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顶驱内防喷器在井控中的应用及维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顶部驱动钻井装备做为钻井作业井控中一个重要设备,存在着如何把顶驱内防喷装置的使用和常规的井控程序衔接起来的问题,从工程应用等方面论述了顶驱内防喷装置在井控中的具体使用方法和维护事项,为钻井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石油机械》2001,29(2):58
2000年12月5日,我国第一部全液压驱动顶驱—DQ-20Y钻修两用顶部驱动装置,通过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成果鉴定   DQ-20Y钻修两 用顶部戏支装置是为满足钻井、老井加深、开窗侧钻、加密井、小井眼钻井等作业要求开发的钻修井装备,由大港油田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制,装置由顶驱本体、液压工作站和电控系统3个部分组成,结构完善,可实现无程控制,其名义钻井深度(φ127mm钻杆)2000m,修井深度4600m,主轴连续工作扭矩23kN.m,最大卸扣扭矩50kn.m,主轴转速0-180r/min,可实现正反转和无级调速,该装置性能先进,功能齐全,工作安全可靠,满足了钻井及修井作业的需要,受到现场操作人员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顶驱装置是现代深井钻机的标准装置。渤海装备注重小市场,研制出适应煤层气浅层钻井急需而又经济实用的小顶驱装置。渤海钻探30606A钻井队称赞其DQ20Y1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性能稳定、运行可靠,确保了煤层气羽状水平井钻井优质高效完成。  相似文献   

4.
浅述我国石油钻井装备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卿 《石油机械》2001,29(C00):75-78
我国石油钻井装备已经走出国门,初步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行列,电驱动钻机,丛式井钻机,斜井钻机和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等国产钻井装备,都基本上满足了高压喷射钻井,定向钻井,丛式钻井和水平钻吉等先进钻井工艺的需要,石油钻井用钻头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装备配件和配套产品可靠性差,寿命短,功率低,以及先进技术推广进程慢等因素,制约着钻井装备的发展和钻井水平的提高,为顺应钻井装备的向大型化,橇装儿,机电液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我国应加强电驱动钻机,顶驱装置,钻井泵和井下增压器等装备的研究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5.
交流变频顶音隅区动钻井装置是用以取代常规石油钻井转盘地面驱动装置的新型石油钻井装备,代表了当今石油钻机和机电液一体化石油专用设备制造的最高水平,是加快油气勘探步伐、提高采收率、降低钻井作业成本的重要手段。北石顶驱一次可钻进28m长一个立根,上卸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二;同时在起钻时若遇阻遇卡可迅速接上钻具,一边旋转,一边循环泥浆;进行倒划眼和下钻划眼,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机械研究所和大港油田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DQ-20Y钻修两用顶部驱动钻井装置,顺利通过中油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家组现场测试,并完成一口侧钻井的钻并施工。 该钻井装置研制是从1998年8月开始的,是继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电驱动6000m顶驱后,又开发出的我国第一台全液压驱动钻修两用2000m顶驱。经过艰苦的攻关,于1999年10月顺利通过了样机的出厂验收。 2000年7月大港油田井下作业公司使用120t修井机挂DQ-20Y顶驱进行钻井。DQ-20…  相似文献   

7.
陈躲 《中国石油》2014,(20):79-81
对于当今世界钻井界三大前沿技术之一的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以下简称顶驱),我国目前已不需要从国外进口.但10多年前,顶驱是被国外几大公司所垄断的装备.因此,从价格、技术、服务处处制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走出去”战略.不得不承认,当时的顶驱已成了我国钻井队伍出国作业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DQ70BS交流变频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DQ60D、DQ60P直流电顶驱和DQ20Y液压顶驱的基础上,研制了DQ7OBS交流变 频顶部驱动钻井装置。该装置采用交流电动机变频驱动,变频调速,矢量控制;其整体式动力水 龙头采用2台电动机,2个逆变器和双编码器,实行一对一控制;管子处理装置采用环形背钳技 术;提升系统采用双载荷通道。投入现场使用的4台DQ70BS顶驱应用效果表明,该装置降低了 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处理井下复杂情况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下套管作业易引起粘卡事故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下套管灌浆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使用更换转化接头的方式,在顶驱和转盘钻机上互换使用,使用中与下套管作业的顶部驱动系统连接或与转盘钻井的游车连接,依靠顶部驱动系统或转盘钻井的游车将循环下套管装置的防顶卡瓦、胶皮封隔器、导引头一起插入到套管内,利用胶皮封隔器的自动封堵作用,边下套管边灌钻井液或建立循环。现场4井次的应用情况表明,使用该装置累计节省完井时间17h,保证了套管的顺利下入,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节约了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10.
<正>10年前,中国第一台钻井高端装备出口美国,跨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对于当今世界钻井界三大前沿技术之一的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以下简称顶驱),我国目前已不需要从国外进口。但10多年前,顶驱是被国外几大公司所垄断的装备。因此,从价格、技术、服务处处制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走出去"战略。不得不承认,当时的顶驱已成了我国钻井队伍出国作业的"瓶颈"。2003年1月,中国石油北京石油机械厂接受中国石油  相似文献   

