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残雪融尽,嫩芽破土,蓦然又到踏青时,仿佛又见啤酒大战硝烟升起。作为季节性效益明显,又是中国市场化最高,竞争最为激烈之一的中国啤酒产业,在新世纪的2001年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态势? 竞争更加激烈资产重组依然自1997年以来,我国啤酒业就进入了资产重组的大整合时期。特别是2000年,青岛啤酒公司南征北战,一口气“喝”下8家啤酒厂,使公司大本营聚集了三十多家啤酒企业。尤其是将北京五星和三环两个老牌啤酒企业悉收麾下,  相似文献   

2.
史明坤 《中国酒》2000,(4):50-52
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是中国啤酒业的两家龙头企业,产销量已连续六年居啤酒业前两位。199了年,两家企业双双被国家正商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我国啤酒行业获此殊荣仅有的两大名牌产品,也都是被原中国轻工总会确定重点支持的啤酒企业。两家企业已先后上市,成为啤酒类上市公司的佼佼者,尽管都涉足了非酒产业,99%以上的利润仍都来源于啤酒。这两家企业差别也很大:一家是世纪之光,一家是后起之秀;一家早已是世界品牌,一家还被认为是地方性产品;一家计划色彩迟迟未  相似文献   

3.
观点     
杨军 《新食品》2005,(19):11-11
现在说中国啤酒业已经进入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华润啤酒“三国演义”时代.的确还言之过早。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啤酒市场已经进入成长后期的调整期,生产资源的合理组合配置将对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场啤酒行业内的"洗牌运动"正风起云涌。中国啤酒业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啤酒市场格局虽然存在区域化严重,品牌相对分散、工厂数量多、集中度不够、平均消费量低等不足因素,但随着国内外啤酒巨头在国内市场的持续扩张,中国啤酒业的产业模式将呈现"高度产能集中度,中度品牌集中度",所以中国啤酒业将在很长时间内呈现三股竞争力量:  相似文献   

5.
物流真正进入山东啤酒业时是青岛啤酒公司现任总经理金志国2002年在改革青啤时采取的一项举措,为保障青岛啤酒的品牌和品质,青啤集中精力搞好研制和生产,运输问题全部交与物流公司,不仅使公司节约了资金,而且,在保证啤酒的新鲜度上,还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加速了啤酒的运输过程,减少了啤酒在储存、运输中的滞留时间。青啤的成功,不仅在山东啤酒业而且在中国啤酒业都起到了表率作用,许多企业纷纷效仿,不仅为啤酒的新鲜提供了保证,而且,也加速了山东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明真 《中国酒》2009,(8):32-33
在上篇《啤酒业整合终结者?上》的文末,谈到中国啤酒市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以区域啤酒品牌为主导竞争格局。本文,笔者将阐述一下,在未来中国投资性啤酒之间的竞争中,如何操控区域性啤酒品牌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观点     
李强 《新食品》2006,(10):6-6
经历了普遍竞争、重点区域竞争的中国啤酒业寡头竞争割据现在已经清晰。 ——燕京啤酒集团董事长李福成 青啤、燕京、雪花近日先后公布了其2005年年报,有关数据显示,三大巨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6%。李福成称.大啤酒企业通过整合其市场份额在不断提高,啤酒业资本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啤酒科技》2003,(9):1-4,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啤酒工业也得以迅猛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走出了中国啤酒业自己的发展道路。2002年我国啤酒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创造了世界啤酒业发展的奇迹,提升了我国啤酒工业的国际地位。下面先总结2003年上半年啤酒工业的发展概况,然后对中小啤酒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一、2003年上半年啤酒工业概况今年上半年,我国啤酒行业经受了两方面的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啤酒行业按产量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集团军,其中以华润、青岛、燕京三家年产超过400万千升的企业为第一集团军,产量占全国的45%以上;100万千升以上的哈啤、珠江、重庆、金星等四家企业为第二集团军,加上英博等外资企业,产量已占总产的20%,100万千升以下的企业则称为第三集团军,企业数量众多,而产量只有全国的30%多。随着啤酒行业快速发展,激烈的竞争已使不少中小企业被市场淘汰,企业数量和产销量逐年下降,似乎印证了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啤酒业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间以来,对全球大麦歉收,酿造大麦价格迅速上扬,将对长期以来一直主要依赖进口大麦的中国啤酒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啤酒企业将面临生死关头时期的话题议论很多。并有人预言:2003年将有多少多少啤酒企业被淘汰出局;明年的啤酒原料价格上扬,啤酒价格难以提高,啤酒企业大面积经济衰退后,外资与外国企业将对中国啤酒业发动新一轮兼并风潮。种种言论应有尽有,成为啤酒业内与关心啤酒业人们的热门话题。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业内人士,该如何正确对待?笔者的态度是:冷眼看涨价,务实求发展。下面,就个人的观点谈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商讨。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资退出中国啤市后,国内啤酒业的重组整合,如点着了的火药桶愈演愈烈,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竞争加剧带来的高速扩张,不仅使中国啤酒业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随着国内啤酒市场越发的成熟,外资再次进军中国啤酒市场.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中国啤酒业“领头羊”青岛啤酒扩张步伐逐渐放缓,转而将“苦练内功”调整为企业战略的主题。2002年青岛啤酒由扩张全面进入整合期,然而五年后,青啤却一改低调姿态,开始异常活跃地迈出自己扩张的步伐。近日,其四大产能项目扩张计划高调出台,这些项目相继上马后,可新增产能100多万吨!如此大规模的增大产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啤酒业新一轮的竞争情势日渐明显,称为啤酒“三巨头”的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珠江啤酒,近期不断扩张其销售地域范围,以提高市场占有率。青岛、北京及广州是上述三家大陆啤酒生产商的大本营,然而这三个品牌的  相似文献   

