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5篇
水利工程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为减少水土流失,做好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弃渣场规划施工(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紧密结合。以滇中引水工程四华道班弃渣场为例,分析了弃渣场拦挡设施、排水及植被恢复规划,介绍了弃渣场实施过程中弃渣施工方案以及环保和水土保持方案,阐明了弃渣场弃渣规划和防护措施配置不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结果表明:工程的实施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减轻生态环境的恶化,确保弃渣场安全运行。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弃渣场的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红土隔水层模拟材料的相似性是研究隔水土层裂缝发育规律的基础和前提。为提高红土隔水层相似材料模拟的相似性,以陕北榆林某矿隔水层裂缝发育规律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配比试验、数据拟合分析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对红土隔水层相似材料最优配比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验证优化前后隔水层模拟材料的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沙土比为1∶5,机油含量为19.5%时,相似模拟材料单轴抗压强度与红土相似度达98.5%;当骨胶比为7∶1,沙土比1∶5,相似模拟材料含水率和膨胀率与红土相似度可达85.4%和84.5%;红土隔水层相似模拟材料的最优配比为骨胶比7∶1,沙土比1∶5,机油19.5%,相似比1∶200与红土隔水层材料相似度达92.5%;实验室和现场实测验证发现,优化后红土隔水层相似材料比原相似材料模拟效果提高50%,模拟试验的隔水层裂缝发育特征与现场观测基本一致。该研究可为红土隔水层裂缝发育规律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镁合金是目前最轻的金属,它可以部分替代一些钢铁材料来实现材料的轻量化。而且镁合金具有比强度、比刚度较高,减震性、减噪性、加工性较好等优点,市场对它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镁合金的电位很低,易与其他金属发生电偶腐蚀,利用微弧氧化可在镁合金表面制得一层综合性能较好、类似陶瓷层的一种膜层,可大大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耐磨性及耐高温性,因此微弧氧化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处理上得到了较快发展。对此,首先介绍了微弧氧化机理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微弧氧化过程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主要作用;其次,重点概述了影响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电参数、电解液及氧化时间等对膜层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目前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对其解决办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黏土矿物是影响红土隔水层裂缝弥合的首要因素,红 土黏土矿物的主要成分为蒙脱石,其含量变化对裂缝弥合的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榆林矿区某矿102工作面上覆 N2 红 土层为研究 对 象,采 用 理 论 分 析 和 计 算,结 合 实 验 室 试 验 (XRD、红土试件膨胀、弥合试验和相似模拟试验),探究了蒙 脱石含量变化对红土层裂缝弥合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 明:①N2 红土中黏土矿物含量为19.8%~32.7%,蒙脱石含 量占红土黏土矿物的38.1%~56.4%,蒙脱石的膨胀性是裂 缝弥合的根本原因;②当蒙脱石含量占红土矿物总量的比值 从7.3%增加至12.3%时,膨胀率从10.97%增长至15.31%, 弥合率从26.65%提高至33.2%,红土的弥合能力随蒙脱石 含量增加不断增强;③通过相似模拟试验验证了红土层裂缝 弥合规律.  相似文献   
5.
6.
黄土覆盖区煤层开采在湿陷性影响下地表裂缝发育尤为剧烈。以神木某矿1206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将理论分析、理论计算和实验室试验作为研究手段,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对煤层开采湿陷性黄土地表裂缝产生机理和发育规律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裂缝是由采动水平变形超过土体的极限拉伸变形值造成,基于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和开采沉陷预计理论,推导出煤层开采地表裂缝发育深度预计公式;(2)实验室测试结果说明,饱和湿陷性黄土相对天然状态黏聚力衰减71%,内摩擦角减小59%,变形模量降低39%,泊松比增大28%,雨季降水入渗引起的黄土湿陷变形和强度衰减直接导致地表裂缝发育加剧;(3)通过地表裂缝发育深度预计公式,得出黄土地表因受湿陷性影响裂缝发育深度增大77%,与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基本相符。研究可为相似地质条件采动地表损害规律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受到地质条件、施工组织、施工工期、成本投资等因素的影响,深埋长大隧洞按照“长隧短打”的思路,在越来越多的隧洞工程中得到运用,而大坡度长斜井渣料提升运输技术,是深埋隧洞施工建设长期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2号施工斜井为工程实例,通过对皮带机运输和绞车有轨运输能力的对比分析,提出经验总结和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洞室开挖支护技术,以滇中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之一的石鼓水源工程为例,针对该工程冲江河右岸进水隧洞与进水箱涵连接段地质条件较差,主要存在浅埋覆盖层与破碎岩体的变形与稳定问题,介绍了进水隧洞采取的开挖支护措施。在石鼓水源工程一期进水箱涵和右岸进水隧洞开挖时,对箱涵边坡采用竖向钢管桩支护措施,隧洞洞口采用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钢拱架锚喷支护、超前堵水灌浆多项支护措施,并对隧洞进行了混凝土衬砌施工。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边坡变形和隧洞洞口收敛,适用于稳定性极差的Ⅴ类围岩进洞段开挖支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