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7篇
无线电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高剑琴  王璨  董栋 《橡胶科技》2016,14(11):47-50
根据防焦剂CTP与促进剂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机理,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鉴定混炼胶和硫化胶中防焦剂CTP的方法,并通过已知配方胶料验证。与红外光谱法鉴定硫化胶中防焦剂CTP相比,GC/MS法鉴定混炼胶和硫化胶中防焦剂CTP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含量限制法规及测试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剑琴  董栋 《橡胶科技》2015,13(7):43-51
详细介绍多环芳烃(PAHs)含量限制法规及相关测试标准,对各标准的PAHs含量测试方法和测试范围进行比较,说明其特点。以实验室实际测试为例,阐述不同PAHs含量测试方法的特征以及数据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栅氧化层的击穿和漏电是阻碍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栅氧化层的均匀性可极大地改善栅氧化层的性能。通过引入N2等惰性气体,在高温下对原位水汽氧化法形成的栅氧化层进行实时退火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没有经过高温N2实时退火处理的栅氧化层相比,经过高温N2实时退火处理的栅氧化层表面均匀度可提高40%左右,栅氧界面态总电荷可减少一个数量级。PMOS器件负偏压不稳定性(NBTI)测试中0.1%样品失效时间(t0.1%)和50%样品失效时间(t50%)分别提高28.6%和40.7%。  相似文献   
5.
PTOP系列橡胶增粘树脂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剑琴  虞明珍 《橡胶工业》2012,59(5):309-312
采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不同厂家生产的PTOP系列橡胶增粘树脂进行分析和鉴定。通过GC-MS法对树脂中低沸点物质的分离和鉴定,确认203,SP1068和SL1801树脂均为未改性PTOP树脂,T6000树脂为加入α-甲基苯乙烯的PTOP树脂,KPT-F1360树脂为PTBP和PTOP混合型增粘树脂,KPT-S1503树脂为PTBP和PTOP树脂与C5石油树脂的混合型增粘树脂。  相似文献   
6.
高剑琴  王璨  董栋 《橡胶工业》2015,62(10):627-631
通过对烷基酚醛增粘树脂产品的成分及低沸点物质的碎裂规律和典型离子碎片分析,建立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鉴别胶料中烷基酚醛增粘树脂种类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溶剂对胶料进行抽提/萃取,将抽提/萃取液用GC/MS系统测试,通过找单体、寻二聚、查改性提取低沸点组分,结合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和质谱图判断组分归属。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型塑解剂中2,2′-二苯甲酰胺基二苯基二硫化物(DBD)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取样量为30 mg的情况下,40 mL溶剂超声萃取一定时间,即可将样品中的DBD完全提取出来;溶剂可选丙酮、甲醇、乙腈中任意一种,不可使用四氢呋喃;优化测试条件为萃取溶剂丙酮,超声萃取时间10 min,静置时间0. 5 h,流动相(等梯度洗脱)四氢呋喃/水/甲醇(体积比为5/30/65)。  相似文献   
8.
胡小娜  李秋荣  高剑琴 《橡胶科技》2023,21(6):0305-0308
对比常见的13种酸值测定方法,研究溶解溶剂、滴定液溶剂、指示剂、常规化学指示剂滴定和电位滴定对酚醛增粘树脂酸值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因树脂酸值测试不同于常规的酸碱中和反应,无明显反应终点,无论是指示剂滴定或电位滴定,本质上都是设置了某个pH值作为滴定终点,因测定方法不同,滴定终点的pH值不同,树脂酸值测定结果并不可比,但不同方法下树脂酸值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凝胶排阻色谱法进行酚醛树脂中游离苯酚的测定,并与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凝胶排阻色谱法可以准确地测定酚醛树脂中游离苯酚含量,但不能有效地测定酚醛树脂中游离对叔丁基苯酚、对特辛基苯酚和间苯二酚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