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索颖 《中国酒》2004,(3):16-17
白酒是深受人们欢迎的酒精性饮料,现不但在质量、包装、管理、卫生、安全、营销方面日益完善,并且在保证人体健康方面,经过科学研究,降低酒度仍保持了原品牌固有的色香、味、体、格特点,还不断出新,经过动物或人体试验,以白酒为基料,添加不同种的中草药,生产出保肝、护肝、增强免疫功能,调节生理功能,降脂、抗突变、抗衰老等保健酒,都为白酒产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白酒指纹图谱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刘炯光  袁辉 《酿酒》2003,30(3):19-20
白酒指纹图谱技术,就是将白酒的气相色谱分析图谱作为白酒的一个质量指标进行定义和研究。以达到白酒勾兑工艺更有依据、更高效;白酒标准更科学、更能表征白酒个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赵章报  曹广勇  赵雷光 《酿酒》2010,37(2):27-27
芝麻香型白酒是由酱香型白酒派生出来的,它是借鉴清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将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进一步升华、提炼、科技创新发展而自成一家。是上世纪60年代由山东景芝酒厂提出的。以后经过企业近半个世纪的探索,截止目前其生产工艺已基本成熟,产品风格独特。在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有几十家白酒企业生产,特别在山东生产厂家较多,  相似文献   

4.
白酒作为一种蒸馏酒饮品,是我国特有的一类酒类产品。白酒在我国长期发展中,已经形成品类丰富多样、工艺精湛独到、口感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酒类产品。目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市场环境日益成熟稳定,白酒行业如何进一步优化产品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卫生安全水平,加强行业监管及自我约束,引领全行业迈向更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成为亟待业界深入探讨、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我国白酒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了我国白酒质量安全检验质量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曾祖训 《酿酒》2000,(2):21-22
新型白酒是指应用固态发酵白酒为基础的优势 ,与食用酒精经科学的工艺组合生产的白酒 ,可降低粮耗 2 0 % ,可控制性强 ,能进一步提高质量 ,使白酒的口感净爽 ,卫生安全 ,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早在 195 9年就把“酒精兑制白酒”项目列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这主要是有成熟的酒精生产技术 ,淀粉利用率高 ,劳动条件好 ,用辅料少 ,较经济实用 ,由于当时对我国古老饮酒习俗和传统白酒的香味特征 ,科研不够 ,认识不深 ,实践中对生香工艺重视不够 ,盲目发展 ,使所谓“三精酒”进入市场 ,造成难以立足 ,还给消费者留下不好印象 ,还认为是加酒精的…  相似文献   

6.
小砂 《酿酒科技》2006,(2):51-51
本刊讯:据悉,2006年的食品市场必将更加成熟与规范。我国啤酒、白酒等行业已经蓄力开始扭转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7.
熊小毛 《酿酒》2002,29(4):1-4
我国名优白酒经过历史和市场的考验,变得更加成熟,成为白酒行业的中流砥柱,为我国白酒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名优白酒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传统特色和产品个性。同时要花大力气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带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8.
仿浓香型调香白酒主体香味成分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加兴  彭清静 《酿酒》1998,(6):9-10
调香白酒属于新工艺白酒的一个分支,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酯类、有机酸、高级醇、醛类等微量成分,精心勾兑而得的一种液态法白酒。近年来,随着调香技术的日益成熟,调香白酒的产量正逐步扩大,酒质也越来越好,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目前,调香白酒的生产仍...  相似文献   

9.
中国白酒行业现正走向理性和成熟。酒度中低度化、传统固态白酒高档精品化已成为白酒发展的主流。著名白酒专家高景炎先生针对目前白酒市场特点、发展趋势和白酒生产领域中表现出的特点,精辟地概括为两个“六多六少”。对于市场的变化,企业的营销核心应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营销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发展,引导市场消费新潮流。(丹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产白酒有悠久历史,工艺独特,产品风味优异,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本文特介绍我国白酒的起源及其特征以及今后发展方向。一、我国白酒的起源我国酿酒的历史,据考证,起源于龙山  相似文献   

11.
《中国酒》2009,(1):45-55
著名白酒专家 沈怡方 现在对于白酒香型的问题,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异议和想法,这也是白酒行业发展日益成熟的体现。1979年第一次划分白酒香型,实际上是白酒生产技术进步的反映,在第二届评酒会时候,  相似文献   