11.
井眼随钻接头是对破键器加以改进,增加了清砂和划眼功能,使性能更加完善,目的是解决大斜度井钻井中的键槽、沉砂和缩径问题.在钻具上适当加接井眼随钻接头,可有效地改善井眼质量,减少起下钻次数,提高钻井时效.这种接头已经在钻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钻进同时进行扩划眼的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中以实例介绍了井眼中、上部易蠕动缩径地层在井深增加过程中,缩径程度加大到某一时刻给钻井作业带来的危害.指出适时扩划掉蠕动进入井眼的堵塞物,是建井过程的必需作业.提出把这一必需作业融入转盘驱动钻进过程中的实用技术.介绍了这一实用技术的约束条件、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平落006-5井空井固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强  郑力会  冯建华  赵东  干建华 《钻采工艺》2008,31(1):31-32,48
平落006-5井是平落坝低压易漏地质构造上的一口排水井。设计311.2mm井眼采用空气钻井技术钻至井深1650m下入244.5mm技术套管。为了解决空气钻井达到设计井深后,替入水基钻井液再下套管、注水泥固井面临井壁水化失稳和井漏等问题,第一次实施了空井正注水钻井液固井作业。分析了空井固井的7项技术难点。空井通井采用了模拟钻具配合划眼、加大排气量清扫技术,下套管采用了加长铝质引鞋配合平稳控制下放速度技术,注水泥采用内插管配合施工参数动态监测技术。介绍了现场施工过程中井眼准备及管柱下入、注水泥等工序,值得借鉴和推广。施工顺利,固井质量合格,创造了该地区244.5mm套管空井固井最深纪录,丰富了空气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26井采用聚磺钻井液进行欠平衡钻井,前期钻井施工顺利,但在欠平衡施工完毕之后,出现了井壁持续掉块现象,不得不通井划眼,电测难以到底.本文通过分析得出,造成大26井井壁坍塌及其后的井下复杂情况的根本原因是起钻所需平衡压力与实钻井底水静压力之间存在压差.并且认为如果欠平衡钻进期间井下流体有显示,施工在控压状态下进行,则情况会好一些,因为控制回压实际上等于提高钻井液水静压力,对井壁稳定有利.跟踪几口实施欠平衡钻井的井得知,井下有显示、控制了回压、带压钻进的井没有出现井壁不稳定问题,完井后其它施工安全、顺利.  相似文献   

15.
在苏丹5区钻井容易出现缩径、划眼、井塌、甚至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由此,采用斯仑贝谢KCl/聚合物/IDBOND钻井液体系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KC1/聚合物/IDBOND钻井液与常规聚合物钻井液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如:抑制粘土颗粒水化膨胀能力强,性能稳定,维护处理简便,流动性好,机械钻速高,井下比较安全等。苏丹5区Jarayan-1 井在钻井过程中,对钻井液体系的配制,维护与处理等现场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对与在地层特点与苏丹5区相似的区块钻井,使用KC1/聚合物/IDBOND钻井液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深水钻井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其工况实时判别是提高钻井时效、减少复杂事故的基础和前提。传统深水钻井作业中,钻井工况主要通过基于编程方式的物理模型与经验模型进行判别,难以保证时效性和正确率。为此,创新性地将机器学习引入深水钻井工况判别全流程,考虑综合录井数据的长时间序列特征,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建立了深水钻井工况实时智能判别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对29 856 140行深水综合录井数据预处理,选取钻头深度、井深、大钩高度、钻压、悬重、扭矩、转速、立管压力,共计8个综合录井参数作为输入特征,建立了20隐藏层×70节点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旋转钻进、滑动钻进、接单根、静止、循环、向下洗井、划眼、向上洗井、倒划眼、起钻、下钻及“其他”,共计12种常见深水钻井工况的实时智能判别,测试集上正确率高达94.09%,满足深水现场作业需求。该模型可实时智能地判别钻井工况,充分验证了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用于钻井工况实时智能判别的可行性与时效性,为钻井时效分析和复杂事故预警提供了机器学习模型基础,并将进一步拓展机器学习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Under complicated conditions such as lost circulation in drilling before well completion, spilling over and blow out when to bring out the string,the article briefly presents how to ream to the bottom in Long well No.4 through regulating the mud density according to the balance pressure in thief zone,and how to successfully cement tail pipe thinking over the cementing technology under harsh formatio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8.
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岩屑床的危害是巨大的,使用增大排量、倒划眼等常规的方法很难清除岩屑床。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岩屑床清除器和光钻杆的工作进行了模拟,可以详细地了解岩屑床清除器对环空流场的影响和岩屑颗粒的运动轨迹情况,显示此清除器在清除岩屑床和岩屑运移方面的能力。此种岩屑床清除器不仅增加了环空流场的紊流度,提高了局部空间的钻井液流速,具有水力清除岩屑床的作用,而且增大了岩屑颗粒被携带起来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RWD随钻扩眼钻进的破岩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WD随钻扩眼使钻井和扩眼过程一次完成,并满足大部分特定井身轨迹严格控制的要求,具有工具结构简单,无活动部件,扩眼尺寸稳定规则的特点,是解决复杂深井阻卡、非常规井身结构应用和提高固井质量的有效手段。随钻扩眼过程中,扩眼器与所扩地层之间的岩石力学耦合作用对随钻扩眼钻进破岩效果和扩眼器、钻柱的优化设计等至关重要。为此,建立了弹塑性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运用莫尔-库仑强度准则,用数值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模拟了随钻扩眼时扩眼器破岩的力学机理。并对井眼围岩变形和应力分析及强度进行了研究,为研究随钻扩眼的破岩规律和对扩眼器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方法和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扩孔方法提高侧钻小眼井的固井质量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了造成侧钻小井眼井固井质量低、寿命短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所采取的措施和扩孔施工工艺。现场实践证明,侧钻后对小井眼进行扩孔,可以迅速去掉钻井过程中形成的污染带,降低钻井液侵入油层的深度,减少对油层的污染,提高油井产量。扩孔后井壁上形成的滤饼薄且致密程度低,易于在固井时冲洗掉,可以有效地提高第2界面的固井质量,减少后期的油气水窜。扩孔加大了环空间隙,固井后水泥环厚度和强度增大,可以延长侧钻小井眼油井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