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常规与面元细分三维观测系统浅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前,三维地震勘探已成为开发地震中提高整体效益的一种基本方法。常用的三维勘探方法有常规法和近年来国外推出的面元细分法。常规的三维勘探观测系统采用的是直线束型,其中心点位于面元中心。此法观测系统一经确定,覆盖次数随之而定,相应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不能改变。面元细分法三维勘探观测系统采用了不同于常规三维观测系统的有关参数,可形成不同大小的面元,使共中心点在整个面元上均匀分布,可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获取高叠  相似文献   

2.
关于细分面元观测系统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野外二维试验的结果,对二维常规与细分面元观测系统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对三维细分面元观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认识:细分面元观测系统会造成相邻面元内最小炮检距、方位角甚至空间波场出现剧烈的跳跃变化;细分数目越多,则跳跃性、突变性越大,对地震资料的影响越严重。对于三维细分面元观测系统也有类似的结论,因此在进行细分面元观测系统设计时,不仅要注意面元本身的属性,包括炮检距及方位角的均匀分布,而且要考虑相邻面元间变化,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缩小排列线距、炮排距等,尽量减小空间的变化。通常二维以二分为宜,三维以四分为宜。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震勘探应慎用Flexi面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lexi面元®法是一种细分面元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方法,主要目的是既节省勘探投入又提高横向分辨率。该方法经实际应用,大多数均未达到预期效果。从Flexi面元®法的几种设计方法入手,通过大量的论证分析,研究细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的实现过程,总结细分面元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局限性。分析研究表明,Flexi面元®法不能实现既节省勘探投入又提高横向分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精度可变面元三维地震勘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变面元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采用了不同于常规三维观测系统的参数,可形成不同尺寸的面元资料。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四五家子—八屋地区断裂系统发育,小断层较多。为了提高破碎小断层的成像精度,采用可变面元观测系统进行地震资料采集。在地震资料处理中,采用了层析静校正、多域去噪、地表一致性反褶积、CMP重排与基准面重新计算和叠前时间偏移等关键技术。对松辽盆地南部四五家子—八屋地区高精度可变面元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和解释,解决了该区特殊的地质问题,取得了好的勘探成果。  相似文献   

5.
关于面元计算和观测系统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计算面元尺寸和覆盖次数公式存在的问题,本文重新界定了“面元”和“面元覆盖次数”的概念,提出新的计算公式,使得计算公式更加客观地反映三维面元和覆盖次数的关系,具有更广的使用范围。根据新的计算公式,结合横向观测系统分析,更好地分析观测系统特征,一方面通过细化面元大小,提高地震分辨率;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处理要求,进行超级面元组合处理,结合组合前的去噪和静校正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这样既可以给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又可以在地震勘探野外采集设计中,发挥灵活设计面元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Flexi面元法是一种细分面元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方法,主要目的是既节省勘探投入又提高横向分辨率。该方法经实际应用,大多数均未达到预期效果。从Flexi面元(R)法的几种设计方法入手,通过大量的论证分析,研究细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的实现过程,总结细分面元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局限性。分析研究表明,Flexi面元(R)法不能实现既节省勘探投入又提高横向分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细分线元地震采集方法在沙漠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线元细分观测系统是在常规二维观测系统三维面元理论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全新的二维观测系统。通过合理地布设炮检点位置,达到线元可分的目的。该观测系统与常规二维观测系统相比,可以在不改变观测系统的前提下增强过障碍能力,还可通过变线元处理为资料解释提供多种不同覆盖次数的剖面。该方法适合于勘探程度低且地表复杂的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8.
Flexi面元(R)法是一种细分面元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方法,主要目的是既节省勘探投入又提高横向分辨率.该方法经实际应用,大多数均未达到预期效果.从Flexi面元(R)法的几种设计方法入手,通过大量的论证分析,研究细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的实现过程,总结细分面元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局限性.分析研究表明,Flexi面元(R)法不能实现既节省勘探投入又提高横向分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双奇偶小面元三维观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奇偶三维观测系统是国内是一种新的三维勘探方法,双奇偶三维观测系统是在单奇介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炮线间炮点的相互错动而形成的,该方法与常规线束状三维观测系统相比,有炮检距和方位更加均匀及施工投入少的优点,并可通过变面元处理为资料解释提供多种剖面,该方法适于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应用,本文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可用显改善叠加剖面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常规三维观测系统中,接收线间距是震源间距的倍数,震源线间距是接收器间距的倍数,这使得在震源线和接收线的每个交点处震源和接收器是重合的。这种布置理论上使得所有CMP点都在每个面元的中心。可分面元观测系统排列的几何结构简单、便于野外施工。震源线的间距为道间距的非整数倍。接收线间距也不是炮点距的整数倍。接收线间距与震源线间距之比的余数决定了接收线方向和震民期望的次反射面元。CMP点均匀分布在一个共反射  相似文献   

