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调查2022年广东省梅州市发生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为毒蘑菇中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毒原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毒蘑菇样品进行鉴定,同时测定毒蘑菇样品和患者血液与尿液中的毒素。结果 本次毒蘑菇中毒事件4人均出现中毒症状,经治疗均治愈出院。涉事蘑菇样品经鉴定为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剩余毒蘑菇汤、已煮毒蘑菇子实体、未煮毒蘑菇子实体残余组织和事发地采集的毒蘑菇中均检出α-鹅膏毒肽;患者血液和尿样样本中均未检出α-鹅膏毒肽。结论 本次事件是因误食致命鹅膏引起的中毒事件,当地村民食品安全防范意识薄弱,需加强对野生蘑菇知识的普及,建立毒蘑菇中毒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减少毒蘑菇中毒和死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毒蘑菇中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羧基二羟鬼笔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5种强毒性蘑菇毒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水(3:7, V:V)混合液超声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过0.22μm微孔滤膜,C18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上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检测。结果蘑菇样本中检测出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4种蘑菇毒素,浓度分别为164、198、33、2208 mg/kg。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因蘑菇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应急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贵州省毕节市发生的一起灰花纹鹅膏中毒事件,为贵州省毒蘑菇中毒的诊断、调查、检测鉴定和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该起事件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可疑野生蘑菇进行鉴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毒素检测。结果 该事件为食用自采野蘑菇共导致4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毒蘑菇为灰花纹鹅膏(Amanita fuliginea),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毒素被检出。结论 该起毒蘑菇中毒由村民误采误食灰花纹鹅膏引起,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毒蘑菇中毒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绍震  林锋  傅武胜  魏道智 《食品科学》2018,39(22):312-318
建立同时检测血浆和尿液中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采用模仿人食用有毒野生菌的模式给药实验豚鼠,毒素经过胃肠道首过效应后,利用该方法检测两类毒素在豚鼠血浆和尿液中代谢规律。对实验豚鼠灌胃给药,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羧基二羟鬼笔毒肽、二羟鬼笔毒肽的剂量分别为1.0、0.486、0.079、0.120?mg/kg(以体质量计),并对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的血液样品和2?h后的尿液样品进行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所建方法血浆和尿液中鹅膏肽类毒素的检出限分别为1.0?μg/L和0.3?μg/L;在质量浓度为2~100?μg/L范围内进行3?个水平的加标实验,回收率均在76.8%~10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0%~12.00%(n=6);血浆中α-鹅膏毒肽和β-鹅膏毒肽均在给药2?h后血药质量浓度达到峰值,分别为14.6、7.24?μg/L,在第24小时处于检出限附近或者未检出;所有时间点的血浆均未检出鬼笔毒肽。在给药后第2小时的尿液中检出全部4?种(α-AMA、β-AMA、PHD和PCD)蘑菇毒素,质量浓度在45.9~1?905?μg/L之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2020年6月湖南省郴州市发生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毒原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毒蘑菇样品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同时应用液质联用法测定蘑菇样品和患者血液中的蘑菇毒素。结果 本次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病7人,死亡1人;患者均进食了自行采摘的野生蘑菇,潜伏期14~23 h,早期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进而出现进行性肝损害,严重者因急性肝衰竭而死亡;患者血液生化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异常升高;采集现场剩余可疑毒蘑菇样品,经外观形态学鉴定和蘑菇毒素检测,综合鉴定为灰花纹鹅膏。结论 本次事件是因误采误食灰花纹鹅膏引起的中毒事件,建议加大毒蘑菇中毒宣传力度,建立蘑菇毒素快速筛查技术,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以减少毒蘑菇中毒和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19年成都市发生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中毒原因,总结调查处置经验。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毒蘑菇样品的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毒素检测,综合判断本起食物中毒的原因。结果本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暴露人数3人,发病3人,死亡1人,早期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等,后逐渐出现肝功能损害。毒蘑菇样品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条盖盔孢伞。样品中检出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和γ-鹅膏毒肽。