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了碱性环境中纸浆纤维与己内酰胺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中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反应的主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单体己内酰胺与浆的质量比为1∶2、过硫酸钾用量10.0%(对绝干浆)、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质量比5∶4、浆浓5.0%、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60℃、氢氧化钠用量4.0%时,单体接枝率可达28.6%。接枝后纸浆纤维的成纸物理强度性能提高,但成纸白度略有下降。接枝共聚改性后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己内酰胺已接枝到了纸浆纤维上。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硝酸铈铵-硝酸、高锰酸钾-硫酸、过氧化氢-硫酸亚铁、过氧化苯甲酰-丙酮五种接枝共聚改性常用引发体系对纸浆纤维和己内酰胺接枝共聚改性的影响。以接枝率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相同的条件下,从五种引发体系中选择出一种效果较好的引发体系用于纸浆纤维和己内酰胺接枝共聚改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具有在低温下接枝反应良好、反应活化能低、反应物在短时间内即发生体积膨胀增大的现象,其引发接枝率高、速率快,成本低。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水溶性单体丙烯酰胺溶液聚合中的引发作用,观察到在相同聚合条件下,不同引发剂用量和不同亚硫酸氢钠与过硫酸钾摩尔比时,丙烯酰胺单体转化率、聚合反应速率和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为0.20%时,AM单体转化率较高,达到95%;引发剂用量为0.15%时,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较大,为158万;亚硫酸氢钠与过硫酸钾的摩尔比为0.6时,转化率和聚合速率最大;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指数为0.53,与自由基聚合双基终止条件下的理论值0.5接近。  相似文献   

4.
运用AT R 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将丙烯酰胺接枝到纸浆纤维的表面,得出接枝聚合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4h,D M F与去离子水比例为1∶1,单体和催化剂摩尔比为100∶1,此时接枝率达到23.9%。通过红外分析证实了聚丙烯酰胺已经成功接枝到纸浆纤维表面。将改性过的纤维添加到纸浆中,结果表明纸浆的Zeta电位随着改性纤维添加量的提高逐渐升高,添加6%的改性纤维对提高纸页干强度效果最好,干抗张指数提高了42.9%。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羊绒织物易毡缩、易起毛起球的服用特点,以甲基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对羊绒纤维进行了表面接枝修饰,分析了纤维接枝率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接枝羊绒纤维的形态结构和主要性能,结果表明:得到不同增重率的接枝羊绒可采用浴比1:20、引发剂KPS用量1%,单体浓度为40%、反应温度为80℃、反应ph值为2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实现;接枝增重率为10%的羊绒纤维,在保持着完整的鳞片结构的基础上,纤维表面得到了一定的修饰,其力学性能略有提升,摩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缩绒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照下采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接枝共聚制备改性桉木浆.考察了单体、交联剂、引发剂、浆浓及微波辐照时间对接枝率与浆料细小组分留着率的影响,探讨了接枝前后纸浆成纸的性能,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单体与浆的质量比、引发剂用量、浆浓及微波时间的增加,浆料接枝率和细小组分留着率先增加后下降.当单体与浆的质量比为0.9,引发剂用量为0.6%,交联剂与单体质量比为0.03,浆浓14%,微波时间3 min时,接枝改性的效果较好.接枝后纤维成纸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与撕裂指数显著提高.FT-IR结果表明,DMC接枝到桉木浆纤维上.  相似文献   

7.
以漂白蔗渣浆为原料,采用自由基引发接枝共聚的方式,在等离子体和过硫酸钾协同引发作用下,使纤维素和丙烯酸及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吸水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所制备的吸水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优化实验条件为:等离子体电压150 V,放电时间120 s,真空度160 Pa,单体与纤维质量比8∶1,丙烯酸与丙烯酰胺质量比1∶1,丙烯酸中和度70%,过硫酸钾占单体用量的2%,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占单体用量的0.24%,单体溶液浓度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吸水材料最大吸水倍率为684 g/g。  相似文献   

