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描述2002年拉萨市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西藏调查点的数据分析不同年龄组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高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以及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血脂异常患病情况。结果:2002年拉萨市成年居民超重率为29.0%,肥胖率为15.9%;高血压患病率为41.0%,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3.5%、25.9%、5.4%。结论:拉萨市成年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慢性病已成为拉萨居民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应开展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海拉尔城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血压水平。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拉尔18岁以上城镇居民851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结果:被调查者高血压患病率为29.6%,标化率为26.3%,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随年龄上升,高血压患病率增加。被调查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1.7%、49.4%和12.8%。被调查者中,血压水平属于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1级、2级和3级高血压的百分比分别为39.2%、22.4%、12.8%、17.6%、5.8%和2.1%。结论:海拉尔城镇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城市居民平均水平,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不低。高血压患者对正确服用降压药知识的缺乏和不当的服药习惯,是导致其高血压控制率低的重要原因。该地区迫切需要开展对高血压防治的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3.
为调研广州市白云区老年居民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及营养行为(KAP)状况并开展营养健康教育。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对306位老年居民(60岁以上)进行KAP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结果评分的及格率分别为67.24%,84.48%和74.14%。其中营养知识部分的"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知晓率为46.55%,"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的知晓率仅为25.86%。60多岁的老年居民比70多岁的老年居民得分略高,女性在营养态度方面要比男性更为积极,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统计结果表明: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及营养行为三者间存在正相关(P0.05)关系,知识与行为的相关性大于知识和态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4和0.51),而行为和态度的相关系数仅为0.38。大力加强社区老年居民的营养教育,从而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和身体健康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糖尿病防治行动是"健康中国行动"中的第十四个专项行动。国家也制定了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相关目标,包括:到2022年和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控制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等。不久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保健食品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对我国23省、4个直辖市的消费者开展保健食品KAP调查,并对科普工作者和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意愿进行调查。结果 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45.30%,正确态度的平均持有率为67.92%,正确行为的平均具备率为44.86%。年龄、户籍、学历、从事行业等是影响保健食品KAP得分的因素,且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科普工作存在科普力度不足、科普形式单一、科普内容片面等问题。结论 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态度和行为整体水平偏低,应加大科普力度、增强科普趣味性,同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科普保健食品功效。  相似文献   

6.
了解城市居民食用油营养认知现状,为开展居民食用油营养宣教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上海和郑州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与χ2检验对城市居民食用油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市共调查645名城市居民,食用油知识总知晓率为50. 9%;正性态度总持有率为73. 1%。城市居民食用油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食用油相关态度较积极,存在不良的食用油相关行为,需根据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不同特点采取必要的科普宣教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目的:调查珠海社区常住居民的营养KAP(知识(K)、态度(A)、行为(P))、食物消费、膳食结构及营养需求。方法:随机选取珠海市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法,调查居民营养KAP、膳食结构和相关疾病状况。结果:15.82%以上的居民饮食不规律;60%以上居民对粗粮、豆制品、鱼虾类海产品以及奶类制品的摄入量不足,超过2/3社区居民作息时间不足,经常熬夜。改善以上三方面不足,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某高校教职工的血脂异常情况,并评价该校教职工对血脂异常的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从2010年10月—2011年1月到该校医院体检的教职工共1 583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血脂检测。结果:共有效调查该高校教职工1 488人,年龄17—61岁,其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4.2%,男女性检出率分别为52.9%和34.5%,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教职工对高脂血症相关知识得分为11.52±2.66(总分16)、信念形成得分为6.54±2.05(总分10分),知识与信念得分有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r=0.293,P0.000 1)。知识、信念与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及多重线性模型分析均显示,高脂饮食摄入量、吸烟状况与知识、信念得分呈负相关(P0.001)。结论:该北京高校教职工的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控制。教职工相关知识得分较高,但知识的形成与信念、行为的形成尚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按容量等比例概率抽样法,确定50个居委会,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对890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正确回答率为76%,食品安全知识结构不均衡,被调查居民食品安全添加剂、食品监管知识正答率较低,特别是食品安全添加剂正答率仅为42%。居民的食品安全行为总体正答率为81%。低学历和低收入人群的食品安全知识、行为正答率相对偏低。结论:北京市西城区居民食品安全知识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关部门应针对重点人群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态度,逐步形成健康的自觉的食品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学生营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吉林某高校1 075名在读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结果:"轻体力活动青年男性每天需要的能量""高血压应该少吃盐"知晓率仅为25.4%、38.2%;有55.8%的学生认为"节食减肥会对健康产生危害",而"愿意说服自己吃对健康有益,但不喜欢吃的食物"的比例仅为33.8%;过去1w内,"每天吃早餐""每天喝牛奶或酸奶"的学生比例为39.3%、20.5%。结论:大学生的营养知识储备尚不完善,营养相关态度有待加强,膳食行为习惯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探讨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4月之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正常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未治疗组以及观察组各20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2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病理妊娠以及胎婴儿患病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理妊娠发生率以及胎婴儿患病率相比对照组患者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妊娠发生率以及胎婴儿患病率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能够显著改善胎婴儿的预后,对妊娠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京市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方法:随机抽取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会计专业大学生223名,通过KAP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膳食营养具有浓厚的求知欲,并愿意从事膳食营养的推广与指导工作。相比而言,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具有更全面的膳食营养基础知识,但知识的积累与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还不强。