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杜仲籽油中α-亚麻酸的甲酯化方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临界CO2萃取的杜仲籽油为原料,对其主要成分α-亚麻酸的甲酯化方法进行筛选和优化.在确定合适的α-亚麻酸甲酯化方法基础上,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α-亚麻酸甲酯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甲酯化条件为:用2 mL石油醚-苯(V(石油醚):V(苯)=1:1)为溶剂将0.2 g 杜仲籽油溶解,加入5 mL 0.2 mol/L的KOH-甲醇溶液作催化剂,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min.薄层展开检识显示在该条件下,杜仲籽油中α-亚麻酸甲酯化反应完全,气相色谱检测表明甲酯化率可达92.59%.  相似文献   

2.
以红花籽油(经GC–MS分析含亚油酸80.17%)为原料,以亚油酸甲酯转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促进红花籽油的甲酯化反应,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碱用量、温度对甲酯化率的影响,经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240 W,时间20 min,KOH–甲醇∶油(mL/g)7.5∶1,温度40℃,亚油酸甲酯转化率为92.29%。  相似文献   

3.
以B酸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脂肪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甲醇流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4 h,甲醇流量50 mL/h,催化剂用量4%的最佳反应条件下,转化率达99.55%,脂肪酸酸值(KOH)由反应前的181.42 mg/g降到0.82 mg/g。  相似文献   

4.
以浓H2SO4为催化剂,樟树籽油与甲醇预酯化生成酯化油;再以NaOH为催化剂,酯化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酯交换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甲醇与酯化油摩尔比为4.0∶1、催化剂与酯化油摩尔比为0.050∶1、反应时间为80 min、反应温度为55℃时,酯交换率最高,达94.38%。经气相色谱分析,樟树籽油生物柴油的脂肪酸甲酯组成为:癸酸甲酯53.67%,月桂酸甲酯42.92%,肉豆蔻酸甲酯0.44%,棕榈酸甲酯0.37%,油酸甲酯2.11%,亚油酸甲酯0.26%。  相似文献   

5.
在自制罐式反应器内,对高酸值油脂进行循环甲酯化反应研究,探索最佳酯化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下,对3种不同高酸值油脂原料进行酯化效果验证。结果表明:罐式反应器可实现液相和气液循环交替反应,缩短反应时间,显著提高反应效率;罐式反应器中循环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浓硫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油脂质量的0.2%、醇油摩尔比8∶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5 h、循环流量55 m L/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产物酸值(KOH)降至2.6 mg/g,满足油脂酯交换反应原料的酸值(KOH)小于4.0 mg/g要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山茶油脂肪酸甲酯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油脂甲酯法是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脂肪酸组成一个必不可少预处理工序。该文报道对比研究KOH―甲醇溶液法、H2SO4―甲醇溶液法对山茶油进行甲酯化效果,着重探讨振荡温度、振荡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山茶油甲酯化效果影响规律,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油酸峰面积及油酸甲酯转化率为考核指标,优化KOH―甲醇溶液法和H2SO4―甲醇溶液法甲酯化条件,并提出酸碱结合甲酯化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碱结合法对山茶油进行甲酯化效果优于KOH―甲醇溶液法和H2SO4―甲醇溶液法,对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脂肪酸组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叔丁醇中,以亚油酸和海藻糖为原料,通过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合成了亚油酸海藻糖单酯.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酯化反应的最佳合成工艺为:海藻糖浓度13.2 mmol/L,亚油酸浓度41.7 mmol/L,分子筛3.1 g,脂肪酶0.3 g,叔丁醇20 mL,50℃、150 r/min恒温水浴振荡器反应50.4 h,亚油酸海藻糖单酯的转化率达到74.5%.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高酸值废弃油脂为原料,在加压下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先在强酸浓H2SO4催化下,将游离脂肪酸进行酯化处理,再在强碱NaOH催化下,对甘油三酯进行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3∶1、压力1.5 MPa、催化剂用量0.5%(以废弃油脂质量计)、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废弃油脂酸值(KOH)可从120 mg/g降至2.0 mg/g以下;酯交换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2∶1、压力0.8 MPa、催化剂用量0.5%(以粗甲酯质量计)、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高酸值废弃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8%以上,产品技术指标达到GB/T 20828—2007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9.
以NH4Fe(SO4)2·12H2O、Na2SiO3、NH4NO3和Ce(SO4)2·5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固体酸SO2-4/CeO2-Fe2O3-SiO2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FTIR和TG-DTA表征,以回流脱水合成乳酸乙酯反应为探针反应,得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乳酸质量的3.4%(0.25 g),醇酸物质的量的比为2.5∶1.0(乳酸6 mL),反应时间3 h,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乙醇体积的62.5%(7.5 mL),脱水剂无水硫酸镁用量为2.9 g,该反应条件下酯化率平均达96.0%,催化剂重复使用五次后,反应酯化率依然可达91.6%。产品经FTIR、GC-MS分析确认,并由GC-MS分析知其纯度为94.59%。  相似文献   

