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以明代家具为例探究《考工记》中阐述的工艺设计原则,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加强对中国古代传统工艺设计的造物观的认识及对现代社会工艺美术设计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考工记》中有一段话:“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是指合理利用材料的性能,发挥材料本质的美感,而且技巧必须要精巧。珠宝首饰是一类用材特殊的精美的工艺品,一件首饰除了要有巧妙的构思,独特的造型外,还必须完美地体现材料质地的美感和精巧的制作工艺。珠宝首饰制作材料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对首饰的设计与风格的体现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文脉可考,材料可考、工艺可考、匠心可考。"忆考工",源于中国古代典籍《考工记》:"材有美,工有巧",旨在告诉人们材料有其自身的美,人有创造力,工艺有精巧之处。"忆考工"是对踏实精进工匠精神的致敬与坚持,及对平实质朴之优秀传统的传承和创新。品牌理念:合天时,顺地气,取美材,施巧工,以为良造。设计理念:静笃之美,务实精作,经典传家。  相似文献   

4.
《考工记》与《天工开物》的造物艺术观念在整体上遵循儒家的思想理路,二者均把"圣人创物"作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发展的逻辑基础,强调造物等级观念的正当性,并着力构建"天—地—人"整体和谐的造物关系,但《天工开物》更加注重工匠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百姓日用的造物目的。在工业信息时代背景下,欲使中国设计回归中国文化本元,不能仅依赖于传统样式的形式感创新,而当在传统工艺智慧中探索中国造物的语言特点与审美特质,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的价值与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秦瓦汉砖到元代青花瓷,从西汉的乘云绣到晚清的四大名绣.从战国彩绘漆器到明代景泰蓝,无一不沉淀着中国古代造物设计思想的智慧与文化内涵。《周易》、《周礼》《礼记》和先秦时期的诸子著作开创了中国造物设计的认知和思考,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指引着中国工艺美术设计的方向。在博大精深的传统设计思想中,《庄子》的内篇与外篇通过哲学之思揭示设计中事与物的关系,在工艺造物和设计认知等方面达到极高的水平。同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技进乎道”等美学思想也映射出中国民间传统服饰朴素自然、从容自由的审美特征,为现代本土设计提供了土生土长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魏县蓝印的原材料——棉花的发展历史、魏县传统纺织工艺来探析魏县这个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与思维。并总结魏县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特征,通过《考工记》中所包含的"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工艺美学观对魏县蓝印进行研究分析,并探究其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山东民间蓝印花布独特的色彩对比关系、纹样特点及其生产工艺,探讨了山东民间蓝印花布的审美特征及其蕴含的传统造物思想。指出山东民间蓝印花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色彩沉着古雅,给人以清新之美;纹样富有节奏感和秩序美,题材丰富而独特;制作工艺巧妙,以少胜多。这些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受"致用利人""材美工巧"及"器以载道"等齐鲁古代造物思想的影响。山东民间蓝印花布独特的审美特征及其承载的传统造物思想,对现代产品设计仍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体系性的技术文本,《考工记》意味着东周齐国工匠文化思想正式出场,也标志着侯国官方合"礼"性技术渐趋成熟。《考工记》详记齐国6种官营手工行业及其30类工种,或率先创构了侯国官营工匠文化体系,这包括诸类工种的行业结构、社会职能、造物技术、生产规范、营建制度以及考核评价等早期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元。连同《考工记》的技术体系本身一同成熟的还有东周文化或士大夫思考这种合"礼"性技术体系的为文化逻辑。《考工记》既涵盖了中国式"齐尔塞尔论题"的最初模型与要义,又显露出齐国士大夫与百工的互动行为潜伏着彼此区隔化偏向及其后遗效应风险。  相似文献   

