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孙智强 《机电信息》2005,(14):36-39
当跨入新世纪时,我的职业身份有了变化,从一个职业设计师转变为一个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我常想,我事业的前半段从事平面艺术设计,完成了上千幅作品,获得了近百件省级以上的奖励,而后半段则面临角色转换,教书育人培养更多的学生弟子并获得成功。几年来通过努力、耕耘,取得了一些成绩,从事的专业教学“印刷品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的教学实践,获得省教育厅2004年教育成果二等奖。100多名同学分获国家、大区、省级专业设计大赛等级奖。  相似文献   

2.
理解型师生关系,是指师生能够相互理解、和谐共处的交往关系。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对于师生的生命意义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师生的心理健康和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师的个人品质和教学品质是影响理解型师生关系建构的重要因素。师生双方的自我理解与相互理解,以及平等相处与相互关怀,是建构理解型师生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荣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之一,其本 教师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职业道德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表现出来,同时又作为一种社会舆论力量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影响着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提倡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荣誉观,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刘教授,您好!近些年,高校的“金课”建设呼声较高,作为专业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您在教学和课程开发上做了哪些工作?我始终认为,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无论你是讲师还是教授,我一直坚持教学一线,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年来,我结合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自身的科研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经过长期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起锚远航     
尹冰 《钟表研究》2009,(3):24-29
“我追求与众不同——也.就是说,我相信发明的真谛是创造出真正新鲜的东西。当然,在创造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意想不到的风险,或者你有勇气一直按照自己的直觉前进。43岁的我,我想我已经掀开了人生巨著的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徐正平 《机械制造》2006,44(11):74-75
当今中国的制造业一片红红火火,大家都看到世界制造业的重心向中国转移这个事实。许多人也想介入到这个领域中去施展一番拳脚。因此,谁把握住机遇,谁采取的措施得当,谁就能当赢家。不久前,笔者结识了上海欧博自控公司的总经理孙涛先生,随着交往的深入,我发觉该公司在竞争道路上所选择的3个定位点是比较明智的。或许披露出来可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生活是教师以其专业特长为基础,以专业行动为手段,浸润于日常生活又超越日常生活。既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又谋求人生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既以培育学生为己任又以实现自我为追求的文化生活场域。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教师职业生活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职业生活出现了异化的现象,主要体现为日常化与非日常化。回归诗化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职业生活才能成为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8.
你听见过花开的声音吗?花开有声,开在一瞬,花在,声逝,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当一朵花轻轻地舒展自己的花瓣,发出轻微的声音时,你可感觉到灵魂深处的悸动,因为它是生命绽放的声音。万事万物都会发出自己成长的声音,只要你用心去聆听,你就可以感受得到。如果此刻你身处在机床制造业这个园地里,你也一定会——  相似文献   

9.
传统外语教学依据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哲学范式,把教学理解成静态的预设性构建过程;现代外语教学秉承后现代主义倡导的生成性,把教学理解成动态的创生性构建过程,即讲求教育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创生性思维贯穿于外语教学的五大过程:需求分析是“学校-教师-学生”统一体的创生性价值取向;课程设计是“我-你”共生师生关系的创生性构建;教材开发是多元教学资源需求和多元教学手段的创生性整合;课堂教学是人本立场的创生性平等体验;课程评估是修正性指导教学的创生性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得任何一个国家的趋势演变都不再是孤立运行的。要看清中国未来的大趋势,就必须站在大国博弈的战略高度,以全球化的视野去做分析。本期"悦生活"为大家推荐一部让人清醒的好书——《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本书围绕三条主线展开:中国自身——推动趋势发展的内在力量;美国——全球趋势的主导者;全球大国的能源角逐、地缘博弈等——大趋势的动态影响力量。这三条主线互相补充,遥相呼应,指明了未来大趋势的演进路线。看懂了本书,世界和未来在你眼中就是透明的!  相似文献   

11.
教育行政伦理有自身价值诉求,以公益性、宽容性、公平性为本质内涵构成,其效度的实现与教育在公共行政中的地位从属成直接关联。近代以来,教育行政伦理范式相继经历了“前现代性”、自治性、公益性、“后现代性”的转变,师生关系亦相应地呈现不同形态,主导权在学生和老师间徘徊。在个体权利被日益重视的当下,基于教育行政伦理发展的趋势,师生关系的建构成为必须正视和面对的问题,将两者看成平等的主体,构建“主一主”型和“友一友”型的师生关系不啻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关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与传统理念和主流话语中的“三因素说”大相迥异的“两因素”说在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因素”说把实在论和价值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混淆起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采取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做法不可取,应当在肯定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同样地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寻求双方和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主体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主体的认识是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重新认识教育主体意义深远。以往对教育主体的认识,有“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教师主导一学生主体论”和“双主体论”等。在分析上述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主体‘一体两面’论”。在同一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主体,它具有“一体两面”的结构,体现“互主体性模式”。教育质量的前提就是调动“两面”的积极性,其基础是创设民主与平等、交流与理解、自由与宽容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种价值创造过程。通过价值链系统化的视角分析教育活动的价值基础,可以发现教育主体的真实归属。教育以教学为基本活动途径,单纯地从"教"或"学"的价值链出发,得到的只能是"教师主体论"或"学生主体论"的片面主体论点,无法全面认识教育活动。要找到教育主体的真正归属,只有构建完整的教育价值链,认识到教育是教与学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基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共同的价值实践过程(理念教育),进而认识到教育主体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人的"类"主体。  相似文献   

15.
作为社会伦理关系的教师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教师职业伦理由教师职业伦理关系、教师职业规范、教师个人德性和教师职业伦理秩序四个要素组成,四者息息相关。随着教师职业伦理历史演变至后现代社会,他律时期统一的道德规范对人的制约开始减弱,道德环境变得宽松,道德主体的多元化、价值追求的多极化开始出现,教师职业伦理关系从"教师主宰"走向"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职业规范从他律时期的"服从"走向自律时期的"主动构建",教师个人德性走向伦理反省与自明,教师职业伦理秩序从"规则中心"走向"关怀中心"。  相似文献   

16.
1963年《罗宾斯报告》的发表标志着“后罗宾斯时代”的到来。这一时期是英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后罗宾斯时代”的大学拨款委员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其职能范围得到扩大,角色定位变得更加积极。但是,由于管理机构的调整,大学拨款委员会的实际控制力与影响力较之从前大为减弱。这些转型模糊了大学拨款委员会最初作为“缓冲器”的角色定位,降低了其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权力地位,为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的最终衰落埋下了伏笔,也对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斯朦豪斯的课程观视“课程即研究假设”、“课堂即实验室”、“教师即研究者”,倡导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凸现了教师“专业主义”的理论取向,提出了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及相关的知识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对我国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一部蕴含丰富教育理论、伦理思想和政治智慧内容的儒家经典。“明德”、“知止”、“修身”是贯穿于《大学》始终的核心理念。“明德”是《大学》之魂,“知止”是“明德”之深化。“修身”是“明德”之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中国。重新审视“明德”、“修身”、“知止”理念的深刻内涵,传承其重视培养道德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崇尚责任和担当的传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质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的发展受到了桎梏,一些关于“教学不是专业”之类的不和谐声音重新高涨。教育学院在地方高校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必要性,应该在充分展示教育学院师范特色的基础上发掘其丰富的潜在功能,实现由教学专业向教育专业的过渡,由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分离向教师教育一体化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