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脉冲射流电铸纳米晶铜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射流电铸快速成型方法,在脉冲电流条件下制备了铜铸层,研究了脉冲电流频率和峰值电流密度对铜铸层表面形貌、微观组织结构、晶粒大小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电流密度下制备出的块体纳米晶铜,晶粒尺寸为32-65nm;提高脉冲电流频率和峰值电流密度有利于获得颗粒细小、表面平整的纳米晶铜铸层;制备的纳米晶铜最大抗拉强度高达590MPa,是普通粗晶铜的4.5倍,纳米晶铜的最大伸长率为10%.  相似文献   

2.
镍锰合金的纳米晶电铸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电铸镍锰合金因其特殊的性能而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分析了电沉积纳米晶材料的原理 ,在此基础上采用高速冲液、直流和高频脉冲电流以及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等方法进行了镍锰合金的电铸试验 ,并对电铸层的锰含量、表面形貌和晶粒尺寸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实现了镍锰合金的纳米晶电铸。讨论了锰含量、电流密度和添加剂等因素对电铸层晶粒尺寸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文峰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3):1188-1192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探讨了镀液中纳米ZrO2颗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对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用SEM、TEM和显微硬度仪对纳米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液中纳米ZrO2颗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对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纳米ZrO2颗粒细化了复合电铸层中基质金属的晶粒,使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光滑平整,组织均匀、致密,显微硬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Ni-ZrO_2纳米复合电铸层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峰  朱荻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25(12):1467-1470
利用SEM分析了纯镍铸层,以及用直流和脉冲工艺所制备N 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形貌,研究了直流条件下镀液中纳米颗粒悬浮量对纳米复合电铸层在干摩擦状态下耐磨性的影响,并对纳米复合电铸层磨损表面的形貌和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形貌不同于纯镍铸层;由于纳米颗粒的强化作用,使纳米复合电铸层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性,并且磨损机理发生了变化;纳米复合电铸层的耐磨性取决于其中纳米颗粒的复合量。  相似文献   

5.
以降低高温镍基合金涡轮叶片冷却孔电火花加工电极损耗率为目标,基于精密电铸工艺,优化了铸液工艺参数,在添加纳米La2O3条件下制备了铜管电极的铜电铸层,并将其与未添加La2O3所制备的铜电铸层进行了材料性能对比分析。以Inconel 718镍基合金叶片冷却孔为加工对象,利用所制备的带有纯铜电铸层的管电极进行了抗电蚀性能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铸液中La2O3的添加量为1.2g/L时,铜电铸层晶粒最细,晶粒平均直径为15.9μm,表面粗糙度降至0.140μm,显微硬度可达98.2HV;用其制成的铜管电极损耗率较普通紫铜管电极和未添加纳米La2O3的铜管电极损耗率分别降低了13.29%和7.26%。  相似文献   

6.
纳米晶脉冲电铸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利用高频脉冲电流、高速冲液及添加剂方法 ,获得了纳米晶电铸层。分析了在脉冲电铸过程中 ,电规准及添加剂对沉积层微观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电铸镍的过程中,由于电沉积机理的复杂性,电铸层的组织结构受多重工艺参数的影响,且还需解决镍电铸层存在针孔和结瘤等缺陷的问题。采用磨擦辅助电铸技术进行电铸镍,可以有效抑制电铸层缺陷的产生,在设计的试验装置上,制备了不同微观组织结构的镍电铸层。研究了磨擦强弱对镍电铸层的表面形貌、织构等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擦辅助电铸镍过程中,随着阴极表面线速度的提高,游离微珠对电铸层的整平作用和晶粒细化作用相应增强。旋转阴极在不同的线速度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大范围不同微观结构的镍电铸层,其晶粒尺寸在(100~600)nm之间。随着阴极速度的提高,镍电铸层各晶面的相对生长速率差别变小。  相似文献   

