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对海南地区的某仓库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其在太阳能低温储粮方式下三年内仓储粮温的变化规律、稻谷品质变化情况、虫口密度变化等情况。结果显示:粮堆全年平均温度≤20℃;平均脂肪酸值(KOH)≤24.00mg/100 g;平均黄粒米率为0.32%≤1.00%;害虫密度≤5头/kg,主要害虫≤2头/kg;年平均磷化氢熏蒸次数≤1次/年;水分含量保持均匀平缓下降。由此得出太阳能低温储粮技术在海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海南地区大路粮库进行惰性粉储粮技术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施加惰性粉能实现散装稻谷储存1年只熏蒸1次;最高脂肪酸值24.77 mgKOH/g≤30 mgKOH/g,最高黄粒米率0.85%≤1.00%。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地区采用惰性粉储粮技术在储粮品质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防治储粮害虫方面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延长无虫期时间。  相似文献   

3.
对房式仓夏季储藏,粮面利用稻壳压盖、屋面利用地下井水进行自动控温喷洒度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时段,房式仓内最高仓温24℃、最高粮温20℃、最低粮温8℃、平均粮温15℃.因此,本试验达到了改善储粮环境、延缓储粮品质、降低保管费用的目的.为中央储备粮常年处于低温、安全储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储藏,整仓环流结合压盖储粮技术对东北地区偏高水分稻谷度夏储藏期间(180 d)的粮温、水分、储藏品质、种用品质和糊化品质进行对比分析。在检测期间,整仓环流结合压盖技术比常规储藏表层粮温低25.8%。整仓环流结合压盖储藏下储粮水分为14.77%,比常规储藏高0.41%。整仓环流结合压盖方式下脂肪酸值为18.66 mgKOH/100g,比常规储藏低4.86 mgKOH/100g。整仓环流结合压盖方式下发芽率为94%。糊化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整仓环流结合压盖方式储藏的稻谷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在东北地区采用整仓环流结合压盖储粮技术储藏偏高水分稻谷能够有效控制粮温,提高粮食的保水率,滞后脂肪酸的上升速率,保证稻谷品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温度为22 ℃、日开启时长13 h和温度为24 ℃、日开启时长24 h的空调控温模式下高温高湿储粮区稻谷储藏过程粮堆温度变化情况,比较了控温储藏前后稻谷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不同深度粮堆水平方向上各层温度变化差异,评估了利用空调控温实现准低温储粮的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空调运行模式下,粮堆平均温度和最高粮温均缓慢升高。空调控温储粮对粮堆表层温度影响较大,对中层粮温影响较小,在空调控温储藏期间下层粮温可能受地坪温度影响。降低控温温度但缩短其控温时长的控温模式更加经济高效,采取22 ℃+13 h的控温模式比24 ℃+24 h的控温模式能够节约12.4%左右的用电费用。同时,控温空调对基础粮温较低的粮堆在仓温、表层粮温以及平均粮温的控制效果上较为明显,粮堆基础粮温对控温储粮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惰性粉在高温高湿的粮库开展稻谷储藏应用研究,通过对平房仓储藏稻谷进行惰性粉粮面拌合(150 mg/kg)和设置防虫线,与应用常规储粮技术的对照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仓,在1年7个月的储藏时间内,仅在2013年10月检测到储粮害虫密度4头/kg,于2013年10月份进行了1次磷化铝熏蒸杀虫,储藏至今(2014年4月)还属基本无虫粮。对照仓,在2013年储藏期间虫害两次达到严重虫粮等级,即7月份检测虫害密度28头/kg,10月份检测虫害密度24头/kg,进行了两次磷化铝熏蒸杀虫;在2014年4月,储粮接近严重虫粮等级,又进行了第3次熏蒸。由此可见惰性粉储粮技术的应用,试验仓熏蒸次数比对照仓少2次,降低了储粮过程中的虫蚀损耗,减少了粮食保管成本及保化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对粮食储藏品质未见不良影响。因此,惰性粉储粮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以后的储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低氧、低药量储粮法<简称双低>。