结论本起食物中毒是由误食毒蘑菇条盖盔孢伞引起。为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应做好大众健康教育,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及食源性疾病监测力度,并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2021年4月浙江省丽水市发生的一起误食野生蘑菇引起神经精神型中毒事件,鉴定毒蘑菇种类,了解中毒症状和救治措施。方法 开展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救治分析,毒蘑菇样本现场采集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物种。结果 6例患者食用了自己采集并煮汤的蘑菇,于食用后30 min~2 h出现中毒症状,轻症患者恶心呕吐、头晕,重症患者有意识模糊、四肢不自主抽动等症状。轻症患者经过支持性治疗当天痊愈出院,重症患者经过住院治疗顺利恢复。毒蘑菇样本经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假残托鹅膏(Amanita pseudosychnopyramis)。结论 该起中毒事件是一起由假残托鹅膏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α-鹅膏毒肽是毒蕈中分布广、 含量高且毒性极强的蘑菇毒素, 性质十分稳定, 一般的加热烹饪方式难以使之失活, 误食含有该毒肽的毒蕈可引发中毒效应, 具体表现为呕吐、腹泻等严重胃肠道反应甚至可导致肝肾功能衰竭, 其发病迅速且目前没有特效药可以解毒, 对食品安全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设备不便携、成本昂贵、检测速度慢等弊端, 因此, 通过了解α-鹅膏毒肽的致毒机制和建立准确、高效、便捷的检测技术可及时检出α-鹅膏毒肽,从而有效防范毒蕈中毒事件的发生。 本文简要综述了α-鹅膏毒肽的中毒症状、 中毒机制、 现有的解毒方式, 着重阐述了α-鹅膏毒肽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并对未来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治疗鹅膏毒蕈中毒和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鹅膏肽类毒素检测方法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因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死亡事件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也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之一。鹅膏菌属中某些种类含有的肽类毒素是主要的致死原因,快速而有效地检测样品(包括有毒蘑菇子实体、食 物剩余物、呕吐物、中毒患者血液和尿液等)中的毒素对于食物中毒的毒源鉴定和中毒后的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意 义。本文从化学显色反应、生物化学法、物理法、色谱法等4 个方面对鹅膏肽类毒素检测方法的历史和研究进展进 行整理和总结,并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加以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秦皇岛市一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鉴定毒蘑菇种类,总结调查处置经验,提出防控措施,为野生蘑菇中毒患者的救治和预防提供借鉴。方法 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形态学鉴定和蘑菇毒素检测方法对中毒事件进行综合判断分析。结果 秦皇岛市4名村民食用自采野生蘑菇后全部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多汗、寒颤等症状。在医院接受催吐、洗胃、给予阿托品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经形态学鉴定和毒素检测后判定为一起由食用丝盖伞属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 这是河北省首次报道由丝盖伞属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中毒原因系受网络误导,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差导致的误食。因此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升民众防范意识,预防采食野生蘑菇中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野蘑菇中毒事件,为毒蘑菇中毒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动物试验,查找本次食物中毒原因。结果 搜索发现同一家庭中毒患者4名,罹患率80.0%,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平均潜伏期3h,食用野蘑菇与发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采集剩余野蘑菇7个及患者指认的草坪现场同一种类野蘑菇4个,经形态学鉴定为大青褶伞,动物试验显示该野蘑菇有消化系统毒性。结论 本次中毒事件为一起误食有毒大青褶伞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19年9月4日发生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一起误食光硬皮马勃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中毒原因,总结中毒特点及救治方法,为该蘑菇中毒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中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例患者各进食了约50 g购买于市场的马勃后,出现了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及低血压的症状,潜伏期0.5~1 h,经过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蘑菇标本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光硬皮马勃。结论 此次事件是因误食光硬皮马勃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光硬皮马勃与可食用的云南硬皮马勃外形相似,常因误食而中毒。鉴于很多毒蘑菇与一些食用菌形态上极为相似而导致误采误食,建议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鉴定引起食物中毒的毒蘑菇种类,提出防控措施,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制定病例定义及病例搜索、病例访谈、食谱调查、现场采样和毒蘑菇的形态学鉴定等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5名外来务工人员自行采摘并进食野生蘑菇约150 g,8.3~10 h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炎症状,临床检测提示病例肝功能损害。