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现有基于折皱回复角和外观平整度的织物折皱回复性评价方法在织物品种适应性和评价结果稳定性等方面的缺陷,提出织物折皱回复性的原位力学测试方法。通过解析原位力学测试原理,基于所测的力-位移测试曲线,提取用于表征织物折皱回复性的3个评价指标;并通过与织物折皱回复角变异系数的对比分析,说明原位力学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好于折皱回复角法;采用相关性分析发现,折皱特征指标和织物折皱回复角在0.01水平下显著相关,表明原位力学测试方法可有效评价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并基于折皱特征指标构建了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多元回归模型,可用于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全面、客观表征。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测试纯毛织物、涤/棉混纺织物、纯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研究3种机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分析折皱回复性能测试中加压压力,织物混纺比,加、释压时间等参数对织物折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毛纤维的初始模量高且拉伸变形回复特性好,使得纯毛织物的折皱性最好。研究结果为最终建立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理论预测模型,预测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奠定理论基础,也为织物服用性能的客观评价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3.
织物折皱回复角测试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测量方法存在的测试过程自动化程度低,测量结果精度不高等弊端,以YG541E型全自动激光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SDL-M003A型折皱回复角试验机和自主研发基于视频序列的JN-1型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仪为测试仪器,将折皱回复角变异系数CV值作为评价指标,对比了3种织物折皱回复角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基于视频序列的JN-1型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仪测量结果准确、稳定,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可为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测试提供可靠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羊毛纤维的品质和微观结构讨论毛织物变形回复性能,提出织物折皱回复角或折皱回复率不能全面反映织物耐皱外观的新观点,征实织物弯曲性能和剪切性能是影响织物耐皱外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风俊  郑德均 《纺织学报》2007,28(10):38-41
基于纺织材料的弹性回复性能及织物的内摩擦作用,研究织物在较小折皱力作用下的折皱弯曲与回复性能,通过简单的模型及公式表征织物回复过程中的重要性质,分析毛及毛涤织物在折皱回复过程中回复力与折皱弯曲形变的关系。利用KES-FB3压缩仪设计折皱弯曲测试试验,用所得数据计算模型参数,能较好地反映出织物折皱回复规律,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精纺毛织物结构参数与折皱性能的关系,收集了18 种精纺毛织物,应用JN-1型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仪进行折皱回复角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构参数与折皱回复角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结构参数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程度,找出对折皱回复角影响较大的结构参数,同时研究了织物结构参数与折皱回复角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精纺毛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不仅与织物原料、纱线线密度和捻度有关,还与织物经纬密、织物紧度以及面密度有关;除了纤维原料以外,纱线捻度对织物折皱回复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PTT形状记忆织物形变保持及形状回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一了研究PTT形状记忆织物的形变保持及回复性能,对4种pn,形状记忆织物进行了折皱回复性能的测定,研究了影响PTT织物形变保持性的因素.结果表明,PTT织物的形变保持性主要受纱线参数和织物结构参数影响.自制了一套用以测试PTT形状记忆织物变形后回复原始形状的装置,测试结果表明,PTT形状记忆织物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即可...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交织物纬纱和组织的变化对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影响,设计了A、B两组服用面料,分析了织物经纬向因组织和纬纱线密度不同造成织物的结构变化与折皱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对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有直接影响,在经纬密、厚度一致情况下,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受纱线浮长控制,织物交织结构越疏松,则纱线之间的活动余地越大,在织物受外力的过程中,可恢复变形能力越强;纬纱采用不同粗细的纱线交织开发的面料折皱回复性能优于同种纱线交织产品。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将神经网络理论用于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直接预测。根据研究对象特征,通过选取织物原料组成、经纬密度、抗弯长度、织物厚度及重量等重要影响因子作为神经输入元,将折皱回复角值作为输出目标,比较了径向基函数RBF、BP和广义回归GRNN 3种神经网络对织物折皱回复角的预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神经网络方法对织物的折皱性能预测具有较好的满意结果,且在预测织物的整体折皱回复性能时,BP模型与GRNN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要比RBF的小。利用输入神经元织物参数进行折皱回复性能的预测更有利于工艺与织物结构设计优化与质量控制,通过对输入神经元试验与优化有望达到满意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采用图像处理测试织物折痕回复角仪器的结构、特点。分析了织物折皱回复过程、机理及其织物原料、捻度对薄型精纺毛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影响,可用于织物、装饰面料和非织造布的折痕回复性能的评定和测试,该测试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大角度的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11.
