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广东地区卷烟消费者自然状态下吸烟行为的街头调查,分析其吸烟行为特点。结果显示,广东地区消费者的吸烟行为具有以下规律性:(1)消费者抽吸卷烟时,极少出现滤嘴通风孔被完全封闭的情形,而通风孔50%封闭的情形也不足34%。(2)局促环境下广东消费者单支烟的吸入烟气总量,会远高于其放松状态下的烟气吸入量。(3)街头调查结果验证了访谈调查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费者的吸烟行为。(4)广东省内卷烟消费者的吸烟行为表现为“快(高抽吸频率)且浅(低抽吸容量)”,其单支烟吸入烟气总量远远低于欧美消费者的。(5)马萨诸塞方法设定的机器抽吸卷烟条件与广东地区卷烟消费者的习惯性吸烟行为最为接近,而WHO官方方法则显著高估广东消费者烟气吸入量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RM20H全自动吸烟机的逐口分析单元,捕集主流烟气中的总粒相物,用以分析主流烟气部分化学成分(苯酚、焦油、烟碱)逐口抽吸释放量规律。以苯酚为例对不同滤棒吸阻,不同透气度卷烟纸的搭配卷烟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散点图等数理统计手段来探讨"三纸一棒"的不同搭配模式对卷烟烟气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焦油、烟碱以及苯酚的释放量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并且以5、6口抽吸的释放量为最大,建议消费者改变不良的抽吸习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有害物质的吸入量。"三支一棒"在降焦的过程中,同时可以降低烟碱、苯酚的含量,这为卷烟产品的降焦减害,特别是低焦油卷烟的配方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中国成年吸烟者的吸烟行为,招募了435名18~65岁的志愿者,基于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获取志愿者的人口学特征、吸烟行为和每天吸烟量,同时收集其24 h内的尿液。根据志愿者抽吸卷烟的盒标焦油量,将志愿者分为高(9~11 mg/支)、中(7~8 mg/支)和低(1~6 mg/支)焦油组,同时设置非吸烟者为对照组。采用HPLC-MS/MS法分析志愿者尿样中烟碱、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多环芳烃(PAHs)、1, 3-丁二烯、丙烯腈、丙烯醛、巴豆醛和苯等有害成分暴露的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1)不同焦油组吸烟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及月收入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婚姻状况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焦油组间吸烟者的吸烟行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烟气暴露生物标志物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2)卷烟焦油量并不影响吸烟者的抽吸行为,抽吸低焦油卷烟吸烟者的有害成分暴露量较低。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卷烟设计参数、抽吸参数和燃烧速率对卷烟燃吸耗氧量的影响,采用吸烟机和顺磁氧气分析联用系统建立了卷烟吸燃耗氧量的测试方法,考察了不同抽吸条件下和不同设计参数的卷烟吸燃耗氧量变化,并研究了吸燃耗氧量与燃烧速率和烟气常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卷烟吸燃耗氧量随抽吸容量、抽吸持续时间、膨胀烟丝含量、再造烟叶丝含量、卷烟纸定量、卷烟纸钾钠比、卷烟纸填料含量和烟支圆周的增加而升高,随烟支单支质量、膨胀梗丝含量和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烟丝宽度和卷烟纸助燃剂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2)卷烟吸燃耗氧量与卷烟吸燃速率、烟丝静燃速率和卷烟静燃速率显著正相关,与烟碱、TPM、焦油及抽吸口数显著负相关,与水分和CO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型号吸烟机烟气测定结果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再根  王菲  禹舰  王芳 《烟草科技》2006,(11):42-44