8.
针对甲基丙烯酰胺(MAA)接枝增重真丝纱线中采用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而出现的增重丝泛黄的问题,提出用过硫酸钾(KPS)-连二亚硫酸钠(SH)氧化还原体系引发真丝纱线接枝增重以提高增重丝白度,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接枝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PS-SH氧化还原体系引发MAA接枝增重真丝纱线较过硫酸钾引发增重丝白度高;当MAA的浓度为0.4mol/L时,引发剂KPS-SH和单体MAA的质量比为5:100,其中KPS与SH的摩尔比为10:3,在pH值为3,70℃接枝反应70min的工艺条件下,真丝纱线接枝增重率较KPS引发增重丝基本不变,白度较KPS引发增重丝提高19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木薯淀粉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丙烯酰胺为单体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分别考察机械活化时间、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30 min的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60 min,淀粉浓度0.37 mol/L,单体浓度1.52 mol/L,过硫酸铵浓度3.0mmol/L,亚硫酸氢钠浓度6.0 mmol/L,反应温度60℃时,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145.1%、85.0%,而原淀粉(预糊化)在相同条件下,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100.3%、60.2%。表明了机械活化预处理对木著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有显著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与皮胶原接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丙烯酸与皮胶原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系统的引发下接枝共聚。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乳化剂、介质的pH值、单体加入的方式等对接枝的影响。接枝物经红外光谱分析和茚三酮显色反应证明皮胶原肽链上接上了聚丙烯酸链。  相似文献   

11.
该文报道主要研究马铃薯淀粉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18 m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5 h、单体配比2.5:1、淀粉浓度5%,得到99.85%接枝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对马铃薯淀粉及其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证实马铃薯淀粉—醋酸乙烯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水溶液中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衣康酸/丙烯酸为单体与碱处理后的三叶形聚酯(PET)平纹织物接枝共聚;对共聚条件如聚合温度、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物质的量比等进行研究,得出最佳聚合条件。电子扫描电镜照片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显示衣康酸/丙烯酸共聚到聚酯大分子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上升,织物吸湿快干性能提高;阳离子染料上染率大幅度提高,织物色光鲜艳。  相似文献   

13.
引发剂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经过酸解处理的改性淀粉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主要分析了引发剂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发剂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非常显著。在摩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过硫酸铵对该体系的引发效果最佳;且过硫酸铵引发剂采取分阶段加入的方式有利于接枝共聚反应的进行,第一次在酸解开始时加入,这样既可以达到预引发的目的,还能对淀粉起到一定的氧化作用;第二次在接枝反应开始1.5h后加入;两次引发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淀粉干基质量的2.2%和0.45%。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接枝改性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漂白浆板纤维素为原料,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对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用红外谱图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达550 g/g,且保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马铃薯淀粉为接枝骨架,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醋酸乙烯酯(VAc)为接枝单体进行接枝共聚。考察了不同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配比、淀粉浓度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引发剂浓度18 m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5 h,单体配比2.5:1,淀粉浓度5%。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接枝共聚后,淀粉的微观形貌已经改变,结晶度降低且醋酸乙烯酯成功接枝在马铃薯淀粉上。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以乳液聚合法合成水包水型CPAM乳液,然后对CPAM与有机硅的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反应条件如反应单体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合成产品性能及对草浆成纸增强效果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探讨了利用氧化还原引发自由基接枝共聚合成玉米淀粉接枝共聚浆料的最优工艺条件.时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因素寻优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引发剂配比和反应温度是影响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主要因素,温度和pH值存在交互影响;在优化的实验工艺条件下,可得到接枝率为8.9%和接枝效率为92%的接枝淀粉.  相似文献   

18.
PAE/苯乙烯接枝共聚物乳液在不同纸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苯乙烯为主要原料,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合成PAE/苯乙烯接枝共聚物乳液,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在不同纸浆中应用分析发现,PAE/苯乙烯接枝共聚物乳液对纸张有较好的增强作用,在瓦楞纸浆中应用时乳液加入量以1.0%质量分数(对绝干浆)为宜,在木浆中应用时乳液加入量应以0.8%质量分数(对绝干浆)为宜。  相似文献   

19.
张康  荆蓉  程飞  朱谱新 《纺织学报》2016,37(12):65-70
为减少或避免溶液聚合溶剂后处理,研究了在固相条件下采用过硫酸铵 ∕ 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性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剂,丙烯酰胺(AM)单体在聚乙烯醇(PVA)大分子链上的接枝共聚反应。利用FT-IR 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表面官能团进行分析,通过X 射线衍射对接枝前后聚合物结晶度进行研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其热力学性能,计算接枝参数,并对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单体的加入量、引发剂的加入量等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到接枝率达61%的接枝共聚产物的反应条件:PVA 为50g;AM 为35g;接枝反应前在40 ℃下用少量水溶胀120min;接枝反应温度为40 ℃;引发剂(NH4O和NaHSO 3 的加入量分别为0.02g 和1.01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