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周燕 《丝绸》2008,(12)
采用丝素溶液和聚乳酸溶液混合制成透明的薄膜.通过对丝素/聚乳酸共混膜红外光谱的测定、DSC分析、电镜分析,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例的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共混,形成了新的氢键体系;与纯聚乳酸膜比较,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周燕 《广西轻工业》2008,24(12):26-26
通过制备丝素-聚乳酸共混膜,与纯的丝素膜进行比较,研究共混膜的体外降解性能,并得出结论:共混膜的降解性能比纯的丝素膜的降解性能好,从而拓展了共混膜的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3.
周燕 《四川丝绸》2005,(2):26-28
丝素膜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但纯丝素膜在干燥状态力学性能很差,只有通过与其它高分子化合物共混得到改善,从而拓宽丝素膜的应用范围,文章综述了丝素与高分子化合物形成共混膜的应用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丝素与聚乳酸共混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和丝素溶液共混 ,考察了不同配比、混合时间和温度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羧甲基纤维素钠所占的比例提高 ,混合时间和温度的提高 ,所得膜的力学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角蛋白、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因此在膜材料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角蛋白与明胶、甘油共混具有较好的成膜性,但其共混膜极易溶于水。为了改善角蛋白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和降低膜的热水溶失率,利用丝素蛋白、角蛋白、明胶和甘油制备共混膜。结果表明:丝素蛋白的加入可以提升共混膜的断裂强度,当共混膜中丝素蛋白与角蛋白的混合质量比为1∶1时,共混膜的断裂强度最大;同时,丝素蛋白的加入可以大幅度降低共混膜的热水溶失率,使共混膜在水中可以维持基本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环氧树脂为交联剂 ,制备丝素 丝胶蛋白共混膜 ,探讨了丝素比例、交联剂种类对共混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指出丝素比例为 10 %左右、以PEGO4 1为交联剂的共混膜 ,其主要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丝素与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海藻酸钠和纤维素等聚合物的共混膜,比较分析丝素共混膜的结构、力学性能;综述了丝素共混膜作为细胞培养底物、可控药物释放载体、人工皮肤、人工肌腱、酶固定材料等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丝素与聚合物共混制膜在生物医学和药学材料上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将蚕丝丝素水溶液与水性聚氨酯充分混合后,可制得均匀的共混膜。共混膜内聚氨酯能阻止丝素蛋白质的结晶。随着聚氨酯所占比例的提高,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选用氢氧化钠-尿素-硫脲体系溶解纤维素,添加丝素蛋白,制得纤维素/丝素蛋白共混膜,研究共混膜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及吸湿保湿、透湿性能等.结果表明:m(纤维素)∶m(丝素蛋白)=4∶1时,丝素蛋白与纤维素有良好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吸湿保湿性能、透湿性能等相对较高,纤维素/丝素蛋白共混膜的综合性能优于纯纤维素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节丝素膜的性能,用聚L-丙交酯-co-己内酯(PLCL)与丝素蛋白(SF)共混,以六氟异丙醇为共溶剂,用流延法制备不同比例的SF/PLCL共混膜。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共混膜内两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现象。当SF/PLCL共混质量比为25/75时,共混膜的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细胞在膜表面的增殖活力高于纯丝素膜。  相似文献   

11.
贾长兰 《纺织学报》2013,34(11):24-0
为了进一步改善丝素蛋白膜的结构性能,尝试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改性丝素复合膜。测得用溶胶--凝胶法在丝素溶液中直接生成的纳米粒子粒径在76 nm左右,用AFM、有效质量近似模型估算出纳米改性再生丝素膜中纳米粒子粒径在80 nm左右; 当TiO2含量小于1.2 %时,生成的纳米粒子的尺寸小于100 nm;纳米粒子尺寸随着溶液pH的增加而增大。研究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再生丝素膜方法可行,成膜前后纳米粒子没有发生团聚,都处于纳米级别。  相似文献   

