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制浆前热水预抽提半纤维素的工艺进行了综述。抽提液中的半纤维素经分离后可以用来生产乙醇或乙酸等化学品,抽提后的植物纤维原料仍用于制浆造纸。  相似文献   

2.
杨恒  张素风 《上海造纸》2011,(2):25-27,43
该文对蒸煮前采用热水预处理法,提取植物纤维原料中半纤维素的工艺进行了分析和综述。抽提出的半纤维素可以用来生产燃料乙醇或乙酸等化学品,抽提后的植物纤维原料仍可用于制浆造纸。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化学法制浆过程中,植物纤维原料中的半纤维素蒸煮时会降解到蒸煮废液中,得不到有效利用。结合生物质精炼理念,可以在蒸煮前提取出部分半纤维素,提取出的半纤维素可以用于生产生物质乙醇等化学品,提取后的植物纤维原料仍用于制浆造纸。热水抽提法是目前提取半纤维素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热水抽提法提取半纤维素工艺的原理、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综述。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精炼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模式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生物质精炼技术的概念和木材生物质精炼工厂(IFBR)的路线进行了阐述。对传统硫酸盐制浆造纸工厂如何转化为综合林业生物质精炼工厂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三种转化类型。详细介绍了近中性预抽提/制浆模式、酸性预水解/制浆模式和碱预处理纤维素糖化发酵乙醇模式。保留制浆造纸生产的综合林业生物质精炼工厂将是近期主要的发展模式.可为传统造纸工厂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在传统制浆之前进行预抽提,分离出的抽提液可以用来生产乙醇和乙酸及其它化学品,抽提后的木片进行制浆和漂白,对纸浆强度和光学指标没有不良影响。新增用于改造的投资回报率达到7.1%~13%。根据我国造纸工业特点,木材造纸工厂转化IFBR工厂也将走保留制浆的发展模式;草类原料造纸工厂转化为生物质精炼工厂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造纸行业因为资源、环境等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生物炼制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制浆厂的纤维原料,不仅生产传统的纸浆产品,还可以多元化生产纤维材料、化学品和生物质能源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植物纤维原料的利用率,减少造纸厂废弃物的排放量。文章介绍了笔者最近几年在木质纤维生物炼制领域的原料预处理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在制浆造纸厂实行纤维素生物质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为困境中的造纸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周燕 《中华纸业》2010,(20):92-92
与制浆造纸相结合的生物质精炼,是目前国际上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我国也以生物质精炼理念与碱法制浆和TCF漂白流程相结合,对造纸速生材原料桉木进行制浆前水预水解抽提半纤维素,考察其对后续碱法制浆和H2O2漂白的影响,并探讨了水预水解对木素化学结构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林产化学与工业》由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主办,为全国林产化工行业唯一的学术类季刊。报道范围是可再生的木质、非木质森林资源化学与加工利用。主要为木材化学和制浆造纸,松香、松节油化学和利用,生物质原料热解及活性炭,植物纤维原料水解及其产物,植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提炼是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化学品、结构材料和能量的一个工业过程.生物质提炼在制浆造纸行业中的应用包括制浆前抽提,生产乙醇、化学品和结构材料,黑液气化,木素沉积和从塔罗油提取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9.
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所有工业行业中,制浆造纸业以植物纤维作为原料,生产过程涉及大量生物质消耗与生物质能源、化石能源以及添加化学品,并排出大量CO2,为此核算与分析该行业的CO2排放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是造纸工业大省,是我国纸张产量超过千万吨的四强省份之一。因此本文以江苏省的制浆造纸行业为例,对该行业的CO2排放进行核算研究,旨在为我国制浆造纸行业的碳减排提供较为定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物纤维的化学组成与纸浆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纤维原料种类十分繁多,而不同的植物纤维原料用于制浆造纸。在其造纸中也会产生品质的不同。这与植物纤维化学成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是复杂的,而这些化学成分大部分是分子量很大的聚合物,制浆的目的就是要分离这些聚合物而尽可能不改变纤维性能。笔者现对植物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纸浆的性能关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植物纤维原料制浆脱木素主要是在蒸煮过程中进行。蒸球是古老的蒸煮设备,由于其投资少、易操作和故障少等优点,仍然在中、小纸厂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对制浆设备蒸球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其使用方法,可以大大改善它的使用功能,更有效发挥蒸球制浆优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热水预抽提半纤维素的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论述,得出了热水预抽提半纤维素具有低能耗和环保性等优点,对于传统制浆造纸行业提升附加值、提高竞争力有实际意义。另外,本文对热水预抽提半纤维素后固相和液相的利用做出了概括。液相:1)水解热水提取物;2)水解物的分离提纯;3)发酵制作糖类乙醇和生物聚合物。固相:1)热水提取后续制浆漂白和造纸;2)利用残余木质生物质生产重组木产品;3)剩余木质生物质进一步分离/水解,制作葡萄糖和芳烃等化合物。希望有更多的热水预抽提半纤维素的基础研究,为生物质精炼与制浆造纸的结合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内江市神州机器厂在1995年5月至1996年8月采用非本材植物纤维造纸蒸煮液燃烧碱回收的发明专利96105052.7号,已在淮河上游全麦草碱法蒸煮制浆年产1.2万t书写纸的纸厂试点,经过3个月的运行情况证明,非木材植物纤维制浆造纸污染治理完全能达到好效果.我国造纸行业由于木材造纸原料受到局限,只有大量采用国内丰富的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制浆造纸,既解决了农民的收入,又满足了造纸所需原料.但是,非木材植物纤维制浆造纸污染治理难度较大,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较为普通的制浆造纸原料是竹、麦草、蔗渣、…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的植物纤维原料制浆造纸,在各制浆造纸过程中所得浆和纸的品质亦有不同,这不仅与所用各种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有关,还与它们的纤维形态结构有密切关系。造纸工作者常用纤维的长宽比、纤维的微观结构对打浆的影响等作为衡量造纸原料优劣的方法,现就植物纤维形态与纸浆和纸张性能的关系浅述于下: 一、纤维的长度、宽度、长宽比及长宽度均一性造纸用各类植物纤维原料中,针叶木纤维比较粗而长,阔叶木与一般草类原料纤维(如稻草、麦草、  相似文献   

