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d-Ag-Sn-In-Zn合金时效强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硬度测试、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观察研究了Pd-Ag-Sn-In-Zn合金时效强化行为及相关的微观结构变化,从而很好地解释了该合金的时效强化机制。结果表明,时效前期合金硬度的增加与在晶界处形成中间过渡相有关。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基体相以及等温时效过程中在晶界处有类似珠光体的析出相。随着稳定第二相的长大,硬度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RuCl33H2O和LaCl37H2O为前驱物,通过热分解方法制备Ti基Ru-La氧化物涂层,用循环伏安法(CV)、热分析(DSC-TG)法、X射线衍射(XRD)仪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测试手段对涂层电化学活性、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La使钌基氧化物涂层晶粒细化,扩大了活性表面积,从而使电化学活性得到提高。另外,La提高了RuCl3热分解温度,并抑制了RuO2和RuOx(x>2)结晶和长大,其混合氧化物主要以非晶态形式存在。当La含量达到30%(摩尔分数)时,晶粒尺寸达到最小值,其电化学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新型防污涂料发展迅速,因此需要更好的测试方法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生物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力大小是影响其是否在材料表面形成永久污损的关键参数,因此建立对材料表面生物附着力的测试和评价方法对评价材料的防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几种附着力测试的装置,包括水喷射装置、层流流动装置、环向流动装置、径向流动装置以及湍流流动装置,介绍了各套装置的应用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ZnO纳米棒,进一步在ZnO纳米棒表面沉积碳点(C-dots)和Ag,成功制备了C-dots和Ag共修饰的ZnO纳米复合光催化剂(ZnO/C-dots/Ag)。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和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谱等分析对系列样品进行了物理表征。结果表明,C-dots的引入可以有效加速Ag在ZnO表面的沉积。在白光下降解抗生素(诺氟沙星)的结果表明,ZnO/C-dots/Ag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相比于纯的ZnO、ZnO/C-dots和ZnO/Ag材料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光催化性能稳定。表明C-dots和Ag在ZnO光催化降解抗生素过程中起到了协同作用,C-dots起到实现光生电子快速转移的作用,配合Ag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共同加速了ZnO的光催化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Ni—Cr-Fe-V-Ga系合金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热机械分析(TMA)。结果表明,在室温至940℃范围内,合金的晶格点阵参数逐渐增大,线胀系数为正;在940-1150℃范围内,合金的晶格点阵参数逐渐降低,线胀系数为负,进行了K效应转变。用热力学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磷化膜微观形貌、元素组成以及对磷化液pH值及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磷化过程中磷化液酸度过高,造成磷化晶粒过细,成膜不均匀,膜层厚度较薄,是导致钢管支架内壁磷化膜在较短时间内生锈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控制镀液pH值1.5~2.0,新制备的磷化膜厚度及均匀性大大增加,其耐蚀性能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和失重试验研究了pH对船体钢在海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6.5~9.5的海水中,1号、2号船体钢的自腐蚀电位在pH=9.5时稍高,在其他pH下差别不大。随海水pH的增加,两种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均逐渐减小,腐蚀速率下降,腐蚀速率与pH之间呈近似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含砂流动海水中Q235钢冲刷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Q235钢在不同流速和不同含砂量环境下的冲刷腐蚀行为。方法 采用旋转冲刷腐蚀试验装置,利用电化学测试手段、表面显微分析以及失重测量等方法分析流速以及含砂量对冲刷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 试样表面主要以腐蚀坑和划痕为主,随流速的增加,试样表面腐蚀坑数目增多,砂粒摩擦造成试样表面有明显划痕。含砂量较小时,试样表面腐蚀坑较大,且比较分散;随着含砂量增加,试样表面腐蚀坑增多,但是腐蚀坑直径减小。随流速的增加,试样表面腐蚀产物膜变得更加致密。随含砂量的增加,试样表面的腐蚀产物膜变厚,出现更加稳定的Fe2O3。海水流速和含砂量均较小时,Q235冲刷腐蚀电化学表征为单层结构腐蚀产物层。随流速和含砂量的增加,电化学表征转变为双层结构的腐蚀产物层,砂粒无法直接作用于基体表面。冲刷流速从1 m/s增加到5 m/s时,冲刷腐蚀速率由0.0113 mm/a增加到0.0309 mm/a,Q235钢最大腐蚀坑深度由34.47 μm增大到281.94 μm。含砂量从0.15%增加到1%时,冲刷腐蚀速率从0.0113 mm/a变为0.0107 mm/a,最大腐蚀坑深度由34.47 μm变化为16.41 μm。结论 Q235钢的腐蚀速率及腐蚀坑深对冲刷流速较为敏感,而对含砂量变化敏感性较小。  相似文献   
9.
BFe30-1-1白铜管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等研究了BFe30-1-1白铜管在海洋大气环境中暴露20年的腐蚀情况,对试样去除腐蚀产物前后表面的元素分布及其存在形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腐蚀产物是CuO、α-Fe2O3和Fe3O4;用石英玻璃刮掉表面一层腐蚀产物后检测到了NiO2并且此时氯元素的含量较高.将原始腐蚀样品酸洗后,检测到Cu2O、FeO和γ-Fe2O3,并且检测到了较高含量的碳元素.试验结果还表明,激光拉曼光谱仪和能谱仪联用可以很好地评价白铜管的大气腐蚀行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