对2004年国内卷烟烟气分析共同实验结果——用SM400、RM20、ASM500与RM200吸烟机测定的4种牌号盒标焦油量为3、8、12和15mg/支卷烟的抽吸口数、总粒相物、水分、烟气烟碱、焦油和CO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RM200吸烟机的抽吸口数显著低于ASM500吸烟机外,4种型号吸烟机测定的其它指标,结果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抽吸条件对卷烟主流烟气氰氢酸释放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考察不同抽吸条件对主流烟气中氢氰酸(HCN)释放量结果的影响,在吸烟机上,通过改变吸烟参数,对4种卷烟主流烟气中HCN释放量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抽吸条件的变化对主流烟气中HCN的释放量影响相当大,增加抽吸容量,减少抽吸持续时间,缩短抽吸间隔时间,减小滤嘴通风孔通风率以及减少烟蒂长度均能引起主流烟气中HCN释放量的增加,但并不呈线性,因此,在吸烟支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抽烟习惯,可减少吸烟者对HCN的摄入量,提高吸烟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调节湿度对加热卷烟(Heated tobacco products,HTPs)烟气释放行为的影响,以市售的两款典型加热卷烟(HTP-1,配套中心加热器具;HTP-2,配套外周两段式加热器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调节湿度下加热卷烟烟气主要成分的逐口释放量,并讨论了调节湿度对两款烟支烟气逐口释放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两款加热卷烟烟气具有各自特有的逐口释放行为,调节湿度对两款加热卷烟烟气不同成分逐口释放行为的影响既有规律性,也有特殊性;(2)随调节湿度增大,两款烟支相同抽吸口数序号的前几口烟气烟碱、烟气甘油释放量减少,相同口数序号的烟气水分释放量增加;(3)不同调节湿度对HTP-1烟气烟碱、烟气甘油的逐口释放趋势以及对烟碱逐口所占比例随抽吸口数序号的变化趋势有明显影响,但对HTP-2烟气各成分的逐口释放趋势和逐口所占比例随抽吸口数序号的变化趋势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烟草制品成分管制新的要求,以典型的不同焦油量(1.0~13.3 mg/支)的9种烤烟型和11种混合型卷烟样品为研究对象,从单支卷烟、单位烟碱和单位焦油的角度分析考察了ISO和加拿大深度抽吸(HCI)两种模式下卷烟主流烟气成分(TPM、焦油、烟碱、CO、TSNAs、B[a]P、羰基化合物、苯酚、HCN、氨和VOCs)释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对于单支卷烟烟气成分释放量而言,HCI抽吸模式显著高于ISO抽吸模式,与中高焦油量(6.0 mg/支)卷烟样品相比,低焦油(≤6.0 mg/支)卷烟样品的烟气成分释放量在两种抽吸模式下的差异更大。2以单位烟碱计,NNN、NNK、B[a]P和1,3-丁二烯在两种抽吸模式下的释放量基本一致。低焦油样品在HCI抽吸模式下CO、甲醛、巴豆醛和HCN的单位烟碱释放量显著高于ISO抽吸模式,而对于中高焦油量卷烟样品,两种抽吸模式下4种成分的单位烟碱释放量相当。3以单位焦油计,对于NNN、NNK、B[a]P和苯酚,HCI抽吸模式下各成分的单位焦油释放量略低于ISO抽吸模式。对于CO、甲醛、巴豆醛和HCN,低焦油样品在HCI抽吸模式下单位焦油释放量高于ISO抽吸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圆周卷烟主流烟气主要成分逐口释放的差异,对同一烤烟型配方烟丝的细支卷烟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CO、NNK、B[a]P、苯酚、巴豆醛、HCN和NH_39种主要成分逐口释放量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①细支卷烟和常规卷烟的平均抽吸口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为5.49,6.72口;各成分在细支卷烟中的逐口释放量及总量均低于常规卷烟,其中焦油、烟碱、NNK、B[a]P、苯酚、HCN和NH_3成分在细支卷烟中的波动均小于常规卷烟,而CO和巴豆醛则相反;②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大,细支卷烟和常规卷烟中焦油、烟碱、CO、NNK、B[a]P、苯酚、HCN和NH_3成分均逐步增加,仅巴豆醛第一口释放量大于第二口;③常规卷烟烟气中9种主要成分的单口烟气释放量随抽吸口数递增而增加的趋势整体上更显著于细支卷烟,而在控制焦油因素情况下,细支卷烟各成分逐口释放量与抽吸口数相关性发生变化的程度更甚于常规卷烟。  相似文献   

10.
