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上黄瓜花叶病,自七十年代以来在我国主要烟区山东、河南、安徽、陕西、四川、辽宁、福建、广东等省发生普遍且又严重,在流行年份,减产30—50%,品质下降1—2个等级,甚至造成大面积烟草绝产,成为我国烟草上最严重的病毒病害。据我们在山东益部烟区观察,CMV 由多种蚜虫传播,其中以桃蚜为主,有翅蚜是传播 CMV 的主要媒介,同时又可传播马铃薯 Y 病毒,引致 CMV 和 PVY 复合侵染的烟草叶脉坏死病,使烟草遭受更大损  相似文献   

2.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渭北烟区6科18种植物461个病毒标样的TEV和CMV检测,对蚜虫种类,主要传毒蚜虫发生规律、蚜虫传毒测定以及烟草蚀纹病毒(TEV)和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的侵染循环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TEV的自然寄主有辣椒、番茄、龙葵、蔓陀罗、酸浆以及刺儿菜和菠菜,刺儿菜是主要越冬寄主;CMV的寄主有辣椒、番茄、豇豆、菜豆以及油菜、萝卜(留种)、菠菜、刺儿菜,其中油菜是主要越冬寄主。越冬后的TEV和CMV通过有翅蚜虫(主要是桃蚜)传给烟草、辣椒、番茄等蔬菜以及杂草,秋季又通过有翅蚜虫传给越冬寄主。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部主持的银灰色地膜避蚜防治烟草黄瓜花叶病鉴定会于6月29-30日在山东省滕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农牧渔业部科技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情报所,安徽省烟草所,辽宁省丹东农科所,天津市塑料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烟草所,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烟草公司枣庄市分公司,山东省滕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烟草、植保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共二十余人。鉴定委员会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认真审查和田间考察分析,认为试验方案合理,结果可靠,防病效果明显。一致通过了科学研究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4.
烟草蚜传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烟草炼苗期采用纱网罩、病毒抑制剂,大田期采用病毒抑制剂和推迟移栽期来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的结果表明,正确使用病毒抑制剂防治效果可达到60%左右,随移栽期推迟烟草蚜传病毒病发病显著减轻.炼苗期烟草苗床是传毒介体有翅蚜着落的靶子中心,此时正值有翅蚜迁飞第一高峰期,蚜虫带毒率较高,造成苗床大量未显症的带毒苗,是烟田蚜传病毒病的主要初侵染源,为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的关键时期.用纱网罩烟苗能阻止传毒介体与烟草接触交叉传染,移栽前后适时喷施病毒抑制剂,能有效地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发生,同时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介体天敌.  相似文献   

5.
我国烟田蚜虫与病毒病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烟草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据调查我国烟草上发生侵染性病害有60多种,而为害最重损失最大防治又比较困难的病害是病毒病害,特别是蚜传病毒病害。在烟田发生的蚜虫有50多种。蚜虫对烟草的为害分为两种,一是直接为害:即刺吸烟株汁液和分泌蜜露污染烟叶;二是间接为害:即作为传毒介体传播多种烟草病毒病害,如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马铃薯Y病毒病(PVY)和烟草蚀纹病毒病(TEV)等。   相似文献   

6.
大田县的烟草生产是1988年刚起步的。在第一年的烟草生产中我们发现,我区发展春烟生产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极有利于后作的布局。前作烟草后作制杂交稻种的轮作制度将是夺取单位面积产量产值的较理想配套措施。1989年我们联合了县种子公司、农技站,安排了四个乡镇五个村试行前作种烟后作制杂交种子200亩的配套生产。经验收全县199.4亩烟制面积,收获烟叶421.01担,平均亩产211.1斤,担均价267.46元,平均亩产值达564.72元;制种产量达60285.2斤,平均亩产量302.3斤,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7.
针对烟草蚜传病毒病的避蚜与防病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苗床不同措施的避蚜效果及移栽后病毒病发生情况的对比,研究避蚜时期及设施与烟草病毒病发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0目防虫网蚜效果最佳,悬挂塑料条和苗床四周铺薄膜也有较好的避蚜效果,薄膜揭开取走及常规对照的避蚜效果较差,网室栽培条件下,病毒病发生情况与移栽烟草所用避蚜设施的防效明显相关,避蚜效果越好,发病越轻,;大田条件下,不同为源的烟草发病情况几乎没有差异,地膜栽培相对裸地栽培有较好的避蚜防病作用,防效在50%左右,河南省许昌地区烟草病毒病的传播以蚜传为主,从移栽到6月27日期间的蚜虫传毒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烤烟地膜复盖是烟草生产上的一项新技术,地膜复盖栽培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烟叶工艺成熟,并能提高烟叶产量与品质。据我们调查,烤烟复膜的比对照每亩增收50斤烟叶,增产15.15%,复膜的中上等烟比例高(占88%),无下等烟,复膜的均价比对照高0.237元,每亩增收138元,扣除地膜和其它费用50~60元外,每亩可增收约70~  相似文献   