10.
以橡胶籽油为原料,碱异构化合成共轭亚油酸(CLA),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油比、催化剂KOH的用量等因素对CLA转化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橡胶籽油碱异构制备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异构条件是:采用聚乙二醇-400为溶剂,KOH为催化剂,当反应温度148℃,反应时间2.6 h,醇油比:18∶1 m L/g,催化剂的用量6%,在此工艺条件下橡胶籽油共轭亚油酸的转化率为83.04%。  相似文献   

11.
固体碱催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甘油、樟树籽仁油脂肪酸为原料,固体碱KOH/Al2O3为催化剂,催化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合成工艺.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2.5h、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2∶1、催化剂用量4.5%,该条件下酯化率为87.5%,所得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酸值(KOH)、皂化值(KOH)、碘值(Ⅰ)、熔点分别为1.86 mg/g、148.4 mg/g、2.9 g/100 g、47.3℃.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优化粟米糠油溶剂萃取工艺及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舒  李新华 《食品科学》2014,35(24):81-85
以粟米糠为原料,采用正己烷为提取剂,对粟米糠油进行提取,并分析粟米糠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g/mL)、提取时间6 h、提取温度55 ℃。在此条件下,粟米糠油的实际提取率为83.3%,与理论值基本吻合。所得粟米糠油的凝固点19.0 ℃、酸值5.7 mg KOH/g、过氧化值2.1 mmol/kg、皂化值185.1 mg KOH/g、碘值118.9 g I2/100 g。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确定了10 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2.5%,其中亚油酸含量63.6%、油酸含量14.8%、α-亚麻酸含量2.7%。  相似文献   

13.
乐意  刘力 《中国酿造》2015,34(6):84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绞股蓝籽油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得油脂进行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采用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时,最佳油脂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50 ℃。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绞股蓝籽油脂提取率可达35.37%。所得绞股蓝籽油脂密度0.915 1 g/mL,酸值0.739 8 mg KOH/g,皂化值185.919 7 mg KOH/g,平均分子质量908.845 9 u,水分和挥发物含量0.281 9%。油脂中含有9种脂肪酸,其中6种为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5%,含量最多的是α-桐酸(56.24%)。  相似文献   

