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利君  韩卿 《中华纸业》2010,31(10):52-56
探讨了碱性环境中OCC纸浆纤维素与己内酰胺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中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的主要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单体与浆的质量比为0.5,引发剂过硫酸钾的用量为8.0%(对绝干纸浆),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的质量比为5∶4,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温度为60℃时,单体接枝率可达到25.6%,接枝后纤维成纸物理强度性能提高,抗水性增强。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对接枝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纤维的表面和无定形区,对其结晶性没有损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硝酸铈铵-硝酸、高锰酸钾-硫酸、过氧化氢-硫酸亚铁、过氧化苯甲酰-丙酮五种接枝共聚改性常用引发体系对纸浆纤维和己内酰胺接枝共聚改性的影响。以接枝率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相同的条件下,从五种引发体系中选择出一种效果较好的引发体系用于纸浆纤维和己内酰胺接枝共聚改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具有在低温下接枝反应良好、反应活化能低、反应物在短时间内即发生体积膨胀增大的现象,其引发接枝率高、速率快,成本低。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照下采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接枝共聚制备改性桉木浆.考察了单体、交联剂、引发剂、浆浓及微波辐照时间对接枝率与浆料细小组分留着率的影响,探讨了接枝前后纸浆成纸的性能,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单体与浆的质量比、引发剂用量、浆浓及微波时间的增加,浆料接枝率和细小组分留着率先增加后下降.当单体与浆的质量比为0.9,引发剂用量为0.6%,交联剂与单体质量比为0.03,浆浓14%,微波时间3 min时,接枝改性的效果较好.接枝后纤维成纸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与撕裂指数显著提高.FT-IR结果表明,DMC接枝到桉木浆纤维上.  相似文献   

4.
以漂白蔗渣浆为原料,采用自由基引发接枝共聚的方式,在等离子体和过硫酸钾协同引发作用下,使纤维素和丙烯酸及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吸水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所制备的吸水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优化实验条件为:等离子体电压150 V,放电时间120 s,真空度160 Pa,单体与纤维质量比8∶1,丙烯酸与丙烯酰胺质量比1∶1,丙烯酸中和度70%,过硫酸钾占单体用量的2%,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占单体用量的0.24%,单体溶液浓度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吸水材料最大吸水倍率为684 g/g。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纸浆纤维接枝共聚制备了阳离子硫酸盐浆。实验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硝酸铈铵的用量(对绝干浆)从2%提高到8%时,纸浆的接枝率和阳离子表面电荷密度稳步提高;进一步提高引发剂的用量,纸浆的接枝率和阳离子表面电荷密度变化平坦。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纸浆的接枝率和阳离子表面电荷密度先升后降,当温度为50℃时接枝率和阳离子表面电荷密度最高。在浆浓较低时,随着浆浓的提高,接枝率和阳离子表面电荷密度提高,当浆浓超过11%时,接枝率和阳离子表面电荷密度下降。当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总单体中摩尔比例为40%~50%时表面电荷密度最高。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已成功地接枝到硫酸盐浆上。  相似文献   

6.
通过接枝共聚使纸浆纤维阳离子化能有效地提高纸浆强度和对填料和细小纤维的助留.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单体的种类以及阳离子单体和非离了单体的比例对接枝共聚制备阳离子硫酸盐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AETMAc)比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ADMAC)更容易与硫酸盐浆纤维接枝共聚,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等物质的量(3.6 mmoL/g)的阳离子单体MAETMAc和DADMAC分别与硫酸盐浆反应,浆纤维的表而电荷密度分别为189.24 mnloL/kg和26.45 mmoL/kg.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与阳离了单体MAETMAc和I)AI)MAC在与硫酸盐浆接枝反应时具有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浆纤维的表而电衍密度,尤其是当阳离子单体n(MAETMAc):,(DADMAc)=1:1,总阳离了单体用量为3.6 mmoL/g 且与中性单体的物质的量比为2:3时协同作用最为明显,浆纤维表面电倚密度达到311.77 mmoL/kg.  相似文献   

7.
麦草化机浆是一种重要的造纸纤维原料,但是其微细组分(200目)含量高,不仅使浆料滤水性能下降,还会导致成纸表面强度降低,从而限制了麦草化机浆的大规模应用。本课题通过鲍尔筛分仪筛分出麦草化机浆微细组分,采用DOE田口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丙烯酸(Acrylic acid,AA)对微细组分接枝改性的变化,对比分析微细组分改性前后纤维形态、滤水性能以及配抄比例对成纸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佳的改性工艺条件为硝酸铈铵-过硫酸钾(摩尔比1∶1)复合引发剂用量1 mmoL,引发时间20 min,温度50 ℃,接枝单体AA用量4 mL,反应时间3 h,接枝率达到69.50%。改性后微细组分(AAMF)数均长度、质均长度和宽度分别增加2.06%、2.78%和45.28%;细小组分的百分含量减少了19.62%;保水值增加了13倍。通过将微细组分和AAMF与麦草化机浆小于28目的组分(R28)进行配抄发现,添加AAMF可以改善麦草浆滤水性能,提高成纸的撕裂强度和抗张强度。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与皮胶原接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丙烯酸与皮胶原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系统的引发下接枝共聚。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乳化剂、介质的pH值、单体加入的方式等对接枝的影响。接枝物经红外光谱分析和茚三酮显色反应证明皮胶原肽链上接上了聚丙烯酸链。  相似文献   