9.
陕西烟草病毒病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陕西烟草病毒病的发生种类及初侵染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蚜传病毒病(CMV、TEV、PVY)为陕西烟草病毒病发生主要种类。初侵染源主要来自于越冬油菜田,第一次有翅蚜迁飞高峰有翅蚜量与病毒病发生程度有很大相关性,越冬毒原量不是影响次年烟田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因子。同时作了几种病毒防治剂对病毒病防效试验,500倍3.85%病毒必克防效最佳,达到82.1%。  相似文献   

10.
汉中烟区烟蚜发生动态及烟蚜茧蜂防控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评估烟蚜茧蜂对烟蚜的生物防控作用,于2014—2016年系统调查了汉中烟区烟蚜发生动态、烟蚜茧蜂控蚜效果及烟蚜茧蜂对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汉中烟区有翅蚜、无翅蚜种群动态曲线均呈双峰曲线。释放烟蚜茧蜂后,放蜂处理组表现出良好的控蚜效果,以释放2次烟蚜茧蜂且施用1次杀虫剂处理组对烟蚜的控制效果最好。释放2次烟蚜茧蜂且施用1次杀虫剂处理组的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明显低于仅施用杀虫剂处理组,表明烟蚜茧蜂对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81年我们在海城县王石公社长岭大队第二生产队,进行了烤烟地膜覆盖栽培试验。从一年来的试验结果看出,地膜覆盖效果十分显著。地膜复盖栽培面积为14.62亩,烟叶总产量8140斤,平均亩产556.7斤,比对照不盖膜的增产量31.8%,质量相近,盖膜的均价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及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帮助下,我县1982年为外贸出口试种主料烟5000亩,并取得了成功。平均亩产296斤,总产148.2万斤,其中符合出口标准的为135万斤,占91%,总收入220万元,平均每亩收入440元(包括试种补助费70元)。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达到或超过省土产进出口公司与外商签订的协议要求,其中上黄烟与南朝鲜的相似,接近津巴布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烤烟地膜覆盖栽培在我省是一项新技术。一九八二年我们和郴州地区农科所烟草室、桂阳县烟科所进行的地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土壤、施肥条件下,与不盖膜的相比,具有明显的增产、增值、提早成熟的效果。从两个试验点来看:平均亩产329斤,比不盖膜的亩产增加21-26%;产值净增(除去地膜花费外)10-15%;成熟期提前三、四天。烤烟地膜覆盖栽培为什么会提高产量、增加产值,提早成熟呢?根据试验观察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提高地温。我省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正是烤烟移栽季节。此期常有寒潮,气温不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山东烟区有翅蚜迁飞高峰期的预测预报,将有翅蚜迁飞高峰期划分为4级,以10年的历史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逐步回归以及BP神经网络2种方法分别建立了有翅蚜迁飞高峰期预测模型.这2种方法对待测样本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5.00%、97.67%,回测准确度分别为96.65%、98.74%.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提前1个多月对有翅蚜迁飞高峰期进行预测,为中期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可为烟田蚜虫及蚜传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烟草蚜传病毒病的避蚜与防病关系研究再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苗床不同避蚜措施在移栽后病毒病发生情况的对比,研究避蚜时期及设施与病毒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40目防虫网避蚜防病效果最佳,悬挂塑料条带和苗床四周平铺薄膜也有较好的避蚜防病效果。网室栽培条件下,对照的烟苗带毒率都在30%以上,防虫网等避蚜防病效果显著。大田地膜栽培条件下,移栽后25d,防虫网等处理对蚜传病毒病有显著的预防效果。移栽后30d-40d,所有处理同对照无显著差异。移栽后45d-60d,防虫网处理的发病情况显著轻于对照。因此,苗期避蚜结合大田地膜覆盖对预防病毒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是烟草栽培业中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各国烟草种植区均有发生,我国大多数烟区CMV发生较为普遍,并且近年来有发展严重的趋势。CMV给烟叶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对于烟草CMV的防治研究人们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迄今尚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而CMV对烟草生理活动的影响方面的资料,国内外还不多。本文就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发病烟株的一些生理特征及其化学防治效果进行了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海城县马风公社石门大队第三生产队,多年来是鞍山市烤烟优质丰产先进队。1982年我们在这个队进行了烤烟地膜覆盖栽培试验,面积15.1亩,平均亩产612.7斤,均价0.928元,比不覆盖的增产25%,均价高14%。地膜覆盖栽培,烟株早长快发,早成熟,而且底叶泥土少,无等外烟,较大地提高了烟叶等级。尤其中上等烟占的比例,明显增加,覆膜的占74.7%,比对照增加15%。下等末级  相似文献   

