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粤桂试点意味着天然气价改方案或将最先出台。价改大幕已然拉开,相信原油、成品油、煤电等资源价格改革的步伐会越来越快。2012年元旦前夕,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决定自2011年12月26日起,在广东、广西两省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将现行以"成本加成"为主的定价方法改为按"市场净回值"方法定价,选取计价基准点和可替代能源品种,建立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调整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建  董秀成 《天然气工业》2005,25(10):139-141
进口天然气销售价格受消费者对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替代能源价格和供需状况等因素影响。为研究引进天然气在国内天然气市场科学、可行的销售定价,指出销售引进天然气与国内天然气在成本与风险方面的不同特点,提出两种销售引进天然气定价原理(即从国内能源市场出发的定价原理和与引进天然气价格相关的定价原理),并依据定价原理设计3种现行天然气定价与暂定天然气价格定价公式,最后按照与国际能源市场相联系的方式选取4种原油作为天然气价格参考原油,利用与引进天然气相关的销售定价方法对1995~2000年的天然气购买和销售价格进行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3.
作价天然气     
天然气价格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体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同时,天然气价格应与替代能源挂钩,保持一定的比价水平。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天然气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基于解决能源需求缺口、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引进优质、清洁、高效的能源。为此, 根据对贵州省现有能源市场的实地调查和结构分析,筛选出较为可靠的主要城市燃气项目和工业燃料项目作为目标市场,并预测其未来天然气需求量(如2010年6.15×108m3、2015年10.37×108m3、2020年14.14×108m3),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同时在天然气价格与贵州省目标市场现有能源价格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测算出煤制气、工业燃油、电、LPG终端用户天然气等热值可承受价格在1.87~4.6元/m3之间,在城市天然气行业中,终端用户可承受天然气价格在2.1~3.78元/m3之间。其中当城市工业和居民天然气价格分别低于2.3元/m3和2.1元/m3时,天然气与煤制气相比具有竞争力。因此,利用天然气部分替代贵州省现有能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油气世界》2007,(12):47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发改电[2007]290号)有关规定,为抵制工业项目用天然气过快增长和汽车用天然气的盲目发展,缩小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差距,现就天然气价格调整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天然气市场需求与可承受气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南省天然气市场需求与用户可承受气价进行了分析。预计到2010年,云南省天然气市场需求量为20.37×10^8m^3,2015年为29.3×10^8m^3,2020年为38.88×10^8m^3。认为城市燃气行业可承受较高的气价,天然气化工用户中化肥和甲醇等项目价格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工业燃料用气项目的可承受气价受可替代能源价格和项目自身产品市场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刘毅军 《中国石油》2013,(14):36-37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决定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通知规定,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将天然气分为存量气和增量气,改为门站环节价格管理。存量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幅度最高不超过0.4元。增量气门站价格按2012年下半年以来可替代能源价格85%确定,并不再按用途进行分类。调整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价格改革是我国能源体制革新的重要领域。为了总结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政策效果,明确未来重点改革方向,以2014年和2015年的天然气价格改革为背景,从天然气产业链关联角度,通过VAR模型分析验证天然气价格改革对产业链产生的传导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①价格传导机制从门站价格发生中断,无对外作用,无法对天然气生产量和消费量产生影响;②天然气产量、消费量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只会在时序上对价格改革政策的发布时机产生影响,但是天然气价格调整方向仍然是独立的,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大;③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对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产生巨大影响且影响方向复杂,并在价格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结论认为:①天然气价格应该与其他能源价格挂钩并适度管制、适度放权;②天然气价格改革需要发挥能源产业的交叉强化作用;③在价格改革的过程中,应从产运销链的角度,实施统一的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9.
广东LNG(液化天然气)一期项目即将完工。广东地区将全面进入天然气的时代。高效、清洁的天然气能源的普及。将大大改善华南地区的大气环境和能源结构。而天然气供应模式和定价机制也随之摆在了决策者的面前。由于国际主要产油国的不安定因素.国际石油价格快速飙升,直接影响到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一系列能源价格的上涨.对城市燃气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今年春节前后华南地区液化石油气价格的飞涨、去年10月份西安、重庆、成都、郑州等地相继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国家发改委对天然气出厂价格进行了调整,但与煤炭、石油和石油液化气等其它替代能源的价格相比,天然气价格涨幅最小,对城市民用气和CNG汽车用气的影响小,对化肥用气影响相对较大。文章根据有关数据具体分析了气价调整对有关用户的影响程度,认为气价调整不仅有利于天然气生产、消费和价格改革,而且还有利于稀缺资源的保护性使用。提出了加快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和改革价格形成机制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天然气产业链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气产业现行定价体制为国家调控下的成本加成定价,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价格形成彼此孤立;天然气价格没有反映出其与可替代能源的竞争关系,造成终端气价不能充分体现其市场价值和产业链各环节比价不合理的局面。为此,提出了天然气产业链定价的原则,即兼顾产业链的成本与天然气的市场价值;对自然垄断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在定价机制上体现出产业链各环节的效益相关性。在综合考虑天然气产业链总体成本水平和天然气市场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天然气产业链的总体定价方法和模型。该定价方式借鉴了欧美国家天然气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井口价的确定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了市场定价的特征;在管输和配气等自然垄断环节实现了政府对垄断企业收益率的监管,且有利于与管输和配气费用的“服务成本”及“两部制”的收费方式相接轨。  相似文献   

12.
