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对羊毛织物进行防毡缩整理是一种环保型的技术,在课题组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了此技术在羊毛织物防毡缩整理上产业化应用的可行性.通过优化有机硅醇盐的整理工艺,得到适合工厂生产的工艺流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水稀释后的溶胶对羊毛织物进行实验室小样整理及工厂大样整理后,毡化收缩率均可达到国际羊毛局规定的机可洗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水性聚氨酯对羊毛织物防毡缩处理时用量过大而造成织物发硬、手感差和单独蛋白酶防毡缩整理时强力损伤严重的问题,文章将羊毛织物用蛋白酶Esperase 8.0L预处理后再经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WSPU)联合防毡缩整理。探讨了蛋白酶Esperase 8.0L最佳酶活,确定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最佳配比。以羊毛织物的面积毡缩率、强力为评价指标,优化出联合防毡缩整理工艺。该工艺整理后的羊毛织物满足国际羊毛局防毡缩技术标准和市场对机可洗产品的质量要求,整理后织物的柔软性和手感得到改善。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织物风格测试对整理前后织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溶胶前驱体含量对羊毛织物防毡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前驱体、水为溶剂制备硅醇盐溶胶,用于精纺毛织物防毡缩整理,并通过FT-IR和29si CP/MAS NMB方法对相应凝胶结构进行研究.实验表明:使用硅醇盐溶胶对羊毛织物进行防毡缩整理时,溶胶中GPTMS与水的配比决定了凝胶结构,进而影响织物防毡缩性能.织物面积毡缩率随GPTMS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GPTMS与水物质的量比为1:35时织物防毡缩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
李颖君 《印染》2014,40(10)
将自制的芳香族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丙烯酸酯改性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环氧树脂改性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和有机硅改性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用于羊毛织物的“机可洗”防毡缩整理,研究了阳离子聚氨酯对羊毛织物的毡缩率、泛黄指数和手感的影响。芳香族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处理后的防毡缩效果逊于其他三者,以2〖KG-*5〗∶〖KG-*5〗4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乳液制备的复配乳液整理的羊毛防毡缩效果为佳,其优化工艺为:聚氨酯复配乳液60 g/L,90 ℃烘干,150 ℃焙烘。该工艺整理织物洗涤20次后仍保持较低的毡缩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溶菌酶固着在羊毛织物上,实现抗菌和防毡缩整理.测试结果表明,固定化溶菌酶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0.32%,且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较好,织物水洗5次后,抑菌率仍保持在75.67%;羊毛织物面积毡缩率由15.50%减至3.71%,织物断裂强力由259 N 增至311N.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种含有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预聚体进行封端的聚氨酯溶胶(PEG-[Si(OEt)3]3),并在不同条件下,用其对羊毛织物进行了处理.使用FTIR、TGA-DTG和SEM研究了羊毛织物经该溶胶处理前、后的化学和物理结构特性.同时,测试了羊毛织物的毡缩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PEG-[Si(OEt)3]3处理后的羊毛织物与未处理织物相比,前者的防毡缩性能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研究中采用蛋白酶种类、酶活不同以及羊毛织物规格不一致等原因,难以对不同工艺处理后的织物进行直接地防毡缩整理效果比较,故基于羊毛“减法”防毡缩原理,考察了相同规格羊毛织物的酶法(角蛋白酶、蛋白酶、角蛋白酶-蛋白酶复合和DCCA-蛋白酶复合)与化学法(二氯异氰尿酸DCCA、过氧甲酸和KMnO4)防毡缩整理效果。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经蛋白酶单独处理时的防毡缩效果较好,润湿性明显提高;蛋白酶分别与DCCA和角蛋白酶复合处理羊毛织物时,纤维鳞片层被进一步破坏,织物的防毡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低温等离子体与硅油结合处理提高羊毛防毡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LTP)与硅油结合的方法处理羊毛半成品布,以降低羊毛织物的毡缩率。经氨基硅油处理后等离子体照射,再用含氢硅油处理后等离子体照射工艺处理的羊毛织物,毡缩率降低到7.84%,达到机可洗的要求。递进收缩实验间接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硅油牢固地结合到羊毛纤维表面。扫描电镜研究表明,有机硅结合LTP工艺由于有机硅树脂的沉积使得鳞片边缘模糊且较平滑,达到防毡缩效果。  相似文献   

