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S-8810非溶出型抗菌纺织品对人体皮肤正常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盲法测试了WS-8810非溶出型抗菌袜和抗菌内裤对人体皮肤正常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数量没有明显改变,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因此,WS-8810非溶出型抗菌纺织品不会破坏皮肤微生态,但对过路菌群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菌纺织品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晕圈法和振荡法判定了以中药、氧化锌和镁,以及银离子为整理剂的3类抗菌纺织品的溶出类型,评价其抑菌性能,并测定了以银离子为整理剂纺织品的银含量。结果表明,以中药为整理剂的抗菌纺织品为溶出型,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大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以氧化锌和镁为整理剂的纺织品存在微量溶出现象,但属非溶出型,其抗菌效果不明显;以银离子为整理剂的抗菌纺织品为非溶出型,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小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且其银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因此银离子是一种抗菌性能良好、持久性好且安全性较高的抗菌整理剂。  相似文献   

3.
抗菌防臭纺织品相关基础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红  施楣梧  刘丽丽 《纺织学报》2011,32(9):147-152
 诸多文献报道了抗菌防臭纺织品的制备及抗菌测试技术,但是消费者对其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还是疑问重重。本文讨论和分析了与抗菌防臭纺织品相关的四个基础性问题的研究进展, 具体包括人体皮肤菌群的微生态环境、人体异味产生及其味道分子、皮肤细菌和人体异味及纺织品间的相关性、以及抗菌纺织品对皮肤正常菌群的影响。人体表面皮肤菌群具有自身的防御机制,一般条件下不需要使用抗菌制品来预防细菌感染。通过抗菌制品可抑制部分异味,而对于皮肤上细菌已产生的异味要通过消臭加工消除。纺织品上的细菌移生和对人体异味的保留性和纤维种类密切相关。非持续的长期使用抗菌纺织品不会对皮肤正常菌群造成破坏。人体皮肤细菌、人体异味及纺织品的相互作用是相当复杂的,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载银抗菌涤纶纤维及其纺织品的抑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菌群是条件致病菌群,当肌体抵抗力下降时,无害的正常菌群就可能转变为有害的致病菌群。载银抗菌涤纶纤维及其纺织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MRSA等有很好的抑菌性能。用该抗菌纤维生产的抗菌纺织品,是抵御病源微生物侵袭人体的有效外部屏障。  相似文献   

5.
抗菌纺织品抑菌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晕圈法判定12种纺织品的溶出类型,结果表明:1#试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带宽分别为2.0mm和1.5mm,该试样判定为溶出型纺织品;其他11种纺织品的抑菌带宽均≤1.0mm,判定为非溶出型纺织品;同时采用振荡法定量评价该12种纺织品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1#试样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大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除鞋材2#和4#试样没有抗菌效果之外,其他9种纺织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大于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因此推测: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的类型和纺织品染色整理过程会对其抑菌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纺织品常用抗菌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围绕抗菌纺织品的3种基本生产方法,阐述了纺织品常用抗菌剂及其抗菌机理、抗菌纺织品生产方法及其抗菌剂的选择。针对溶出型抗菌整理剂和非溶出型抗菌整理剂的特点,探讨了被整理纺织品的溶出特性,对于指导抗菌纺织品的生产厂家选择合乎安全性要求的抗菌剂,推动和引导抗菌剂的生产厂家研发更安全高效的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注WTO期-页2003年我国纺织出口又迎来一个丰收年……………………………钱尧年(1-01)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WS-8810非溶出型抗菌纺织品对人体皮肤正常菌群的影响……黄纪明等(1-10)PMA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防皱整理中的应用……………………赵敏等(1-16)抗菌纤维及织物的研究进展…………………………………………季君晖(2-01)涤纶及新聚酯在功能性纺织品加工链中的应用…………………王鸣义等(2-09)国内外织物抗菌卫生整理的进展…………………………………商成杰等(2-14)医用生物材料———聚乙丙交酯PGLA(90/10)聚合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非溶出型抗菌防臭保健织物的研制和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承渠  余春华 《印染》1996,22(5):22-25
采用DC-5700抗菌剂研制非溶出型抗菌防臭保健织物,并对抗菌防臭加工织物的抗菌性能、耐久性、耐水洗性,耐热性、安全性以及对织物的强力、白度等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抗菌机理。其抗菌性能超过和达到美国和日本的抗菌纺织品标准。  相似文献   

