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工程在进行设计时,将创新的思维融入机械工程设计中是当今社会工业化过程中必然要求,创新设计所能达到的效果是难以估量的。当将创新思维融入到机械工程设计中,需要增强创新意识,同时还需要有比较丰富的设计经验,只有这样在机械工程设计过程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机械工程设计过程中运用创新设计思维,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能够推动机械工程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创新设计与创新思维的关系,阐述了机械工程创新设计的意义。重点讨论了相似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过程,而对事物进行相似性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机械工程产品的模块化就是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实现相似性思维的主要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相似理论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3.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前身是山东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是我国工科类院系中创建最早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制造系统信息工程、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虚拟制造和过程装备工程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机械工程学报》正进入“知天命”之年,成为机械工程界传播、交流、培育创新思维和实践求知的公认学术园地。早在初创期间,我就有缘襄助首任主编、我国机械工程界前辈庄前鼎先生参与稿件编辑工作。我长期受聘《机械工程学报》编委,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还曾继雷天觉先生之后主持过《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50多年来,我的工作岗位总离不开动力机械行当的热工教学与科研工作,我是《机械工程学报》的忠实读者,也是开卷获益者之一,与《机械工程学报》结下了特殊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设计与创新是当前时代的主题。创新不等同于技术发明,而是通过设计将技术传递给用户的过程中创造价值,实现这种创新过程的思维方式就是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一种有影响力、高效、可广泛采用的创新方式。设计思维可以广泛地扩展和整合到社会各领域、各层次,任何人或团体都可以利用设计思维高效地创造出新想法、实现这些想法,并使之发挥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设计思维及其相关方面已展开较为广泛的研究工作。从设计思维的内涵、设计思维的实施过程、设计思维方法和工具、以及设计思维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系统地评述国内外学者对设计思维的研究现状,并给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机械工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工业的发展则能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的工业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果不对机械工程技术进行创新,就会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最终被淘汰。所以,机械工程技术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对机械工程技术创新的方法和模式进行分析,并就其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们使用建筑的前提工作就是对建筑进行设计,而且主要从外部的空间优化考虑,对其内部空间的规划进行关注。对此设计师应该在思维方式上进行创新,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才能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验证,才能在创新性中进行思维方式的突破。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促进设计不断地加深创新,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机械产品方案创新设计思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创造性思维在机械产品方案创新设计中的重要性,针对机械产品方案创新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研究。提出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并运用分叉理论对机械产品方案创新设计思维状态进行研究,最后提出符合创新与寻优的机械产品方案创新设计思维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海外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出发,介绍了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期为我国机械工程设计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人类物质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机械这一事物,可以说机械最能够展现出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也能够有效推动人类文明更进一步发展.机械制造行业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基础与核心,机械制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制造业不断地推动着科技创新.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机械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增加了与国外先进机械企业的沟通与交流.我国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来提升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而学习的过程必然离不开世界通用语言.制造业的创新升级需要面临85%以上的英语专业资料,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学习专业英语来确保正确阅读资料并且能够流畅地与他国技术人员进行沟通.由唐一平主编的《机械工程专业英语》一书,旨在提高我国机械工程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满足机械工程业的深层次发展需要,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创新应用要结合当前的综合发展进行管理设计,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围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相关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并概括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探讨提升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机械工程学科2015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评审和资助情况,以及2014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题/进展情况,总结了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回顾了NSFC机械工程学科在重大研究计划立项论证、学术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和鼓励创新等方面的管理举措。综述了2015年度NSFC机械工程学科资助下我国机械工程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典型成果;同时,对2016年度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机械工程实施大工程理念,对新世纪创新人才进行培养,就需要对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让学生可以实践中获得知识,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和其专业和不同,机械工程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更加高,这也决定了在对机械类专业进修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人才培养内涵,提高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特色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钱应平  杨融 《中国机械》2014,(21):12-12
科学技术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在我国当代机械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在我机械工程生产过程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有效的保障了机械工程生产效率,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本文就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机械工程的发展速度也不断提高,但在机械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机械工程招投标情况,分析机械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方式。此次研究目的主要是解决机械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促进机械工程招投标工作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6.
以机械工程为研究背景,论述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意义、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因素,同时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探索。研究认为:将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结合起来,有助于实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伴随科技的进步以及成长,同比传统机械工程设计工作而言,其已经很难同当前的机械工程行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在机械工程领域,CAD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被大范围的使用,由此致使机械功能设计在质量以及效率方面都有所提升,并且还是当前机械工程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机械图样被誉为机械工程技术界的通用语言。因此机械制图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学习的一门主要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根据国家提出的工匠精神培养的指导思想,结合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现状和高职生的性格特点,针对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特性,本文提出重构机械制图的重难点及其目标,创新评价模式,通过过程任务重复评价模式及技能比赛融入目标成果评价模式,融匠心思维培养于过程任务学习,以赛促教,初步实现未来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匠心养成。  相似文献   

19.
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思维固化是设计师经常面临的问题。采用有意还是克制思维固化策略,是设计师秩序化设计活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首先,通过分析产品造型设计思维的流程和特点,综合文献成果,提炼了影响思维固化的关键要素,即:创新度要求、设计问题属性、设计师偏好、设计刺激手段;然后,通过建立基于问题域到特征域映射过程的产品造型设计思维固化策略模型,指出关键要素在映射过程中的位置、内容及关系,明朗化各思维阶段与思维固化之间的联系,并且认为有意思维固化策略关键在于框架化知识与偏好集合的不断补充,以及依据具体问题描述和创新度要求的筛选,而克制思维固化策略关键在于设计刺激起点信息的内容、表达形式以及所处设计阶段;最后,将有意和克制思维固化策略应用于实际的产品造型设计项目中,定性评价了思维策略和设计方案。研究表明,有效运用有意或克制思维固化策略,能够提高产品造型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现代机械工程设计中CAD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在机械工程图纸绘制、模型建设等方面,CAD显示出了明显的技术优势,有助于提高机械工程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机械工程设计人员要掌握CAD技术操作方法,掌握技术精髓,促进机械工程设计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对机械工程设计和CAD技术进行了阐述,指出了CAD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中应用的优势,对具体应用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