是“自然缺氧”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储粮方法。本课题是在50万斤房式仓,拱型仓、100万斤拱型仓双低储粮杀虫试验的基础上,又在500万斤房式仓进行了小麦双低储藏试验。1981年夏征小麦,入库平均粮温35℃、粮食水分11.1%、害虫密度:玉米象成虫12头/公斤;大谷盗成虫3头/公斤;幼虫3头/公斤;麦蛾7头/米~2。塑料薄膜密闭48小时后,袋装粮面牵引投药法,施以3克/米~2磷化铝片剂,施药后120小时氧浓度降至最低9.6%,102小时粮堆内PH_3浓度达到峰值(中层为1.34克/米~3),722小时,PH_3消失后拆口插样检查,粮堆害虫和试虫100%死亡。储存三年,出库检查,无虫无霉,品质正常,符合粮食长期安全储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PE仓为储具,结合植物源杀虫剂为储粮防护剂,稻谷储藏240 d后,水分变化≤0.4%,与储藏前水分无显著差异。分别在0.5%香茅草、0.5%花椒处理条件下,储粮虫口密度为2头/kg,达到基本无虫水平,虫蚀粒率≤2.8%,霉变粒率≤0.3%,粮食损失率≤0.73%,干物质损失率≤1.11%。粮食品尝评分值变化≤4分,与储藏前评分值无显著差异。因此,采用PE仓与植物源杀虫剂配合使用不仅能减小海南地区因高温、高湿带来的农户储粮质量损失,也能有效的保证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储藏粮食的食用品质,在中储粮盘锦直属库进行了高大平房仓储藏偏高水分稻谷的试验。通过利用低温环境下的机械通风,空调控温、内环流等控温技术,入仓水分为15.5%偏高水分稻谷,经过1年多的储藏,平均仓温基本控制在25℃以下,平均粮温控制在15℃以下。结果表明:在采用合理的储藏、控温技术的情况下,15.5%偏高水分稻谷入仓后可以安全过夏,并减少了水分损失,保证了储粮品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采用新型PE仓为储具,结合植物源杀虫剂为储粮防护剂,稻谷储藏240天后,水分变化≤0.4%,与储粮前水分无显著差异。在0.5%香茅草、0.5%花椒处理条件下,储粮虫口密度为2头/kg,达到基本无虫水平,虫蚀粒率≤2.8%,霉变粒率≤0.3%,粮食损失率≤0.73%,干物质损失率≤1.11%。粮食品尝评分值变化≤4分,与储藏前评分值无显著差异。因此,采用PE仓与植物源杀虫剂配合使用的方法不仅能减少海南地区因高温、高湿带来的农户储粮质量损失,也能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利用空调控温和内环流控温两种储粮技术,开展东北粳稻品质变化研究实仓实验,分析粮情、储存品质、蒸煮品质、质构品质及能耗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温储粮期间,两种技术能使仓温保持在20~25 ℃,表层粮温控制在23 ℃以内,但空调控温效果更明显,而内环流储粮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其表层粳稻水分含量下降了0.2%,且运行费用较低;储藏期间,两试验仓粳稻的水分、品尝评分值、米汤pH值、米饭的粘性和弹性均呈下降趋势,而脂肪酸值、米饭吸水率、膨胀率、米饭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均呈上升趋势,且在储藏过程中,两种储粮技术均能有效延缓粳稻的品质劣变,确保东北粳稻的安全度夏和实现绿色保质储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北方地区夏秋季仓温高、粮堆上层易发热、粮食食用品质下降、减量较大、储粮成本高、处理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基于空调控温及仓房隔热保冷工艺技术的夏季准低温稻谷储藏实仓试验。在气温最高的9月,试验仓粮堆上层粮温比对照仓低7.5℃以上,实现控温储藏稻谷夏季上层平均粮温小于20℃的准低温储粮。空调6~9月运转期间,平均日耗电45 k W·h,最高日耗电70 k W·h,整个夏季吨粮电耗1.8 k W·h;试验仓没有虫、霉及黄粒米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储粮环境中害虫发生与CO_2气体含量变化的关系,研究不同含水量的小麦感染不同虫口密度(0、2、5、10、20、30头/kg)米象后储藏环境中CO_2气体体积分数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含水量相同的储藏小麦,储藏环境中CO_2气体体积分数随虫口密度的增加和储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对于含水量12%的小麦,初始感染虫口密度为30头/kg的储粮环境中CO_2气体体积分数最初为0.413%,在第30天达到最大值为14.777%。对于含水量14%的小麦,初始感染虫口密度为30头/kg的储粮环境中CO_2气体体积分数最初为0.720%,在第15天达到最大值为17.197%。本研究结果为今后通过检测CO_2体积分数变化来监测粮堆中虫害发生情况提供了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4.