11.
观测系统的优劣决定地震采集数据的质量。目前用于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评价的大多是仅能反映观测系统某一方面特征的单一属性。为此,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观测系统中的覆盖次数、炮检距和方位角分布特征、炮检距非均匀性系数等几种属性,推出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评价方法;通过对四种常用观测系统和四种不同接收线距的OBC观测系统实例做分析,探究综合质量因子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证实本文方法可定量地评价观测系统质量,从而建立起观测系统定量评价与分析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中炮检距均匀分布一直是野外地震采集设计的目标,炮检距分布对速度分析和叠加成像精度都有很大影响。目前人们对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属性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的主要手段是炮检距分布属性图。本文将炮检距分布与覆盖次数和最大炮检距联系起来,提出了定量化分析公式和非均匀性系数的新概念,用以描述每一个面元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状况。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束状观测系统和四种不同横纵比正交观测系统的炮检距非均匀性系数分析,定量地推断出炮检距相对最为均匀的观测系统,为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中炮检距均匀分布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近年兴起的海上拖缆全方位地震采集技术可高效地采集到全方位角地震记录,提高了复杂地质构造的成像质量。本文从圆形采集路径的公式推导出发,进行海上全方位圆形采集路径观测系统的设计;并从覆盖次数、炮检距、方位角、采集脚印等方面对全方位圆形采集和窄方位直线形采集路径做均匀性分析;然后以M深水区三维典型地质模型为实例,利用射线追踪照明技术对比了圆形采集路径观测系统与宽方位观测系统在目的层的模拟偏移振幅。均匀性分析和射线追踪照明对比的结果均表明:全方位圆形采集路径观测系统比常规平行采集观测系统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胜利油田1998~1999年度两种复杂地表条件,通过研究特殊复杂区段的地表特点,提出了变观施工方法。在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的设计中,面元的属性是根据地质任务要求选择的,它包含炮检距和方位角两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观测系统有不同的炮检距和方位角,炮检距和方位角又取决于覆盖次数(影响炮检距分布的主要是纵向覆盖次数,而影响方位角分布的主要是横向覆盖次数),因此,本文对观测系统的纵、横向覆盖次数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研讨了碟形封头几何特征方程、体积、表面积、质量、接管长度、下封头切线至裙座筒体上端距离和碟形封头的自动作图等问题,提供了关于碟形封头液位与体积的关系和在碟形封头上设置盘管等问题的参考文献,较完整地解决了碟形封头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中遇到的常见几何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野外现场线束观测系统设计是地震生产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缺少专业的设计软件会影响野外现场观测系统设计的效率。本文对GRISYS处理系统的绘制观测部分做的一些改进,可用于野外观测系统的辅助设计、论证工作,拓展了GRISYS处理软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I/O IMAGE^TM System仪器在使用米桩号观测系统施工时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分析,并结合工作经验和体会,介绍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指出用圆弧代替两圆柱(孔)轴线正交交线正投影的利弊,应用解析法分析了该筒化画法的误差,认为其适用范围是两圆柱(孔)半径比不大于0.828。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裂缝形态的形成和方位确定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岩石三向应力的大小及方向的测试研究,确定了河南油田稀油开发区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为垂直裂缝;方位为N68°E±5°。利用这一结果对已压裂的150口井进行效果分析,确定出压裂增油的油水并对应位置与裂缝方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