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十二五"以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积极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工作部署,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公司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四位一体"科技管理层级架构日趋完善,"统一攻关方向、统一科研力量、统一科技投入、统一科研支撑"为特征的"四统一"大科研体系日渐成熟;围绕持续增储、高效建产、精细开发和煤层气高效开发四大工程,强化重大科技专项攻关,使华北油田近几年储量增长和产量稳中有升;践行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慧油田建设,智慧油田建设已经成为华北油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加强科技人才管理,逐步形成了符合公司发展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为华北油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华北油田开发已近40年,老油田地下资源劣质化、开发成本逐年升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各类深层次矛盾日渐凸显。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抢抓机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点,以"资源、市场、多元化"战略为指导,努力构建"常规油气业务为主导、上下游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集群扩张、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攀升"的内涵式发展格局。在保障常规油气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新能源、天然气下游业务、储气库建设和节能减排等新兴重点业务,使老油田走上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能源体系转型的实质是“能源革命”。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资源主导”型能源体系发展至今,推动人类进步,但也引发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不相适应,亟待研究和发展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在新能源、新电力、新储能“三新”为主体的“技术主导”绿色智慧能源新体系框架下,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代表的“超级能源盆地”理念将重塑未来能源勘探开发的理念与模式。鉴于世界能源的“六个不均”和中国“富煤、油气不足、新能源无限”资源禀赋,深入推进“中国能源革命”,坚持能源生产独立性、供给绿色性、储备安全性、消费高效性、管理智慧性、成本经济性的“六性原则”;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实施技术主导下的煤炭清洁化、稳油和增气、新能源提速、绿色与智慧“四大科创工程”;实现“能源转型”,加快绿色主导下的化石能源清洁化、新能源规模化、集中分布协同化、多能管理智慧化“四化发展”,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两个80%”互换,构建绿色智慧能源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各国“双碳”目标的提出,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成为必然,传统石油工程作业中的碳减排已成为国内外石油公司的关注重点。概述了国外大型油公司和油服公司的低碳转型发展策略,从电动化装备、井下工具、井下流体、工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国外石油工程碳减排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从地质工程一体化、“工厂化”钻井模式2方面介绍了国外石油工程碳减排作业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我国石油工程碳减排技术与作业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国外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为此,基于国外石油工程碳减排技术和作业管理的发展现状,得到了我国石油工程碳减排技术发展的几点启示:做好石油工程碳减排技术顶层设计,加大碳减排工程技术创新力度,优化石油工程管理模式,加强政策扶持,加速推进石油工程碳减排人才队伍建设。这对推动我国石油工程行业碳减排技术发展、加快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存旺 《油田节能》1998,9(4):11-13
华北油田是特大型国有能源企业之一,也是国家的重点耗能企业之一。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节能法》,对提高全油田每个成员的节能法制意识,提高能效,推进华北油田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对《节能法》是节能工作的“宪法”,华北油田十多年的节能实践,为《节能法》的贯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认真学习,领会精神,以法用能,以法规范全局节能工作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不断提高华北油田能源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前华北油田进入了“滚动建设、深度开发、低成本发展”的中后期开发阶段,油田实施挖潜增效的难度逐渐加大。如何提高新老区油田采油工艺方案设计水平,充分发挥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论述了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内容、程序及研究方法,分析了采油工程方案综合研究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油田深度开发对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研究的要求,对提高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2 0 0 1年度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于 2 0 0 2年 1月 15日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会议中心召开。届时 ,油田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炼化分公司领导以及特邀老领导、老专家、开发系统各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2 0 0 1年度开发技术座谈会的中心任务是围绕“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油田开发方针和“发展稳油控水技术、加快三次采油研究步伐、强化油藏地质研究、优化规划方案设计、加强油田科学管理、提高开发总体效益”的总体要求 ,突出“创新”与“发展” ,研讨油田公司各单位在 2 0 0 1年度…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由注重增长速度转向注重增长质量。昆仑能源有限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对标国内能源企业,查找工程建设与管理差距,探索形成了以1项高质量发展实施指南为顶层设计、4项标准化体系为主体架构、2项模式化工具为管理基础的“1+4+2”建设项目管理创新模式。围绕建设项目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依法合规管理4方面构建标准化体系,创新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方法,完善二级单位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机制,推行IMPT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实施建设项目高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六化”建设,强化合规管理,风险意识显著增强,本质安全水平、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为推动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为提高技术服务保障力、竞争力,坚持技术创新,主动变革、加快转型;坚持提质提速提效,严控投资成本规模;坚持大力发展油气合作开发业务,推进一流企业建设。在技术创新方面,优化创新路径,突出高端化、特色化、有形化发展;坚持改革牵引,着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强化科研项目管理、推动创新人才变革、加大创新激励力度;突出集成融合,提高创新价值,助力油气勘探发现、推动油田快速上产、服务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加快工程技术现代化。经过多年努力,公司为油气增储上产和转型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创新供给,国际化发展、产业链一体化、系统推动、风险预控、内部管控、可持续发展等能力显著增强,油田技术服务保障力、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0.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引领时代进步。标准化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以标准化工作为推动器,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完善协调机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加强标准与科技融合,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推进标准化工作创新与应用,煤层气标准体系基本成形并不断完善,共制定行业标准14项、集团企业标准5项、公司企业标准75项,扩大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促进了产业化的规模应用,引领了华北油田建设特色地区能源公司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成立了改革工作推进小组,以完善科研考核、科研支撑等相关机制为改革切入点,构建大科研管理体系,以适应公司发展战略需求。阐述了华北油田科技改革的具体内容及目前推进实施的情况,具体包括:创建以"统一攻关方向、统一科研力量、统一科技投入、统一科研支撑"为特征的"大科研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与使用新机制,进一步理顺科研项目管理程序,完善科研考核机制,完善科研条件保障机制五方面内容。通过改革措施的逐步实施,激发了油田科研资源的活力和创造力,助推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决策部署,立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十三五”以来,持续攻关核心技术,水驱开发技术由“精细”迈向“精准”,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保持国际领先,四次采油攻坚取得实质进展;调动创新要素,活化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探索实践激发科技创新动能;加快前沿技术战略布局,聚焦绿色低碳、资源接替、数字转型,加速新能源技术、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取得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成果;发动科技创新强大引擎,坚定推进基业长青的百年油田建设。  相似文献   

13.
