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微生物驱油技术在文明寨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针对文明寨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现状和地质条件,选卫7块明159井组对微生物驱油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用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筛选出的耐温耐盐菌种,开展了注入水和地层水的微生物学特征分析、试验菌液的微生物适应性评价和微生物驱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确定了微生物菌液的注入量及浓度,制定了施工方案。微生物驱现场试验已增产原油1695t。表明微生物驱油能够起到强化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微生物采油效果,在微生物驱过程中引入化学驱和水驱调整工艺,并通过在油藏建立目标优势菌群微生物场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宝力格油田为例,通过目标优势菌群筛选及建立高效地面发酵工艺等技术措施,使注入液菌浓由106个/mL提高到108个/mL,注入液表面张力降低18.6%。同时研究了铬体系可动凝胶材料、胶体与微生物的相互影响,配套开展深部调驱、分注和分层改造等扩大波及体积措施。宝力格油田巴19和巴38断块试验区通过3年实施,油藏内部已经建立了目标菌群微生物场,采收率在2012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6.77和6.1个百分点,综合含水较水驱下降3.46个百分点到6.91个百分点,采出液菌浓由105个/mL增加到106个/mL,表面张力降低10.7%。通过油藏目标优势菌群微生物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为微生物采油技术的规模化实施提供可借鉴的技术理论。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驱油技术在盘2-33断块常规稠油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2-33断块为常规稠油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水驱稳产难度大,根据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地层条件,该块适合微生物驱油.针对油藏地质特点,进行了微生物驱油室内试验研究,包括菌种筛选、菌种适应性、物理模拟菌液驱油及空气辅助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在地层中有较强的生长及繁殖能力,经优选的微生物作用后,原油被乳化,原油粘度降低,采收率大幅度提高.于是进行了现场施工设计,包括注入周期、注入量等,实施后效果明显,产油量上升,含水率下降,采收率提高6.8%.  相似文献   

4.
油藏物性及采出程度对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实施效果存在显著影响,但该领域一直缺乏系统的室内研究,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无科学的油藏筛选标准。基于胜利油区孤东51-511区块,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定量研究了渗透率、地面原油黏度、采出程度及非均质性级差对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当渗透率为50~4000 mD时,提高采收率先增加后降低,当渗透率为500 mD时驱油效果最好,提高采收率达到6.6%;当地面原油黏度为35~5371 mPa·s时,随着地面原油黏度的增加,提高采收率先升高后降低,当地面原油黏度为1148 mPa·s时,提高采收率最高,达到8.8%;当采出程度为10%~50%时,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提高采收率逐渐降低(由12%降低至2%);渗透率级差为2~20时,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加,提高采收率逐渐降低(由7.3%降低至3.2%)。基于上述研究,建立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油藏筛选标准,从油藏、生物及开发3大类指标明确关键参数的最佳适用范围,为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油藏筛选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指导现场实施。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生物调剖先导性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问题,从大庆油田聚合物工业化区块采出液中分离、筛选出DT-1和DT-2两株微生物调剖菌。菌种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筛选的两种调剖菌不仅能够在聚合物驱后的油藏条件下有效地生长繁殖,而且与地层本源菌有很好的兼容性。物理模拟岩心实验结果表明,调剖菌对聚合物驱后的油层有很好的封堵调剖作用,封堵率可以达到70%以上;聚合物驱后利用微生物调剖,原油采收率可进一步提高3.9%(OOIP)。现场试验证明,聚合物驱后实施微生物调剖,能够有效改善注水剖面,增加吸水层位和吸水厚度,采油井见到明显降水增油效果,为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利用微生物技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针对S12区块开发现状和地质条件,通过对油藏内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地层流体的性质进行分析,确定了实施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筛选了可以激活油藏中利于采油细菌的营养配方,并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确定了激活剂的注入浓度,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进行水驱之后,实施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可提高采收率9个百分点以上,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注入试验。现场跟踪测试结果表明,注入筛选的营养剂配方以后,油藏中的细菌被激活,并代谢产生了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物质,起到了一定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金8块强水敏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蒸汽吞吐注汽困难的问题,开展了化学降黏研究,并选取2个井组进行矿场先导试验,通过室内研究和矿场实践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多孔介质中原油、降黏剂、固相模型相互作用发生原油乳化分散、岩石润湿性改变、液滴变形和架桥封堵3项作用,从而实现降低原油表观黏度、剥离原油及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水驱后注入0.3倍孔隙体积降黏剂溶液,水驱残余油被分散乳化,由不可动油变成可动油重新流动,含水下降,采收率提高了7.29个百分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井组进行设计,在目前反九点水驱井网上,先注入单一化学降黏溶液,当含水超过75%时添加泡沫进行降黏复合驱,化学剂段塞注入量应为0.4倍孔隙体积。