15.
《中华纸业》2010,(15):21-21
华南理工大学将于2010年11月8日~10日在广州五山校区内举办第四届制浆造纸新技术国际研讨会(4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EmergingTechnologiesofPulpingandPapermaking,4thISETPP)。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纤维化学、木素生物合成化学、制浆新技术、废纸回用新技术、纸浆漂白与生物漂白新技术、制浆与造纸装备和过程控制、造纸与湿部化学、废水处理新技术、生物质转化与生物质炼制新技术、涂布、完成与印刷等。  相似文献   

16.
制浆造纸生物质精炼集中表现在木材(或非木材纤维原料)蒸煮前的抽提和蒸煮后的黑液转化技术。主要包括预水解硫酸盐溶解工艺、黑液气化联合发电工艺和黑液气化及化学合成工艺。预水解碱溶解工艺技术较为成熟.目前正在推广应用.由于该工艺不能回收氢氧化钠及硫化钠.且碱木素价格较低,生产效益较低。黑液气化联合发电工艺和黑液气化及化学合成工艺的产品附加值高,同时可以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来这两种工艺将为制浆造纸行业带来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非木材纤维自催化乙醇制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论述了非木材纤维原料自催化乙醇制浆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提出对乙醇法制浆新的认识和观点:乙醇制浆并非单纯的制浆方法,更精确讲是植物纤维原料综合利用的多产品分离法。同时,结合近年来出现的能将所有可利用原料转化成生物燃料或化学品的生物精制技术,从成本和利润方面看:将生物精制技术同乙醇制浆结合起来是一条有发展前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制浆,是决定纸张质量的重要环节。化学法制浆,是利用化学药品的水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处理植物纤维原料,使原料纤维彼此分离成浆。最早采用化学制浆方法是亚硫酸制浆法,后经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化学制浆的工艺技术日益科学,适用范围日益广泛,废物回收技术日益完善,环保理念日益丰富,使化学制浆法具备其它方法无法媲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制浆造纸厂向生物质炼制的制浆造纸厂转变的过程中,纤维原料在制浆前通过热水预水解提取并利用半纤维素是一个有效途径。对水解液中的半纤维素分离提纯后是半纤维素高效利用的前提和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生物质精炼的理念下从水解液中半纤维素的分离和提纯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造纸》2016,(2):23-25
造纸必先制浆,不管制浆技术如何复杂,其本质上都是使植物纤维原料纤维彼此分离成浆,制浆造纸技术已经存在了千年的时间,随历史的发展,它的内容被不断地填充与丰满。本文介绍了几种制浆新技术,并对其工艺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提出低能耗、低污染的制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