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城市滨水带是水生动植物栖息生存的重要廊道,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点。然而城市中大量渠化的硬质河道阻碍了河道与河岸带生态系统的水、气循环,造成城市滨水带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退化。本文基于人工诱导自组织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采用水生态功能性设计及自然生境改善技术,对城市滨水带驳岸形态、驳岸材料、植物群落进行自组织设计,从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角度进行优化与实施,对水岸生态系统自组织过程进行诱导,使城市滨水带水体、植物、动物等要素形成自我修复、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城市滨水带生境效能和稳定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公众对上海城市历史公园的空间认知状况反映了公众意识层面的历史公园空间意向,可以为挖掘历史公园文化特色提供依据,但目前针对性研究较少。认知地图是研究公众空间认知的重要方法,但目前常用的量化分析方法常用于城市尺度,应用于公园等小尺度空间时无法准确反映空间要素的大小、位置等属性的认知状况。文章提出从景点认知频次、空间尺度认知准确度和景点位置认知准确度三方面对城市历史公园的认知地图进行量化分析,并以上海鲁迅公园为例进行实证。最后用问卷访谈数据对认知地图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认为该方法可以弥补现有量化方法的不足,有效提升认知地图量化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从符号学角度研究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性、探索性的意义,中国"象"的概念为非言语的设计语言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象"的形式出发,以无锡太湖科技园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为例,探讨抽象形式与地方意象在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的结合,从图式思维、几何原型和空间形态3个层面详细解析了德国瓦伦丁事务所的设计语言。通过讨论指出设计语言的形式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意象的获取不局限于抽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结合景观绩效的评价与设计方法目前正被不断地探索。梳理介绍了景观绩效的相关概念以及现有量化评价实践,探讨了从景观绩效角度出发指导设计实践的途径,以同济大学嘉定体育中心景观设计为例,分析基于景观绩效理论的校园景观设计实践方法,以期为未来的校园景观建设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