周娟  魏微  胡奥林  杜春 《天然气工业》2020,40(5):134-141
随着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和新版《中央定价目录》的发布,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面临着新的目标和新的路径。在调研国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现行天然气价格机制与市场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现行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机制总体与天然气市场结构和供需实际相适应,但应进行完善和市场化改革;②应将现行与油价挂钩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作为价格机制改革的第一目标,而将气—气竞争价格形成机制作为价格机制发展的最终目标模式。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措施:①贯彻落实天然气勘查开采领域全面开放政策;②加强对国家管网公司的监管;③改革和完善现行天然气门站价格机制;④发展多气源和多卖方的市场竞争;⑤建设和发展天然气交易中心;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管控的双重作用。最后对近期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提出建议:①用多种方式合力缓解进口气亏损;②完善管道运价机制,降低输气价格;③并行应用天然气门站价和气源(出厂)价;④降低城市配气价格水平,取消居民用气阶梯价格。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天然气定价方式对LNG进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谢丹 《天然气工业》2009,29(5):122-124
目前天然气出厂价、管输费和终端配气系统的定价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定价为主,而LNG定价主要采取与替代能源挂钩的机制,通过定价公式进行调整。由于LNG定价与国内目前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国内天然气定价会对LNG进口在资源引进、LNG贸易、天然气计量方式、LNG国内经营模式及国内天然气价格等方面产生影响。通过分析评价这些影响,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天然气贸易发展状况,对天然气定价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求真正实现天然气的市场化来适应天然气产业的变化,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的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客观上要求再一次重建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为此,调研了欧美国家在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前后天然气价格的运行方式和管理经验,深入分析了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建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表。研究结果表明:①以2013年门站价格管理在全国推广为起点,中国花费了数年时间完成了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的第一次重建;②较之于管网运营机制改革,价格机制改革的难度更大,与价格形成机制第一次重建相比,二次重建的难度也更大,但意义也更加重大和深远,是中国天然气工业与市场在更高发展层次上的价格机制重建,是中国天然气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结论认为,应将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的二次重建作为"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中心任务,并从下述5个方面平稳有序地推进:①由捆绑定价改为非捆绑定价;②理顺天然气产业链价格,即国产气气源销售价格、中间环节管道运输价格、地下储气库储气费、LNG接收站气化费、下游环节输配气价格等;③妥善解决进口天然气的定价问题;④改天然气体积计量计价为能量计量计价;⑤加快发展天然气市场中心。  相似文献   

15.
尽快改革天然气各类用户价格和DES/CCHP发电上网价格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贲 《天然气工业》2012,32(2):106-110
2011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将现行以计划经济的“成本加成”为主的天然气定价方法改为“市场净回值”定价方法,并在广东、广西两省区进行试点。为此,阐述了此举的重大意义,认为这是中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为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开启了大门。然后提出,为使中国“十二五”天然气下游市场与上游供应同步拓展,需要尽快改革天然气各类用户价格和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联供(DES/CCHP)发电上网价格机制:①按照成本核算原则、资源利用效率原则、替代物的价格决定承受能力原则和市场开拓导向原则界定各类天然气下游市场用户的气价;②百兆瓦级DES/CCHP调峰机组峰段或平段上网电价应参照占全国总电量75%的大工业峰段用电价格和平段用电价格来制订,办法是确定一个协调电网与发电企业利益的关键参数(α),α由电监局和物价局测算定出,并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调整(α<0.10元/kWh)。还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尽快颁布《天然气下游市场管理和税收规范》,明确城市燃气特许经营的范围只包括民用、商用和小型工业用燃气,按照不同下游用户的供气成本、承受能力和市场拓展要求制订不同的税率;②给DES/CCHP和民用燃气免税。  相似文献   

16.