结论:大学生还需对良好的饮食习惯有进一步的认识,应制定并落实大学生膳食营养教育计划,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膳食营养指导的动手能力培训,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并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对妊娠期血糖异常孕妇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门诊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共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强化营养干预组(40例).分别检测两组孕妇孕中期和孕末期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组间差异和前后差异.结果:强化营养干预组孕妇孕末期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但糖化血红蛋白和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强化干预组孕末期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孕中期(P<0.05),对照组孕末期的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孕中期(P<0.05),餐后2h血糖孕末期显著低于孕中期(P<0.05).两组孕妇血清甘油三酯孕末期显著高于孕中期水平(P<0.05),总胆回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孕末期和孕中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存在着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脂代谢紊乱,强化营养干预对控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妇女的血糖水平有显著作用,但未能发现对血脂的改善作用,其原因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伦贝尔城镇居民吸烟、饮酒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呼伦贝尔18岁及以上城镇居民1053人,问卷调查其基本信息和吸烟、饮酒状况,测量血压,对吸烟、饮酒与血压水平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吸烟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高于不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吸烟指数的增长,吸烟者SBP呈上升趋势。饮酒者SBP和DBP均高于不饮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摄入量在0-60g/d范围内,男性饮酒者SBP随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吸烟、饮酒是血压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危重病人营养状况改善的效果及肠道耐受性观察。方法:选取54例ICU患者,实验组27例,对照组27例,实验组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及腹泻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营养支持后与营养支持前相比,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总蛋白、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的腹泻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腹泻发生率37.0%(p<0.05)。结论: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能明显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及良好的肠道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北京和上海市高校教师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教育管理部门针对高校教师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上海两所高校教师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73%的高校教师营养基础知识良好,营养误区(58%)和常见病(52%)方面的营养知识普遍欠缺。94%的高校教师希望多渠道更准确便捷的获得营养知识,26%认为有些宣传不规范不全面。规律进食一日三餐的高校教师占比82%,不经常吃水果和奶类的各占16%和55%,33%饮水不足1 500mL。40岁以上教师营养知识和行为优于低年龄段教师(P0.05)。结论:高校教师基础营养知识水平良好,存在很多营养误区,疾病营养预防知识欠缺。营养态度积极,营养行为存在不合理之处,需关注高校教师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一起河鲀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关于河鲀安全性的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探讨河鲀食用安全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通过病例搜索,调查病例家庭成员进食史及发病情况,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发病的高危因素,制作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当地村民有关河鲀中毒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共搜索到14例病例,其中1例死亡。症状主要为头晕(100%)、四肢无力(79%)、四肢肌肉麻痹和行走困难(71%)、口舌肢端麻痹(71%)等。食用河鲀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加工过程保留鱼肝共同煮食可增加中毒的危险(RR=1.8,95%CI=1.1~3.1)。KAP调查发现70%(33/47)的村民近3年曾进食过河鲀,其中88%(29/33)来源于市场或流动摊贩;98%(46/47)的村民知道河鲀有毒,94%(44/47)的村民知道国家法律禁止食用河鲀鱼,但仍有94%(44/47)的人认为其味道鲜美值得品尝。结论食用混杂于无毒河鲀中的有毒河鲀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居民对河鲀安全性知晓率高但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北京和济南两城市育龄女性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为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北京和济南两大城市育龄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北京195例,济南186例,对其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和济南两市营养知识和营养态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饮食行为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中,30~39岁组营养知识得分明显比其他两组高。结论:两市育龄妇女的营养知识处于中等水平,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越低,其营养知识水平越低。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对育龄妇女进行营养知识宣教,以满足育龄妇女对获取营养知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smoking epidemic in China, the role that health care providers (HCPs) could play in tobacco control will be critical. As a preliminary step, this study identified smoking behavior,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 (KAP) regarding smoking and smoking control among HCPs in Changsha city, China. The study design was cross-sectional. The instruments -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Scale and KAP Scale - were distributed to 420 physicians and 400 nurses in four hospitals in Changsha city.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was 77.56% (636/820). Among the respondents, 20.8% were current smokers, which represented 35.7% of the physicians and 1.4% of the nurses, and 43.0% of the males and 1.2% of the females. The mean knowledge score was 22.3+/-4.4 (n = 30). Knowledge regarding smoking's harmful effects and smoking-related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was high. Nonetheless, tobacco addiction was underestimated. The mean attitudes and practice score was 17.7+/-2.3, 15.1+/-3.4 (n = 20). Eighty-seven percent approved their role in smoking control, but only 45% HCPs practically informed patients about methods of smoking cessation. Smoking behavior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KAP, and 59.7% of the HCPs thought that inadequate knowledge affected their practice. In conclusion, HCPs had some knowledge and positive attitudes regarding the cessation of smoking, but were relatively unoptimistic regarding putting smoking control into practice. The high smoking rate among male HCPs and knowledge insufficiency about smoking may pose barriers in tobacco control efforts for HCPs. As such, interventions for the cessation of smoking, and continual education on smoking control for HCPs, are indicated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