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在对1号机组进行役前检查时,发现主泵工作叶轮的叶片端面与盖板连接处的焊接区域有缺陷.本文描述了北方监督站在缺陷的处理过程中所进行的核安全监督.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进一步提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连接体防护涂层的电导率,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APS)制备了Cu/Mn/Co金属涂层.研究了不同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以及涂层在800 ℃下的氧化行为.通过XRD,SEM及EDS表征涂层高温氧化过程中的相结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演变,采用直流四电极法测量涂层的高温电导率.结果表明,800 ℃下氧化使金属涂层转变成了MnCo2O4/CuxMn3-xO4相.氧化初期,涂层表面和底部出现富Cu层;随氧化时间增加,富Cu层逐渐消失,Cu元素均匀分布在涂层中;当氧化120 h时,涂层表层的CuO层已不连续,与涂层分层且产生微裂纹.同时发现,长时间氧化后涂层截面明显致密化,形成了顶部致密、底部多孔的结构.此外,电流为550 A的涂层试样(No.2)尖晶石相最多,涂层致密度最高,其电导率也最高.800 ℃下氧化120 h后,电流为500,550和600 A的三种涂层试样(No.1~No.3)电导率分别为59.68S,93.55和85.72 S/cm,并且氧化过程中电导率保持稳定.所制备的金属涂层和尖晶石涂层均表现出较好的阻Cr扩散效果,Cr主要以Cr2O3的形式富集在基体和涂层的结合处.   相似文献   
4.
宋琛  张蓬蓬 《飞航导弹》2019,(12):78-81
从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模式的发展出发,分析了新型作战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未来无人平台的特点。立足未来空空作战,分析了新型作战模式带来的变革及对未来制空作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将CO_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但是,开发对CO_2的具有高化学吸附性和催化活性的阴极材料仍然是一大挑战.通过原位析出法构建的NiFe纳米颗粒修饰的Pr_(0.8)Sr_(1.2)(NiFe)O_(4-δ)(PSNF-NFA)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阴极材料用于直接CO_2电解.XRD和SEM分析证明,该NiFe合金析出时会导致基体发生相变,而且析出的纳米颗粒尺寸小且分布均匀.纳米颗粒和钙钛矿氧化物基体的界面具有丰富的氧空位,增强了CO_2的化学吸附和解离,显著提高了CO_2电解性能.该新型的复合阴极在800℃的温度和1.6 V的电压下,显示出高达2.5 A/cm~2的电流密度.此外,该PSNF-NFA阴极对直接CO_2电解也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积碳性.  相似文献   
6.
地震叠前分析技术在子洲气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由于子洲气田山2 段砂岩储层薄, 横向变化快, 因此, 该文在叠后地震储层预测的基础上, 开展了叠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研究表明: 大入射角的地震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储层AVO 信息, 通过叠前反演计算弹性阻抗及弹性参数, 可提高有效储层预测精度。该技术在子洲气田天然气气藏地震储层综合预测中的推广与应用, 保证了快速的开发建产, 提高了预测符合率, 为完成子洲气田整体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编队飞行卫星自主相对定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星编队飞行相对轨道自主确定作为实现队形保持和控制的前提,是编队任务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根据C-W方程的解析解描述编队卫星间的相对运动规律,选取星间距离信息与方位信息作为观测量,针对卫星编队飞行自主导航系统对精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用超球面分布采样点变换(Spherical Simplex Unscented Transformation,SSUT)和Unscented卡尔曼滤波(UKF)相结合,提出了SSUT的UKF(SSUKF)导航滤波算法.由于SSUT减少了采样点个数,在保证滤波精度和标准UKF相当的条件下减轻了计算负担,完成了卫星编队相对轨道状态的自主确定,并结合仿真的轨道数据和测量数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说明实现了卫星编队优化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最佳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淑英  宋琛 《表面技术》2006,35(3):33-35
为了得出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制备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影响因素:氧化时间、氧化电压和扩孔时间,分别讨论了各影响因素对阳极氧化铝膜的单独作用;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等观测了阳极氧化铝膜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氧化膜上的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小基本相同,平均孔径约为150nm,孔密度约为2.5×109个/cm2;得出阳极氧化最佳制备工艺:温度20℃,反应时间120min,反应电压115V,扩孔时间6min.  相似文献   
9.
卫星编队飞行自主相对定轨作为实现编队队形保持和控制的前提,是编队任务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编队的自主相对轨道确定方案,不同于目前广泛采用的C-W方程,采用了包含摄动影响的相对运动方程的解析表达式描述编队飞行,使得模型的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利用星间距离信息和方位信息作为观测量,设计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实现环绕星相对轨道的自主确定,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案得到的定轨精度比采用C-W方程提高一个数量级,验证了这种导航方案的有效性,为实现编队飞行卫星高精度自主相对定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铝阳极氧化形成的具有独特结构的多孔膜的功能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用于研制如光学元件、光电材料、分离膜、磁性材料、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等功能材料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多孔氧化铝膜在功能化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