经洗胃、血浆置换、放置活性炭吸附、补液及护肝护胃等清除毒物和对症治疗后,其中2例病例出现假愈期,1 d后病情又急剧恶化。随后几天所有病例均出现肝功能衰竭,并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罹患率和病死率均为100%(5/5)。食谱调查显示除了自行采摘的蘑菇外未见其他可以引起中毒的食物,经形态学鉴定为裂皮鹅膏菌。本起事件系由于病例误食了M公园山上采集的野生蘑菇所致的食物中毒,毒蘑菇为剧毒的裂皮鹅膏菌。结论误食裂皮鹅膏菌中毒在广东省为首次报道,本起事件对裂皮鹅膏菌中毒的疾病自然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该菌与部分可食菌类外观极其相似,难以分辨极易误食,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醒民众不要采食野生蘑菇是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根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由剧毒蘑菇新种假淡红鹅膏造成的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总结,为毒蘑菇中毒防控积累资料和经验。方法对中毒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毒蘑菇样品并开展形态学鉴定,同时开展急性毒理学试验。结果 2014年9月19日,务川县某村村民父子2人因进食自采野生蘑菇中毒死亡。分别于餐后9、17 h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送医就诊,诊断为毒蘑菇中毒。病程中中毒者出现以肝损害为主的中毒表现,病例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最高达1 279 U/L,病例2最高达6 070 U/L;病例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最高达2 829 U/L,病例2最高达6 868 U/L。因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临床多项指标异常,分别于中毒第5天、第7天因多脏器衰竭救治无效死亡。现场调查采集的可疑蘑菇样品,经形态学辨识、分子生物学研究鉴定为剧毒蘑菇新种假淡红鹅膏。将可疑蘑菇样品开展小鼠简易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试验5只雄性小鼠全部死亡,5只雌性小鼠中3只死亡。结论此次中毒事件为误采误食剧毒的假淡红鹅膏引起的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浙江省长兴县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毒蘑菇的种类,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总结调查处置经验,为中毒患者的救治和中毒的预防提供借鉴。方法 对中毒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毒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学鉴定。结果 本次毒蘑菇中毒事件共发病3人,其中1例重症,2例轻症,罹患率为100%,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其中1例经短暂“假愈期”后出现严重横纹肌溶解中毒症状,血清肌酸激酶(CK)最高达318 200 U/L。毒蘑菇样品经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鉴定为亚稀褶红菇。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因误食亚稀褶红菇引起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民众防范意识,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救治能力是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鉴定引起中毒的野生蘑菇种类,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对本起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病11人,死亡3人,病死率为27.27%。采集施工现场野生蘑菇,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鉴定为黄盖鹅膏。结论该中毒事件为河北省首次明确报道的黄盖鹅膏中毒,今后工作应注重加强监测预警和宣传教育,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防中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福建省邵武市误食毒蕈引起的两起中毒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毒蕈物种鉴定,为此类中毒事件的及时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事件病例资料、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可疑毒蕈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事件进行分析处置。结果 2018年9月1~2日,福建省邵武市发生两起毒蕈中毒事件,大埠岗镇1名村民和肖家坊镇2名村民采食毒蕈,于餐后0.5~1.5 h出现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头晕、腹痛、腹泻等症状,送医后诊断为毒蕈中毒,以胃肠炎及胆碱中毒为主要表现。入院后及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3~4 d出院。毒蕈样品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奥米粉褶蕈(Entoloma omiense)。结论 两起毒蕈中毒事件均因误食奥米粉褶蕈导致,应加强对此类毒蕈的研究,预防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武汉市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处置过程,鉴定引起中毒的毒蘑菇种类,为做好此类中毒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方法收集事件病例资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食用自行采摘并炒制的蘑菇,食量不等。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后期以肝、肾和凝血功能损伤为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裂皮鹅膏菌。结论本次事件是因误食裂皮鹅膏菌引起的急性中毒。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患者临床表现,证实了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裂皮鹅膏菌的物种鉴定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