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开发了采用赛络菲尔纺和环锭纺8个品种的涤/棉/麻混纺纱线。通过研究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赛络菲尔纺纱线性能较为稳定,出现强力弱节概率小,纱线的毛羽情况较优于环锭纺纱;随着大麻纤维含量的增加,纱线的强力、条干、毛羽、纱疵等综合性能呈下降趋势。当大麻纤维含量从10%增加到15%时,纱线各指标变化平稳;当大麻纤维含量增加到20%时,纱线的成纱质量较好,但纱疵的增多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大麻绢丝混纺纱的混纺比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麻及绢丝的性能分析,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从成纱品质、织造性能、成本等角度探讨大麻绢丝混纺纱在重点体现大麻风格的前提下,纱线混纺比与成纱品质及纱支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麻与细旦腈纶混纺织物既具有大麻纤维固有的特征和风格,还具有腈纶织物的良好弹性和较佳手感,同时还提高了织物抗皱性和染色性,较好地发挥了两种纤维的优良性能,产品附加值和档次得以提高.文章在细旦腈纶、大麻纤维的性能与混纺纱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麻及绢丝的性能分析 ,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 ,从成纱品质、织造性能、成本等角度探讨大麻绢丝混纺纱在重点体现大麻风格的前提下 ,纱线混纺比与成纱品质及纱支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麻纤维因自身性能缺陷与传统纺织工艺局限性所导致的成纱毛羽问题,将旋流喷嘴纺纱技术应用于精细化亚麻/长绒棉/天丝和大麻/棉/粘胶2种混纺纱的纺制,选择适当的细纱工艺参数并测试成纱后的主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当旋流喷嘴中通入的气流压强为0.1 MPa时,亚麻混纺纱的有害毛羽数量相对于传统环锭细纱降低了89.9%,压强为0.05 MPa时,大麻混纺纱的有害毛羽数量降低了99%;显微镜下2种混纺纱线的纱体结构紧密,纤维排列整齐,纱线表面光洁,大麻混纺纱中的黑色粘胶长丝均匀包裹在纱体表面,使得纱线色泽更为均匀;纱线断裂强力与条干不匀率稍有降低,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大麻/羊毛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麻纤维和羊毛的特性,以及大麻纤维和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针对混纺纱工艺路线的选择,改善大麻麻条的可纺性以及针梳、并条工序的静电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工艺参数的对比实验,确定了混纺纱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对原料选择、设备改造、操作要点、生产环境等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比较分析了大麻与羊毛不同混纺比与成纱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发出了具有2种纤维特性,风格独特的大麻/羊毛混纺纱.  相似文献   

7.
吸湿排汗涤纶精梳棉混纺产品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进 《棉纺织技术》2008,36(1):47-48
为了掌握吸湿排汗异形涤纶纤维混纺产品的导湿性能,采用吸湿排汗异形涤纶纤维与精梳棉纤维纺制不同细度的混纺纱,织制不同组织的织物,并对其导湿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对吸湿排汗性能影响较大,成纱细度对织物的导湿性能也有影响,成纱细度细,织物吸水性较差,快干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纱布敷料的抗菌性能,文章在明确甲壳素纤维和大麻纤维的抗菌机理,并对甲壳素纤维纱线、大麻纤维纱线、棉和黏胶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甲壳素纱线、大麻纱线分别与棉纱或黏胶合股,在CMS530HP型电脑横机上编织16种不同规格的纬平针织物和1+1罗纹织物。测试并分析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采用琼脂平皿法测试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麻与棉合股纱编织的织物抗菌效果最好,甲壳素与黏胶合股纱编织的织物抗菌效果最差。该研究可为纱布敷料的开发及其抗菌性能的改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细特棉大麻混纺紧密竹节纱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试制细特棉大麻混纺紧密竹节纱,选用棉大麻混纺粗纱,在紧密纺改造的细纱机上采用竹节纱装置,试制出了棉/大麻65/35 9.7 tex混纺紧密竹节纱,并对影响成纱质量的捻度和紧密纺负压值两项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优选.结果得出对于节长5 cm,竹粗200%,基纱长度11 cm,平均号数为9.7 tex的棉大麻紧密竹节纱,较优的工艺参数为捻度1 217.9捻/m,负压2 400 Pa.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紧密纺和环锭纺2种成纱方法纺制3种混纺比例的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并对纱线的强伸性、条干、毛羽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合混纺纱的径向分布情况,分析比较了2种不同成纱方法对纱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紧密纺技术因减小了纺纱三角区并使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中纤维的转移程度降低,出现了与环锭纺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相反的纤维转移趋势,反映在纱线性能上是紧密纺技术显著降低了成纱毛羽,提高了成纱的强伸性能,并改善了成纱条干.