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3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颖 《国外塑料》2003,21(3):31-31,38
美国 Willow Ridge Plastics公司和 ECMBiofilms公司宣称已开发出可使聚乙烯 ( PE)和聚丙烯 ( PP)产品像纸张和木材一样降解的有效方法 ,就是在聚烯烃 ( PO)载体中加入专用添加剂母料即可使聚烯烃产品 5年内完全生物降解 ,其制品成本价格与普通 LDPE和 PP相当。  与原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相对比 ,他们的方法具有价格优势。按每立方英寸的平均价格来计算 ,可生物降解型共聚聚酯和乳酸聚合物至少比聚烯烃添加剂母料贵 1 0倍。   ECM公司总裁 Robert声称 ,这是唯一可使大批量薄膜、片材、注射制品等降解的有效可行方法。ECM公司…  相似文献   
2.
5月18日是南京富士通成立10周年庆典的日子。回顾其1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行业针打到网络激打,南京富士通在外在的变化之下,始终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行业用户市场,并一路从无到有,由弱至强,成功跻身于行业针打三甲之列,成为行业打印的领导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壳聚糖(CH)、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制备不同浓度的涂膜液,探究单独或复合涂膜处理对豆腐菌落总数、感官、质构和色泽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得出:经过复合膜液(2.0%CH+0.5%SPI)处理的豆腐,菌落总数增长最慢,感官评价分值最高.另外,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到复合膜液(2.0%CH+0.5%SPI)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壳聚糖膜性能,使用牛蒡提取液改性壳聚糖,制备不同配比的壳聚糖/牛蒡提取液复合膜。通过FTIR及SEM照片发现复合膜分子间形成氢键,表面较光滑、未出现分相。随着牛蒡提取液质量浓度增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在0.10 g/m L时抗拉强度最大为(51.76±1.02)MPa;断裂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加,在0.12 g/m L时最大为(48.06±2.11)%;O_2、CO_2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均先减小后增加,在0.08 g/m L时最小分别为(0.11±0.02)(nl·m)/(h·m~2·Pa)、(0.38±0.04)(nl·m)/(h·m~2·Pa)、(5.01±0.03)(mg·m)/(h·m~2·kPa),复合膜透氧系数/透CO_2系数1;接触角降低;抑菌率和·OH清除率增加,分别在0.10、0.08 g/m L时达到100%,比壳聚糖膜提升了2.8、6.7倍。研究结果为壳聚糖/牛蒡提取液复合膜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挤压膨化过的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大豆油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使用微滴式数字PCR仪对水酶法提取转基因大豆油的工艺过程中内、外源基因的分布进行研究,探索转基因大豆内、外源基因的降解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水酶法提取转基因大豆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g/mL),碱性蛋白酶加酶量1.8%,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4.0 h,酶解pH 9.0,在此条件下,通过水酶法得到的水相中转基因大豆的内源基因占65.0652%,外源基因占81.742 1%;固相中内源基因占16.892 5%,外源基因占11.284 2%;油相中内源基因占0.000 2%,外源基因占0.000 4%。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注射成型氧化铝陶瓷工艺中的配料及成型过程,包括对粉末装载技术和粘结剂配方的确定,分析了注射压力、注射温度、模具温度等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对试样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组优化的配料及成型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频率、高刚度试验件难以在普通振动台上直接激振产生高周裂纹,进而无法确定其高周疲劳极限的问题,通过论证夹具模态对振动试验的影响机理,设计形成了固有频率可调的振动试验夹具。结果表明:该夹具应用于振动试验中,抑制了不利于试验件振动的夹具模态,增加了试验件有益振动量的传递,弥补了振动台激振加速度不足的问题,为高刚度、高频率试验件的振动试验提供了可选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森林腐殖质阴燃向明火转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木凋落物形成的腐殖质为实验材料,利用自主设置的实验装置进行阴燃实验,分析不同空气流速、阴燃传播方向、外界热交换条件、含水率和粒径尺寸对森林腐殖质阴燃向明火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腐殖质阴燃稳定后,空气流速越大,阴燃传播速率越大,转变为明火的时间越短;与正向阴燃相比,反向阴燃不易向明火转变,且风速越大越容易熄灭,反向阴燃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外界温度对阴燃向明火转变的影响较大,外界温度越高,阴燃越容易向明火转变;森林腐殖质含水率大于20%(包括20%)时,阴燃不能产生明火,且无法自维持传播,逐渐熄灭;粒径尺寸对森林腐殖质阴燃向明火转变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刘春迎  辛颖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40(10):1534-1538
采用PyroSim建立红松林地表凋落物层大空间模型,对凋落物层的燃烧温度、热释放速率、烟气浓度等进行数值模拟。取红松林地表凋落物进行试验,探究其燃烧与蔓延过程。结果表明,红松林地表凋落物层燃烧时温度在100~490 ℃;随着高度增加,温度下降幅度由剧烈逐渐趋于平缓;燃烧150 s时,热释放速率HRR达到7.5×105 kW,且有继续上升趋势;燃烧烟气中CO2体积分数达8%~10%;火场内流动风速为2 m/s时,烟气体积分数下降65%左右。凋落物燃烧温度曲线与模拟结果相似,采用PyroSim软件能够近似地模拟红松林地表凋落物层燃烧的过程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涡模拟燃烧模型,应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对原木楞堆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场和烟气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300 s后,原木楞堆燃烧由不稳定状态转变为稳定燃烧状态,烟气出现明显的分层;原木楞堆垂直上方温度与水平距离大致呈双Lorentzian曲线规律,而楞堆周围的水平空间保持一个稳定的温度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