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评价是选择和优化加工工艺的关键措施。针对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评价方法。首先建立了多层次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评价指标的区间数权重。在此基础上,结合区间数理论建立了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评价模型。最后对某万向节活动叉的3套工艺方案进行了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权与层次分析法的机床再制造方案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机床再制造实践,建立了包括经济性、技术性、资源性、环境性的机床再制造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的量化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与层次分析法的机床再制造方案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在某企业车床再制造中的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应用德尔菲法的多工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思路和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造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其次,进行基于模糊数的模糊综合评价。最后介绍了基于Web技术的评价工具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射机枪高速自动机多指标、多层次综合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主元分析法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组合权值,并通过灰色评估原理进行组合评估的方法。确定高速自动机指标体系后利用主元分析法对某8种型号高速自动机各指标属性值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并确定客观权重,采用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并进行组合权重计算,最后结合灰色评估矩阵得到各型号高速自动机性能评估结果。避免了传统灰评估主观性太强的弊端。评估结果与实际使用表现相符,为高速自动机性能评估提出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现有的评价方案不够全面,传统的层次分析法(AHP)忽略了评价者本身的模糊性,提出了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从生产周期(T)、生产成本(C)、加工质量(Q)、环境因素(E)和资源消耗(R)五个绿色制造指标进行分析,建立机床设备选择的指标评价体系和初始决策矩阵,并结合熵权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采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度,并选取灰色关联度最大的机床作为零件加工的最佳机床,并通过阶梯孔加工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优选机床设备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现有的评价方案不够全面,提出了一种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离差最大化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新方法。使用该方法可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结合灰色关联理想解法(GC-TOPSIS)可计算出各方案的综合贴近度,并选取综合贴近度最大的方案作为零件加工的最优方案。最后,通过一个齿轮减速器箱体某一工序加工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优选机床夹具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可重构制造系统需要根据生产任务的变化进行自身重构,为系统客观地评价重构方案,建立了可重构制造系统重构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对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重构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决策者的主观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个重构方案进行定量评判,确定各个重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接近程度,并对其进行优劣排序,为决策者选取最优方案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以某企业的重构生产线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定量评估助力外骨骼综合效能,通过咨询专家和归纳统计,分析外骨骼整体性能,选取定义相关指标,建立多级外骨骼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建立白化权函数,构建效能评估模型。最后以某型助力外骨骼为例,充分利用已有指标判断信息,得到总体效能评估得分,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可应用于其他不同方案的助力外骨骼效能评估中,为类似助力外骨骼的设计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影响数控机床布局的因素和指标,并构建了数控机床布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灰色关联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各自优点建立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运用梯形模糊数对方案中的定性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出设计方案的灰色系数;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加有效、准确。运用该模型对数控机床布局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说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各数控机床布局设计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凌平  罗晨  苏春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5):2109-2117
研究了三维工件模型的定位特征识别与分析,以及定位方案的自动推理算法。基于规则推理简化了模型,提取了候选定位特征面集,并构造了特征面的层次储存模型。结合综合评价规格化理论和标准离差法理论实现了基准选取影响因素重要性比较的定量化,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实现了多层次定位基准的排序优化。通过层次分析法的总排序得到候选定位基准相对于最优定位基准目标的组合权向量,从而得到最优定位方案。实例验证说明,该算法是可行且符合实际装夹的。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methodology for obtaining high voltage DC measurements traceability to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at the Egyptia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andards (NIS). The traceability has been achieved via the NIS automated 10 V DC Josephson Voltage Standard (JVS). A 100 kV DC voltage divider with a nominal voltage ratio of 10,000:1 is being used with its display in parallel with a high sensitive digital voltmeter. The traceability has been realized by calibrating this digital voltmeter via the JVS system and then it has been used to calibrate the divider display readings. Moreover, the divider ratio has been accurately calibrated using a traceable calibrator source on its high voltage side and the calibrated digital voltmeter on its low voltage side. Accurate and traceable high voltage values have been obtained associated with their expanded uncertainties. Highly improved uncertainties have been achieved using this new calibration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2.