辽宁地区处于低温高湿与中温干燥储粮区交界地带,具有冬长于夏、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试验表明,该技术可有效降低粮堆表层积热,维持粮堆平均温度≤15℃,符合安全储粮要求.空调设定在仓温25℃时开启、22.0℃时关闭,其工作温度限定范围比较合理,空调储粮综合能耗为0.28 kW·h/t.建议:避免冬季通风降...  相似文献   

15.
李佳  曹毅  赵旭  董梅 《粮食与油脂》2020,33(2):45-49
选择东北地区高大平房仓作为试验仓房,开展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实仓品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粳稻水分、出糙率、整精米率、米汤p H、米饭黏性和弹性逐渐降低;粳稻脂肪酸值、吸水率、膨胀率、米饭硬度、米饭胶着性和咀嚼性逐渐升高;米饭内聚性无明显变化。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可有效控制粮温和仓温,延缓稻谷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6.
惰性粉对平房仓储存稻谷进行粮面拌药试验,定期跟踪检测试验仓与对照仓粮堆害虫发生情况、粮温变化情况以及粮食储藏品质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惰性粉对储粮害虫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对粮温以及粮食储藏品质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大平房仓隔热保温性能较差,夏季最高仓温和粮温可达到30℃~35℃,造成储粮害虫和微生物大量滋生,影响储粮安全。如使用化学药剂熏蒸处理,易形成残留,粮食在高温下储存,品质会快速降低,影响储粮安全,而常规的机械制冷和空调制冷技术虽能降低仓温和粮温,但存在能耗大、费用高等问题。本试验跟踪研究了高大平房仓实验仓与对照仓的温度、湿度变化趋势及规律,以及1年内各季节中储藏玉米粮食作物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和储粮情况,在夏季对高大平房仓进行了内环流技术试验.通过对试验仓房温度变化的测试,证明了内环流技术可以明显降低仓温、粮温,有效控制储粮害虫生长繁殖,有效减少熏蒸次数,实现粮食的绿色储藏.  相似文献   

19.
在冬季大量储藏自然冷源的基础上,春夏季节将遮阳网、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进行了粮仓控温效果试验,得出了夏季最佳控温方法:在储粮仓仓顶70 cm处安装黑色遮阳网;每日14:00全开窗自然通风;每日22:00至次日6:00,按单侧风机安装方式,利用轴流风机对粮仓进行机械通风,风速5 m/s,可降低仓温2~5℃,降低上层粮温1~3℃。同时,通过对大型平房仓的Fluent软件模拟和实际应用成本计算,进一步证实了自动循环热管模组低温储粮平房仓的推广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初始虫口密度(0、2、15头/kg小麦粉)的不同储粮害虫(锈赤扁谷盗成虫、赤拟谷盗成虫、赤拟谷盗成虫与锈赤扁谷盗成虫混合)发生对储藏小麦粉温度及环境湿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部实验观察期间,随着实验时间延长,害虫为害引起小麦粉温度升高,初始感染害虫虫口密度越高小麦粉温度也越高;不同起始虫口密度的不同虫种害虫为害的小麦粉温度均表现出上升趋势,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全部实验观察期间,未受害虫感染的小麦粉温度变化在22.27~28.70℃,感染2头/kg赤拟谷盗的小麦粉温度变化在22.23~29.53℃,感染15头/kg赤拟谷盗的小麦粉温度变化在22.03~29.55℃。感染2头/kg锈赤扁谷盗的小麦粉温度变化在21.67~29.43℃,感染15头/kg锈赤扁谷盗的小麦粉温度变化在22.13~29.63℃。感染2头/kg混合虫种的小麦粉温度变化在22.30~29.63℃,感染15头/kg混合虫种的小麦粉环境变化在22.20~29.37℃。在实验观察期间,不同虫种、不同起始虫口密度害虫为害对小麦粉环境湿度变化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