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围绕中国石油集团战略部署,服务于集团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按照“能源行业和流程工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者”定位,持续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体系,搭建统一数字技术平台,提升新基建能力;研发勘探开发梦想云、党建云、国资监管云等产品,统一业务平台,支撑集团信息化建设;探索新模式、新业态,转变科技创新模式,助力企业生态化发展。昆仑数智加快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实现“综合型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向数字化转型赋能者转变、项目型公司向平台型公司转变”,提升面向客户的一体化交付能力、集成产品研发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数字化创新能力,在“数字中国石油”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推进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简称大庆油田公司)面临“后备资源接替不足、开发难度日益增大”等难题。通过回顾大庆油田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历程,总结了各领域勘探开发成果与技术系列,阐述了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攻关方向,提出了大庆油田公司发展战略构想。分析认为:大庆油田公司油气勘探完善了陆相生油理论、源控论,发展了陆相坳陷湖盆、复杂断陷、火山岩、致密油气等勘探理论,形成了配套的勘探开发特色技术。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不断拓展与延伸,结合大庆长垣油田的特高含水期开发和长垣外围油田的难采油气储量动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开发难题,大庆油田公司明确了在完善已有勘探开发技术基础上,加快页岩油、碳酸盐岩勘探开发配套技术攻关及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难采储量有效动用配套技术攻关等,以期实现后备资源有效接替和提高油气产量目标。同时,通过分析面对矛盾和挑战,以及自身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大庆油田公司提出了“本土油气业务持续有效发展、海外油气业务规模跨越发展、新兴接替业务稳步有序发展和服务业务优化升级发展”的发展战略。基于大庆油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编制了“十四五”油气勘探开发规划方案,为大庆油田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期间,中油国际管道有限公司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建设运营我国西北与西南两大能源通道。公司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搭建推广应用体系,践行标准“走出去”,推进中国标准国际化;做好信息化布局,完善数据资产治理,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不断引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通过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构筑网络“大安全”新格局、云上解决生产经营难题等手段,海内外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为国际能源管道运营数字化转型赋能。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需求和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东方物探全面把握国际物探技术创新发展趋势,抢抓信息技术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带来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创新优先战略,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性技术、智能化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牢牢抓住发展主动权;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打造开放式国际化研发平台,构建市场化科研机制,培育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加快建设世界物探技术创新高地;强化科研战略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有力提升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公司经营收入连续6年位居全球物探行业首位,成为全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地球物理技术服务公司,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以来,面对新探明储量劣质化加剧与油气稳产上产之间的矛盾,长庆油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优化顶层设计,注重融合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持续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释放和激发科技创新潜能和动力,取得了一系列实用、高效的创新成果,培养了一支能力强、勇担当的创新队伍。“十三五”期间,勘探领域形成五大原创性理论认识,规模储量发现能力及油气田开发水平持续提升,创建“大井丛、立体式、工厂化”开发模式,低品位资源实现规模效益开发。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9项,授权专利1535件,纳米聚合物微球等11项产品被评为中国石油自主创新重要产品,DMS可溶球座被评为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利器,建成页岩油、二氧化碳驱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区,83000余口油气水井数字化全覆盖,2400余座中小型场站实现无人值守,为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104t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油田呈现出剩余油高度分散、低效无效水循环严重、开发储层条件变差等问题。作为油田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采油工程相应也面临着单井产量低、能耗高、投资成本高等难题。为了提高采油工程整体经济效益,以降本增效为目标,通过设计思路和优化方法创新,研究形成了基于相控建模的压裂工艺优化、抽油机系统能耗预测方法和节能优选优化技术、抽油机井提高系统效率优化设计方法、老井措施工艺优化设计方法等组成的一系列采油工程优化设计方法。“十三五”期间,采油工程通过降本增效设计累计新建成产能约500万t,减少投资约9亿元,老井措施增油近400万t,系统效率提高2.2个百分点,在井数增加的情况下,能耗降低15.6%。  相似文献   

19.
埋地钢质管道腐蚀状况的监测及评价是保障油田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平台的选择和开发技术、管理模式及数据组织、数据采集策略、管道腐蚀状况的数据分析及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华北油田埋地钢质管道的腐蚀监测及评价软件系统的建立过程,该软件系统在华北油田采油二厂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驱动,深化“技术、服务、品牌”三大定位;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整合研发技术力量,打造行业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建立健全创新发展体制机制,配套完善激励政策制度,激活创新内生动力;坚持业务主导组织科技攻关,倡导中国润滑油自主规格制定与实施,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做强特色产品;推进成果转化,打破国外垄断,助力油田重要设备润滑油国产化。“十三五”期间,公司的产品开发类科研成果总转化率达80%,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柴油机油、齿轮油、变压器油、船用油等优势领域,“昆仑润滑”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