18.
“中烟15”新品种系1976年用单育2号作母本,Speight G-28作父本杂交,于1984年育成。经1982-1983两年品种比较试验,1983-1984两年山东省品种区域试验,1984年黄淮烟区品种区域试验和黑龙江、四川两省品种对比试验,平均亩产366.03斤,均价0.9690元,上中等烟叶77.42%,亩产值354.68元。比对照品种 Speight G-140和潘园黄分别增产17.44%和5.19%,均价依次提高11.83%和10.11%,上中等烟叶增加13.16%和18.80%,亩产值增加84.61元和52.49元,分别提高31.33%和15.54%;中黄烟比率显著增长,青黄烟叶降低到1.9%以下。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亩产390.6斤,均价1.015元,亩产值396.46元,上等烟叶占4.99%,中等烟叶比率80.58%,青烟仅占3.46%。与当年主栽品种潘园黄和优良品种 G-140相比,平均每亩增产64.5斤,均价高0.1335元,提高15.14%,亩收益增加107.97元,提高37.43%。1984年山东、湖北、黑龙江、四川、河南等省种植面积近14万亩,可增加经济收入约计1500多万元。烟叶外观质量较好,烤后叶色正黄,尚油润,吃纯净,有香气,劲头适中,微有杂气。烟叶尼古丁含量为1.61%,糖碱比11.86,碱氮比0.94,化学成分适宜,比例尚协调。田间生长整齐,遗传性稳定。较耐肥水,叶片落黄好,易烘烤;中抗黑胫病。适宜在平原或有灌溉条件的山丘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地膜覆盖下烟苗移栽后人工开孔破膜费工耗时和破膜不及时导致的高温高湿蒸苗、烟苗成活率低、烟苗素质差等问题,进行了预打孔白色地膜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结果显示:与不打孔地膜覆盖比较,楚雄中低海拔烟区膜下烟草移栽配套使用打孔2~3 cm的白色地膜覆盖,移栽至掏苗前14:00时降低膜内温度6℃~13℃,移栽后15 d烟苗成活率提高4.7~7.7百分点,大田生育期缩短9~14 d;烟株早生快发,生长势强,病害发病率低,减少人工破膜开口用工0.5个;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168.90~300.45 kg/hm~2、3 244.95~6 517.50元/hm~2,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地膜覆盖考察团成员、鹿儿岛烟草试验场场长松山晋博士,随团在济南考察期间,于1982年8月4日专程前来益都访问。在数小时的访问中,他参观了高柳公社崔家大队的烤烟地膜覆盖试验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的银灰色地膜驱蚜防病等试验。参观后,在烟草所与我方进行了技术座谈,并互赠了技术资料。现将松山晋的发言内容归纳如下:一、烟草的地膜覆盖栽培,日本是从1957年开始的。先是南部的鹿儿岛烟草试验场做了试验,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尔后,逐渐向北部推广。1963年正式把这种栽培方法列入烟草生产指导计划。地膜覆盖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