配网线路电压的准确测量是配网故障检测和诊断的前提。根据导线对地的分布电容及传感器与导线之间的分布电容,构建了输电线路电压测量模型,分析了测量电容、杂散电容、导线对地电容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测量电容的选取原则;结合现场应用情况,分析了配网线路敷设高度、环境温湿度和安装点到杆塔距离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智能电压传感器的设计及安装原则。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验证了测量模型的正确性及各影响因素对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影响。其有望在配网电压测量领域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3.
Ultrahigh voltage(UHV)and extra-high voltage(EHV)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power system,so the requirement for technology of operation management,as well as the accident analysis and disposal are more pressing.Based on the theory of Newton-Laphson power flow method,this simulation system imitates the primary device and secondary circuit,together with the normal,the abnormal and accidents in operation.Through simulation in various situations,it validates that this design is capable of simulating the complicated faults in UHV and EHV accurately and in real time.In addition,it can analyse and dispose them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了减小共模电压对电压源逆变器的影响,模型预测共模电压抑制方法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常规的电压源逆变器模型预测共模电压抑制方法每个控制周期仅采用一个非零电压矢量作用,导致其电流谐波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矢量模型预测共模电压抑制方法。首先给出了所提多矢量模型预测共模电压抑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其次详细分析了死区和电流纹波对共模电压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所提多矢量法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在电流扇区7内使用单个非零电压矢量作用,而在其他扇区内使用多个非零电压矢量作用,从而不仅可以完全将共模电压限制在±Vdc/6之内,而且可以减小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王树君  谢江 《衡器》2009,38(9):1-4
电压基准是提供一个精确的输出电压,作为电路系统或负载的精确参考电压,因而称其为基准。在测量仪表中,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相互转化就需要满足精度要求的电压基准。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了电压基准的种类、特点及其主要技术参数,选用电压基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介绍起重机定子调压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调速范围、功率分布、电阻器的计算、系统的应用以及决定电动机容量的因素等,提出在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还介绍了国外公司该类产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Rasha S.M. Ali 《Measurement》2011,44(9):1539-1542
In this paper, a comparison is done between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in measuring the AC voltage. The first technique is the single junction thermal voltage converters (SJTVC) which consist of one thermal element (TE) which its output e.m.f. in the range of 7-12 mV and the other is the new designed thermal voltage converters which consist of a number of T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series and series/parallel to increase their output e.m.f. (becomes in the range of 35-51 mV).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output e.m.f.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evaluating the uncertainty budget and proved that its increase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accuracy a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AC voltage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18.
电网电压不对称且谐波畸变时基波电压同步信号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压基波检测方法,通过对采样得到的三相电网电压进行微分运算来构造线性方程组,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畸变电网电压中的正、负序基波分量以及整数次、非整数次谐波分量.在此基波分离方法基础之上,利用改进的软件锁相环技术对电网电压的相位跳变进行补偿,实现了对基波电压正序分量相位的快速跟踪.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本方法实时性好,检测精度高,能为各种电力电子设备在电网故障情况下的运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电压和频率的金属探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在能耗式检测电路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检测线圈中电压和频率的变化来探测金属的原理,继而分析了不同属性金属和物料对检测电路中电压和频率变化的影响及这种变化的规律,最后,提出利用这种变化规律在不同应用中的检测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彭拔萃 《机电工程》2012,29(11):1323-1328
针对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高压端的电源问题,提出了“在高压端以母线小CT供电为主,利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VT)高压电容器电容分压与PT并联取能为辅”,给有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高压端供电的新方法,重点研究分析了其结构、原理、谐振和能量传变机理,以及辅助电源对EVT的精度与工作可靠性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可以有效地解决母线取能存在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