9.
李淑鑫  李爱英 《西部皮革》2023,(24):117-119
在众多美学设计思想之中,中国先秦造物思想在其中以一个主流思潮的姿态,对中国造物活动、造物观念进行引导和教育。它以一种深奥玄妙的哲理和生动形象的技术指引着古代科学的发展,通过对先秦造物思想和精神理念的挖掘,探索如“天人合一”“器以载道”“文质彬彬”“非乐节用”等诸子百家思想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体现,继承和发扬先秦造物思想,通过中国传统服饰的案例研究,看中国传统服饰中蕴含的造物思想对服饰文化内涵的传承以及为现代服饰设计领域的创新提供一定得借鉴与参考。有利于对中国历史及理论进一步探索,还有助于研究在服装设计领域的造物设计思想,为本土服装设计提供了土生土长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10.
就近期所学《考工记》《茶经》两篇文献简介的想法与读感。由此思考此《考工记》《茶经》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现今社会发展得快是因为有优良的制度,国家的强盛。但由于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快工作压力大等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是社会现象和个人的品德与职业品德,职业精神问题。《考工记》内反映出的做事严谨,做物良材精巧,职业精神对艺术设计思维与技艺的启发、《茶经》对农业、茶艺品陶艺、人的道德智慧的启发和设计的外观样式与使用功能及使用者的不同而巧妙的结合与改变的妙处以及《茶经》引出的品茶之道,为君为人之道等对现今社会的这些问题有一定的鉴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由雅克·德里达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由符号学分析而诞生的哲学思想。当代艺术理论中,借用哲学和符号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可以指导设计思维。在当代首饰的设计创作中,艺术家使用解构主义的思想来进行设计构思,起于但不限于绘画、产品设计等诸多行业。解构主义思想使得当代艺术首饰具有符号象征以及交互意义,尤其是在行为表达、关系美学层面尤为突出。同时,艺术哲学思想对首饰设计思维的渗透作用,越来越多地影响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研究,旨在梳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造物艺术的历史传统、经验智慧、思想体系和人文精神,深入挖掘我国历史上官修、民著和口传、图绘的各类设计文献,从学术语境和时代语境上阐释和建构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技术、中国审美、中国生活于一体的中国传统造物艺术体系,通过把握造物体系历史规律与精神内涵,实现传统造物现代性转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材料美学的角度,阐述材质美在世博会展馆设计中的表现,并分析材料与展示设计的关系,材料美的来源和材料美对展馆设计的影响,为材质美在展示设计中运用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每年一度的科隆国际家具展(Imm Cologne)总会选择在“迎春时节”如约而至。在“致力于提高展会创表设计含量”的鲜明旗帜下,2007年,笔者曾对科隆展的“青年设计师园地”和“设计师之角”作过“写真”系列报道。延续着2007劲吃的“设计春风”,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民居的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阐述,以及中西美学的对比,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审美的自然之美、形式美、诗情画意之美与文化内涵等要素,以期对我们现代的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绘画是艺术形式的一种,在现代文化艺术形式的影响下,我国当代绘画创作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俗文化与绘画创作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能够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还能够促进绘画艺术的发展。本文以中国当代绘画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民俗文化在中国当代绘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还是那个展位,还是那个展区,一切都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萧邦不断提升的产品和一个极具活力的创作团队。作为一个亲临巴塞尔钟表珠宝展现场的记者,当我走在2011年巴塞尔世界中,深刻感受到萧邦品牌对珠宝与钟表的双重把握,以及她所演绎的极致。我一次又一次的被萧邦的灵感所触动,在倾听了萧邦工作人员对萧邦2011最新作品的介绍后,更是为这一世界品牌的工艺所折服。去年是萧邦150年诞辰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个重要日子,萧帮团队重磅出击,推出了数款精品系列,动物系列可以说是一个成功代表,无数个可爱的动物形象,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萧邦的形象代表,那些惟妙惟肖的动物,可爱、灵动、逼真,让人目瞪口呆,在去年推出后就收到不错的反响。2011年,萧邦继续以动物系列作为其珠宝的主打,继续创造着动物王国的绝妙作品。  相似文献   

18.
柯律格为世界著名的明代艺术史研究学者,现任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讲座教授。他不仅博学多闻,对于中国传统典籍亦有深厚的造诣,同时观照西方文化史、人类学、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两者结合而提出新颖有洞察力的学术论述,学术成就广受国际学界的赞誉。在2014年9月14日至2015年1月5日,由他与大英博物馆中国瓷器部负责人霍吉淑女士策划的大规模中国文物展"明代:改变中国的五十年",将在在大英博物馆正式举行。本篇访谈就此次展览,对柯律格教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采访,由于1400~1450年永乐至正统年间孕育了非常辉煌的文明,内部有灿烂的文化艺术,外部也有郑和下西洋的开拓举动,所以对后来明清乃至当今中国的文化都留下了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希望观众能在这次展览中看到这一段鲜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木材的美学属性及其对家具设计的意义,并以泡桐木材为例探索了木材微观构造美学元素应用于家具造型与装饰设计的可行性。借助现代显微技术,发掘木材内部构造的天然之美,并把木材的天然构造之美应用于家具设计,这是一种人文与自然相结合、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是一种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期待能够为家具设计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Joseph McBrinn 《Textile》2017,15(3):292-323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Modern British Needlework” exhibition held at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in July 1932 was the watershed moment in rehabilitating embroidery’s reputation as a modern art form paving the way for its acceptance into art galleries and art schools in the post-war era. This exhibition, however, was only one in a series of important displays of embroidery that took place throughout the Twenties and Thirties. Many of these included large exhibits of embroidery by men (disabled ex-servicemen, male artists, designers, aristocrats, celebrities and political figures) that today are largely forgotten. In reconsidering the interwar needlecraft hobby phenomenon, it is evident that some men, such as the artist Ernest Thesiger, were as instrumental in shaping the so-called “cross-stitch craze,” as women artists such as Mary Hogarth and Rebecca Crompton. Camp, charismatic and well-connected, Thesiger employed embroidery as part of wider process of self-fashioning in a historical moment that witnessed the increasing alignment of effeminacy and homosexuality. This article offer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masculine needlework” exhibitions in the period and a reading of Thesiger’s “effeminate embroidery,” to show how the new “queer hobbies” of the interwar years were encoded and decoded by contemporary audi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