对比试验井组注水和化学降黏开发1 a的指标,化学降黏具有减缓含水上升速度、提高采油速度、增加驱替见效期、提高储层吸水能力和提升开发经济效益等优势。该成果对同类油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聚驱后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幅度大、剩余油开采难度逐渐增加的问题,在大庆油田南二区东部聚驱后的水驱区块开展了小区块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对试验过程中的注入方式、注入工艺及油藏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保护段塞的注入方式能充分发挥营养液激活功效,有利于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发挥;内源微生物驱增加了原油的轻质组份,从而提高了原油流动性;油层剖面动用状况得到改善,提高了差油层采油量。试验的4口采油井最高增油13.4 t/d,综合含水最低下降2.2个百分点,表明聚驱后油藏仍然可以采用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宝力格油田巴19断块弱凝胶调驱和微生物驱复合驱油实验研究,对弱凝胶与微生物的配伍性进行了实验分析。芽孢杆菌Chang和Jian分离自巴19断块地层水,这两株菌对原油的降解率分别达到160 mg/d和138 mg/d、降黏率达到50.5% 和66.3%,形成的原油乳状液油滴平均粒径为38.22 μm和18.54 μm。经测定,两株菌均能代谢产生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产量分别为682 mg/L和476 mg/L。微生物和弱凝胶的配伍性实验发现,菌株Jian对弱凝胶的成胶性能没有影响;在弱凝胶调驱的现场使用浓度内,Jian的生长代谢、乳化分散(表面张力为40.78 mN/m、乳化原油平均粒径为22.46 μm)、降黏(降黏率为132 mg/d)和降解(降解率为63.6%)能力也没有明显降低。弱凝胶和微生物复合驱油在弱凝胶驱的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7.26%,在微生物驱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12.67%,说明菌株Jian与该弱凝胶复合驱油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区大部分稠油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急需转变开发方式。微生物采油技术利用微生物菌体及其生长代谢活动在油藏原位作用原油及储层,针对性解决多轮次热采、低效水驱、深层稠油及敏感稠油等难采稠油油藏开发难题。近5 a在胜利油区针对难采稠油油藏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开展攻关研究,揭示了微生物乳化嗜烃降黏、生物多糖增黏调驱、生物产气助驱、界面改性减阻及改性矿物防膨等5大微生物采油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稠油油藏微生物群落基因定量解析、原位嗜烃类驱油功能菌高效激活、生物特征预测生产动态变化及生物场动态调控4项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在胜利油区15个低效稠油油藏区块开展现场应用,均取得明显降水增油效果,已提高采收率3%以上。该技术在难采稠油油藏的成功推广证实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稠油转换开发方式上的巨大应用潜力,是老油田转换开发方式、提质增效的革命性技术,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轻烃地球化学场的形成和特征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轻烃地球化学场是油气藏地球化学场的一种表现形式,由场源和场作用构成。场源是轻烃进行运移的物质基础,场作用则是轻烃与环境介质的各种反应,主要受地层水溶解度和围岩性质的影响。轻烃在运移过程中具有动态平衡和分异效应的特点,其运移方向取决于运移通道和运移阻力的对比。因此,在进行地球化学勘探时,不仅要考虑场源的性质,而且更应注意轻烃的赋存状态、组成及含量,在时空上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流体动力场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的地下流体动力场特征表明该区古地温梯度大于今地温梯度,泥岩压实可划分为正常压实-常压型、单段欠压实-弱超压型和双段欠压实-强超压型3大类;现今剖面压力系统由浅部正常压力.中部弱超压和深部强超压3部分组成,断裂系统、不整合面和相互连通的孔隙系统及底辟构造组成了凹陷内流体纵、横向输导的复杂网络系统;古压力场演化经历超压原始积累和释放2大阶段,断层对压力的演化与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流体势在剖面上呈"双层"式结构,洼陷为供流区,斜坡带为主要泄流场所.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PNN models for porosity prediction using seismic attributes. Four seismic datasets and more than 20 wells from different sedimentary basins located in Libya, Iraq, Egypt and USA a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ive attributes for porosity prediction. Verification and testing error analysis is adopted for evaluating the prediction performanc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orosity prediction models are primarily dependent to the propagation related attributes with frequency attributes as the most effective parameters in porosity prediction. In addition, the data quality and processing history strongly control the prediction model performance with relatively limited effects to dataset dimensionality (2D versus 3D) and the number of wells utilized in model construction. Such results are important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PNN porosity prediction models using various seismic attributes.  相似文献   

14.
