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陈鋆纯  季铁  彭坚  王斌 《丝绸》2023,(9):112-119
运用智能技术对民族图案进行传承与创新已然成为文化科技深度融合背景下的研究热点,但现有民族图案的智能生成研究多聚焦于对智能技术的使用,对民族图案本体的风格特征少有深入挖掘。本文以花瑶挑花图案为对象,在保持其风格特征的基础之上,探索花瑶挑花图案的智能生成形式与方法。首先,对花瑶挑花图案的风格特征描述进行收集和语义归纳,同时通过重要性评估和统计分析提取典型的风格特征因子。然后,对所提取因子进行解析并基于其进行花瑶挑花图案的智能设计形式转换和设定。最后,针对花瑶挑花外轮廓形态方正的数据特征,引入轮廓检测填充模块和形态模块,提出新的模型结构HYCycleGAN对花瑶挑花再设计形式进行智能设计实践,生成可调整的辅助设计方案。实验证明,以花瑶挑花图案风格特征延续为视角的花瑶挑花图案智能设计方法,优化了民族图案智能设计的路径,为民族图案的智能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服装设计、家纺设计、平面设计、旅游开发等方面探讨了花瑶挑花的现代应用价值,分析并展望了花瑶挑花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谢菲 《丝绸》2014,(12)
作为身体装饰系统,花瑶挑花服饰通过头饰、上衣、腰带、挑花裙、绑腿等服饰结构的制式、颜色及穿着方式,阐发与服饰穿着主体生产、生活的关联性,表达群体审美感性及其生活理性,从而形成了一套自我生产的话语知识体系。随着时间流逝,作为族群表征之物,花瑶挑花服饰在穿着制式、挑花裙材质及图案布局等技艺构成上发生了一定变化与调试。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花瑶挑花技艺逐渐从原有的亲缘、地缘传承向中小学素质课程、民族节日的旅游空间拓展,途径更趋多元、范围更为广阔,为当下民间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民族的传统纹样几乎是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发源而一起发展起来的,是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这种传统纹样通过不同的载体呈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其中服饰有着传统纹样的流动特性,在各载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题通过对湘西土家族服饰纹样的调研,一是对湘西土家族服饰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形成原因的了解;二是对湘西土家族服饰纹样在当代服饰艺术中的应用准则进行研究;三是对其在当代服饰艺术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索。结论,推动湘西土家族服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彰显民族特色和文化自信,为湘西土家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和我国当代服饰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花瑶女装纹样所蕴含的民族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将具有花瑶特色的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化审美设计相融合,以提高花瑶文化的传播与保护。首先对花瑶女装图案中具有特色的纹样进行研究,从中提取几何纹样因子及色彩因子。其次对提取后的纹样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通过分解重构的方式对基本纹样进行几何纹样衍生设计。最后将提取的色彩因子应用到再衍生后的图形纹样设计中,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创旅游纪念品及家具、装饰画。一方面有利于推动花瑶文化的传承路径,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旅游、文创产品产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价值元素,使花瑶文化在新时代具备自我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梅挑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这门技艺现面临着"动态"传承的难题。文章采取田野调查、文献查阅、实物考证、设计实践等研究方法,通过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的方式系统地概括黄梅挑花的艺术特色及其与现代女装设计结合的可能性。研究认为:黄梅挑花图案的创新一方面可采用直接应用法在现代女装中进行穿越时空的嫁接设计,另一方面可采用解构重组法使其提取元素具有现代女装设计中的抽象感;图案色彩的创新可采用底布色彩提取设计法和图案色彩提取设计法,完成在现代女装上的创新应用;工艺的应用方法有材质创新法、调整绣线股数法、多种工艺组合法,都可实现传统与现代时尚的对接。  相似文献   

7.
程雪李丹丹 《印染》2023,(9):105-105
设计说明:黄梅挑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是优秀的民间文化,她对地域性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建设性的作用。本设计以荆楚文化要素的纹样创新设计,以礼仪服装作为载体进行呈现,通过独特的视角展现礼仪服装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湘西木雕艺术在民族家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民俗风情,在这个文化生态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木雕艺术,有着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本文通过对湘西传统雕刻艺术在建筑家具、室内家具、习俗礼仪家具中的应用分析,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湘西传统木雕艺术,使它得到健康的延续与传承。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和传承湘西苗族非遗资源,探索并总结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湘西苗绣数字化创新发展路径,文章围绕湘西苗绣的艺术特点、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分析湘西苗绣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重点阐述数字媒体技术在湘西苗绣活态传承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途径,通过建立湘西苗绣数据库、设计湘西苗绣虚拟体验项目、利用互联网移动端等方式共同推动湘西苗绣在保护、开发、传播等方面的进步,实现湘西苗绣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使科技赋能传统文化,让古老的湘西苗绣重焕生机。  相似文献   

