古界杨庄组碳酸盐岩物源及其构造沉积环境,采集研究区碳酸盐岩样品进行常微量元素(主要是稀土)地球化学测试,结合地质背景,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样品稀土含量(平均50.8×10-6)远高于纯白云岩(小于10×10-6),Al2O3与∑REE+Y呈显著正相关,且PAAS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图呈平坦页岩型(除Eu的正异常),说明杨庄组碳酸盐岩受到显著陆源碎屑混染。杨庄组经历海侵海退旋回沉积,与Sr/Ba值和∑REE+Y值变化曲线相对应,暗示海平面升降控制陆源碎屑输入量;通过La/Sc-Th/Co、La/Yb-∑REE+Y和TiO2-Zr等关系图解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华北克拉通北缘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认为研究区的陆源碎屑最可能源于华北元古代大陆裂谷背景下形成的的酸性长英质火成岩类;杨庄组沉积相总体为潮上-潮间带,海水氧化性较强,不利于烃源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利用对沉积环境敏感的元素或者元素组合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地恢复古沉积环境。通过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31件泥岩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的分析测试,对沉积水体的古盐度、古气候、古水体氧化还原环境以及古物源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①Ba元素含量以及Sr/Ba比值的变化特征反映古盐度从上石炭统本溪组和下二叠统太原组到下二叠统山西组、中二叠统石盒子组和上二叠统石千峰组明显降低,沉积环境从海相到陆相变化;②Sr含量、Mn含量、Sr/Cu和FeO/MnO指示上古生界从本溪组到石盒子组沉积期的古气候温暖潮湿,但太原组沉积期存在一段干旱期,石千峰组沉积期为干旱气候;③V/Cr、Ni/Co以及REE等对沉积水体氧化还原环境的指示性较差,通过泥岩颜色和有机质含量可推断上古生界水体由本溪组、太原组以及山西组的还原环境转化为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的氧化环境;④临兴地区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特征,但从本溪组到石千峰组,轻稀土的富集性变差,Ce含量表现为基本正常或轻微负异常,Eu表现为"V"型逐渐变弱的负异常;⑤上古生界的CIA指数显示物源区受到中等-强烈风化。综合稀土元素分析表明,临兴地区的物源来自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阿拉善-阴山古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