用RM1/PLUS单孔道吸烟机结合高分辨的、快速纪录的红外热像仪AGEMA SC3000和GC研究了不同抽吸条件对卷烟燃烧温度及主流烟气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影响。改变不同的抽吸曲线,发现抽吸时的最高温度随抽吸时流速的增加而升高。抽吸容量的增加能提高卷烟的最高抽吸温度,也使每支卷烟的烟碱、焦油、水分、CO和稠环芳烃的量有明显的增加;抽吸持续时间的增加能降低抽吸最高温度,但是每支烟的烟气输送量变化不明显;抽吸频率的降低能提高卷烟固相的抽吸最高温度,而抽吸最高温度的上升,使得每口主流烟气中的烟碱、焦油、CO等都有所增加,而稠环芳烃的量在所测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致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抽吸间隔时间对卷烟焦油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进行了抽吸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卷烟抽吸口数、烟气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的影响实验。抽吸间隔时间分别设置为 30、4 0、5 0、6 0、70、80、90和 10 0s ,测定了 2种牌号的卷烟。结果表明 :①抽吸间隔时间越短 ,每支卷烟的抽吸口数、焦油、烟碱和CO量越大 ,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 ;②无论抽吸间隔时间长短 ,每口烟气的焦油、烟碱和CO等化学物质的量基本上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不同抽吸条件对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的影响,在吸烟机上改变抽吸参数,分别抽吸了4种卷烟,并采用离子色谱法对4种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抽吸条件的变化对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影响较大。在吸烟支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减少抽吸容量、增加抽吸持续时间及抽吸间隔时间、提高滤嘴通风孔通风率以及增加烟蒂长度等方法均能降低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减少吸烟者对氨的摄入量,提高吸烟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新型烟草制品逐口气溶胶组分分析过程中存在抽吸容量控制不准确、气溶胶捕集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阵列式多通道逐口吸烟机。吸烟机主要由抽吸模块、捕集器进给模块和夹持密封模块组成,通过改变抽吸模块中电机转速和活塞行程可以获得不同抽吸曲线与抽吸容量,采用多通道同时抽吸提升了检测效率;利用时序控制技术对捕集器进行逐口切换,实现气溶胶的逐口收集;捕集器两端并联抽吸容量标定管路,配合夹持密封模块确保抽吸容量在抽吸过程中不发生偏离。对吸烟机单口抽吸和逐口抽吸条件下的抽吸容量进行重复性检验并利用IQOS器具及“万宝路”原味加热卷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吸烟机抽吸管路密闭性良好,利用标定管路标定的抽吸容量准确,加热卷烟各组分逐口释放趋势与文献一致;(2)加热卷烟各组分总释放量RSD在4%以下,逐口释放量RSD在5%以下,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3)加热卷烟各组分逐口捕集效率在96%以上。该技术可为新型烟草制品逐口气溶胶组分的快速、准确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设备测定中国50种不同牌号卷烟实际可燃率、自由燃烧速度,并结合气相色谱分析常规烟气成分。结果表明:①实际可燃率与自由燃烧速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即卷烟阴燃越完全,自由燃烧速度越慢。②实际可燃率与常规烟气中的总粒相物(total particulate matter,TPM)、烟碱、焦油、抽吸口数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TPM相关性最强;自由燃烧速度与TPM、烟碱、焦油、抽吸口数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与TPM、焦油相关性较强。综合分析卷烟阴燃越完全,自由燃烧速度越慢,则抽吸口数越多,焦油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定长切丝对细支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和NNK逐口释放量的影响,使用相同原辅材料和质量指标,除切丝模式外其余各项工艺参数不变,卷制某规格2种卷烟,以常规切丝模式卷制的样品作为对照样,以40 mm定长切丝模式卷制的样品为实验样,比较主流烟气中焦油和NNK的释放量及逐口释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采用40 mm定长切丝模式卷烟主流烟气NNK释放量降低17.07%;(2)40 mm定长切丝模式可使细支卷烟烟气焦油和NNK的逐口释放量变化幅度减小;(3)细支卷烟烟支逐口最高温度的中位数值逐口升高;(4)应用40 mm定长切丝后,烟气的最高抽吸温度主要分布在第5口,而对照样最高抽吸温度的分布则较离散。  相似文献   

16.