10.
位于张家界市中心的秀华宾馆是中国第一家上家人博物馆,在这里,悠久的土家文化艺术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表演艺术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被誉为“上家族的灵魂”,“湘西文化的缩影”。 秀华山馆主体采用土家民居中的井院式结构,高低错落.井院围合,所有门窗、檐角、基石都从湘西各洲县收藏而来,古色古香、美仑美灸。馆内藏品是素有“上家文化守护神”的上家夫妇陈楚华、龚道秀二十年来持之以恒收藏的结晶,基本上襄括了湘西上家族明清时期的木质雕花家具、土家民间服饰、上家挑花织锦、上家银器饰物等各种独特精美的生活用具、民俗用具、…  相似文献   

11.
蒋妮 《纺织报告》2020,(2):92-93
刺绣艺术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发展和变革,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成就,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形式之一。在国内市场,传统手工刺绣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不断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国民间刺绣发展到现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体系,为日用品设计提供了灵感。文章主要通过追溯民间刺绣的起源与发展,探析民间刺绣在现代家居日用品中的美学价值和民间刺绣在现代家居用品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如何更好地实现民间刺绣在现代家居日用品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瓯绣是我国传统名绣之一,由于种种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瓯绣面临着人散艺绝的危机。为了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瓯绣,探求瓯绣新的发展之路,以弘扬地方文化,在继承传统瓯绣文化的基础上,探究现代瓯绣服饰的开发和创新,将传统瓯绣艺术融入现代服饰,使之有机地结合。针对瓯绣服饰的丝线固色、绣图与服饰风格的协调统一、绣图的完整、定型与光泽度的保持等技术难点寻求解决的途径。使瓯绣服饰贴近人们的生活,既提高现代服饰的自身价值,又拓宽瓯绣发展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汉绣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为切入点,介绍了其绣品种类、艺术风格和工艺特色等.重点围绕汉绣的文化内涵展开分析,通过地域的关联性、技艺的传承性以及文化的渊源性的论述,揭示了汉绣这一具有浓郁荆楚特色手工技艺的原貌,在此基础上,对汉绣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可行性传承与保护模式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王欣 《丝绸》2011,48(8)
刺绣作为传统的丝绸深加工技艺,在当代丝绸服装设计中仍然是面料再造的重要手段.为此,从丝绸女装设计出发,对刺绣的技艺创新、材料创新和艺术形式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为传统刺绣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西刺绣业历史的回顾和现状的描述,结合国家带给山西刺绣业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规划设想,并从传统艺术的挖掘和整理、人才的培养、绣品的创新、龙头企业的扶持及品牌的培育和宣传推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求山西刺绣业早日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现为"北方第一绣"的汴绣,历经波折后在2008年6月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原材料来源、技术水平、人才状况、产业规模、文化品牌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汴绣产业的发展现状,展望了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梅挑花、红安绣活、阳新布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地区民间刺绣家族中的3朵奇葩。从刺绣工艺、纹样布局、色彩表达、文化意蕴等方面对3种民间艺术的共性特征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通过这些讨论更好地促进荆楚民间挑补绣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穆慧玲 《纺织学报》2013,34(10):63-0
针对传统鲁绣的材质与刺绣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以山东省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鲁绣作品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传统鲁绣的材质和工艺两方面进行研究。在材质方面,主要对传统鲁绣的绣线和绣地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工艺方面,主要对齐针、套针、网绣、打籽绣、钉线绣五种最常用的针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传统鲁绣是以坚韧的柞蚕丝为绣线,精美的真丝为绣地,其刺绣材质独特、刺绣工艺精湛、针法灵活多样,具有鲜明的齐鲁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9.
锡绣是在民间刺绣基础上,吸收上海露香园顾绣和江南刺绣名家丁佩的技法,于清代光绪年间成名的。其中刺绣艺术家李佩黻及她创办的锡山绣工传习会功不可没,而华则是将锡绣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顶峰的集大成者。锡绣艺术的鼎盛在本世纪一二十年代,至抗战时期衰落,解放后又重新复苏。  相似文献   

20.
桑童 《纺织导报》2016,(5):80-82
在我国服装的发展历史中,刺绣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增强以及刺绣工艺的相应发展,现代服装中刺绣的运用手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刺绣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现代工艺的发展探讨现代服装的刺绣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