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纺纱工艺对不锈钢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成纱质量的影响,分析纱线中最佳不锈钢纤维含量,采用环锭纺纱工艺与赛络纺纱工艺条件纺制不同不锈钢纤维含量的不锈钢纤维/粘胶纤维纱线,并利用条干均匀度、纱线毛羽指数与纱线力学指标表征成纱质量。测试表明:2种纺纱工艺制纱的条干均匀度、纱线毛羽指数与纱线力学性能随着混纺纱线中不锈钢纤维含量升高而下降,且在同等不锈钢纤维含量条件下,采用赛络纺纱工艺条件纺制混纺纱的条干均匀度、纱线毛羽指数与纱线力学性能优于环锭纺纱工艺。认为:采用赛络纺纱工艺条件纺制不锈钢纤维含量12%的不锈钢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线能够保证纱线的质量与可织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间位芳纶/蜜胺纤维/有机导电纤维50/48/2 18.5tex双股纱的生产工艺措施。通过原料预处理初步改善纤维混和均匀度和可纺性;在保证棉卷含水率的前提下,优选梳理针布、优化梳棉工艺参数;保证并条通道光洁,调整好粗纱的握持力;通过细纱捻度的优化试验、钢领钢丝圈的选配和合理的热定形工艺,成功纺制出间位芳纶/蜜胺纤维/有机导电纤维50/48/2 18.5tex双股纱。认为:蜜胺纤维混纺纱可以满足阻燃防护服纱线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探讨消防员防护服外层面料所用芳纶色纤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和技术要点。分析了消防员防护服外层面料的技术指标,纱线原料选用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对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进行预处理;优化清梳工序;采用预混和混并相结合的并条工艺;粗细纱工序合理配置隔距、压力和纱线捻系数,在现有棉型设备上成功纺制出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有机导电纤维98/2 18.5tex×2纱,纱线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织造的要求。认为:通过合理配置各工序关键参数,选用设备器材专件,严格操作管理和温湿度控制,提高成纱质量,可以满足后续织造以及面料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牛角瓜纤维纯纺纱线,提高其成纱质量,介绍牛角瓜纤维的主要性能,从梳理、并条、粗纱和细纱等工序分析牛角瓜纤维纯纺环锭纱的生产工艺参数和原则,针对牛角瓜纤维纯纺纱断裂强度偏低、条干均匀度差、毛羽较多等问题,采用赛络纺、集聚纺和集聚赛络纺等纺纱方法对其纺纱工艺进行优化,对比分析3种方法所纺36.4tex纱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转杯并合凝聚工艺,可改善牛角瓜纤维的可纺性;降低车速、调整车间温湿度,明显减少环锭纺并条工序绕胶辊和罗拉;赛络纺显著改善纱线条干,集聚纺有效减少纱线毛羽,集聚赛络纺对纱线毛羽和条干均有明显改善,且3种方法都可使纱线断裂强度略有提高;当细纱工序采用集聚赛络纺时,纱线性能可以满足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闭合式旋流纺的工艺流程及其主要机构,包括梳辊牵伸机构、渐缩式纤维输送机构、闭合式纤维集聚机构和旋流加捻器,并分析旋流纺关键机构——闭合式纤维集聚机构的设计。从理论和实验2个方面探讨此机构纺纱的可行性。试纺了涤/棉包芯纱,并观察成纱结构,分析成纱原理。研究证明,采用闭合式纤维集聚装置的旋流纺纱机能够纺制出纱线,此纱线与圆盘式旋流纺纱线的外观不同。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纺纱方式对竹浆纤维混纺纱线性能的影响,采用竹浆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进行混纺,混纺比例为15/40/30/15。通过对竹浆纤维混纺纱线的条干均匀度、毛羽、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探究了纺纱方式对成纱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转杯纺、赛络纺、环锭纺、赛络紧密纺、普通紧密纺纺纱方式不同,其不同的成纱结构特点影响了纱线的内在性能。环锭纱适宜生产强力要求较高的产品,紧密纱综合性能较好,赛络纱具有良好的外观特征,转杯纱的条干CV值优于环锭纱,赛络紧密纺的成纱毛羽最低。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高强芳纶短纤纱线及织物开发的难题,以高强对位芳纶短纤为主要原料,对比清梳联梳理、清梳联梳理后成条仪梳理、直接成条仪梳理3种不同梳理方式及梳理工艺对纤维成纱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试纺完成高强芳纶纤维/导电纤维98/2混纺环锭纱线的纺纱工艺流程设计,得到能用于织造高性能防护服的纱线。结果表明:梳理工序是决定芳纶纱线质量的关键步骤;相较传统棉型清梳联装置,转杯成条仪梳理有助于减少棉结,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使纤维得到更加充分地梳理,且操作简单,流程可控,对原料要求低、浪费小,更适合高性能纤维纱线的试纺和研发。  相似文献   

8.