肖建忠  王璇 《天然气工业》2019,39(11):117-125
近年来,我国LNG现货进口量呈现明显增长的势头,LNG现货市场成为我国补充气源的重要渠道和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研究我国LNG现货价格的传导机制,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定价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基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LNG现货交易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LNG现货价格与国际天然气价格、中国原油现货价格、中国宏观经济之间的传导关系及动态响应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国际天然气价格指数波动对我国LNG现货价格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传导关系,该价格指数对我国LNG现货价格的影响可达40%;②我国LNG现货价格不能直接对国际天然气价格造成影响,也不能通过宏观经济运行间接传导作用于国际天然气价格;③我国LNG现货价格与原油现货价格之间不存在价格传导关系,国内LNG现货市场与原油现货市场形成分割局面。进而提出建议:①短期合同应当基于LNG现货价格建立定价机制;②利用交易中心平台产生的现货交易价格编制和发布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指数、LNG价格指数、LNG运输价格指数等一系列指数产品,争取亚太地区LNG定价权,提升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的话语权;③推动LNG接收站公平有序开放,提高LNG接收站产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付舒  张鹏程  董振宇  董聪 《天然气工业》2021,40(12):159-167
中国天然气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将面临新的形势与国家新的要求,既给天然气价格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又给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准确把握发展方向、不断深入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系统梳理了当前天然气价格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门站价格管制阻碍市场化改革进程、市场现状不满足价格放开条件、交易中心价格发现能力严重不足,进而基于今后一段时期天然气价格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重点内容以及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对策。结论认为,由于上游供应高度集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场化的基准价格缺失等条件的制约,“十四五”期间仍然是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过渡阶段,改革的重点应该聚焦在以下方面:①根据市场竞争条件分批取消门站价格管制;②合理确定管道、地下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天然气基础设施的收费价格,执行两部制定价;③利用价格设计和政策刺激,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④引导企业通过签订长期合约实现价格市场化;⑤建设天然气交易枢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基准价格;⑥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要深刻理解国家对行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大方向,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在降本增效、服务创新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应对变化、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8.
张颙 《天然气工业》2019,39(1):131-137
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是保障天然气长期稳定供应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国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来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体系,一方面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加强对自然垄断环节的输配价格监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尽管如此,我国的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体系目前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天然气工业与市场发展的需要,尚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亟待改进。为此,在归纳、总结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揭示了产供储销价格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进口气严重亏损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2)门站基准价定价公式不够完善;(3)对价格浮动政策的执行存在诸多争议;(4)自然垄断环节的输配价格仍然偏高。进而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完善产供储销价格体系的建议:(1)放开全部进口天然气的门站销售价格,使天然气进口企业有机会解决进口亏损问题;(2)采取S曲线公式形式,完善门站基准价定价公式;(3)推行季节性差价政策,完善储气调峰定价机制;(4)合理确定管道资产折旧年限,降低自然垄断环节的输配价格。  相似文献   

19.
以耗竭性资源经济理论为基础,推导出了天然气开采的耗竭性定价理论模型,同时对天然气市场定价做出一个经验估计。利用数理经济方法进行推导可知:天然气市场定价主要与资源储量、市场需求弹性、市场利率以及其可开采的时间长度相关。利用中国天然气产业的统计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经验估计,检验结果表明:①天然气市场需求价格缺乏弹性;②价格与资源储量和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而与资源的设计开采能力呈现正向变动关系。虽然所建立的定价模型是在前人相关成果基础上的深入研究,但却是首次建立了耗竭性资源开采初始定价的理论模型。当然,因样本数据的选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经验估计结果只能作为企业定价的理论参考,实践中,其定价参数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李鹭光  周志斌 《天然气工业》2011,31(12):110-114
中国实施天然气能量计价已势在必行,计量单位和计价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实施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为此,在分析总结国内外能量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天然气能量计量单位(建议选用千瓦时);参照国外天然气能量计价的方式,结合中国天然气计量和价格情况,提出了2种天然气能量计价方式(“能量计量、能量结算”和“能量计量、体积结算”)和5种计价方法(单位转换、全国统一热值单价、各气田或区域统一热值单价、天然气热值分类计价、天然气热值标准区间计价),通过对比分析,按照简便、实用和平稳过渡的原则,建议采用“能量计量、能量计价”方式,单位能量价格可采取现行体积价格进行计量单位的形式转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然气按能量计价的实施方案以及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如何适应从按量(体积)计价向按质(能量)计价的过渡。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该天然气能量计价实施方案可为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也可为天然气生产供应企业、天然气销售和消费企业、广大天然气用户实施天然气能量计价提供认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