因此在智能调温/羊绒混纺产品设计中,可以选择紧密纺成纱方法纺制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以改善成纱性能,且紧密纺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中羊绒纤维有向外层转移的趋势,这有助于使纱线及其织物显示羊绒纤维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适合春夏秋季的大麻、棉针织面料,设计大麻与棉混纺的毛圈织物和纬平针织物,经过煮漂、酶洗和染色工艺制成面料;评价两种织物的顶破强力、悬垂性和柔软度,以及织物的拉伸、剪切、弯曲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毛圈织物具有更好的顶破强力和剪切性能,纬平针织物具有更好的悬垂性、柔软度,以及拉伸、弯曲和摩擦性能;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明显改善织物风格,并且对织物的损伤在允许范围内;酶洗大麻与棉混纺毛圈织物柔软厚实,适合做春秋卫衣面料;酶洗棉与大麻混纺纬平针织物清爽轻薄,适合做夏季轻薄面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大麻竹纤维混纺弹力纱的可纺性,根据原料特性,以大麻/竹纤维55/45 27.8 tex混纺弹力纱为例,介绍了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及关键措施.提出大麻纤维要加适量柔软剂进行养生处理;因两种纤维性能差异较大,采用条混工艺,并在细纱机上安装弹力丝喂入机构;通过各工序的合理配置,最终成纱质量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多孔涤纶、竹浆纤维和大麻纤维开发了竹浆纤维/涤纶/大麻纤维多元混纺纱线,并制成6块织物,测试了织物吸湿速干性和抗菌性能.同时,利用FAST织物风格仪分别测试织物风格,并与3块纯毛织物比较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织物风格指标与纯毛织物风格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竹浆纤维/涤纶/大麻纤维多元混纺织物具备吸湿速干和抗菌性能,其风格与纯毛织物较为接近;织物中纱线线密度值较低,捻度较大时,其弯曲刚度、剪切刚度和可成形性明显小于纯毛织物;提高纱线线密度值,降低捻度,可使织物更蓬松,风格更接近纯毛织物;多元混纺织物在应力较小时的伸长率都大于纯毛织物,在应力较大时的伸长率小于纯毛织物;制作仿毛风格织物时应慎用平纹.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羊毛混纺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 《毛纺科技》2006,(2):39-41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是一种新型耐高温的有机纤维,在防火、阻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PANOF纤维本身的特性使其在环锭纺纱系统中的可纺性能较差,故采用转杯纺纱技术编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羊毛混纺纱线,以提高可纺性能和改善纱线性能.文章通过对比各试纺方案,研究了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以提高混纺纱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大麻/牦牛绒OE混纺纱的生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大麻与牦牛绒纤维特性,从工艺角度对两种纤维纺制OE短纤纱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根据纤维特性制定了清梳工序的工艺和技术措施,确定了原料、半制品回潮率与温湿度控制,介绍了成纱质量及工艺技术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大麻纺纱工艺路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侠 《纺织学报》1998,19(6):24-28
通过对大麻纤维形态,化学组分与纺纱性能的分析和干纺,湿纺两种工艺路线的适应性,纺织质量与制成率的比较,说明了大麻纺纱宜长麻,短麻,干纺,湿纺并举,走一条独特扫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白锦 《毛纺科技》2007,(1):45-46
介绍了大麻、羊毛、柞蚕丝混纺织物在产品开发中的技术难点、工艺要点、产品特性及其织物性能测试.重点对产品在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该产品充分发挥了羊毛、柞蚕丝、大麻纤维优势互补的特性,赋予了单种纤维织物所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与外观风格,不仅提高了产品档次,而且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实物质量及服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纺纱方式对竹浆纤维混纺纱线性能的影响,采用竹浆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进行混纺,混纺比例为15/40/30/15。通过对竹浆纤维混纺纱线的条干均匀度、毛羽、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探究了纺纱方式对成纱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转杯纺、赛络纺、环锭纺、赛络紧密纺、普通紧密纺纺纱方式不同,其不同的成纱结构特点影响了纱线的内在性能。环锭纱适宜生产强力要求较高的产品,紧密纱综合性能较好,赛络纱具有良好的外观特征,转杯纱的条干CV值优于环锭纱,赛络紧密纺的成纱毛羽最低。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是一种新型耐高温的有机纤维,在防火、阻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PANOF纤维本身的特性使其在环锭纺纱系统中的可纺性能较差。故本文采用转杯纺纱技术纺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羊毛混纺纱线,以提高可纺性能和改善纱线性能。文章通过对比各试纺方案,研究了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以提高混纺纱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朱军 《纺织学报》2006,27(5):59-62
为提高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可纺性,改善其纱线性能,采用转杯纺纱技术纺制纱线,通过各方案试纺对比,研究了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提高了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成纱质量。采用PANOF转杯纱开发的织物在阻燃性、耐磨性方面明显优于环锭纱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