张玉  谢春萍  陆如 《纺织学报》2014,35(12):52-0
为研究全聚纺混纺纱中纤维的径向分布情况,采用环锭纺、网格圈型集聚纺和全聚纺3种方法纺制28.1tex涤棉混纺纱线,运用哈氏切片器切取三种混纺纱线样本,借助MOTTC B1型显微镜观察并采集样本中两种纤维的分布状况图,结合汉密尔顿(Hamilton)指数的方法分析,得到全聚纺混纺纱内涤纶纤维和棉纤维在纱截面内的内外转移趋势及分布规律。结果指出:利用传统环锭纺纺制的涤棉混纺纱,涤纶纤维有明显向纱芯转移的趋势,而网格圈型集聚纺,涤纶纤维向纱芯转移的趋势较传统环锭纺弱,全聚纺相对于网格圈型集聚纺而言,涤纶纤维分布更加随机,并且涤纶纤维有向纱外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探讨芳纶混纺带电作业屏蔽服织物的开发要点.介绍了带电作业屏蔽服织物主要技术指标,经纱和纬纱均选用两根芳纶1313纤维/阻燃粘胶纤维/不锈钢纤维40/30/30 22.5 tex纱与一根0.030 mm金属长丝并捻股线,分析了生产中浆纱和织造要点,最终使开发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GB/T 6568-2008《带电作业屏蔽服装》标准要求,其服用舒适性符合功能性服装的参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纺制了不同混纺比的阻燃腈氯纶/芳纶1313/POD/芳纶1414混纺纱,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毛羽和条干均匀度,分析了POD纤维和芳纶1313混纺比与纱线整体品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OD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毛羽和条干得到改善,纱线断裂强度和热力损失率先降低后上升,断裂伸长率呈下降趋势;当POD纤维含量为20%时,混纺纱线断裂强度和热力损失率最低;含有30%POD纤维的混纺纱比未加POD纤维的混纺纱断裂强度减小了4%,但热力损失率降低了8%,断裂伸长率降低了31%。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纽士达细特间位芳纶纤维及其纱线的性能,对其拉伸力学性能、吸湿性能、卷曲弹性、摩擦性能、静电性能以及成纱质量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和涤纶纤维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细特间位芳纶纤维断裂强度比涤纶低,但断裂伸长和初始模量比涤纶高,吸湿性能改善,而质量比电阻明显降低.其静摩擦因数、卷曲率均小于涤纶纤维,纤维间的抱合力较差,平滑性较好.细特间位芳纶纤维的成纱强力、条干CV均低于同线密度的纯涤纶环锭纱,而断裂伸长率增大.  相似文献   

12.
