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发酵调味料的生产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钢 《中国酿造》2003,(1):45-45
说到发酵调味品的概念,一般多理解为酱油、食醋等传统类的产品。其实所谓发酵调味品不仅指上述提到的传统产品,还包括许多现代新开发的产品,这主要指利用各种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开发出的鲜味、厚味调味品。这些产品由于都是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料,且采用的是发酵和酶解的方法进行的,所以又被称作高附加值天然调味品。1 酶解味液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些发酵调味品有别于传统的氨基酸液(蛋白水解液)产品。特别是以蛋白质等原料生产的鲜味、厚味调味品,它不是以盐酸分解为生产手段,而多是采用酶解的方式进行的,所使用的植物蛋白质主要有小麦谷…  相似文献   

2.
传统发酵调味品酿造工艺符合自然法则,多菌是发酵的根本,常温是发酵的条件。常温发酵生化反应慢,长期酿造不可避免。从《齐民要术·作酱法》被历史尘封的事实,说明挖掘传统酿造工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翟东升 《上海调味品》1990,(2):30-30,14
随着我国调味品酿造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微生物应用在调味品生产上的不断深入,调味品的生产工艺也有了重大改革,尤其是酱油生产,纯种微生物培养用于制曲及发酵,结束了靠天然接种的老式生产方法,而且将多种微生物纯培养应用于制曲和发酵的工艺,正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成熟。现在所说的“多菌种发酵”,一般是指用多种纯培养菌种进行制曲和后期发酵。表面上虽然体现了工艺中多种微生物参与制曲和发酵的特点,但严格来讲,“多菌种”这一名词尚缺乏严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豆渣发酵调味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渣调味品是以新鲜豆腐渣为主要原料,参照一般酿造调味品加工工艺,发酵完成后,加入香菇,香辛料浸出液进行后发酵,酿造出美味,方便的调味品。  相似文献   

5.
苹果醋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苹果醋是以新鲜苹果为原料,经液体深层发酵而成的优质调味品。经过对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研究,得到苹果醋的最佳生产工艺。酒精发酵7d,酒精度达到5.06%(v/v)。醋酸发酵根据情况而异,分别采用静置发酵、摇床发酵和发酵罐发酵,最终总酸达6.40%。成品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时尚调味品。  相似文献   

6.
收集整理了贵州发酵调味品发展简史,着重分析介绍地方名、优发酵调味品;地方传统发酵调味品生产的领头企业--贵阳味莼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同时对反映贵州民族饮食文化特色的民间调味品的食用及制作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芒果保健果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醋是以新鲜苹果为原料,经液体深层发酵而成的优质调味品。经过对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研究,得到苹果醋的最佳生产工艺。酒精发酵6d,酒精度达到8.0%(v/v)。醋酸发酵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最终总酸达4.60%。成品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时尚调味品。  相似文献   

8.
从酱缸工艺读《齐民要术·作酱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发酵调味品酿造工艺符合自然法则,多菌是发酵的根本,常温是发酵的条件.常温发酵生化反应慢,长期酿造不可避免.从<齐民要术·作酱法>被历史尘封的事实,说明挖掘传统酿造工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发酵调味品的二次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就调味品的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发酵调味品的优势,二次开发的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为发酵调味品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四川豆瓣的加工工艺及发酵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四川豆瓣的加工工艺及发酵机理初探高岭(四川省郫县豆瓣厂611730)四川豆瓣是著名的川菜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在人民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凡是有川菜的地方,就少不了四川豆瓣,因此,四川豆瓣被誉为“川菜之魂”。传统的四川豆瓣的生产及加工工艺也有近三百年...  相似文献   

11.
强化发酵和传统发酵对米发糕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接种单一酵母菌(ZSM-001)进行强化发酵和传统发酵制作米发糕,通过气质联用分析米发糕中挥发性成分及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并结合质构、感官的测定,研究强化发酵和传统发酵对米发糕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发酵制得的米发糕含32种挥发性成分,以脂类化合物为主,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79.16%,其呈味氨基酸总含量(1 981.79 mg/100 g)显著高于强化发酵制得的米发糕(505.66 mg/100 g),产生的酸味、甜味和苦味氨基酸对滋味贡献更大,尤其是新增的甜味氨基酸对滋味的贡献,赋予传统发酵制得的米发糕酸甜适宜的滋味.  相似文献   

