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CAPP系统与SmarTeam集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CAPP系统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CAPP系统的问题,提出了面向PDM的集成化CAPP系统的思想,针对SmarTeam这一PDM软件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随后对CAPP系统和SmarTeam 系统的集成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CAPP系统与SmarTeam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汽车转向技术进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汽车转向技术的发展,从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转向系统,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下一代线控转向系统,主要叙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的控制策略,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为国内企业自主研制开发汽车转向系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基于Web的车间计划调度系统的开发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其开发特点。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用组件技术建立了系统开发服务模型。通过应用该模型实现了软件复用以及系统功能的快速开发和集成,加快了系统开发进度,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4.
逆向工程与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这里提出了面向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的逆向工程系统,分析了系统的主要特点,论述了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介绍了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整体框架.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展示了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1]。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用于转向节臂等零部件进行强度试验的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和传递方块图,再进行系统仿真,得出了加载系统的响应曲线,论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构建一个性能优良的加载装置。  相似文献   

6.
飞机液压系统作为飞机机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飞机的各种操控装置提供驱动动力。随着机载复杂系统的增加,现代飞机高度依赖于可靠的液压系统,同时液压系统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飞机安全性。以某型飞机液压系统为具体研究对象,建立了液压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并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飞机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模型与真实液压系统的一致性,确定了模型的可靠性,为后续诊断和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光纤测温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光纤单色辐射式测温原理,建立了测温系统数学模型,针对恶劣环境下的温度测量问题,利用石英光纤束和窄带滤光片,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实时测温系统,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说明了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上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的实现方法,采用单片机硬件系统和LabVIEW软件系统以保证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并实现了数据的存储和远程显示。本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功能全和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对分析布式处理特点的基础上,从局部和整体的角度,探讨了面向分析处理的工作流系统建模,利用复合建模思想,结合新产品开发实例分析,构造了这种工作流系统的系统原型,通过对工作流系统智能化环节的分析,给出了一个面向分布式环境的工作流系统的模型实例。  相似文献   

9.
串行通信通用DNC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数控系统的多样性,导致DNC系统多为专用系统,能够支持的数控系统较少。这里利用面向对象技术,针对串行通信机床,提出了开发通用DNC系统的原理,建立了开发通用DNC系统的数学模型,阐述了DNC系统中实现各种功能的方法。系统不仅能够传输数控程序,还可以传输刀具数据、作业计划等制造数据。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强的优点,适应了目前车间制造自动化和信息化对DNC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金属冷弯成型柔性生产线上落料剪刀快慢速剪切问题,根据落料剪刀的工作需求,设计了带安全保护功能的高低压、快慢速液压系统。详述了分体式落料剪刀的工作原理和液压系统的动作要求,设计了双回路液压系统,阐明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了液压系统各元件的参数,进行了剪切动作试验,测量了系统的实际工作数据,验证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各元件的选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圆锥体外表面贴装工作设计了一种串联式机械臂末端机械手。对圆锥体进行空间分析,根据圆锥体几何特征确定贴装技术方案并进行构型设计。完成机械手结构设计,利用拉格朗日法推导动力学方程,利用D-H法对正逆运动学进行求解。利用遗传算法NSGA-Ⅱ对执行器高负载零部件进行结构尺寸优化并对优化前后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通过虚拟样机、样机动态实验结果对比验证设计机械手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外界影响因素,最终证明设计的机械手可行并为其后续改进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客车后围侧蒙皮的特点设计三维工艺数模,利用Dynaform对其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实际冲压件的成形性,优化模具结构设计。将工艺数模信息导入MasterCAM中,设计数控铣削刀具路径,生成NC程序,并在数控仿真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再将NC程序输入机床控制系统,加工出模具型面,实现了覆盖件模具设计、分析和加工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激光熔覆原位自生TiB2/Ni金属陶瓷涂层高温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不同涂层成分的原位自生TiB2/Ni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显微形貌以及在600℃等温和不断升温中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均匀致密,内部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熔覆质量良好.当涂层中陶瓷相含量较低时,可以得到晶粒细小、均匀致密的氧化层,能有效阻止了涂层内部的高温氧化;但陶瓷相含...  相似文献   