14.
张玲  李雅美  钟罗宝  张钟 《食品科学》2011,32(8):151-154
以云南产夏威夷果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其油脂,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产物的几项重要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夏威夷果油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沸程60~90℃的石油醚作为提取剂、液料比16:1(mL/g)、提取时间6h,可得油脂最大提取率为72.83%;对油脂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相对密度(20℃)为0.9108、折射率1.4661、酸价1.603mg KOH/g、碘价79g I2/100g、皂化值为198.22mg KOH/g;并采用GC-MS法检测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夏威夷果油脂的性质稳定,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牡丹籽毛油的溶剂萃取脱酸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牡丹籽毛油的最佳萃取脱酸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溶液为萃取溶剂,萃取次数3 次、料液比1∶2.5(g/mL)、萃取温度40 ℃、萃取时间20 min。在该最佳条件下,游离脂肪酸脱除率为93.12%,脱酸得油率为83.23%;牡丹籽油的酸值由10.18 mg KOH/g降到0.70 mg KOH/g,仍然保持牡丹籽油特有的清香味,达到后续深加工和开发利用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提取紫苏饼粕残油,减少有毒有机溶剂残留和污染,同时获得低脂、高蛋白紫苏饼粕,采用95%乙醇浸提法提取紫苏饼粕残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出最优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液固比、浸提时间。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获得的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5℃、浸提次数5次、液固比3.50:1、时间3 h。在该工艺下对紫苏饼粕残油的提取率可达96.04%,紫苏饼粕含油率降至0.51%,蛋白富集率提升至57.90%。对紫苏籽压榨油、紫苏饼粕乙醇浸提油及石油醚浸提油进行理化性质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油在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方面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中石油醚浸提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较大分别为3.65 KOH/(mg/g)和5.96 mmol/kg,乙醇浸提油次之,低温压榨油较小为3.30 KOH/(mg/g)和5.22 mmol/kg。碘值无显著差异,而浸提油的皂化值要大于低温压榨油。通过气相色谱(GC)分析,乙醇浸提油的亚麻酸相对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分别为59.60%和89.31%,略低于低温压榨油的61.09%和90.33%,高于石油醚浸提油的57.29%和86.10%。综合来看乙醇浸提油品质高于石油醚浸提油,略低于低温压榨油。  相似文献   

17.
冷榨山核桃油的理化性质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山核桃仁为原料,通过冷榨机机械压榨,得到冷榨山核桃油,通过化学方法分析其理化指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用Rancimat法分析其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剂对其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冷榨山核桃油主要理化指标:酸价1.96 mg KOH/g,过氧化值2.24 mmol/kg,碘值102.84 g I2/100 g,皂化值189.73 mg KOH/g;冷榨山核桃油主要有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1.83%,其中油酸60.95%,亚油酸26.69%,α-亚麻酸3.11%;建立了lg(诱导期)与Ranciamt氧化诱导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抗氧化剂添加量相等的情况下,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其次是迷迭香提取物和和茶多酚;使用100 mg/kg TB-HQ+200 mg/kg迷迭香提取物作为冷榨山核桃油的抗氧化剂,可使冷榨山核桃油在120℃的诱导期延长2.88倍。  相似文献   

18.
研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甲酯化条件,以峰面积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设计,对葵花籽油氢氧化钾-甲醇法甲酯化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分析葵花籽油中各脂肪酸的种类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GC/MS测定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最佳甲酯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0mL,超声时间9min,超声温度3...  相似文献   

19.
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索氏提取法获得牡丹籽油,经皂化、甲酯化后用毛细管GC-MS法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同时按国家标准对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共有17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83.05%,饱和脂肪酸占14.33%;牡丹籽油的酸值(KOH)为1.784 mg/g,碘值(I)为176.2 g/100 g,皂化值(KOH)为194.4 mg/g,相对密度0.930 7.说明牡丹籽是一种良好的油料资源,适宜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野西瓜苗种子油理化性质和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野西瓜苗种子油,并测定了野西瓜苗种子油的常见理化性质,同时采用GC-MS法分析了野西瓜苗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野西瓜苗种子油的提取率为16%,折光率为1.4741,碘价为126.9gI/100g,酸价为6.73mg(KOH)/g,皂化价为185mg(KOH)/g.GC-MS分析共确定了10种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其中亚油酸含量为63.61%,棕榈酸含量为16.72%,油酸含量为12.30%,硬脂酸含量为2.23%,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79.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