8.
纳米晶精密电铸层微观结构的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卫宁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4):1283-1286
采用高速冲液电铸装置、高频脉冲电流等方法,制备出金属镍纳米晶粒电铸沉积层。运用TEM、SEM和XRD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纳米晶沉积层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电流密度对细化沉积层晶粒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沉积层晶粒细化,横断面上晶粒生长从树枝状晶向细小等轴~柱状晶方式转变,在(200)晶面存在着明显择优生长取向。分析了细化晶粒对沉积层内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脉冲电铸制备纳米CeO_2增强镍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脉冲电铸技术制备了纳米CeO2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研究了镀液中纳米CeO2颗粒添加量、阴极平均电流密度、占空比及脉冲频率对电铸复合材料中CeO2含量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CeO2添加量40 g·L-1、阴极平均电流密度4A·dm-2、占空比0.2、脉冲频率1 000 Hz的条件下,电铸复合材料中CeO2含量最高为2.98%;其显微硬度为484 HV,较脉冲纯镍的323 HV有明显提高;与直流电铸纳米CeO2增强复合材料相比,脉冲电铸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更平整,组织更致密,晶粒更细小,且减少了纳米CeO2颗粒的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可靠的金属纳米尖的制作方法,设计了基于模板微电铸工艺制备金字塔型纳米Ni尖的工艺流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利用(100)型单晶硅的各向异性腐蚀特性在40%的KOH溶液中腐蚀以制备倒金字塔型的硅模具,采用磁控溅射与正胶剥离工艺获得了厚度为200 nm的Ni种子层薄膜并进行金属图形化,之后进行微电铸实验,最后,利用KOH腐蚀硅模具以释放金字塔型实体Ni纳米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ICP干法刻蚀代替HF酸腐蚀SiO_2掩蔽窗口,可将模具制作的相对误差降低约9%;金字塔型Ni纳米尖的底部边长尺寸约为140μm,纳米尖最小曲率半径为54 nm;微电铸工艺复制精度约为99%。采用微电铸工艺并结合硅片自停止刻蚀技术,能够稳定可靠地制备出金字塔型Ni纳米尖,实现了金属纳米尖的批量化制备,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为纳米尖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世界数控机床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工作母机也应该迎头跟上。那么我们该如何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找到立足自身发展的切入点,值此提出一些肤浅看法,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设计的理念创新1.1并联机床的诞生美国G&L公司发明了并联机床,从此机床由传统  相似文献   

12.
<正>一、前言企业标准化体系是从企业管理的总体方针、目标和要求出发,从构成企业标准化的各个要素着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过程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持和保证。2008年初,  相似文献   

13.
记者:请介绍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CNEx)(以下简称“南阳防爆”)的发展历程,以及设计研发情况等。  相似文献   

14.
《橡塑机械时代》2009,21(4):23-23
2007年以来,宁夏银带公司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力度,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开发了金属网芯输送带,橡胶密封杂件等。金属网芯输送带自投放市场以来,由于产品质量过硬,服务及时、有效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气相色谱法跟踪测定发酵液产氢含量 ,对微生物发酵农作物秸秆产氢菌种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 ,C3(产气肠杆菌 ) ,M1(麦芽糖假丝酵母菌 ) ,H4[C3 +M 1+D2 (丁酸梭菌 )混合菌 ]是较好的产氢菌种 ,所产氢气的体积分数分别为C3( 6 0 0 4% ) ,H4( 5 9 4 1% ) ,M 1( 11 2 7% )。色谱柱为TDX 0 1( 2m× 0 .5mmid) ,鉴定器为TCD ,柱温 10 0℃ ,载气Ar 40mL/min。方法操作简单 ,快速方便 ,重现性好 ,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6.
17.
Better by design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实用、新型的密封方法-动力气体密封,即通过往密封部件内部送入压缩气体,使其内部压力高于外界压力,从而防止外界质进入密封部件内部以达到密封的目的,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的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s a tutorial on cyclostationarity oriented towards mechanical applications. The approach is voluntarily intuitive and accessible to neophytes. It thrives on 20 examples devoted to illustrating key concepts on actual mechanical signals and demonstrating how cyclostationarity can be taken advantage of in machine diagnostics, identification of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eparation of mechanical sources.  相似文献   

20.
Better by Design     
Leech  D. 《Manufacturing Engineer》1997,76(5):231-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