探讨腈纶/莫代尔/丝光细羊毛60/30/10 11.8tex赛络集聚纱的留白纺纱工艺要点。采用小量混和和双梳棉工艺,确保了混纺比的稳定,实现了精细化混和;通过赛络集聚纺纱方式和较低的纺纱速度缓解了纤维在加捻时的分布转移。解决了纺纱过程中混纺比波动大、纱线横截面纤维分布不均匀,布面不匀净,横档疵点多等问题。认为:通过一些列的优化措施,腈纶混纺留白纱线可以满足后道工序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半精纺竹炭纤维混纺纱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竹炭纤维及山羊绒、天丝为原料,利用半精纺技术纺成山羊绒/竹炭纤维/天丝60/30/10混纺纱.对纤维预处理和纺纱工艺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最佳的工艺路线,纺制的纱线性能符合针织用纱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钢号为316L的不锈钢丝纺制纯不锈钢纤维与纱线。测试分析不锈钢纤维及纱线同常规纺织纤维与纱线(棉、黏胶、涤纶)的拉伸性能,并研究纯不锈钢纤维及纱线的拉伸强度及拉伸伸长对圆纬机编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锈钢纤维及纱线的拉伸断裂强度远远大于常规纤维与纱线,而拉伸断裂伸长率恰恰相反,这是造成纯不锈钢纤维针织过程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锈钢纤维的编织过程中,纱线强力指标可以满足编织要求,但是其延伸性不足,需要借助特殊工艺设计才能完成正常编织。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锈钢纤维纱的结构对织物电磁屏蔽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新型Sirospun、Sirofil-spun和全聚纺,分别纺制相同线密度的涤纶/不锈钢长丝包芯纱、涤纶/不锈钢长丝包缠纱及T/S 80/20全聚混纺纱,并采用上述纱线织制了3种平纹机织物和一上三下斜纹织物。测试织物在0~1 500 MHz低频段上的电磁屏蔽效能,并对其拉伸、断裂、顶破性能进行测试,同时在测试的基础上,分析四种织物对纱线的利用率。结果表明:在低频时,织物对电磁波的屏蔽以反射为主,吸收为辅;赛络菲尔纱织物和赛络包芯纱织物屏蔽效能相当,全聚混纺纱织物屏蔽效能较差;综合织物的屏蔽效能和力学性能,赛络菲尔纱织物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金玉茂  葛明桥  邱华 《纺织学报》2011,32(10):122-0
 为了探究旋流纺新的引纱方法,本文在旋流纺闭合式集聚装置上作了改进,将其设计成附有引纱通道和引纱罗拉的集聚装置。成纱利用引纱方法将汇聚好的纤维束引出来,再利用旋流喷嘴加捻成纱。首先分析改进前后集聚装置的区别和成纱原理,然后通过改变旋流喷嘴的气压配置,对所纺纱线的断裂强力及毛羽两项纱线质量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喷嘴气压配置与成纱质量之间关系,并通过扫描电镜来分析纱线结构的变化。发现:这种成纱方法可以纺制出普通纯棉纱线,加捻气压仍然对纱线质量影响较大,纱线的外观和改进前的纱线不同。本结果为研究旋流纺新型汇聚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纯不锈钢纤维的纺织加工性能明显有别于常规纺织纤维,尤其是摩擦阻力大、纱线延伸性差、纤维质量密度大等使不锈钢纤维的针织加工过程困难。基于不锈钢纤维、纱线与几种常规纤维、纱线基本性能的对比分析,探讨不绣钢纤维在单面圆纬机上编织时的工艺难点及解决办法,包括送纱方式,织针与沉降片选择,三角角度的调节,成圈系统数以及圆机运转速度的设置等。该研究为不锈钢纬编针织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芳纶纤维进行抗静电预处理,优化成纱过程中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的生产工艺参数,成功纺制纯芳纶纱线并用其制成阻燃织物。产品测试结果表明:纱线强力、条干均匀度、织物阻燃性能均满足客户要求及相关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集聚纺紧密纱条干均匀度提高的原因,进一步探索紧密纱的集束原理及集聚纺的本质,详细分析了纺纱三角理论,用运动学的基本方法重点从纱路倾斜的作用、集聚区上纤维的运动以及纤维翻滚的"填谷效应"阐述了纤维的集聚过程,对比了紧密纱的特点及集聚赛络纺的优势,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指出:集聚过程中集束气流场内的纤维束经过倾斜的集聚槽时,外层纤维的翻滚、内部纤维的整体滚动形成了紧密纱独特的双层结构;机械式集聚纺研究仅着眼于消除纺纱三角即减少毛羽,在纱线结构变化方面,目前还不具备气流式集聚纺纱双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芳纶1414纤维含量对织物功能性的影响。介绍了芳纶1414纤维的强力及热学性能,采用不同配比芳纶1414纤维与芳纶1313纤维的芳纶纱织造芳纶织物,测试了不同配比的芳纶织物的强力、阻燃性能、热防护性能及热稳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芳纶织物随着芳纶1414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强力先减小后增大,织物损毁长度减小,织物热防护性能逐步提高。认为:在设计芳纶织物时,应根据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合理选择织物中芳纶1414纤维的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