14.
设计开发了大型冷凝器清洗机器人,该机器人结构简单,易于控制,能够对大型冷凝器进行长期自主在线清洗。建立了冷凝器清洗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进行了正运动学分析和逆运动学分析,解决了关节变量的突变问题。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能够覆盖整个冷凝器管束的分布空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冷凝器清洗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机器人的设计是合理的,能够满足其工作需要,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信号奇异点检测中,首先对信号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然后对高频部分进行重构,确定模极大值点位置,从而确定出奇异点位置。在例子中检测含有故障信息的电压信号,结果表明信号分解的细节部分均能清晰地显示出奇异点的准确位置。在信号消噪中,首先将信号进行多尺度小波分析。然后通过设置阈值的方法对高频子带进行处理,接着进行重构。在例子中对染噪的电压信号进行消噪处理,结果表明阈值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消噪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支持产品低碳设计,提出产品多粒度层次低碳绩效分析方法,构建了多粒度层次低碳绩效分析模型。建立了产品碳足迹量化模型,将环境化质量功能配置与TOPSIS相结合来分析产品效用,计算了产品层低碳绩效;基于功能结构映射进行模块单元碳足迹量化与分配,结合零部件配置模型分析模块单元效用,评估与分析模块单元层低碳绩效。探讨了低碳绩效分析在设计改进中的应用。最后,以电冰箱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电源功率、净化时间、不同管径等参数对Al-24%Si过共晶合金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源功率的加大、净化时间的加长和管径的减小,净化效果逐渐变佳;处于工作线圈端口的铝熔体发生了末端效应;被分离出去的初生硅会在分离器壁合并,并逐渐向铝熔体内长大,这种长大机制影响了净化效果。当管径为10mm,电源功率为10kW时,这种长大机制得到了抑制,并在30s时得到了较佳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TCD1208AP为例,叙述了线阵CCD的时序逻辑,并设计了相应的阵列检测系统。系统使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使用在系统可编程器件设计了CCD的时序发生器,使用模数转换器AD9243和FIFO缓存器构成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分析了时序发生器的组成原理,并基于ispLSI1016实现设计,给出了实测波形。分析了14位3 MHz模数转换器AD9243和9位4k容量的FIFO存储器IDT7204的时序,设计中使用2片IDT7204构成一个14位的缓存器.给出了数据采集系统接口电路图,并对电路设计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弹性梁损伤识别模态应变能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光  李俊  严铖  贺红林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2):1651-1654
针对飞行器弹性梁结构的振动疲劳损伤问题,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的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以结构损伤会导致其模态性能变化为原则,通过对比结构单元损伤前后模态应变能的变化率来构建损伤指标。在构建损伤指标之前,假定弹性梁的刚度是由单元刚度组成的,在定义单元刚度灵敏度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弹性梁损伤前后模态应变能变化的联系。最后采用数值计算和实验测试方法,得到了弹性梁损伤状态的识别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对损伤识别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MEMS硅基陀螺在制导炮弹等高过载环境中的应用,以一种S形弹性梁支撑形式的陀螺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陀螺结构的冲击动力学方程。利用ANSYS对陀螺结构进行瞬态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结构在X、Z方向承受的最大应力分别为232.10 MPa、219.04 MPa,远小于硅材料的极限许用应力(790 MPa)。实验室环境下利用马歇特锤对陀螺结构样品进行高过载试验,冲击幅值为13600 g。试验前后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陀螺结构表面形貌,结构完好无损;使用拉曼散射光谱系统对非真空封装的陀螺结构进行应力分析,测试点最大应力为276.65 MPa;对真空封装的陀螺结构驱动模态固有频率进行扫频测试,过载前后频率变化量小于0.05%。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陀螺结构设计合理且抗过载幅值大于1000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