滤棒吸附剂减害降焦性能模拟评价装置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简化卷烟滤棒吸附剂的筛选步骤,设计了一种考察卷烟滤棒吸附剂减害降焦性能的模拟评价装置,考察了该装置与吸烟机联用对吸烟机吸烟行为的影响,并采用该装置和二复合滤棒法测定了活性炭对卷烟烟气焦油和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降低效果.结果表明:①连接和未连接模拟装置吸烟机的抽吸流量图均为钟形,且其最大抽吸流量和达到最大抽吸流量的时间均比较接近;②该模拟装置连接到吸烟机后测定的卷烟烟气焦油、烟碱、CO和水分释放量与正常抽吸情况下的基本一致;③采用该装置测定活性炭对焦油和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总量的降低率分别比复合滤棒法的高0.6和1.6百分点.该装置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卷烟滤棒吸附剂的减害降焦性能,可用于卷烟滤棒吸附剂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不同型号吸烟机对卷烟主流烟气释放量检测结果的差异,分别使用RM200A和RM20H转盘式吸烟机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对4个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卷烟主流烟气释放量(总粒相物、水分、焦油、烟气烟碱、烟气一氧化碳)及抽吸口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RM200A所测样品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RM20H所测结果;RM200A测定卷烟样品的CO低于RM20H所测结果,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盒标值7 mg以上样品,RM200A所测水份低、烟碱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传统卷烟和电子烟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性, 按照ISO 的抽吸模式, 分别对10 个品牌的传统卷烟和电子烟进行测试。通过在线稀释, 采用模拟循环吸烟机和快速粒径谱仪对气溶胶粒径和浓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抽吸条件下, 传统卷烟气溶胶的颗粒、单位体积数浓度都比电子烟大;(2)在不同抽吸口数下, 传统卷烟气溶胶粒径每口之间差异很大, 而电子烟气溶胶粒径每口之间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加热不燃烧卷烟产品的香味成分释放情况,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3款产品进行抽吸,并采用GC/MS对主流烟气中的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3款产品抽吸时单位口数下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量相对较低,中性及碱性香味成分释放量相对较高;(2)各产品单位口数下的香味成分释放总量为ILG;(3)与传统卷烟的典型香味成分比较,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中来源于烟草本身的香气质及香气量均较低,且在烤烟型传统卷烟的特征香韵方面比较薄弱,可通过向烟支原料中增加烟草提取物,或者添加具有烘焙香、烟熏香味道的香精香料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20.
Mike  DIXON  Jim  Sheppard  Kelly  St.  Charles  时焦 《中国烟草学报》2006,12(1):47-47
对卷烟滤嘴的分析方法主要用来评估吸烟吸取的焦油和尼古丁量,这些方法依赖于过滤效果(FEs)的测量。然而,FEs又受到卷烟设计特性(如滤嘴类型和滤嘴的通风水平)和吸烟行为(如每口抽吸的流量和烟蒂长度)的影响。本研究考虑了2种滤嘴分析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来源于机器抽吸获得的FEs平均值分析“完整滤嘴”;另一种方法是分析“部分滤嘴”方法,亦即分析近嘴端的10mm滤嘴,在此区域不考虑每口抽吸的烟气量和烟蒂长度,FEs值维持相对稳定。记录10个吸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