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茶多酚的抗癌作用机制及EGCG纳米载体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的功能成分之一,其中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活性最高,多项研究表明以EGCG为代表的茶多酚类物质在癌症的预防及治疗过程中起到安全有效的抑制作用。茶多酚在生理pH下稳定性有限,生物利用度低,制约了其在现代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纳米载体技术能够大幅提高茶多酚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并使其表现出较强的抗癌活性。本文综述了茶多酚中EGCG的抗癌作用机制及EGCG纳米载体技术研究进展,为茶多酚在癌症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降低新鲜食品在运输保藏中的腐烂变质是食品保藏的研究重点之一,植物精油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物质,在抑菌方面具有良好的活性。文章对精油的提取来源"小油料"精油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概述,对精油的抑菌活性及机制进行了总结探讨,对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就小油料精油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小油料精油以及对抑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以期为开发新型的天然抑菌剂、保证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在抗氧化、降血脂和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有显著的生理调节活性。在茶多酚的利用过程中易与蛋白质结合,影响食物中茶多酚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因此茶多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机制被食品学术界广泛研究。本文对二者相互作用对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茶多酚-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方法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茶多酚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茶多酚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植物精油作为天然来源的抑菌物质,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介绍其作为抗菌剂添加至聚合物基质中制备包装抗菌膜的研究现状,总结精油在膜材料中的构建方式、对膜物理性能、机械性能、抗菌性能的影响以及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指出植物精油抗菌膜材料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为精油抗菌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改性对聚乙烯醇膜吸湿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含不同质量分数茶多酚的聚乙烯醇膜的吸湿特性和抗氧化活性。通过等温吸湿实验研究了含不同质量分数茶多酚(0%、0.5%、1%、1.5%、2%)的聚乙烯醇膜的吸湿特性,并基于常用的等温吸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表征;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分析了薄膜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含不同质量分数茶多酚的聚乙烯醇膜均具有吸湿性,其等温吸湿曲线整体变化趋势相似,属于Ⅱ型等温吸湿曲线;薄膜的平衡含水率随水分活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当水分活度大于0.6时,其平衡含水率增加幅度增大;茶多酚对聚乙烯醇膜的改性增加了其疏水性,在相同水分活度条件下,薄膜的吸湿性能随薄膜中茶多酚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但5 种聚乙烯醇膜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GAB等温吸湿模型对薄膜吸湿性能的拟合效果最好,R2≥0.996;茶多酚对聚乙烯醇膜的改性使其具有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着薄膜中茶多酚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1),表明经茶多酚改性后的聚乙烯醇膜的抗氧化性能随薄膜中茶多酚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经茶多酚改性的聚乙烯醇膜具有吸湿和抗氧化功能,预示其作为塑料复合薄膜内层或中间层应用于湿度敏感型、含高脂肪等干燥易氧化食品包装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使茶叶具有多种功能特性的主要成分,已被证明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对茶多酚的抑菌机理及抑菌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以及为茶多酚在抑菌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结冷胶为成膜材料,甘油为增塑剂,添加不同比例的茶多酚(1、2、3、4、5 g/L)制成可食用膜以增强抑菌作用。结冷胶-茶多酚复合膜液的静态和动态流变学性质研究发现结冷胶-茶多酚复合膜膜液具有剪切变稀的现象,表观黏度、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茶多酚的加入可提高复合膜拉伸强度和阻氧性,但降低了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同时也提高了复合膜的阻水性能。与未加茶多酚的结冷胶膜相比,复合膜具有抑制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产黄青霉和酿酒酵母的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食品活性包装膜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护肝、保护肠道、保护心血管等众多生理功能。深入研究茶多酚生理机制对其在保健食品领域的研发应用至关重要。该文以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茶多酚的研究为基础,对其生理机制及保健食品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以期为此类化合物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慧  杨萍  汪秋宽 《食品科技》2012,(6):273-276
以精制绿茶粉为原料,制备茶多酚。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计数法研究了制备所得的茶多酚对供试细菌和酵母的抑菌活性及茶多酚浓度、与菌种作用时间、pH值、温度和氯化钠浓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对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对供试的酵母抑制作用不明显;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25%、12.5%、25%;茶多酚的浓度越高,与菌种作用时间越长,抑菌活性越强;在弱碱性环境中的抑菌活性最强;一定温度内处理不影响茶多酚的抑菌活性;氯化钠能增强茶多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的生理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茶多酚的生理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概述了茶多酚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作者所在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茶多酚改性研究的途径,以便解决其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