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全系统精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动态测试系统的精度损失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依据误差分解与溯源的结果,建立了系统非均匀性分析的定量模型 ,给出了各单元精度损失的不均匀性和不合理性,用以指导系统进行均匀设计,使得系统内的各组成部分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同时失效或损坏,从而发挥生产资料的最大效率。  相似文献   

2.
蒋敏兰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2):1279-1281
文中提出了利用动态测量系统在不同测量时期的误差量值变化来获得系统的损失精度的方法.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对动态测量系统的精度损失进行溯源,将测试系统在一定时期总的精度损失分解并溯源到系统内部各组成单元,掌握系统内部各单元的精度损失情况,为系统的精度保持和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最后对一仿真系统的精度损失情况进行了溯源研究,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及其建模方法,建立实际测量系统的"白化"或"准白化"模型,以及输出总误差的"白化"模型,利用混合谱分析的方法对动态测试系统进行误差分解与溯源.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是误差理论及精度理论的逆向问题,在动态测量及动态测试系统的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及其建模方法,建立实际测量系统的"白化"或"准白化"模型,以及输出总误差的"白化"模型,利用混合谱分析的方法对动态测试系统进行误差分解与溯源.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是误差理论及精度理论的逆向问题,在动态测量及动态测试系统的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态精度理论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分析了传统动态精度理论局限性,给出了全系统精度理论的传递链函数及其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思想,即动态测量误差溯源与精度损失诊断问题。该思想对提高动态测量系统的精度易恢复性、优化动态测量系统的组成与匹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研究进展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全系统动态测量精度理论、动态测量误差分离与修正技术、动态测量误差分解与溯源理论、动态测量精度损失诊断技术与溯源理论等进行了分析介绍,并指出它们在精度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进行动态测试系统的误差溯源研究,以一种差动互感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动态测试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各部分的动态测试特性,分别建立了各环节的单元传递函数与误差函数,并根据全系统动态测试精度理论,建立了该系统总的传递链函数及误差传递”白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针对测量过程中误差因素繁多、分析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设计与灰色关联技术的双目视觉测量系统误差分析方法.以镜头畸变、质心定位误差及双目视觉系统内、外参数等9项因素或参数为自变量,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实验,获取误差分析的数据样本;采用灰色数据处理方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技术,从无明显规律的数据样本中明确了视觉系统各项误差因素对最终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证明了均匀设计与灰色理论用于定量分析视觉系统误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灰色意义下,镜头径向畸变、切向畸变、摄像机夹角及特征点质心定位误差4项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关联度均≥0.859,高于其余误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进行动态测量系统的误差分解与溯源的研究,对一套自行研制的动态测量系统进行误差分析,建立系统各个环节的误差模型,并根据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建立该系统总的误差传递"白化"模型,为进行系统误差分解与溯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敏兰  费业泰 《中国机械工程》2008,19(22):2666-2670
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精度理论研究必须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缺陷,研究分析了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信息,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测量系统内部各结构单元的传递特性随时间变化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不管是动态测量系统还是静态测量系统,用该建模理论与方法都能够建立其全误差模型。最后利用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测微系统(百分表)的全误差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与热误差综合建模及其实时补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提高数控机床的精度,提出一种数控机床的几何与热的复合误差综合建模方法。通过分析机床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误差数据,得到机床误差分布规律;根据几何误差和热误差的不同特性进行误差分离,采用多项式拟合与线性拟合方法建立机床几何误差与热误差的综合数学模型;利用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系统的外部机床坐标系偏置功能,应用自行研发的综合误差实时补偿系统进行误差在线实时补偿。该误差补偿方法综合考虑机床几何误差及其在机床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全面分析整个温升过程直至热稳态的误差及其变化规律。经检测认证表明,应用该误差补偿方法及其实时补偿系统可使机床在常温下的定位误差由44.1μm降低到3.6μm,补偿91.8%;温升之后的定位误差由26.0μm降低到5.1μm,补偿80.4%,大幅度提高机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及误差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建立了一种通用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模型,该模型易于实现计算机自动编程,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上。给出了实现误差补偿的算法和程序流程图,特别针对直线与圆弧的分段处理进行了研究,结出了分段方法及坐标求取方法。最后,以一台三轴立式加工中心为例,对其21项几何误差进行了辩识,通过实验验证了误差补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障转台定位误差谐波补偿准确性,针对一种谐波误差函数计算方法开展研究。 首先分析了转台定位误差谐波补 偿方法,阐述了基于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方法(CORDIC)的谐波误差函数计算原理可行性;针对算法原理误差进行分析,分别建 立了与迭代次数 n、数据位宽 b 的量化模型,明确了算法在谐波补偿值计算过程的总量化误差;根据计算精度要求对 n 和 b 取值 进行设计,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实现谐波误差函数计算并进行实时误差补偿。 以谐波误差函数理论值为参考,仿真 证明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以自制电路板为实验平台,证明了计算方法的总量化误差模型正确性;搭建转台测试平台验证定位 误差补偿效果,实验结果证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谐波误差函数计算方法进行补偿,使转台定位精度由 29. 0"提高至 5. 3" 。  相似文献   

14.
A/C轴双轴转台是中、小规格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核心功能部件。分析了A轴、C轴与工作台台面之间的五项几何误差,利用激光干涉仪与RX10回转基准分度器对A轴、C轴的分度误差进行检测与补偿,利用五轴数控系统对A轴轴线与C轴轴线之间的位置误差、A轴轴线与工作台台面之间的尺寸误差进行检测与补偿,并提出了一种即节省成本又能有效降低A轴轴线与C轴轴线之间角度误差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邓绪山  杨兵  刘增民 《机械传动》2011,35(10):31-34
基于影响齿轮动力学的误差主要是齿轮副中大齿轮的基节误差和齿形误差的结论,将每对齿轮副中大齿轮的基节误差和齿形误差合成为啮合误差,啮合误差幅值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产生.在齿轮系统动力学方程中引入啮合误差,计算系统的幅频响应,并与未考虑随机误差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阳佳  王福德 《机械》1999,26(6):15-17
在自行研制的EMCD-Ⅲ误差测控仪上开发出丝杠副动态误差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采用国标验收,统计分析,频谱分析,时域转位分析等多种方法,意在给丝杠副传动误差提供一套完善的分析软件,实现误差分离与误差诊断。  相似文献   

17.
梁磊 《广西机械》2010,(6):69-70
在对定位误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单一基面定位误差的计算方式,并做了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郭俊杰  张琳  皮彪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13):1081-1084
对使用2维检县(球板或孔板)快速检测三坐标测量机的空间误差,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为了高效,准确地实现测量机的误差修正,提出了分离坐标测量机的21项几何误差的算法,并以龙门式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为例,建立了其误差模型。通过计算机数据仿真,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虚拟仪器及误差分离技术,构建一种基于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的误差测量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和测量原理,详细地讨论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保存以及动态显示测量结果及软件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三维曲面非接触式测量系统机械设计及误差补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三维曲面非接触式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明确了机械误差是影响测量误差的关键,在测量系统机械设计基础上分析其几何误差和热误差,并提出了克服的方法以保证系统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