9.
羊毛制品的毡缩特性,给服用和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羊毛制品的可机洗性尤为重要和迫切.文章探讨了羊毛防毡缩的几种方法,介绍了有机硅防缩剂的防缩机理和特点.通过在不同织物上采用不同的防缩整理工艺,并对防缩效果进行测试对比,说明有机硅防缩剂在羊毛防缩整理中具有较明显的效果,研究和开发有机硅防缩剂也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性能,利用三羟甲基磷(THP)交联作用,将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共价结合到羊毛纤维上,并测试整理后织物防毡缩、抗菌和染色性能及断裂强力变化。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超支化聚合物处理,羊毛织物的毡缩率由20.69%下降到17.31%,未达到羊毛织物防毡缩的目的;而经三羟甲基磷/超支化聚合物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毡缩率下降到7.43%,达到机可洗标准;且抑菌率达92.37%,低温条件下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能够根据织物的悬垂形态快速准确地匹配到与给定织物综合性能相近的织物样本,利用自主搭建的悬垂织物三维扫描装置获取了悬垂织物的三维点云数据。将三维点云封装为三角形网络后,利用局部线性嵌入的方法对悬垂织物三角形网格重采样,使不同的悬垂织物三维模型具有相同的顶点数目和三角形拓扑结构;然后基于重采样三角形网格提出了2种织物匹配方法,即基于传统悬垂指标和织物面密度的织物匹配以及基于曲率统计直方图和织物面密度的织物匹配;最后计算了织物力学特征的相似度,以此相似度为基准对织物匹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悬垂指标和织物面密度的织物匹配准确率为86.91%;基于曲率统计直方图和织物面密度的织物匹配准确率为93.79%。  相似文献   

12.
罗炳金  蒋艳风 《丝绸》2012,(3):21-23
探讨了铜氨织物的性能,并与真丝、粘胶丝、铜氨/粘胶丝交织物的性能作对比,铜氨织物具有良好悬垂性、透气性和手感,可与真丝织物媲美,但铜氨织物的耐磨性、折皱回复能力比真丝织物和粘胶丝织物差,可以通过与其他纤维(涤纶、粘胶等)交织,改善铜氨织物的耐磨性和抗皱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精纺毛纱作经纱,精纺毛纱、色纺棉纱作纬纱,通过特殊的织物规格设计,采用精纺和粗纺相结合的后整理工艺,所开发产品呈现短顺毛特点,手感柔顺,兼有毛织物和棉织物的双重风格,是一种新型的高档休闲面料。文章主要介绍其设计与生产技术,以及面料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4.
超细旦涤纶织物的染色问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杨栋樑 《印染》2004,30(5):42-49
阐述了超细旦涤纶织物的性能及其应用,概括了仿真丝绸类、仿麂皮绒类、桃皮绒类及超高密类产品的染整工艺流程,探讨与染色加工有关的染色性能、染色牢度及染料选择、染色方法等问题,指出碱性染色法是超细旦涤纶织物染色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高强度聚乙烯长丝原料研制以纬编双罗纹针织物为主的防砍防刺材料。对两层织物及其与PVA软质片材复合、与薄金属甲片复合形成防护面料结构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用高强度聚乙烯长丝编织的双罗纹织物可以作为经济、柔性的儿童防护服材料。  相似文献   

16.
多轴向经编织物的防刺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多轴向经编织物的防刺性能,实验选用了不同规格的多轴向经编织物进行准静态防刺性能测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多轴向经编织物的结构参数对防刺性能的影响,以及多轴向经编织物的防刺特性;并且通过SEM观察多轴向经编织物在穿刺时织物断裂口纤维的截面形貌,分析了多轴向经编织物在防刺过程中的能量吸收机理。结果表明织物的体积质量与最大穿刺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体积质量增加,织物的最大穿刺力增大;而且提高经编多轴向织物的表面紧密度,有利于提高织物的防刺性能。在多轴向经编织物中使用较细的纱线编织而成的四轴向织物的防刺性能最佳,能够很好地吸收穿刺能量,抵抗刀刃切割。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下许多织物尚未有公定的统一名称、译名,尝试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命名和分类,以得到新的诠释。介绍了常见十五类机织物的基本品种,代表织物命名和分类方式,重在织物特性而非依照原料分类。  相似文献   

18.
聚吡咯导电织物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智能纺织品,利用正交试验和可拓学与灰度分析相合的可拓灰局势决策方法,分析导电聚吡咯织物服用性能的最佳制备参数组合,得出导电聚吡咯织物服用性能的最佳参数组合是:掺杂剂浓度为0.02 mol/L、氧化剂浓度为0.3 mol/L、基布为纯棉罗纹组织。  相似文献   

19.
苎麻织物结构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改善苎麻织物的刺痒感,提高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对苎麻织物刺痒感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苎麻织物设计中的组织结构选择、织物密度和紧度的确定等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建立了非紧密结构苎麻织物的经纬纱可织密度和可织紧度范围的计算公式,为合理设计苎麻织物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种类的纱线和不同密度的织物,只要合理选择织物结构相、经纬纱密度和紧度等结构参数,就能减少纤维和纱线的弯曲程度,减少刺痒源的产生,从而改善苎麻织物的刺痒感。  相似文献   

20.
用后整理技术开发纺织新产品是一条重要途径,文中介绍了利用原料性能开发的烂花产品、轧纹绸、绉织物;利用常用的后整理技术开发的转移印花织物、植绒织物、磨毛和砂洗织物、涂层织物、涂料印花织物;利用高技术开发的喷墨(色)印花织物、新型功能整理织物、纳米技术织物、生物酶整理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