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薄壁管液压胀形加载路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长财  周磊  张庆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3):1087-1089
采用塑性变形理论研究了薄壁管液压胀形过程中轴向载荷与内压力的变化情况。在两种不同变形方式下对薄壁管胀形过程进行分析,分别就两种变形方式提出了薄壁管胀形过程中轴压与内压的理论计算方法,获得了管材在不同应变比下变形时的载荷变化曲线,探讨了薄壁管胀形工艺中确定加载路径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2.
根据超塑性流动方程和长梯形、圆台筒等的超塑性为形模式,计算长梯形槽,圆台筒等在合适的恒应变率条件下胀形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同时,在分析单型腔简单胀形件加压曲线的基础上讨论多型腔复杂胀形件的加夺规范。  相似文献   

3.
利用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凸模胀形过程中有油润滑和干摩擦2种不同摩擦条件下的动态摩擦过程,得到了凸模胀形声发射特性曲线,并对声发射特性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凸模胀形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是由凸模胀形过程中的摩擦产生;摩擦力随胀形深度而变化,是胀形深度的函数;凸模胀形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证明凸模胀形过程中的摩擦是一个动态过程;声发射信能动态地反映这一摩擦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薄壁管胀形成形极限分析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成形极限理论及塑性失稳理论对薄壁管胀形成形极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管材胀形破裂极限应变及极限胀形系数的计算理论。采用MARC软件对胀形过程进行模拟,并提出通过模拟获得胀形成形极限应变及极限胀形系数的方法。理论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的比较表明理论值趋于安全。  相似文献   

5.
小变薄率波纹管的液压胀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塑性增量理论,建立了波纹管液压胀形的应力、应变数值计算方法,解决了波纹管液压胀形工艺的理论计算问题。在该理论分析基础上,制定并实现了小变薄率胀形波纹管的特殊液压胀形工艺的新构思,成功地研制出了小变薄率波纹管。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提出圆锥滚子凸度贯穿式超精研修形加工的一种新型的锥柱匹配的导辊配置方式,其后导辊是圆柱形形面,可通用于不同型号的滚子;其前导辊采用匹配的专用螺旋锥形形面。对锥柱匹配导辊配置方式的滚子姿态进行简化分析表明,这是一种具有特定滚子姿态的斜置贯穿式超精研,可以获得凸度。依据共轭曲面原理建立斜置贯穿式超精研导辊的理想形面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锥柱匹配导辊形面和相应滚子姿态问题,结果表明,一般斜置贯穿式超精研前后导辊理想形面的轴向截形均为相对于导辊轴线倾斜的轻微内凹曲线,但存在特定的滚子姿态,可以使后导辊形面曲线不倾斜而只有轻微内凹;锥柱匹配导辊配置方式中,后导辊的圆柱面是近似形面,但其形状误差很小,一般不超过4 μm,对滚子的支撑稳定性影响不大。给出了锥柱匹配导辊配置方式中圆柱导辊形状误差、锥形导辊形面参数以及相应滚子姿态参数的精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复合导布辊胀形技术,分析了其理论依据,计算了胀形后内、外层之间的贴合力和胀形所需的成型压力,并简要介绍了模具的结构以及液压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管材液压胀形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铝合金管液压胀形过程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胀形力的大小,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比较了胀形压力、胀形速度和摩擦因数对管件胀形成形质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胀形压力与胀形速度必须相匹配;管坯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因数在成形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大一些。  相似文献   

9.
变凸度辊形因其优异的凸度控制能力而在板型控制方面应用广泛,但变凸度辊形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导致其相对普通辊形而言有着非对称磨损的情况,且大部分的变凸度辊形的设计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都是辊形的凸度控制能力。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离散化变凸度辊形曲线的自适应设计方法,采用遗传算法对辊形数据进行优化。该设计方法以凸度控制能力和轧辊磨损量为辊形评价指标,以该指标建立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优化设计辊形曲线。对比CVC(Continuously variable crown)辊形,发现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后的离散化辊形在保证凸度控制能力的前提下提高了轧辊的抗磨损能力。相较常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也具有更好的拓展性和灵活度。  相似文献   

10.
VC轧辊静载凸度的克雷洛夫函数解及结构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克雷洛夫函数对VC轧辊静载凸度进行了力学研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辊套壁厚、油槽长度和轧辊凸度等结构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确定各结构参数的一般原则,为VC轧辊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VC轧机板形控制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白振华  连家创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5):1287-1289
开发出VC辊的空载凸度曲线和负载塌陷位移曲线两项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模拟出VC轧机在不同情况下的板形情况,提出一套工作辊与支承辊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已作为技术规程正式应用于1550CAL VC轧机,使该轧机板形控制在2~4I左右。  相似文献   

12.
基于VC的STEP中性文件后处理器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STEP中性文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STEP后处理器的设计原理及具体的实现过程,并用VC实现了该后处理器,完成了由中性文件(EXPRESS语言)信息描述到VC系统数据的映射。  相似文献   

13.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热辐射处理制备VC(碳化钒)涂层进行建模,分析了涂层厚度、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对VC涂层温度场-应力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涂层沿x轴方向温度变化的趋势均呈上升趋势;涂层最高温度(837℃)与加热温度(850℃)相差15℃左右,温度差值约1.52%;不同厚度下温度的变化趋势均为递减,当厚度为6μm时,温度递减的趋势较平稳,未出现峰值,当涂层厚度增加时,应力值先增加然后减小,在厚度为6.3μm时发生突变,而后呈递增趋势;考虑应力、厚度因素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涂层最佳厚度应为5~6μm。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介绍了一个微惯性测量组合(MIMU)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S),对该系统的结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进行了描述,重点介绍了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RS-232测试技术、VC和Labwindows/CVI的混合编程技术、多线程技术、VC和Matlab的混合编程技术。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大大提高基于高性能CPU和CPLD、FPGA等技术的微惯性测量组合的研制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图形编程、透明位图和图形防止闪烁的双缓冲技术。通过对“时频自动检定系统”中的设计实例,介绍在VC 中的多功能时间(数字)显示程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卓小军  王隆基  杜桂生  邱敏  王乐 《机械》2005,32(7):34-36
讨论了一种基于虚枞仪器的机电液一体化燃气调压器流量特性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路线。介绍了系统硬件的主要性能。阐明了在VC .net和Delphi联合开发环境下系统软件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VC 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并通过一套基于数控铣削过程的动力学仿真优化应用软件的开发实例说明了混合编程技术在科学计算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包括混合编程实现的过程,并对程序在编译、运行和发布中的一些难点进行分析与解决,为此类科学计算软件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便灵活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ARX开发技术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AutoCAD新一代二次开发工具ObjectARX的特点,阐述ARX应用程序与VC6.0的编程接口、ARX应用程序的基本结构及界面设计等开发技术。给出在AutoCAD主窗口上加载对话条(Dialog Bar)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张滢 《工具技术》2005,39(9):24-26
对刀具变形影响的相关因素作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首次提出了利用悬臂梁的理论来计算刀具的受力变形,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公式推导,合理地对刀具的受热变形和受力变形进行了矢量叠加。利用VC++编程,实现了NC加工过程中刀具变形的预测与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