织物折皱回复角与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织物抗皱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折皱回复角的检测存在工作量大,测量精度低,测试数据不稳定等问题,运用KES-F风格仪测量织物的弯曲刚度、弯曲滞后矩、拉伸功和织物厚度等物理力学参数,运用SDL-M003A折皱回复角试验机按AATCC 66—2003测得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在此基础上,建立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与织物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从折皱回复角计算值和实测值的检验结果看,二者的绝对误差小于3°,相对误差小于5%,表明得出的回归方程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是评价织物外观和服用性能的重要指标,现有的测量方法存在测试过程自动化程度低和测量结果精度不高的弊端。介绍了织物折皱回复角动态测量系统的构成和各模块的功能,以及基于图像处理的回复角测量方法,并设计出系统的操作界面。将该系统与SDL-M003A折皱回复角试验机进行对比试验,证明了两者的实验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所提出的动态测试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高的特点,排除了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为提出新的折皱回复性能指标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较精确、易行的测试和表征织物折皱回复角的方法,首先采用KES-F织物风格仪测试了织物的弯曲、剪切、拉伸和压缩性能,并在KES系统原有力学性能指标基础上引入2个新指标:残余弯曲曲率和残余剪切变形,进而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了采用织物力学性能指标表示其经、纬向折皱回复角的回归方程;同时分析了织物折皱回复角与各力学性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计算值与折皱回复角的实测值差异不超过0.1°:拉伸功回复率、拉伸比功和弯曲刚度对织物折皱回复性的影响最大,可以通过提高织物的抗拉伸、弯曲和剪切性能及拉伸功回复率来改善织物的抗皱性.  相似文献   

14.
简要地分析了织物产生折皱的过程,重点介绍了纱线和织物结构两个方面对织物折皱的影响进行总结,并展现研究进展,以说明折皱回复性在服用性能中的重要性。最后,对织物抗皱性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组织结构对吸湿排汗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织物组织结构对吸湿排汗机织物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经纬密度和织物组织的吸湿排汗机织物的性能,如吸水性、透气性、刚柔性及折皱回复性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纬密度对织物毛细效应、折皱回复性及刚柔性无显著影响,对织物透气率有显著影响,经密对织物吸水时间有显著影响,纬密对织物吸水时间无显著影响;织物组织对织物吸水性、透气性及刚柔性有显著影响,对折皱回复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是评价织物形态稳定性的关键指标。传统折皱回复角测试方法存在检测过程依赖人工操作、难以量化折皱动态演变等问题。为实现对折皱回复全过程的自动化监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核相关滤波算法的动态折皱回复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高速摄像机捕捉织物折皱形变回复过程,应用改进的核相关滤波算法检测追踪折皱顶点的运动角度变化。通过引入多特征融合提高检测鲁棒性,利用Canny边缘检测自适应调整目标区域,减小边界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取感兴趣区域骨架,计算折皱顶角度随时间变化信息。结果表明,不同织物折皱角度变化规律与织物组织结构高度相关。最后与标准测试结果建立线性模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文章实现了对织物折皱回复全过程的自动化检测与定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准确的折皱回复性能检测新思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织物实际使用中产生的折皱是多向立体的,需要对织物不同取向进行折皱回复性能的研究。现有的测量方法只能测量静态回复角,无法显示织物折皱回复过程。采用视频序列的动态测量方法测试了3块不同规格羊毛平纹织物7个不同方向的折皱回复过程,分析各向折皱回复性能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羊毛织物回复迅速,动态测试系统优势明显;纯羊毛织物比含涤纶羊毛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好,织物在急弹和缓弹阶段的折皱回复各向异性一致;在取向角为45°时,折皱回复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根据纺织材料黏弹性理论,研究织物的折皱回复变化规律。在织物摩擦约束力偶与其弯曲曲率成正比的假设条件下,把织物看成是具有内摩擦约束的固体黏弹性材料,利用标准线性固体和滑块并联组成的模型,对织物的折皱回复行为进行分析,把织物的加压弯曲、释压回复等行为过程用同一模型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回复规律方程。并以毛织物和毛/涤混纺织物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经实际测试证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回复规律。  相似文献   

19.
研究纱线合股数和织物组织对织物保形性能的影响。采用细度相同的9.6 tex单纱和4.8 tex×2、3.2 tex×3和2.4 tex×4股线,以相同经纬密分别制织成平纹、二上二下方平、二上二下左斜纹组织的织物。测试了各织物的折皱回复性,采用人工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法评价了织物平整度。结果表明:随着纱线合股数的增加,织物的折皱回复性变差,平纹双股线织物折皱回复性最好,方平织物中单纱和双股线织物折皱回复性相近,斜纹单纱织物的折皱回复性好于其他织物;平纹和方平单纱织物的平整度等级高于股线织物,纱线合股数对斜纹织物的平整度无明显影响;织物组织结构交织点少、浮线长,结构越松散,其保形性越好。认为:纱线合股数和织物组织对织物保形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选用常用3种高支高密衬衫面料,对其断裂强力、折皱回复性和撕破强力等性能进行测试。运用关联度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织物规格参数与织物的拉伸断裂性、折皱回复性和撕破强力性能等指标进行总体的研究分析,找出了两者关联度最大的因素,并对影响织物物理性能的各项因子进行了排序。期望研究结果有利于衬衫面料的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