国际地磁参考场及其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国际地磁参考场是正常地磁场的一种表达模式,简称IGRF,它可用于地球物理勘探、航海、国防等领域。本文列出了1990-1995的球谐系数并详细叙述了计算的公式、步骤与技术。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内外油气地质理论的进展状况,为了促进21世纪油气勘探,在阐明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概念及内涵后,建议在盆地区域地质背景、盆地地球动力学研究、盆地“三场”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以地质实体油气系统为主要单元,辅以油气藏形成的时空分析,用系统论的观点、方法指导油气藏形成过程的详细剖析,力求做到静动结合、时空结合、今古结合,总结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有利部位,为编制钻探部署方案提供依据。上述全部内容定能藉助实验室物理模拟和计算机数值模拟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萨曼杰佩气田H2S和CO2的含量均较高,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腐蚀问题,保证气田顺利开发,在对俄罗斯奥伦堡凝析气田的腐蚀防护技术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其采用的金属材料和缓蚀剂的防腐效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提出了萨曼杰佩气田在防腐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准东白家海-五彩湾地区成藏动力学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五彩湾地区具有多源、多期次成藏的特点。从地质构造背景出发,分析研究区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形成的基本;地温场、压力场、流体势及流体化学性质综合分析,探讨了这些要素与生排烃、油气运移、聚集等之间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上恢复油气成藏的地质过程。通过对研究区油气成藏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分析,提出白家海-五彩湾地区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系统划分方案,将该系统划分为白家 海凸起它源开放型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和五彩湾凹陷自源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系统。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划分为今后该区的勘探提供了新思路,在白家海凸起以寻找多向充注型油气藏为主,在五彩湾凹陷以寻找自生自储型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乙烯裂解炉传递反应过程综合数学模型中的反应管数学模型,对工业裂解炉反应管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反应管内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详细信息,揭示了反应管内流动、传热、传质和裂解反应的基本特点。模拟结果表明,沿反应管轴向油气吸热升温,裂解反应加剧,产物产率逐渐发生变化;沿反应管径向存在明显的流体流速和温度的变化,而产物产率的变化不如流体流速和温度的变化明显。通过比较湍流粘度和分子粘度的大小,认为29.975~30mm的径向区域为层流层,层流层的存在使得临近管壁的区域内流体流速和温度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9.
酸性气田井喷点火有效空间范围数字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井喷酸性天然气形成射流的可燃空间范围内进行主动点火是控制酸性气田井喷事故危害范围与危害程度的有效方法。对含CO2、H2S的天然气井喷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与实际情况接近的几何模型,采用CFD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压力、不同风速、不同酸性气体含量的井喷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获得了射流速度场、浓度场,得到了不同情况下的有效点火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域地球磁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域地球磁场模式为舰船消磁而建,由国际地磁参考场与网格节点描述的地壳场迭合形成.文中介绍了模式的建立途径,地核场、地壳场、消磁用地球磁场的求取,最后介绍了查询检索系统的建立与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