12.
生态发酵技术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发酵食品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传统发酵食品多通过自然接种的方式生产,导致产品存在批次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和食品安全不可控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生态发酵技术的概念。生态发酵技术基于微生物生态学原理、微生物学原理及微生物组学技术,由上游的发酵微生物菌群解构技术、中游的核心功能微生物菌群重组技术和下游的发酵过程控制技术三大部分组成。运用生态发酵技术有望实现传统发酵食品的稳定、效率和安全生产。文章主要阐述了建立生态发酵技术的必要性、内涵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传统加饭酒发酵过程生物化学成份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传统加饭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酵母菌总数、酵母形态、细菌总数、细菌形态、还原糖、总酸、挥发酸、酒精度和pH值等生化指标的定期观察、检测研究及发酵结束部分微量成分的测定,并对细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乳酸杆菌是传统加饭酒醪细菌类中的优势菌群,传统加饭酒的发酵过程是糖化与多品种、高密度酵母和乳酸杆菌发酵协同作用的混合发酵并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two apple juice treatments (clarification with a pectin methylesterase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sulphiting) on the cidermaking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Pre‐fermentative clarification with the pectin methylesterase (Rapidase CPE) slowed the alcoholic fermentation in respect to traditional fermentation, the greatest effect being found fo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nzymatic treatment with sulphur dioxide addition. With this treatment the start of the fermentation was delayed seven days. Enzymatic clarification delayed malolactic fermentation (MLF) and the interaction of both treatments produced a cider in which malolactic fermentation had not occurred. Both treatments ensured that the volatile acid levels during the maturation phas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traditional fermentation. Enzymatic clarification led to lower levels of yeasts during the active phase of alcoholic ferment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control. When this treatment was combined with sulphiting, a decrease in apiculate yeast numbers during alcoholic fermentation was observed and a better survival of these species was noted after 59 days of fermentation.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用气相色谱法对新工艺及传统工艺黄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高级醇——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β-苯乙醇进行了跟踪测定,结果表明,2种工艺黄酒在发酵过程中总高级醇含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前发酵阶段上升速率要明显高于后发酵.新工艺条件下黄酒中82%的高级醇在前发酵阶段形成,传统工艺下这个比例为73%,发酵结束时新工艺黄酒总高级醇含量比传统工艺黄酒高56.60mg/L.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组分间的比例——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苯乙醇近似为1∶2∶5∶1,这个比值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变化不大,且与新旧工艺路线无关.  相似文献   

16.
波杂是以谷物作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方法酿造而成的一种低酒精含量的柯尔克孜族传统发酵饮料。其具有CO2杀口感、低糖度、质地浓稠等特点。该研究以大麦、糜子(黑皮)、玉米三种谷物为原料,用传统发酵工艺进行自然发酵生产波杂,研究原料配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酶制剂添加量对复合波杂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法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复合波杂自然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大麦∶糜子∶玉米=1.0∶2.5∶1.5,发酵温度30.8 ℃,发酵时间29 h,酶制剂添加量3.25%。在此条件下波杂酒精度达到(3.67±0.06)%vo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70±0.29)°Bx,感官评分为(88.33±2.08)分。  相似文献   

17.
热管技术在酒精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发酵是一种耗能多的过程,且消耗大量的冷却水和电等,其核心设备-酒精发酵罐的合理设计至关重要.提出一种新型的酒精发酵罐--热管酒精发酵罐,把热管合理利用到了酒精发酵罐中,并进行了结构设计,对热管酒精发酵罐的原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同时对两种酒精发酵罐进行了对比,指出了热管酒精发酵罐的优越性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比较了现代固态发酵与液体深层发酵、传统固态发酵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现代固态发酵过程中所用微生物、发酵基质和发酵工艺的特征与工艺参数检测和控制的方法,简要介绍了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并描述了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青稞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稞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稞酒不同发酵阶段中7种生物胺的含量,来评价发酵环境以及控制合理发酵过程和发酵终产物的质量。结果表明:青稞原料中不含组胺,但是青稞酒醅及成品青稞酒中都含有组胺。传统发酵和多菌种发酵两种发酵方式青稞酒的生物胺含量变化规律是:腐胺及胍丁胺的含量变化随着发酵的进行呈下降趋势;组胺及酪胺的含量随发酵进程逐渐上升,尤其是酪胺,上升趋势明显,多菌种发酵由2.98μg/g上升至5.36μg/g,传统发酵由5.97μg/g 上升至11.67μg/g。其余各种生物胺含量变化不明显,发酵过程的生物胺总量变化也不显著。本实验检测的青稞酒醅中的生物胺总量范围在53.44~72.56μg/g,不存在生物胺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汉逊氏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利用传统Hestrin-Scharmm (HS)培养基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BC产量不高、葡萄糖利用率低等问题。本研究首先比较了传统HS培养基和改良HS培养基发酵生产BC的结果,改良HS培养基中BC干重产量达到3.34g/L,较传统HS培养基提高了28%,但培养基废液中仍含有41%和70%的残糖和残氮;继而对改良HS培养基一次发酵废液进行优化,添加2.5 g/L酵母粉和1.8 g/L磷酸氢二钠,调节p H至5.9进行二次发酵,可获得3.16 g/L的BC干重,同时发酵液中副产物乙酸浓度仅为一次发酵的一半。综上,利用改良HS培养基发酵结合优化发酵废液进行二次发酵,共获得6.50 g/L的BC干重,是优化前的2.5倍以上,并且葡萄糖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也分别由56.74%,22.86%提高至88.02%,36.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