12.
孙允斋 《酿酒》1998,(1):37-38
论浓香型低度白酒生产孙允斋孙启华(安徽双轮集团高炉酒厂)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白酒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国的白酒消费逐步走向多样化,酒类正向着低度、优质的趋势发展,特别是浓香型优质低度白酒,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浓香型低度白酒在生...  相似文献   

13.
李兵  张超  王玉霞  王娟  蔡馨  杨茂  邢莲 《中国酿造》2019,38(6):7-12
中国白酒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著名六大蒸馏酒之一。酒曲是我国白酒必不可少的发酵剂,为白酒发酵提供必要的糖化力、酒化力和风味前体,并承载着发酵的启动和顺利进行所必需的微生物菌群和各类功能酶系。作为影响白酒品质、类型和风格的粗酶制剂,众多研究都聚焦于揭示酒曲中微生物和相关酶系的功能、作用和类群的奥秘。该文从酒曲原料、制作、发酵、成熟等工艺过程出发,阐述各工艺过程的要求和特点,分析酒曲发酵和成熟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类别和作用,以及多种酶系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大曲微生物、酶系和白酒酿造研究方面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高月明  栗永清 《酿酒》1993,(2):33-36
一目前我国白酒产品结构现状 1991年我国白酒总产量为524万吨,在饮料酒中居第二位,平均每人年消费量4.7公斤。白酒是我国人民主要饮料酒之一,这是与白酒的产品结构特点密切相关的。 1.白酒的质量结构中国白酒从质量上划分为名优白酒和普通白酒两大类。我国的名、优质白酒,经过五届国家评酒,共评出国家名酒17个,国家优质酒54个。轻工、商业,农业等各部优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对中国白酒质量技术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占成  李学琴  徐姿静 《酿酒》2009,36(5):95-96
在现代科技飞猛发展和白酒市场日趋成熟的今天,中国白酒质量技术标准的研究要与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相结合,以不断完善理化、卫生、安全考核指标为研究发展方向。研究修订中国白酒理化指标的考核标准和中国白酒不同香型个性特征的评定标准,加强中国白酒食品卫生、安全性研究,尽快制订和实施年份酒的生产、检测国家标准,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和企业自律,不断推动白酒行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中国白酒的品质和安全性,促进全行业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白酒勾兑技术已经在行业内得到成熟应用,通过建立白酒勾调智能控制系统,保证了规模化勾兑的准确度,促进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适应"两化"融合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小曲白酒按香型分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寿鹏 《酿酒科技》1999,(1):100-101
小曲白酒是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品,因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特提出今后评比国家名白酒时,既要考虑大曲白酒的香型,也要考虑小曲白酒的香型,使其在国家名白酒中能有一席之地,以利促进这些地区酿酒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统名优酒与新型白酒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易百舸  任剑波 《酿酒》1999,(6):32-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名优酒在市场上经过几番浮沉,由数花点缀,到花香全国,至今长盛不衰。究其原因,在于其酒的质量、风格较其它白酒更适合消费者的习惯。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要求我们不能墨守陈规,白酒的口感及风格应和国际接轨。况且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控,市场的不断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新型白酒在这个基础上利用传统白酒的优势不断壮大,1997年其产量已经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65%左右。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正在发展的新型白酒和传统名优酒的关系呢!这是摆在我们名优酒各大厂家面前的一重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白酒产业的不断发展,白酒市场中的品类不断增加,因此,在白酒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严格把住白酒质量关对白酒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白酒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应积极开展二次质检工作,以保证生产和销售的白酒的质量。可通过有效的质量检测方法来辨别白酒质量,本文主要对保证勾兑白酒的质量品质方法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传才 《新食品》2010,(24):110-115
序 价不是随便定的 白酒黄金十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涨”!一方面.整个白酒行业获得飞速成长,不仅出现了年销售五十亿、甚至百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三十亿、二十亿、十亿规模企业更是雨后春笋般涌现;另一方面,白酒的价格被大幅度拉宽,千元价位产品频繁出现,百元价位产品走向成熟,中国白酒价格带被迅速放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