14.
孙照广 《中国酒》2008,(2):88-89
华东市场,啤酒业最激烈的竞争前沿 由于华东是我国啤酒产销第一大地区,而且又集中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最知名的品牌、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大的生产产能和最激烈的竞争前沿等国内啤酒业的诸多之最,因此,华东市场一直是我国啤酒市场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5.
啤酒,已经成为我国亿万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喜欢饮用的酒类产品;与此同时,啤酒市场也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2005年全国的啤酒产量已达到3061.56万千升,比2004年增长5.21%;销售收入总额723.89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6.02%;行业利润总额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同时,对啤酒行业投资力度也有增无减,2Q05年底英博集团对浙江雁荡山金狮和宁波金狮的扩股,年底最终以58.86亿元入主雪津啤酒;喜力公司收购大富豪40%的股份;嘉士伯和宁夏西夏啤酒联姻,华润控股湖北枝江等,据统计,2005年外资公司对中国啤酒业的到位资金近10亿。同时,继2004年后,新建啤酒厂和扩建改造的势头有增无减,2005年全国范围内约有11个新建厂和大的扩建工程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10万千升,投资总额达40亿元,另有近20亿元的新建、扩建项目在2005年签约,将于2006年投入运行。随着世界跨国啤酒公司的强势进入和国内啤酒企业产能的增加,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更是进入白热化阶段,供过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众多的啤酒生产企业为了赢得市场,获取生存与发展,纷纷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其竞争手段不断升级,但令人忧虑的不规范竞争行为却也大行其道,严重干扰了啤酒市场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阻碍了我国啤酒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啤酒市场也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2005年全国的啤酒产量已达到3061.56万千升,比2004年增长5.21%;销售收入总额723.89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6.02%;行业利润总额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据统计,2005年外资公司对中国啤酒业的到位资金近10亿。近几年新建啤酒厂和扩建改造的势头有增无减,2005年全国范围内约有11个新建厂和大的扩建工程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10万千升,投资总额达40亿元,另有近20亿元的新建、扩建项目在2005年签约,2006年投入运行。随着世界跨国啤酒公司的强势进入和国内啤酒企业产能的增加,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更是进入白热化阶段,供过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众多的啤酒生产企业为了赢得市场,获取生存与发展,纷纷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其竞争手段不断升级,但令人忧虑的不规范竞争行为却也大行其道,严重干扰了啤酒市场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阻碍了我国啤酒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震东 《酿酒科技》2002,(3):105-107
改革开放的近20年来中国啤酒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到2000年总量达2231.32万吨。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啤酒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国内啤酒产量持续增长,市场容量紧缩,出口逐年下滑,中国啤酒走出国门仍然步履维艰。啤酒出口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品牌、管理、技术和营销等与国际相差较远,要使我国啤酒业走向世界,不仅要靠啤酒企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积极调整产业政策,在啤酒科研开发、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变热,经历了几个月淡季的啤酒业又将迎来销售旺季。啤酒市场是一天一个样,啤酒企业显得分外的忙。那么,今夏啤酒市场怎么样,厂商们应如何做,才能在今夏啤市里独领风骚成为最终赢家?  相似文献   

19.
方刚 《中国酒》2007,(9):38-39
青啤老总金志国预测:青岛啤酒2007年产量510万吨。而在2006年底,青啤高调宣布2007、2008两年内在山东及苏北扩产100万吨。如果能实现,那么青岛啤酒在山东苏北的产能就会是300万吨。 山东,一个拥有380万吨消费量的啤酒市场。业内人士公认的啤酒大省,得山东者得天下。 但是,环顾四周,一种深深的悲凉油然而生。银麦、三孔、无名、济南、烟台……十几个企业的总产量仅仅相当于青啤的1/2。即使比较强势的银麦啤酒,虽然号称山东第二大啤酒企业,但也仅仅是年产30万吨而已。 将山东市场打造成自己的基地市场,聚焦、聚焦、再聚焦……这又是金志国在内部高层会议上的明确指示,山东市场上70%的占有率已经使青岛啤酒在竞争中成长为一头超级雄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一、资产重组依然 自1997年以来,中国啤酒业就进入了资产重组的大整合时期。青岛啤酒公司继2000年南征北战后,又于2001年并购福建、广西等地的几家大啤酒厂,使公司大本营聚集了近50家啤酒企业。特别是青啤将北京五星和三环两个老牌啤酒企业悉收麾下,一时间震动京城。作为回应,同属中国啤酒业第一集团龙头企业的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在控股山东莱州啤酒厂后,去年3月18日、20日,又出资9562万元和1.2亿元,控股既是山东强势啤酒企业,又跨入全国啤酒业前20强的山东无名啤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