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量分析化学作为高等农林院校非化学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定量分析化学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法是将课程内容与具体项目案例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以三聚氰胺为氮源,氧化石墨烯为碳源,通过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三维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NGA),用NGA修饰电极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苏丹Ⅰ的电化学检测。结果表明,相比于裸玻碳电极(GCE),NGA/GCE对苏丹Ⅰ产生了更强的氧化峰电流,这表明NGA对苏丹Ⅰ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作用。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利用NGA电极对苏丹Ⅰ的浓度进行了检测,线性范围为1 nmol/L~20μmol/L,检出限为0.3 nmol/L(S/N=3),回收率97.8%~101.5%。该传感器具有优异的重现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4.
生物传感器由于能实现连续、快速、现场活体检测与分析。具有便携性、可行性、特异性、简便性、灵敏性、高效性、低成本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与控制、生物制药与临床医学、食品安全与生物发酵等相关领域。导电高分子由于可逆的电化学掺杂与去掺杂、高而稳定的导电率、简单可行的生物活性分子固定化、能与不同固定方法结合、可与不同固定材料聚合或复合等独特优势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中已显示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林院校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课程理论性强、教学时数少、缺乏实践课程等问题,初步探索PBL教学法在2016级应用化学(应化)专业学生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实践表明,在有限学时内,PBL教学法显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加强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为了满足江西农业大学对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等理学专业的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和思维更新、互动式指导、合作式科研",同时打造"多学科科研资源共享体系"的"四位一体"协同培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育人机制,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研究生的综合素...  相似文献   
7.
DQ40Y顶驱装置液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小型钻机和修井机的需要,研发了DQ40Y液压顶驱装置。主要介绍了DQ40Y顶驱装置的液压系统设计。其主泵系统采用P/Q控制模块,通过对系统压力和流量的线性调节,实现了对钻井扭矩和速度的控制;动力马达具有摆角可调功能,通过改变马达排量,可调节钻井扭矩和钻速;循环冷却系统采用备份设计,方便了系统的维护与保养;辅助系统吸取了交流变频电驱动顶驱的成功经验,沿用了其液压系统。厂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液压系统基本达到了最初的设计要求,为DQ40Y顶驱装置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作用,运用研讨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以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为例,分解研讨任务,对研讨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和对比,研究了研讨式教学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和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首先对接地技术的定义进行了概述。接着对国内电子通信设备使用的状况以及干扰形成的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接地技术的方式方法和抗干扰的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混凝土在高温后的耐久性能,通过试验对C30混凝土经历100~800℃高温后的残余抗压强度、碳化规律及氯离子侵蚀规律展开研究。将高温后混凝土残余强度与已有成果对比分析,提出高温后抗压强度折减系数的计算式;设计开展高温后碳化试验明确了高温中性化深度与混凝土残余强度的线性关系,并提出了高温后混凝土碳化系数与最高受热温度之间的简化计算式;高温后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大幅下降,混凝土中不同深度处的氯离子含量随高温温度线性增加,且在200、700℃时出现较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