12.
卢神州  李明忠  秦建彬 《丝绸》2006,(10):38-40
从蚕丝中提取丝素蛋白制备成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P E G O)的交联丝素膜,用磷酸处理,在丝素膜材料表面引入了磷酸基团;用电子能谱分析该材料的表面性质,表明85%磷酸处理丝素膜2min,可以使PEGO丝素膜表面带上较多的磷酸基团,这大大提高了丝素膜的抗凝血性,防止了细胞在丝素膜上的黏附。X-衍射表明丝素膜用磷酸处理后,增加了丝素膜的结晶度。经磷酸处理后,丝素膜的断裂伸长率与断裂强度有所下降,但是PEGO丝素膜仍保留了较好的湿态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离子液体共溶法对所制备丝素蛋白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用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分别溶解脱胶蚕丝和聚乙烯醇粉末,然后将2 个溶解体系按不同质量比共混后倒入成膜器,经甲醇浸泡去除[Amim]Cl 后自然风干成膜。借助紫外分光光度计、X 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接触角仪、紫外灯耐气候试验箱对复合膜的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Amim]Cl 共溶法成膜可提高丝素蛋白与聚乙烯醇组分的相容性,成膜过程中丝素蛋白组分向膜的表面迁移,并主要以Silk II构象存在;随着复合体系中丝素蛋白配比的增加,复合膜表面粗糙度增加,膜的亲水性能提升,同时还加速了复合膜的光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功能性丝素基仿生矿化材料,将丝素蛋白通过三聚磷酸钠(STP)磷酸化,从而在仿生矿化过程中促进钙离子吸附,利于更多的钙磷酸盐的形成和沉积。探究了体系中pH 值和三聚磷酸钠用量对丝素磷酸化的影响,分析了磷酸化对丝素蛋白二级结构、热性能、粒径及膜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磷酸化丝素为原料制备冻干丝素膜,采用交替矿化法,在其表面沉积形成羟基磷灰石(HA);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 射线光谱仪,评价了矿化膜表面结构形态和钙、磷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pH 值为10 和 STP 质量为0.24 g 条件下,磷转移量达到67.1%,且磷酸化丝素膜对阳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力学性能较空白样略有下降;经交替仿生矿化处理后,磷酸化丝素膜表面沉积的羟基磷灰石较空白样结构更规整。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脱胶对蚕丝溶解及丝素蛋白的影响,分别将碳酸钠和尿素脱胶的蚕丝溶解在氯化钙/乙醇/ 水体系中,借助颜色光谱、红外光谱、X 射线衍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蚕丝脱胶率、脱胶蚕丝结构、溶解进程以及丝素蛋白的流变、成膜及成球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尿素脱胶,碳酸钠脱胶可溶解部分丝素蛋白,脱胶率较高,脱胶蚕丝白度低;碳酸钠脱胶对蚕丝结晶度影响大,且对丝素蛋白重链分子单元破坏严重,有助于溶解体系中钙离子对丝素蛋白的渗透,使脱胶蚕丝较易溶解,但丝素蛋白分子量低,蛋白液黏度较小;碳酸钠脱胶降低了丝素蛋白膜的力学性能和透光率,制备的丝素蛋白空白微球粒径较小,分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丝素蛋白(SF)吸水性差、力学性能不足等问题,以丝素蛋白为基材,亲水性葡萄糖(Glu)和塑化剂甘油(Gly)为辅料,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SF/Glu海绵,然后通过蒸发溶剂法制备聚氨酯(PU)薄膜。通过医用热熔胶黏合SF/Glu海绵与PU薄膜获得丝素基双层敷料,并对双层敷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Gly质量分数为0.5%,PU质量分数为8%,Glu质量分数为10%条件下制备的双层敷料,其吸水率高达自身质量的12.5倍,溶失率低于2%,保水时间延长至11 h;Glu和SF的相容性较好,Glu可使SF维持较稳定的β-折叠结构;制备的双层敷料无细胞毒性,且具有阻菌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较好的丝素/ 丙烯酰胺/丙烯酸类吸水复合材料,在传统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吸水复合材料中引入丝素蛋白,借助于紫外光活化作用,通过光引发剂结合丝素蛋白中酪氨酸上酚羟基、丝氨酸中醇羟基的H元素,使丝素上产生活性自由基,与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单体进行接枝共聚。以冻干法制备了丝素/丙烯酰胺/丙烯酸复合材料。通过测定丝素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化、结构特征、热性能和表面形态结构,分析不同条件下制得的丝素复合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差异,评价复合材料吸水保水性和重复吸水性能。结果表明:在紫外光辐照下,丝素可与丙烯酰胺、丙烯酸接枝共聚,使丝素蛋白分子质量增加;其结构中乙烯基特征峰消 失,热稳定性提高,具有优良吸水保水性和重复吸水性。  相似文献   

18.
静电纺丝可获得丝素纳米级纤维,并以非织造布状排列,广泛用于细胞支架、伤口包覆及药物控释等。用甲酸溶解丝素室温干燥膜,研究了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非织造膜的形态结构,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织造膜孔隙率为32.3%,孔径80~600 nm;纤维直径与纺丝液质量分数表现出高度显著线性关系,纤维直径随纺丝液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大;纤维直径开始随电压的增大而变小,之后变大;电场强度相同,高电压/长距离电场形成的纤维直径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丝素蛋白溶液的脱盐效率,降低脱盐能耗,采用扩散渗析-电渗析集成膜分离技术对丝素蛋白溶液进行脱盐,并初步探索所得溶液的应用。研究了丝素蛋白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扩散渗析预脱盐率对脱盐效率和能耗的影响,同时将所得丝素蛋白溶液加入无水乙醇制备不溶性丝素蛋白粉,测定了产品氨基酸的组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丝素蛋白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脱盐技术参数为丝素蛋白溶液浓度为5%、扩散渗析预脱盐率为40%,在此工艺条件下脱盐时间缩短至9 h,能耗(动力能耗除外)为3.81×10-2 kw?h/L;产品中丝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接近50%,丝素蛋白粉末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