9.
麻织物抗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试并分析了麻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 :麻织物本身虽然具有抗菌作用 ,但效果很有限 ;麻织物经物理抗菌卫生整理剂WS 8810处理后 ,能取得较理想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银卫士(R)纳米抗菌袜,并对其使用的抗菌剂溶出类型、抗菌性和耐洗性以及实际穿着效果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这款抗菌袜使用的纳米银抗菌整理剂属于非溶出型抗菌整理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抗菌效果符合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AAA级标准,耐久性好,洗涤50次后,抑菌率仍在95%;实际穿着调查结果显示,银卫士(R)纳米抗菌袜在穿着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在共419只抗菌测试袜中,336只抗菌袜细菌总量为0,仅83只抗菌袜上有细菌生长,但平均细菌数量为1.91×103cfu/cm2,在人体皮肤表面细菌的正常含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于姝丽  于爱华 《丝绸》1996,(2):24-25
纺织品的抗菌整理是现今欧美及日本流行的织物整理方法,文章从贴身内衣上微生物生存情况及对皮肤可能造成障碍的分析,阐述了抗苗整理的必要性,并提供了新近研制的抗菌防静电衬衣料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丝绸抗菌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带菌性试验测知丝绸的防菌能力高于其他纺织品。从微生物学角度证明了丝绸的抗菌、防菌性和丝绸服饰对人体皮肤具有保健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国内外纺织品抗菌和防霉性能的测试技术,并分析了抗菌、防霉测试标准的要点、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对现有标准的修订状况和纺织品抗菌试验方法的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贺元  黄劲旭  陈丽娜等 《印染》2014,40(1):44-47
采用AEM5700、AGP、自制纳米银抗菌剂、壳聚糖以及乙二醛5种抗菌剂分别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定性(抑菌圈法)与定量测试。结果表明,分别经自制纳米银抗菌剂和乙二醛整理的织物,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定性测试时出现了抑菌圈,其它3种试剂均没有产生抑菌圈。分别对AEM5700、AGP和壳聚糖整理织物进行定量测试,结果表明这3种都具有抗菌效果;其中AGP整理织物的抗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细菌减少率分别为99.6%和93.9%。测试结果证明,溶出型抗菌剂适合抑菌圈法测试,而非溶出型抗菌剂适合定量法检测。  相似文献   

15.
纺织品抗菌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抗菌纺织品的机理及效果,对抗菌技术的不同工艺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衍生物抗菌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阳 《印染》2006,32(21):38-41
介绍了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的种类,以及改性壳聚糖类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在棉织物上的应用工艺。试验证明,在70℃的ATB9800整理液中处理30min后,棉织物可获得高效、耐久的抗菌效果,且强力和润湿透气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白度下降。经测试,ATB9800对皮肤、眼睛均无刺激性,属实际无毒级,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日本抗菌织物发展调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抗菌织物发展调研1前言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企盼健康,追求舒适的愿望增长。抗菌织物着眼于卫生功能和保健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今已形成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日本在开发抗菌织物方面最为突出,他们追求纺织品的高附加价值,采用多种技术开发出形形色...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分析目前国内抗菌纺织品的生产加工技术、已有的检测评价标准状况,发现现有抗菌纺织品的安全性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进而提出增加抗菌物质溶出性测试条件、抗菌物质生态安全性测试、抗菌纺织品标志标识3方面内容,最后形成完整的抗菌性纺织品安全性评价体系,对纺织品抗菌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棉织物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造成棉织物霉变并威胁人的健康,利用非溶出型抗菌整理剂WS-8810对棉织物进行抗菌防霉整理,测试了经整理后棉织物的溶出性、抑菌率、防霉性,以及机械强力和白度等性能。结果表明,非溶出型抗菌剂WS-8810用于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简单,使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为测试菌种,经抗菌剂WS-8810整理后的织物都未产生抑菌圈,证明WS-8810属于非溶出型抗菌剂,洗涤50次后对3种测试菌的抑菌率均>90.00%;防霉等级达到0级,洗涤20次后防霉等级依然为1级,非溶出型抗菌剂WS-8810对织物的色牢度和强力以及白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于姝丽  于爱华 《辽宁丝绸》1995,(4):33-34,39
文中从纺织品抗菌整理的必要性分析入手,阐述了目前抗菌整理的主要方法,并对织品带电问题有所涉猎,提出具体产品及工艺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