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均质及杀菌条件下乳化液特性与微胶囊包埋率、表面油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性,通过LUMiSizer 611分散体分析仪探究不同条件下乳化液稳定性、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规律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并对最优条件下的微胶囊形貌和贮藏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均质压力40 MPa、均质温度65℃和杀菌条件为85℃/15 min时乳化液不稳定性指数和平均粒径最小,粒径分布离散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此时包埋率分别为95.38%、97.12%和94.23%;在上述最适工艺条件下核桃油微胶囊平均粒径为6.62μm,表面油质量分数为1.03%,微胶囊化包埋率为96.41%,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微胶囊表面和内部结构良好,具有良好的包埋效果。加速贮藏实验表明,与未包埋的核桃油相比,核桃油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在不同条件下经过35 d贮藏,其保留率下降幅度有所不同,将微胶囊于低温、避光、无氧或氧气含量很少条件下保存时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核桃油乳液和微胶囊产品的均质和杀菌工艺选择以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成蓉 《现代纺织技术》2012,20(4):50-52,58
论述了超声波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微胶囊制备的主要方法,全面综述了超声波技术在纺织用微胶囊制备中的研究与应用。着重介绍了超声波辅助法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分布与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超声后的胶囊都具有粒径较小且分布相对很均匀、包埋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合成鲎素肽为芯材,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复合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对鲎素肽进行微胶囊化,探讨壁材浓度、壁芯材比例、成囊温度、成囊p H等因素对鲎素肽微胶囊制备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包埋率和粒径分布进行考察,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并研究微胶囊的形貌特征和粒径大小分布特征;同时研究鲎素肽微胶囊在模拟胃液、模拟肠液中的缓释性能,以及微囊化鲎素肽的抗菌活性、蛋白酶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1.5%,壁芯比8∶1,成囊温度45℃,成囊p H5.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鲎素肽微胶囊的包埋率可达84.56%,鲎素肽微胶囊呈规整圆球形,粒径主要分布在40~100μm区域,平均粒径大小为76.58μm;鲎素肽微胶囊在模拟胃液中释放率为38.54%,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率为80.68%,微囊化鲎素肽的抗菌活力是未包埋鲎素肽的80.6%,微囊化鲎素肽比未包埋鲎素肽具有强的蛋白酶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沙棘籽油微胶囊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复合壁材的沙棘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以包埋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其特性及微胶囊化对沙棘籽油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沙棘籽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酪蛋白酸钠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酪蛋白酸钠与麦芽糊精质量比1∶1、壁材与芯材质量比2∶1、固形物含量20%。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沙棘籽油微胶囊产品粒径分布均匀,包埋率可达96. 15%;热失重分析说明沙棘籽油微胶囊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微胶囊化前后,沙棘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大;经过微胶囊包埋的沙棘籽油与未包埋的沙棘籽油相比,氧化诱导时间在高温加速储存过程中明显延长,具备较好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化率,降低南极磷虾油微囊化利用成本,以酪蛋白酸钠、明胶、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南极磷虾油进行微胶囊化包埋,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优化包埋工艺,并对微胶囊化后产品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酪蛋白酸钠质量分数为24.55%、明胶质量分数为4.86%、芯壁质量比为0.33,麦芽糊精质量分数为45.60%,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3.79%。微胶囊水分含量2.31%±0.12%,吸湿性强,灰分含量为2.04% ± 0.14%,微胶囊粒径集中在14.8~26.7 μm。响应面法预测各因素对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大小关系为:芯壁质量比>明胶>酪蛋白酸钠。机械强度试验表明,在不同的pH环境和离心时间条件下,微胶囊中南极磷虾油释放率小于0.3%,微胶囊结构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6.
均质压力及喷雾干燥温度对鱼油微胶囊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Hi-Cap100和葡萄糖浆作为鱼油微胶囊的壁材。研究了不同均质压力下乳化液黏度、粒径和粒径分布规律,考察了不同均质压力下乳化液特性与鱼油微胶囊包埋率、表面油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喷雾干燥温度对包埋率和鱼油过氧化值(POV)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加,乳化液黏度和平均粒径逐渐减小,而粒径分布离散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在40MPa时最小,说明此时粒径分布均一性最佳;喷雾干燥温度增加时,鱼油包埋率先增后减,POV值先减后增,在进/出口温度为140℃/70℃时有最高的包埋率和最低的POV值。通过分析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如下,均质压力为40MPa,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40℃,出口温度为70℃。在上述最适工艺条件下,鱼油微胶囊平均粒径为5.97μm,表面油含量为2.03%,微胶囊化包埋率为95.6%,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微胶囊表面和内部结构良好,具有良好的包埋效果。  相似文献   

7.
月见草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 种不同的配方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月见草油微胶囊,并对4 种配方制备的月见草油微胶囊的表面油含量、包埋率、粒径及表面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变性淀粉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制备的月见草油微胶囊表面油含量低,包埋率好,粒径小,颗粒圆,微胶囊表面平整光滑。选用以变性淀粉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制备的月见草油微胶囊进行脂肪酸组分及含量的测定,发现微胶囊化对月见草油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亚油酸和γ-亚麻油酸的含量基本没有影响。用N-甲基靛红酸酐标记此配方中的麦芽糊精,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进行断层扫描观察微胶囊的内部结构,发现微胶囊呈球形,单核结构,麦芽糊精在微胶囊壁中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8.
复合凝聚法制备鱼油微胶囊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鱼油微胶囊的工艺和技术.比较了不同壁材、壁材浓度、芯壁比、pH等工艺参数对微胶囊形态及包埋率、产率和载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如下:壁材浓度1%,芯壁比1:1,凝聚pH为4.0.上述条件下.微胶囊形态完好,平均粒径为69.53μm,微胶囊化效率为90.9%,产率为91.0%,载量为63.9%.采用SPME-GC-MS研究了微胶囊化前后鱼油的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表明微胶囊化可以包埋部分挥发性成分,掩盖一定的鱼腥味.  相似文献   

9.
以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MCT)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通过剪切和高压均质工艺制备不同粒径的MCT乳状液,并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微胶囊,探讨乳状液粒径对乳状液乳化稳定性、微胶囊包埋率及储藏稳定性(微胶囊复溶粒径、表面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对乳化稳定性、微胶囊包埋率和储藏稳定性均有一定影响。当乳状液粒径大于300 nm时,随着乳状液粒径的减小,微胶囊表面更加致密光滑,包埋率更高(>95%),储藏后复溶乳状液粒径变化越小,表面油含量越低。但当乳状液粒径小于300 nm时,壁材分子结构被破坏,乳化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几种纺织用芳香微胶囊,并从芳香微胶囊的粒径、包埋率、留香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