9.
以高直链淀粉为原料,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作为交联剂,制备强吸水材料。试验研究了引发剂浓度、交联剂用量、单体与淀粉质量比及氢氧化钠用量对产品吸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淀粉与单体质量比为1∶4;引发剂用量占单体用量的0.5%;交联剂用量占单体质量的0.55%;氢氧化钠用量占单体质量的50%时,产品的吸水性可达1 5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丙烯酸和聚丙烯纤维共辐照接枝的方法,研究了阻聚剂用量、单体质量分数、辐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接枝后聚丙烯纤维的湿法抄纸工艺。  相似文献   

11.
辐照法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邓霄  潘思轶  林若泰 《食品科学》2005,26(8):225-229
研究了用辐照技术对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KGM)和丙烯唆(crylicacid)进行接枝其聚反应条件,通过对辐照剂量、中和度、单体与魔芋胶的配比、有氧无氧条件以及温度等因素试验,探讨对吸水率和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法魔芋胶接枝丙烯酸的最佳条件是:辐照剂量5.02kGy、中和度60%、最佳单体与魔芋胶的比(体积质量比)5:1、充氮无氧时,吸水牢达540倍,接枝率达79%,温度对接枝率平和吸水率几乎没有影响。共聚反应产物内聚性、硬度和胶粘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黏度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过硫酸铵和尿素为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乙酸乙烯酯等单体与明胶接枝共聚,并用试验证明接枝反应的发生,测定了接枝率、接枝效率与分子量,探讨了浆料合成工艺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及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蔬菜嫁接机自动上苗装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卫平  张路 《轻工机械》2010,28(2):22-26
目前,蔬菜自动嫁接机一般都靠人工方式上苗,这不仅降低了嫁接效率,而且嫁接的质量也很难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根据并联机构的优点设计了一种二自由度上苗装置,该装置能实现蔬菜自动嫁接机的自动上苗功能。根据实际要求。文章对装置的尺寸进行了优化,分析表明,该装置的精度达到了自动上苗的要求。图8参10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纤维表面接枝改性的化学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雅琳  赵玉萍  林福海 《印染》2000,26(7):46-48
表面接枝是纤维素纤维改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介绍了几中纤维素纤维表面接枝改性方法的化学机理、影响因素、最佳工艺件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丙烯腈为接枝单体反应合成双变性淀粉离子吸附剂。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衡量接枝效果。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淀粉10g,丙烯腈浓度0.7595mol/L,硝酸铈铵浓度0.004mol/L,接枝温度40℃,料液比1:10,接枝时间2h。接枝淀粉皂化的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1mol/L,皂化时间1h。  相似文献   

16.
辐射应用在淀粉接枝共聚中,有能量使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这种接枝方法逐步应用到工业生产,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存在着辐射处理量小,产品成本高,接枝效率有待提高等不足。介绍了辐射接枝共聚的主要方法,接枝产物的表征和测量,概述了国内外辐射在淀粉接枝共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指明了今后辐射在淀粉接枝共聚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辐射应用在纤维素接枝共聚中,有能量使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这种接枝方法逐步应用到工业生产,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该文介绍了辐射接枝共聚的主要方法,概述了国内外辐射在纤维素接枝共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辐射在纤维素接枝共聚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将接枝交联结构不同的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SiO2/PMMA)复合材料与PMMA树脂混合后,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制成高分子溶液,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相应的复合纤维。通过3D-POM、SEM、TEM等显微技术考察电纺工艺和配方对复合纤维结构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SiO2接枝率为484.4%的简单接枝SiO2/PMMA/DMF高分子溶液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在优化条件下所制的亚微米级PMMA/SiO2复合纤维形貌规整、表面平滑、直径和SiO2含量在较大范围内可调,SiO2在纤维内分散均匀稳定、且这种高分散性不受纤维直径和SiO2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鹏  朱亚伟 《纺织学报》2012,33(12):5-9
 针对天然彩色蚕丝纤维精炼时色素随丝胶的去除而流失的问题,本文以保留天然彩色蚕丝纤维中色素和颜色特征值为目标,采用生丝接枝、交联和汽蒸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工艺及条件对天然彩色蚕丝相对增重率和颜色特征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先接枝后交联的同浴工艺,对提高纤维相对增重率和表观色深度是有利的,其中以柠檬酸为酸介质,丝纤维颜色特征值的变化较小。预汽蒸后,先交联后接枝工艺整体优于先接枝后交联工艺。与未处理的丝纤维相比,处理后丝纤维的饱和度降低,色调偏向绿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