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蓝靛果为原料,以单宁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明胶添加量、脱涩温度、脱涩时间对蓝靛果果汁脱涩效果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蓝靛果果汁脱涩工艺,并对比脱涩前后蓝靛果果汁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明胶脱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明胶添加量1.5%、脱涩温度43℃、脱涩时间55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单宁含量为724.46 mg/L,感官评分为92.75分,蓝靛果果汁中花色苷、黄酮、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的保留率分别为87.78%、95.90%、90.80%、96.73%。说明明胶可用于蓝靛果果汁脱涩,经优化脱涩工艺生产的蓝靛果果汁质地均匀、涩感适度、有明显的果味及果香,且活性成分保留率高,本研究为蓝靛果果汁的工业化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活性炭-超声波联合处理脱除法与明胶脱除法两种方法对岗稔果汁进行脱涩处理。以单宁脱除率及花色苷保留率为指标,比较两种方法的脱涩效果。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脱涩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明胶脱除法的单宁脱除率、花色苷保留率均高于活性炭-超声波联合处理脱除法,其最佳脱涩工艺条件为:明胶添加量为1.2%,作用温度51℃,处理42min,此时单宁脱除率达到48.72%,花色苷的保留率为53.11%。  相似文献   

3.
人参果果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参果为原料研制人参果果酒.对人参果护色、酶解后取汁,添加酵母进行酒精发酵,并进行澄清等工艺制得人参果果酒.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酒精发酵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4℃,发酵时间8d,酵母液添加量为4%;防褐变处理采用0.4%VC效果最佳;澄清采用皂土0.2%和明胶0.02%效果最佳.采用本方法可酿制出澄清透明、风味醇正的人参果果酒.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发一款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拐枣汁,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拐枣汁加工工艺,分别研究了出汁率、脱涩和澄清等关键工艺,在此基础上,以拐枣汁为原材料,白砂糖、柠檬酸及食用盐为辅料做调配实验,通过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确定最佳配比是添加白砂糖3%,柠檬酸0.10%,食用盐0.03%;确定提高出汁率果胶酶的最佳添加量为0.09%,脱涩单宁酶的最佳添加量为0.15%,澄清拐枣汁所需的明胶最佳添加量为1.2%。此时产品澄清透明,酸甜适宜,拐枣风味浓郁,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陶伟双  徐璐  都风华 《中国酿造》2012,(10):174-177
以银耳、乳粉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添加适量稳定剂,进行乳酸发酵研制出具有特殊香气和营养价值的银耳酸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银耳汁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200、浸提温度100℃、浸捉时间90min;银耳汁乳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粉添加量为5%,乳酸菌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42℃,蔗糖添加量为7%。稳定剂用明胶0.05%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柿子为实验原料,采用CaCl2溶液对柿子汁进行脱涩,对CaCl2溶液浓度、脱涩温度、脱涩时间、及脱涩pH值进行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用1.6% CaCl2溶液控制在pH 4.5和40 ℃的条件下脱涩20 h,脱涩率达到88.57%.  相似文献   

7.
实验目的是探究5种澄清剂对梨醋澄清的作用,结果表明:明胶与壳聚糖对梨醋的澄清效果最佳。通过明胶与壳聚糖复配,探究了比例、添加量、时间和温度对梨醋澄清的作用。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澄清效果影响最大,明胶与壳聚糖总添加量对澄清效果影响最弱;最佳澄清条件:明胶与壳聚糖添加量为1%,温度为30℃,时间为6h,明胶与壳聚糖混合比例为7∶3的条件下透光率可达到97.3%。  相似文献   

8.
以柿子为原料,经榨汁并调整糖度后,采用优良酿酒酵母进行发酵,酿制出柿子果酒。通过比较不同的脱涩方法对脱涩效果的影响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柿子发酵酒的配方为柿子原果汁添加量3%,酵母添加量3%,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d。  相似文献   

9.
以柿子为原料,经榨汁并调整糖度后,采用优良酿酒酵母进行发酵,酿制出柿子果酒。通过比较不同的脱涩方法对脱涩效果的影响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柿子发酵酒的配方为柿子原果汁添加量3%,酵母添加量3%,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d。  相似文献   

10.
以笃斯越桔为原料,采用粟酒裂殖酵母降酸生产全汁越桔酒,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为5d,酵母添加量0.5%.生物降酸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粟酒裂殖酵母接种量5%,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4d.澄清剂的最佳使用量为:明胶200me/L和皂土2000mg/L澄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