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精梳棉/纳米银抗菌涤纶/菠萝叶纤维50/30/20 18.2tex纱的生产要点。介绍了菠萝叶纤维的性能特点。根据菠萝叶纤维、纳米银抗菌涤纶和棉纤维的性能确定了混纺比例;设计了各组分纤维的混和方法及纺纱生产工艺流程,对各工序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采取了必要的关键技术措施,纺制出了质量水平较好的三组分混纺纱。认为:菠萝叶纤维的混和方式、预处理和混和生条的预并条工艺等是保证混纺纱生产过程顺利和成纱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探讨粘胶莱赛尔改性涤纶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针对混纺各组分纤维的性能特点,分析了纤维应采用的混和方法以确保多组分纤维有效混和,通过清棉工序降低打手速度以减少纤维损伤;梳棉工序选用配套针布,优选工艺参数时兼顾纤维梳理和纤维损伤;并条工序采用三道混并工艺,加强混和作用和确保混纺比准确;优化配置粗纱和细纱工序的定量、捻度、速度和隔距等工艺参数,最终成功纺出粘胶莱赛尔改性涤纶混纺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探讨精梳棉、彩色棉、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纺纱工艺.通过采用本白棉、棕色棉、大豆蛋白纤维分别制条,在并条机混和、纺纱的工艺流程,优化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解决了大豆蛋白纤维纯纺纱梳棉成网困难的问题,使成纱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超细特中空涤纶与Modal混纺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开发超细特中空涤纶Modal混纺纱,针对纤维特点采用原料混和工艺,提高其可纺性;并在各工序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及优选工艺参数.清棉多松少打,减少纤维损伤,防止黏卷;梳棉加强梳理,适当减少落棉;并条合理配置牵伸,解决好缠、绕、堵和静电问题;粗纱、细纱捻系数偏大掌握、速度适当降低;络筒合理设定清纱参数;各工序相对湿度应偏大控制、各机通道保持光滑、洁净.结果成功地生产出超细特中空涤纶/Modal 50/50 14.6 tex混纺纱,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探讨吸湿排汗涤纶纤维与精梳棉、有色涤纶混纺纱的纺纱技术.分析了吸湿排汗涤纶纤维混纺色纱的性能特点、用途及纱线规格设计要点.以CJ/T湿/T色蓝50/40/10 13 tex品种为例,介绍了在棉纺设备上生产吸湿排汗涤纶纤维多组分混纺色纱的关键工艺及技术措施.生产中通过合理选择混和方式,并针对容易产生的缠绕、挂花堵塞、断头及棉结、毛羽控制等问题优化配置工艺参数,采取技术措施,纺制的吸湿排汗涤纶纤维多组分混纺色纱条干好,毛羽少,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
有机导电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有机导电纤维的性能特点,由于有机导电纤维为毛型短纤维,和棉型涤纶短纤维相比,纤维较粗、较长,在混和前需进行预牵伸,将有机导电纤维拉断,然后在并条机上混和。有机导电纤维在混纺纱中含量很小,不但可消除纺纱过程中的静电缠绕问题,而且可提高织物的导电性能,适宜织制抗静电织物。  相似文献   

7.
探讨捻系数和混纺比对纳米银抗菌涤纶纯纺纱及纳米银抗菌涤纶精梳棉混纺纱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将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以不同的捻系数纯纺,并与精梳棉以不同的混纺比混纺成纱,对其成纱强伸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纳米银抗菌涤纶/精梳棉混纺比分别在41/59和44/56时,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低值;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纯纺纱的临界捻系数在372.3附近。认为:在实际工艺设计中,应参照临界捻系数372.3合理配置细纱捻度;应从最终功能及成本出发,综合考虑选择纳米银抗菌涤纶精梳棉混纺纱的混纺比。  相似文献   

8.
探讨多组分赛络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措施。介绍了莱赛尔、粘胶、亚麻和有色涤纶的性能特点及物理指标;莱赛尔纤维单独制成生条;其余4种纤维混和后制成混和生条;采用三道混并工艺,保证几种纤维的混纺比例;采用赛络纺技术,保证成纱表面光滑,毛羽少,条干均匀,最终顺利生产出了莱赛尔/粘胶/亚麻/蓝色涤纶/红色涤纶40/30/20/7/3 14.5tex赛络混纺纱。认为:针对各组分纤维特性配置工艺,可以保证混纺纱的顺利生产和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9.
胡艳丽 《棉纺织技术》2007,35(11):32-34
为生产抗菌针织混纺纱,针对抗菌涤纶纤维的特性,通过选择适当的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加强质量控制,开发生产了抗菌精梳棉涤针织纱.指出其技术要点为加强混和作用,提高梳理质量,优化牵伸工艺.  相似文献   

10.
探讨精梳棉柔丝纤维灰褪绒混纺转杯纱的生产工艺。阐述了柔丝纤维和灰褪绒的性能特点,通过合理配置纺纱工艺,成功纺制出精梳棉/柔丝纤维/灰褪绒65/20/15 20.8 tex混纺转杯纱。认为:采取合理的原料混和路线;做好柔丝纤维和灰褪绒混和原料的预处理,提高原料可纺性;前纺工序针对原料特点采取必要的工艺技术措施;转杯纺优选纺纱专件和相关工艺参数,以上这几项关键工作实施到位,就能够生产出质量满足要求的精梳棉柔丝纤维灰褪绒混纺转杯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