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反转六连杆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以VC6.0为工具,开发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仿真系统。系统可进行平移性与卸料性运动仿真, 不仅可以检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而且可以检验工作装置各构件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发生干涉、机构参数设计是否合理,为六连杆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任意分布参数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讨论了任意分布参数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灵敏度设计问题。首先,结合机构精确度理论和可靠性理论,提出任意分布参数平面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评估方法。然后,引入灵敏度设计理论,推导出任意分布参数平面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灵敏度设计方法。最后,以平面四杆机构为例,详细阐述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的影响,为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精度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原理及利用杆法进行运动分析和误差分析的参数化设计,借助于软件VB6.0辅助设计得到进行可视化编程实现可视化,平面四杆机构并对机构进行平面动画仿真演示,非常实用,快捷方便,给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且利用它进行教学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现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仿真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反转六连杆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以VC6.0为工具,开发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仿真系统。系统可进行平移性与卸料性运动仿真,不仅可以检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而且可以检验工作装置各构件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发生干涉、机构参数设计是否合理,为六连杆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用连续接触模型预测平面连杆机构转动副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平面连杆机构有间隙转动副的连续接触模型,来计算机构周期运动时的间隙副的运动反力,由间隙杆受压来预测实际的含间隙的运动副在机构周期运动时是否会发生分离。本文以一平面四杆机构为例说明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同源连杆机构的设计原理,运用图解法对该类型机构进行分析,并由四杆机构延伸到六杆机构,同时对平面六杆导引机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中将所推导出的平面六杆导引机构连杆上一点的运动规律应用于车轮悬挂机构,利用Pro/E对该机构进行设计与优化,并进行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实例机构为同源连杆机构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机构设计提出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平面连杆机构的CAD及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机构封闭矢量方程解析法为基础,对于平面四杆机构设计中实现连杆预定位置、实现轨迹及实现连架杆对应位置这三类问题,建立了CAD的计算系统和相应的机构运动再现的动态模拟显示系统。并能有效地在微机上完成初始值的确定、精确求解、结果验证和一些检验项目等内容,从而可形成一套较实用的平面机构设计的CAD系统。  相似文献   

8.
以一种平面八连杆为例建立了平面多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为机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直观的仿真手段,提高了对平面多连杆机构的分析设计能力.同时,也为其他机构的仿真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连杆机构因复杂的构成方式和多样性的原动力输入方式而存在的运动奇异性复杂问题,利用连杆机构运动瞬心以及连杆机构的特点,提出了运用等效四连杆机构来分析和解释单自由度复杂平面连杆机构奇异性问题的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等效四杆机构死点时的几何特性还可用来分析更复杂单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如双蝶形八连杆机构的奇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基于约束的平面连杆机构系统运动学模型,通过表达式树实现基于牛顿-拉夫森迭代法的通用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器。设计了平面连杆机构系统的编辑交互方式,实现运动学方程组的程序自动列式求解,求解结果可反馈到程序界面实现机构的运动仿真动画,并且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及数据。程序算法不依赖杆组理论,可求解任意杆组级别及多原动件的平面连杆机构。最后以一牛头刨床六杆机构为例介绍了该程序的用法,并与ADAMS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对平面四杆机构进行运动规律分析,采用图解法和仿真运动分析法分析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通过Solidworks快速建立连杆机构的虚拟样机,利用Motion插件进行运动仿真,可获得连杆的速度,角速度等运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图解法和仿真运动分析法分析结果高度一致,使用Solidworks的Motion功能可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2.
张玉茹 《机械设计》1992,9(2):32-34
引言在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中,传动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参数。它不仅直接反映了该机构输出力的大小而且影响到运动精度和运动平稳性,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为了对空间连杆机构定义类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平面连杆机构的可视化运动分析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分析是平面四杆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机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平面四连杆机构设计原理,利用解析法求出四杆机构各结点的坐标,以达到对其进行运动分析的目的.即首先建立机构的矢量方程,对其求解得到各杆件运动的角连度、角加速度和角位移等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VB编程采用模块化设计,开发了平面四连杆机构可视化运动分析软件.实际应用证明,该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全面,能够实现铰链四连杆机构的交互设计、关键点位移、角速度、加速度曲线绘制及分析和运动动画仿真等,为平面连杆机构的分析计算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高了四杆机构的设计效率.本文介绍的方法和成果,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机构的运动分析及仿真.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图论理论,分析了平面三自由度的8杆、10杆机构类型的数综合。利用数综合的结果,从拓扑结构出发,分析研究了平面三自由度的8杆、10杆机构的运动链的基本结构型式。从机构的可运动性出发,得出了8杆机构运动链的全部5种型式,以及10杆机构运动链中表明多副杆件不同串、并联关系的40种基本机构型式。为平面三自由度连杆机构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微小位移合成法作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文[1]中提出了空间连杆机构运动误差分析的微小位移合成法,该法无须通过微分机构位移方程或约束方程求解误差灵敏度,就能直接分析多种原始误差引起的机构运动误差,且所求出的运动误差具有较简洁的表达式。本文将微小位移合成法应用于平面连杆机构,给出了相应的微小位移合成方程,对平面四杆(考虑轴线装配歪斜)、六杆和八杆机构进行了误差分析,给出了这些机构的输出误差的显示表达式,并对CHURCHILL剃齿机工作台机构进行了误差分析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连续接触模型,编制了求解含间隙杆组的通用子程序和辅助子程序,结合应用无间隙机构和含间隙机构的杆组法,提出了考虑运动副间隙影响的平面连杆机构运动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机构优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机构设计的非线性、学科之间存在耦合性的特点,引入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思想,进行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优化.以平面四杆机构为例,首先按照学科分析模块分解平面连杆机构优化问题,然后采用改进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协同优化算法,实现平面连杆机构的机构学和控制两个学科的设计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机构不仅满足各个学科的约束,取得了各个目标函数的最优值,而且也获得了整体近似最优解.  相似文献   

18.
基于Pro/E草绘的平面连杆机构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械设计手册上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应用Pro/Engineer草绘模块的绘图工具结合作图法求解平面连杆机构.根据不同的已知量求解连杆机构,得出未知量,并不断改进,实现机构创新设计.重点选用机械设计手册上所介绍的几种典型事例,即按传动角设计四杆机构、按照输入杆与输出杆的位置关系设计四杆机构、连杆位置及连杆点位置设计四杆机构三大类型,结合作图法,调用Pro/Engineer 软件提供的"关系"及草绘模式下提供的"几何约束"进行求解模型,以论证此方法的简便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轴向经编机"移动复合针"中针芯上下运动要求设计问题,根据针芯在最高位置的停歇时间、针尖动程大小等要求,采用图解法综合出上下运动实现机构的尺度。结果表明,Watt型平面六连杆机构实现上下运动的一次近似停歇,另一组四杆机构连杆平面上的连杆点产生的近似直线轨迹实现针芯的上下直线运动,上下运动机构整体为具有二级杆组的平面十二杆机构。通过实例计算出上下运动位移曲线和停歇时间,生成了针芯针尖运动轨迹,动程和停歇时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25%和0.22%,近似直线轨迹最大偏差为0.0895mm。  相似文献   

20.
连杆角位移再现机构的模糊稳健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再现连杆角位移的平面连杆机构 ,分析了其运动精度的影响因素 ,建立了模糊稳健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给出了随机模拟优化方法。该方法在求解机构杆长等参数的同时 ,还可求出各杆长的制造公差 ,确保机构运动精度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